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生活:輸變電設施的電磁場對人體有無傷害?

2020-11-23 中國政府網

「電磁輻射」爭議中的國際攻略

    公眾對自身環境關注意識的提高,是社會文明的體現。但如何疏解不滿情緒,正確引導公眾在電磁輻射問題上去偽存真,樹立科學觀念,應該引起有關各方的重視。

    質疑電磁輻射並非我國獨有的現象。輸電線路鄰近住宅的工頻磁場是否會對居民健康產生有害影響,已成為國際上關注的熱點之一。

    面對來自公眾的壓力,許多國家採取多項措施,對電磁輻射進行科學研究,並向公眾大力宣傳科學知識,建立有效的溝通渠道等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其他國家的一些做法也許會給我們帶來一定的啟發和借鑑。

    美國:研究與傳播並重

    作為世界上擁有發電裝機容量最多的國家,美國的「電磁輻射」也是一個社會性話題,與之相關的質疑與解釋不時見諸於報端。

    據了解,電磁輻射是否危及健康己引起美國國會的關注,很多機構如國家科學院(NAC)、全國研究委員會(NRC)、國家輻射防護委員會(NCRP)、全國環境衛生學會(NIEHS)和國家癌症研究所等都為此做了大量工作。實際上電磁研究已不單單是電力企業的事情,它已成為政府行為。政府用於這方面的投資也相當可觀。

    其中影響較大的當數美國電磁場研究與公眾資料傳播計劃(EMF RAPID)。該計劃由美國國會提議,1992年被法律確認後全面實施。該計劃研究的內容不僅包括輸電環節,而且涉及發電和用電環節。

    該政府計劃非常注重與各方特別是公眾的溝通互動,不僅接受由公民團體、勞工組織、電力公司、國家科學院等團體組成的國家電磁場顧問委員會(NEMFAC)的建議,而且與美國能源部及全國環境衛生學會的職員定期會面。有關的科學會議向公眾開放,計劃產生的公眾信息資料最終也要經公民團體審查。

    全國環境衛生學會給美國國會的報告強調,目前極低頻場危害健康的可能性很小。只有微弱的缺乏任何實驗室支持的流行病學關聯,對電磁場可能引起傷害提供了勉強的支持。同時,該學會不建議對電氣設備採用電磁場限制標準,或將電力線路埋置於地下。

    作為替代,全國環境衛生學會建議有關部門向公眾提供如何減少電磁場曝露的實際方法。同時建議電力公司和公用事業部門繼續關注和探索降低輸配電線路電磁場的方法。全國環境衛生學會鼓勵製造商在費用最小的前提下降低磁場,並認為電氣設備的昂貴重新設計是不合理的。

    美國的電力企業也在積極尋求公眾的理解與支持。除了抓住一切機會宣傳變電站和輸電線路的電磁輻射並不具有危害性外,一些企業還學習借鑑「杜邦做法」,即公司老闆帶頭住在變電站或輸電線路附近,職工的宿舍也儘量安排在變電站內,希望以此來使公眾對變電站和輸電線路的電磁輻射不再懼怕。

    法國:來一場「公共辯論」

    作為歐洲最大的電力供應商和電力出口企業,法國電力公司也會面對電力建設需求與公眾利益訴求之間的矛盾。而近年來的實踐證明,「公共辯論」機製成為緩解類似矛盾的有效途徑。

    據法國電力公司亞太區有關人士介紹,近年來在法國,大型建設項目包括高壓輸電工程啟動前,必須先過"公共辯論"這一關。這是基於大型基礎建設和大型設施對環境的影響,以及在實施這些項目之前進行聽證和溝通的需求。

    1993年法國BILLARDON行政通報規定:法國電力公司的電力設施計劃(主要指63千伏以上電網線路的更新及新建計劃),都必須在公共調查程序之前組織公開聽證會(後被"公共辯論"所取代),以準備環境影響報告。

    在"公共辯論"機制出臺的過程中,"高鐵事件"扮演了重要角色。1992年法國決定建設連通地中海的高速地鐵,結果遇到了激烈的群體性抵制活動。這一事件促使法國政府規定一切與國計民生關係重大的大型基礎建設項目必須進行全民聽證和辯論程序後才能決策。1995年,法國法令規定了為大型辯論活動設立獨立的"公眾辯論全國委員會"機制。

    2005年,為配套法國電力公司在弗拉芒維勒地區建設首臺歐洲壓水堆(EPR)核電站,使其生產的電力進入電網,法國電力公司輸電網公司(EDF-RTE)決定建設科當坦-梅納(Coteniin-Maine)400千伏超高壓輸電(THT)架空線路送出工程項目,距離為150千米。隨即,有關方面根據法令規定,對該項目組織展開公共辯論。

    公共辯論面向全民,針對法國電力公司輸電網公司的工程計劃,健康與環境專家、社會學家、當地農民等紛紛發表意見,參與辯論。辯論之前,法國電力公司輸電網公司公布了"業主項目介紹材料",包括該輸電工程的情況介紹、對當地的意義、對環境的影響等。

    最激烈的辯論集中在電磁輻射對人體影響的問題上。公共辯論委員會特別組織了專題討論會,邀請國際知名專家到場,約600多人參加這一會議,包括對這些專家持完全否定與不信任態度的人士。

    其實,法國各界對於"電磁輻射"這一問題的爭論已經持續了30多年,專家、學者在流行病學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輸電工程所經過地區的官員們也表達了強烈的擔憂,並希望有明確的答案。

    公共辯論委員會從科學、審慎的角度出發,最終認為,在短暫的辯論時間裡,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消除疑慮。但是,委員會認為,至少應將這一問題的最新研究結果公布於眾,使各方能根據掌握的充分材料進行認真思考,特別是在激烈的辯論之後。公共辯論委員會主席最後匯總各方意見,形成綜合性總結報告,在專門網站上公開。

    儘管公共辯論對所辯論的項目並不具有裁決權,但這一機制為業主、公眾、專家、反對者創造了發表意見的機會,提供了了解有關信息的平臺。畢竟,辯論也是一種溝通,參與各方的想法在辯論之後或多或少會發生改變。

    法國電力公司輸電網公司考慮到當地居民對人體健康和畜牧業發展的雙重擔憂,通過協議承諾,重視電網工程與環境的協調性,儘可能減少對當地畜牧業的影響。

    公共辯論結束後,法國電力公司輸電網公司正式宣布啟動該輸電工程項目,但按照有關規定,辯論之後,各方對話依舊繼續進行。業主不僅在開工前,而且在建設工程過程中,都要執行資訊透明政策,接受各方監管。

    啟發:信息暢通 規劃先行

    作為公眾,最希望聽到的是來自權威部門的權威結論。當前關於電磁輻射最權威的結論,應該是來自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觀點,在一些國家,該觀點還被引用作為法庭證據文件。

    世界衛生組織的觀點包括:沒有一致的證據表明,曝露到在我們生活環境中所經歷的極低頻場,會對生物的分子(包括DNA)引起直接的傷害。迄今為止進行的動物實驗結果提示:ELF場並不始發或促進癌症;沒有一個重要的委員會已經得出低水平的場確實存在危害性的結論;在輸電線和配電線周圍的ELF場水平並不考慮為對健康有危險。

    在國內,近年來抗議、阻撓輸電線路施工的現象時有發生。有關方面認為,解決當前矛盾的重點是,按照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建議,改變國內電磁場公共健康信息嚴重失衡的狀況。加強對符合標準的電力設施電磁場對公眾健康無害的宣傳。如果任由不科學、不準確的"道聽途說"蔓延,會進一步增加公眾的不安和恐懼。

    針對公共健康信息不均衡的局面,政府和電力企業應加強對公眾的科普教育,向公眾提供平衡的、明確的和全面的環保信息。制定鼓勵政策,積極鼓勵開展降低輸變電設施的電磁場經濟實用技術的研究和推廣,積極研究改進電力設施與城市景觀保持協調的措施,徹底解決公眾對電力設施的誤解。

    科普小問答

    1. 輸變電工程電磁環境有什麼特點?

    電力系統為工頻50赫茲,是一種極低頻率的電磁場。輻射專家實測後指出,變電站本身工頻輻射能量已經非常小,加上周圍建築屏蔽的作用,其輻射可以忽略不計,對周圍的輻射量比晴朗天空滿月對地面的輻射量還小2 000倍。

    2. 城市輸變電工程為什麼非建在居民區,而不建在偏僻的郊區?

    按照供電要求,一個大的變電站只能覆蓋1平方千米左右,近年來城市用電量持續大幅增加,城市居民對供電可靠性和電能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新建的變電站只有進入居民區,才能把電力輸送到附近的居民家中。

    3. 為什麼有時在高壓線路下行走會有麻感覺?

    在天氣溼潤的情況下,人體接觸到高壓架空電線下工作著的未能接地的金屬物體充電,會產生麻的感覺,這是能量非常小電磁感應現象,類似冬天脫毛衣時的靜電效應,不對人體造成危害。

    4. 離家不遠的地方架起了高壓線,回到家裡我會受電磁場影響嗎?

    首先要說明的是,目前國家以4千伏/米作為居民區工頻電場的評價標準,以0.1毫特斯拉作為磁場強度的評價標準,我國輸變電線路產生的工頻電磁場通常只相當於評價標準的十分之一,不會影響人體健康。室內就更低,只有評價標準的萬分之一到千分之四,可以忽略不計。

相關焦點

  • 電塔輻射到底對人體有無傷害?
    輸電塔資料照片電塔輻射到底對人體有無傷害那麼,電塔輻射到底對人體有無危害?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鄔雄告訴記者,電磁輻射對人體產生危害的主要是電離輻射,此時電磁波會讓人體的蛋白質分子或遺傳物質發生異變,比如X射線、α射線、β射線、γ射線等。但要產生電離輻射,輻射的波長必須非常短。
  • 輸變電工程有「電磁輻射」會危害健康嗎?專家權威解讀
    事實上,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輻射的環境中。  您可能會問:輸電線路和變電站會產生工頻電磁場,此交變的電磁場會輻射出電磁波,這對人身體沒影響嗎?  實際上,輸電線路、變電站根本不會產生「電磁輻射」,而是產生一種被稱為極低頻電磁場(輸變電設施的工作頻率為50Hz)或者叫工頻電場、工頻磁場的感應電場、感應磁場,因其波長非常長,所以不會像電磁輻射被人體直接吸收,但會在人體裡感應出電流來,這個感應電流需要控制。  變電站的工頻電場和工頻磁場有多大?
  • 輸變電工程有「電磁輻射」嗎?危害健康嗎? 來看專家權威解讀
    實際上,輸電線路、變電站根本不會產生所謂的「電磁輻射」,而是產生一種被稱為極低頻電磁場(輸變電設施的工作頻率為50Hz)或者叫工頻電場、工頻磁場的感應電場、感應磁場,因其波長非常長,所以不會像電磁輻射那樣被人體直接吸收,但會在人體裡感應出電流來,這個感應電流需要控制。 變電站的工頻電場和工頻磁場有多大呢?
  • 日常生活中使用藍牙/WiFi對人體是否有輻射傷害?
    進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身邊發射電磁波的電子設備越來越多,事實上對於電磁波是否對身體有傷害一直是一個有爭議的命題,這也導致各地經常出現孕婦懷孕、全樓禁止使用路由器
  • 世衛組織支持電磁場國際標準 現有"暴露國際標準"可保安全
    東方網4月28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今夏上海用電高峰將有150-200萬千瓦供電缺口,未來上海用電形勢依然嚴峻。為解決用電緊張而加快電力設施建設時,卻遇到一些困難,如有人擔心電力設施的電磁場會對環境安全有影響。專家近日表示,世界衛生組織認為符合國際標準的環境電磁場對保護公眾健康是安全的,而國內電力設施電磁場標準要高於國際標準。
  • 高壓線變電站僅產生電磁場 不會對身體造成影響
    ,常常把輸變電工程建在居民區,高壓線變電站生活中都是經常見,但是很多人見了都有點擔心,除了怕被電,還擔心被輻射。由於對電力知識的了解,許多群眾對電力設施產生輻射這一說法有了誤解。據了解,發電廠發出的電,不只是供應附近的用戶使用,還要傳輸到其他地方,滿足更多需要。然而電能在通過電力線路輸送到各家各戶的過程中,會有部分電能轉變成為熱能損耗。為了降低損耗,節約能源,供電部門就採用了高壓線輸電的方式。進而,變電站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 人體場中的生物電磁場
    因此,電磁相互作用也是人體之間信息傳遞的一條途徑。諧振效應是由電磁相互作用引起的一種電磁順磁共振現象(EPR)或核磁共振現象(NMR)。儘管電磁場的生物學作用是十分顯著的,以至於電磁療法在醫學領域獲得了廣泛的應用,但是練氣功者的人體場中的生物電磁場相對來說畢竟是很微弱的,所以如果其與病人之間只發生電磁相互作用而不發生諧振效應,則效果是很小的。
  • 記者實地檢測變電站與小電器「電磁輻射」 變電站電磁場強度低於...
    國網武漢供電公司發展策劃部高級工程師王勇介紹,變電站一共有三層樓,每層外部一圈是電力設計院的辦公室,三層以上則全部是辦公區。當天下午,記者又來到位於漢口解放大道球場街的110千伏球場路變電站。這座變電站就建在國網武漢供電公司調度大樓的地下,入口大門則掩映在大院綠化帶裡,成為一個完整的地下室,同樣與辦公大樓融為一體。
  • 亞鐵氰化鉀到底對人體有無傷害?
    原標題:「食鹽含毒」是謠言 消費者可放心食用   俗話說「有油無鹽、吃死不甜」,除了作為調味品,鹽同時也是人體不可或缺的營養元素。近日,一篇自媒體發布的「鹽裡面加進了亞鐵氰化鉀」危害身體健康的不實信息在網上流傳。
  • 變電站到底有沒有「電磁輻射」?
    「變電站有電磁輻射,會影響身體健康!」好像成了「常識」。 今天,給小夥伴們,發出「電磁輻射」靈魂三連問:電磁輻射到底是什麼?電磁輻射會影響人的身體健康嗎?那輸變電設備有沒有電磁輻射呢?答不上來吧?現在給大家揭秘電磁輻射的真相! 首先,什麼是電磁輻射?
  • 生活中的輻射究竟有多大? 專家:遠低於國家標準限值
    正常工作環境 電離輻射對人體無影響  隨後,四川省輻射環境管理監測中心站站長鄧曉欽介紹到:「醫院的CT機、胸透設備、和其它X光機,在開機狀態下都會產生電離輻射。這些電離設備在正常工作環境中,均按國家要求及相關標準做好了輻射安全防護,其外環境電離輻射劑量不會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
  • 高壓線變電站到底有沒有輻射?今天科學地告訴你真相
    後來經過調查發現,很多不知情的大眾認為「高壓變電站有強輻射,會危害人們的身體」。那麼今天華天電力就來為大家分析、證明一下變電站到底有沒有輻射,在正式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必須了解變電站的作用和特點。首先,我們要知道高壓變電站的功能是什麼,它到底有什麼作用呢?
  • 變電站建在家門口對人體有危害嗎?記者帶你走進220kv變電站一探究竟
    東方網記者夏毓婕6月1日報導:變電站周圍電磁環境影響有多少?、變電站周圍可以住人嗎?、電磁輻射有沒有標準,數值是多少?  「今天我們是在距離變電站本體5米的距離測量的,根據國家的標準方法是在變電站圍牆外的5米,在如此近距離變電站的測量值都遠小於標準限值,變電站根本構不成對人體有輻射。」上海市輻射環境監測站總工程師朱頌平告訴東方網記者,目前測量出的變電站電場強度和磁感應強度都只有國家標準限值的千分之一甚至萬分之一以下,「可以說,變電站旁的電磁場遠小於居民家用電腦旁的數據」。
  • 廣州有居民認為電力設施有輻射 變電站建設受阻
    供電部門表示,之所以今年出現負荷缺口,是因為兩重大項目不能按預期完成,除了地質因素等客觀原因外,主要還是部分居民對電力設施存在誤解,擔心所謂的「輻射」。昨日,在廣東科技圖書館舉行的「超級變變變—眾論:變電站的那些事兒」綠色電網科普知識講座活動中,廣東省環境輻射監測中心電磁輻射室主任寧健、全國電氣工程學科首席科學傳播專家蟻澤沛均表示:變電站是沒有輻射的。
  • 藍牙耳機有輻射嗎?專家指電磁場可致癌
    約250位來自全球各地的科學家發表聯署警告,無線耳機採用的藍牙技術,會發射高頻率的輻射,有機會誘發癌症,批評聯合國及世界衛生組織(WHO)等建立安全標準的機構,未有就此發布足夠指引。有專家提到,AirPods採用入耳式設計,電磁場更會穿透腦部,使風險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