在人類的認知範圍內,地球也許是這個宇宙中最「神奇」的星球了!

2020-12-04 宇宙探索百科

宇宙中任何一個星球,都免不了遭受其他天體的碰撞,只要看看離我們最近的月球,那大大小小的環形山,真是斑痕累累、遍體鱗傷,就會知道,這樣的事件在宇宙中是屢見不鮮,司空見慣的。

應該指出的是,這樣的碰撞,不僅僅是一種偶然的消極事件,也是星球形成過程中的一種原動力。許多星球,正是通過不斷碰撞,俘獲了其他天體,才使自己逐漸壯大起來的。地球就是如此。有關研究表明,地球在46億年以前剛剛形成的時候,並沒有現在這麼大,正是在後來遭受碰撞的過程中,不斷地吸收其他天體,才使自己的質量愈來愈大,大約到42億年以前,才終於達到了現在的規模。

人們自然會問,後來為什麼不繼續增大了呢?這是因為,後來隕星撞擊地球的事件愈來愈少,最終基本上停止了的緣故。科學家們根據對月球巖石的組成和隕石撞擊事件的研究推測,從42億年以前到40億年以前的這段時間裡,每隔i00萬年,地球就要受到一次足以毀滅任何生命形式的猛烈撞擊。

從40億年以前到38億年以前,則變成了每隔1億年才受到這樣的一次撞擊。而從38億以前,也就是說,自從地球上有了生命以後,這種災難性的撞擊事件,基本上就停止了。直到6500萬年前,又發生了一次猛烈的碰撞,結果就導致了恐龍從地球上徹底消失。

有人馬上又會提出這樣的問題:為什麼地球上有了生命以後,災難性的撞擊事件就停止了呢?而當巨大的恐龍在地球上囂張一時不可一世時,又來了一次大碰撞,而使它們銷聲匿跡了呢?科學家們對此還未能找出一種合理的解釋。

但是,科學家告訴我們說,地球所受到的災難性撞擊事件之所以愈來愈少,是與太陽系的結構密切相關的。這是因為,太陽系的所有行星中,地球正好處在中間的位置,而且體積相對比較小,又是石質的。而且,更加幸運的是,就在地球的外側,還有一個巨大的木星,其質量是地球的300多倍,而體積則是地球的1300多倍。

就是把太陽系中其他所有行星的質量加在一起,還不到木星的一半,若與地球相比,確實是個龐然大物。恰恰就是這個木星,像一個天然的屏障一樣,以其巨大的吸引力,吸走了許多本來應該撞到地球上的大大小小的天體。計算結果表明,如果沒有木星的保護,地球遭受外來天體撞擊的次數,要比現在高出100~10000倍之多!在那種情況下,人類是不可能生活在這個星球上的。由此可見,人類是何等的幸運!

不僅如此,地球軌道的大小,和它到太陽的距離,也是恰到好處。天文學家計算的結果表明,如果地球的軌道,比現在的軌道只要小5%,在地球形成的早期階段,就會發生強烈的溫室效應,就像現在金星上那樣,地球上的溫度,將會上升到足以使所有的海水都蒸發乾淨。

而如果地球離太陽的距離再遠1%,那麼早在20億年以前,地球就會發生災難性的冰川現象,就像現在的火星上那樣,使所有的海水全部凍結起來,地球上的平均溫度,將會處在零下50℃左右。在那樣的環境中,不可能演化出任何生物。

當我們討論地球的唯一性時,不能忘記月亮的功勞。我們知道,與太陽系其他行星的衛星相比,月亮是非常巨大的,它是太陽系中6顆最大的衛星之一。

月亮的存在,對地球的穩定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計算的結果表明,可能正是月亮的引力,才使地球的赤道平面與其繞太陽旋轉的軌道平面保持著23.5度的傾角,所以才會有一年四季。而四季的變化,對地球上的氣候和生物都是至關重要的。不僅如此,有關的研究還表明,如果沒有月亮,木星的巨大引力就會使地球傾斜過大,同樣會造成無法控制的溫室效應或者冰川作用,地球上的液態水也就不可能存在了。而地球上的液態水,則是生命誕生和演化所必不可少的條件。

如果說,地球的狀態,完全是由一系列似乎是經過周密策劃和精確計算出來的巧合疊加在一起的結果,那麼,生命的出現,就更加偶然。根據科學家們計算的結果,要在地球上,通過某些偶然事件而生成生命所必需的所有蛋白質,其概率大約只有1040000分之一。

而且,即使有了這些蛋白質,也不一定就能出現生命,因為從蛋白質到生命,仍然有一段很長的路。現在,科學家們利用現有的實驗手段,幾乎可以製造出構成生命所必需的所有蛋白質。但是,儘管他們挖空心思,絞盡腦汁,卻沒有辦法利用這些蛋白質,拼湊出一個哪怕是最簡單的生命。由此可見,生命的出現,真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奇蹟。

實際上,生命和宇宙一樣,都是無中生有。按照大爆炸理論,宇宙是由一個無窮小的點急劇膨脹而形成的;同樣的,生命的出現,也是從一個極其微小的原核細胞開始的。

宇宙首先生成的,是構成各種物質的基本元素:而生命首先出現的,則是作為複雜生命先驅的最原始的單細胞生物。元素是由原子核和電子構成的;而細胞則有細胞核、細胞質和細胞壁。原子核裡面有質子和中子;而細胞核裡則有染色體、基因和核基質。宇宙在演化過程中,首先由元素構成了各種物質,然後再由物質凝聚而形成星雲、星球和星系;同樣的,生命在進化過程中,首先是由細胞製造出來各種蛋白質,然後再有不同的蛋白質進行組合,構成各種各樣複雜的生命形式。

在宇宙中,物質和能量不斷轉化,維繫著宇宙自身的活力;在生命中,則是靠物質和能量的不斷轉換,維持著生命的新陳代謝。宇宙中所有的星球乃至整個宇宙,都有生有滅,循環往復;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乃至地球本身,也都有生有死,世代交替。當星球衰老和死亡時,構成它們的物質並沒有消滅,只不過是從一種形式變成了另一種形式。例如,恆星老死了,變成了白矮星或黑洞。

流星燃燒了,變成了塵埃和氣體,剩餘的部分撞到了地球上,則變成了隕石;同樣的,生物死了以後,組成它們的物質也還是照樣存在的,只不過是改變了其存在的狀態而已。例如,人死了以後,身上的水分蒸發了,變成了水蒸氣。身上的肉腐爛了,變成了腐殖質。剩下的骨頭也會慢慢分解,變成碳和鈣等元素,重新回到了土地裡。由此可見,宇宙和生命,何其相似,都從無中來,又回到無中去。

當然,宇宙與生命,還是有著本質的不同。首先,宇宙的規模要比生命的尺度大得多。也許正因為如此,所以宇宙的周期也要比生命的周期長得多。例如,宇宙的存在,大約已經有140億年了,銀河系大約有100多億年,太陽系也已經有50億年的歷史。然而,生命的周期,有的只有幾天,例如細菌;有的是幾十年,例如人類;活得最長的是一種水母,也逃不過只被吃的命運。

其次,宇宙是死的,不能繁殖;生命卻是活的,可以一代一代繁衍下去。宇宙在大爆炸之後,是從逐漸冷凝的氣體雲中凝結出了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星球;而生命出現的初期,卻是通過細胞分裂在飛快地繁殖。到了大約6億年以前,生命中出現了兩性之別,開始了有性繁殖,結果導致了生物大爆炸。而無論是整個宇宙,還是其中的星球,都不可能通過兩性來繁殖。這也是生命和非生命最重要的區別之一。

第三是能量。宇宙是由自身的能量維繫的,而生命卻必須依靠外界的能量,主要是靠太陽的能量而生存。

但是,有一點必須說明的是,生命是連續的,從它誕生的那天起,一直延續至今,還將繼續延續下去。這是因為,從第一個生命出現之後,通過分裂而有了第二個生命。第一個生命死了以後,第二個生命仍然活著。因為第二個生命正是從第一個生命分裂出來的,所以第一個生命並沒有完全死亡,而是把它的一部分傳給了第二個生命。人類也是一樣,父親的精子和母親的卵子都是活的,它們是父母生命的一部分,一旦相互結合成受精卵,便把他們的生命延續給了兒子或者女兒。

由此可見,生命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從它誕生的那天起,一直延續至今,已經有38億年的歷史,如果不出意外,還會繼續繁衍下去。基因的研究進一步說明了這一點。最原始的生命的基因鏈是很短的,大約只有幾千個鹼基對。

而人類的基因鏈則要長得多,大約有60億個鹼基對,基因鏈的由短變長,鹼基對的由少變多,正是由於生命連續進化而積累起來的結果。在人類長長的基因鏈中,也包含著最原始生命的基因組合。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生命和宇宙一樣,也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

作為生命最高形式的人類,是有著高度智慧的生物,可以觀察和研究宇宙。如果沒有人類,宇宙的存在,生命的有無,又有誰會在乎呢?

相關焦點

  • 外太空的神奇發現,外觀奇特的星球,讓人直呼宇宙的神奇
    隨著航天航空技術的發展,很多國家都陸續地向太空發送衛星、火箭等飛行器,試圖了解地球以外的世界。在探索的過程中,人類也確實發現了很多宇宙的奇特之處,其中有很多星球的構成是非常令人意外的。1、 粉色星球這個被命名為GJ404b的星球是由氣體構成的,距離地球約五十七光年。人們之所以對這顆星球充滿興趣是因為它的神奇色彩,這是一顆粉色的星球,玫粉色和淡粉色互相交織,使得整個星球看起來非常的"浪漫"和"美麗"。此外,這個粉色星球距離它的母星很遠,大約在四十三個天文學單位。
  • 宇宙中最為神奇的幾顆星球,奇怪的超乎你的相信!
    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宇宙最為神奇的幾顆星球,這些星球真的是超乎我們的想像力,但卻又真實的存在。距離地球400光年的行星J1407-bis擁有比土星大200倍的行星環,科學家們並不完全理解這個奇怪的行星是如何獲得如此巨大的光環的,J1407-bis的光環如此之大,以至於如果土星的光環也和它那麼大,它將在天空中五筆醒目,看起來比滿月的都大得多。
  • 太陽系外24顆比地球更適宜的星球,宇宙中是否還有其他生命?
    在探測宇宙生命的過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到跟地球生存環境一致的行星,因為只有達到人類認知範圍內的要求,那麼生命存在的概率就會增大。如果超出人類認知範圍去探測生命,我們是無法想像生命會以何種形式存在的。以往在探測宇宙生命時,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到跟地球環境相似的其他行星。進入本世紀以後,科學家發現類地行星越來越多,其中不乏有比地球更適合生命生存的行星。
  • 宇宙中的神奇星球,有的暗無天日,有的正在逐漸消亡!
    我們都知道,宇宙是我們給這個天體雲集的空間,起的一個名字而已,它到底有多大,到底為什麼存在,目前還沒有人可以下定論,但是可以肯定的一點就是,有些星球我們是可以通過數據來計算其信息的,比如這幾個宇宙中的奇葩星球,它們的特性就大大的顛覆了我們的三觀。
  • 外星文明也許真的存在!(探索宇宙)
    但是作者本人覺得生命的誕生未必一定要依靠水作為基礎,首先我們目前所有的認知都只是來源於地球這顆行星所帶來的萬物定律,所以我們目前一切的想法最終都只能局限於地球之上,但是我們要知道一顆太陽就比地球大138萬倍,可太陽在銀河系中如同一粒塵埃大小,而銀河系在宇宙中更是如同沙粒一般,所以我們又怎能拿地球上的科學去認識宇宙呢
  • 現實版的「流浪地球」!宇宙中神奇的流浪行星!
    導讀:我們知道,衛星圍繞行星運動,行星圍繞恆星運動,而恆星則圍繞星系運動,這是宇宙天體運動的基本規律。但宇宙是如此神奇,總有一些天體會超出我們的想像,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流浪行星!2006年8月24日,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通過了「行星」的新定義,這一定義包括以下三點:必須是圍繞恆星運轉的天體;質量必須足夠大,來克服固體引力以達到流體靜力平衡的形狀(近於球體);必須清除軌道附近區域,公轉軌道範圍內不能有比它更大的天體。按照這個標準,只有質量達到一定程度的天體才能夠成為行星。然而,並不是所有質量巨大的天體都被稱為行星。
  • 揭秘最神秘的星球-地球適合人類居住的秘密
    宇宙中最神奇的星球是地球,我們今天來了解一下地球是怎樣的一個星球。2000多年前,在那個時候地球上的人認為地球是宇宙的核心,所有的星球都圍著地球轉,這種思想持續了1800年,直到大約500年前有一個人提出了不同的想法。
  • 至今發現與地球最像的星球,「一年」僅需地球的8.7天
    倘若有一天,地球真的不再適合人類居住,或將面對無法迴避的災難,人類或許會因為今日的努力,在未來多出逃生的選擇。目前人類可探知的範圍內,所發現的類地行星數量並不算少,然而可能人類生存的星球並不多,其中就有一顆行星與地球如同「孿生兄弟」,甚至有科學家們大膽的做出猜測,這顆星球其實比現今的地球更適宜人類居住,而它,則被編號為G J536 b。
  • 地球是宇宙中最神奇的存在!月球是和木星是地球最忠實的護衛者
    大家可以科普一下太陽系除地球以外的這些行星,它們的環境都是及其惡劣根本無法產生生命!有的行星可能你還沒等到其表面人就已經氣化了!那為何如此荒蠻的宇宙卻誕生了這樣一個擁有生命和高等智慧的星球?地球這樣的星球在宇宙中到是不是唯一的存在,到底是什麼力量在如此狂暴惡劣的宇宙中孕育出了這樣一個美麗的地方?
  • 科學之最:宇宙中最大的星球
    世界上最小的星球矮行星在宇宙中因該是較小的星球一類的了!當質量達到一定大時,這時才能因為引力使他變成球形的~ 不是球形的當然就不是星球了~矮行星是較小質量的球型天體這是只質量 當然要說體積較小可能是白矮星或黑矮星 它們的質量相當大可能是太陽的幾倍幾十 但體積很小世界上最重的星球太陽系以外,發現一顆人類至今所知道的宇宙中最大的行星.它是一個主要由氫氣組成的星球,體積是地球的20倍,估計上面的氣溫高達攝氏1260度,不適合任何生物生存
  • 宇宙中最恐怖的生物,比星球還大!
    在茫茫宇宙中,地球甚至還不如滄海一粟,地球絕對不是唯一擁有生命的星球。人類設想過各種各樣的外星生物,並認為宇宙中最可怕的生物應該是那些比星球還大的生物,當然人類目前還沒有發現過此類的存在,但是這種生物確確實實是有可能存在的。可能存在能吞噬星球的生物。
  • 人類發現的「超級地球」平均溫度22度!體積是地球的14倍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聊一下宇宙中的超級地球,也是目前人類所發現最適合我們宜居的星球(克卜勒22b)克卜勒22b簡介其實早在2011年人類就發現了克卜勒22b這顆星球,它距離地球大概600光年左右,但由於當時的天文技術還不過硬,所以無法猜測這顆星球上的更多認知,而隨著天文科技的更新,人類現在對克卜勒22b星球也有了全新的認知克卜勒22b是一顆直徑比地球大2.4倍的星球,面積更是地球的14倍,公轉周期為290天左右,也是目前人類發現最滿意的宜居星球,所以如果我們真的移居到了這顆星球上,那麼在土地使用方面我們是絕對富裕的
  • 宇宙|以大宇宙觀來宏觀認知宇宙中的地球
    為了全面的了解人地關係,必須對人類居住的這一特殊星球的有一個充分的認識。我們需要置身於宇宙中,即置身於地球之外,通過第三者的身份從大宇宙觀的角度觀察地球。為什麼這樣講?地球是宇宙中的一顆行星,作為宇宙天體的一份子,他擁有自己的運動規律,即使在地球上的一切自然現象的發生,其實反映就是一個星球或天體上的現象,如天氣、河流、樹木森林、陸地、海洋等。這樣在研究時就不會一開始就以一種不同於其他星球的特徵來看待,就能更客觀的反映地球所在的宇宙環境。
  • 宇宙真的沒有邊界?科學家的回答,再次顛覆人類從前認知!
    文/行走天涯宇宙真的沒有邊界?科學家的回答,再次顛覆人類從前認知!一直以來人類都非常好奇自己究竟是怎麼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也很好奇地球上有這麼多千奇百怪的生物,他們又是怎麼來到地球上的?好在近200年以來,地球上出現了特別多聰明的科學家,正是他們的貢獻,人類逐漸的離開了地球,也知道了地球之外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於是人類不甘心在地球上不斷的探索了,而是將重心直接放在了宇宙中,但顯然這是有一種頭重腳輕的表現了,人類還沒有完全的認知地球,卻已經在研究火星月球等多顆行星了,而隨著人類探索宇宙的腳步逐漸加快了之後,人類更加發現對於宇宙世界一無所知,甚至更加的茫然了!
  • 為什麼星球可以懸浮在宇宙中?
    我們都知道在浩瀚的宇宙中,存在著連人類都感到無比震驚的天體,它們已經遠遠超出了人們的認知。有關宇宙的未解之謎非常的多。人類如果很快就解開所有的疑問的話,難度是非常大的。人類生活在地球上已經幾百萬年的時間了,也不知道地心世界到底是否存在。在宇宙中存在的大量的行星和恆星。有些行星和恆星的質量要比太陽大得多。
  • 宇宙中的地球是孤寂渺小的,用比喻來說:一整片沙漠中的一顆細沙
    然而,隨著人類的發展,特別是進入科技時代後,我們知道地球不是無限的,而是一個有限的星球。我們也知道太陽比地球大得多,但在我們真正走出地球之前,我們無法真正感受到宇宙的浩瀚和地球的渺小。只有當我們真正離開地球時,我們才能知道地球在宇宙面前有多小。許多人可能知道宇宙很大,地球很小,但許多人可能不知道地球在宇宙中有多小。
  • 巨蟹座55e:宇宙中這個比地球大得多的星球,是一顆「鑽石」?
    巨蟹座55e:宇宙中這個比地球大得多的星球,是一顆「鑽石」?自從女星張雨綺發出了"一克拉以下的鑽石都是不值錢"的言論之後,鑽石的市場價值再一次被抬高。除了鑽石資源之外,地球上黃金的開採量也在逐漸下降,但是在宇宙中也存在著諸多"黃金星球",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巨蟹座K星"了。這顆星球的有三個太陽那麼大,因此科學家估測星球上的黃金含量在千億噸左右。但是它也是一個"可遇而不可及"的存在,因為它與地球之間的距離實在是太遙遠了。
  • 人類在宇宙中的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當人類走出地球,看到浩瀚宇宙的時候,才真正明白,人類過去的認知有多麼的無知。那個時候的人類相對於宇宙來說就是一群井底之蛙,我們站在地球上,永遠都是坐井觀天,不知天有多大,宇宙有多大。  只有當我們真正站在地球之外,才知道地球是如此的渺小,人類是如此的渺小。這個時候,很多人心中不禁會想到一個問題:人類在宇宙中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在人類還沒有走出地球之前,科學家研究探索整個地球數百萬種以上的生物,發現只有人類是智慧生命。
  • 宇宙中發現地球的「表哥」,與地球高度相似,此星球是否有生命?
    根據天文學家德雷克提出的薩根公式來推算,在大約數千億顆恆星的銀河系中,其中行星系統,出現高等級文明的機率最低值也有將近九百個,而這僅僅只是在銀河系中推算。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宇宙中的第二顆超級地球-克卜勒45-2B行星。
  • 人類最想去的神奇星球,輕鬆就能能為富豪,每天都在下鑽石雨
    隨著人類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們對宇宙的探索也越來越多,甚至發現了很多奇妙的星球,雖然宇宙的浩瀚憑人類是沒有辦法企及的,但是我們也可以嘗試幻想一下,如果到了其他星球生活是怎樣的,今天我們要說的可能是人類最想去的神奇星球,輕鬆就能能為富豪,每天都在下鑽石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