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避孕環的作用原理是什麼,大概是什麼樣,怎麼作用,放在什麼部位?
白文佩:子宮腔就是倒三角形,倒三角形有前壁、後壁、側壁,相當於一個屋子。環放在宮腔裡主要適應宮腔的形態。
我們先說說環的發展歷史吧!
至於環的形狀有多種多樣,最初的環是圓形的,宮腔裡放著,頂著三角形三個壁,在子宮腔裡前後壁是貼合的,等於這個環在子宮裡正中間呆著,很安穩地呆著的像一個戒指一樣。
這是由金屬像不鏽鋼的材質做成的。像這樣的環有些婦女帶著很合適,能帶幾十年,到以後月經絕經了,取出來,大夫拿一個取環的鉤子一鉤就出來了。這是最古老的方法。
後來在環的中間加一些塑料支撐的裝置,另外再加上支撐的杆,讓它在宮腔裡帶著更舒坦,更加不容易移位。因為女性每個月來月經,隨著年齡的增長,婦科疾病在慢慢發生,比如子宮肌瘤,這些疾病讓宮腔發生畸形,還有每次來月經量比較多,都可能讓宮內節育器呆的位置不正確,可能會移位,可能下移或者自己扭曲,就降低了避孕的效能,有可能發生意外妊娠。給它加上一些支撐,希望它能夠抵抗外力,能夠保有原來的形狀,保持他的避孕效果。
再後來又發明了T形環,就像英文大寫字母T,T上面有兩個杆,這個杆正好架在子宮三角形的頂端,正中間有一個重形的杆下來,還帶一個尾絲,尾絲在宮頸口能夠看得到,一般我們會留一個多公分,這樣使得取環變得更容易,大夫消完毒以後,拿尾絲一拽就出來了。T形環因為它的構造,可以撐在那裡,也不容易脫落,它的重型杆子上,也可以纏上銅絲,銅絲釋放銅離子,增加避孕的效能。
現在把T形環做了改變,兩個臂不是伸展,因為伸展有可能導致子宮穿孔或者移位。把兩個T形上面的橫杆改成倒著魚刺的形狀,讓環在宮腔裡不容易脫落。橫臂變成塑料的,在子宮裡呆的位置比較好,另外帶有尾絲。
還有一個環就是吉妮環,就是一根杆子的形狀,末端帶有尾絲,醫生可以把它懸掛到宮腔裡,同樣因為它的機械作用起到避孕的作用。帶藥物的環也是,長相也是T形的,只是壁上帶著一些藥物,這些藥物並不是像我們吃的藥片、藥面,實際上是非常有技術含量的藥庫,這個庫四周是緩釋膜,這個藥能夠通過緩釋膜保證每天釋放一定均衡劑量的藥物,進入到宮腔裡。保證放進去的藥物能夠緩慢地均衡的釋放,能持續五年之久。
(責任編輯:騰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