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者1號距離地球224億公裡,科學家是如何遠距離操控它的?

2021-03-01 未知科學

日常生活中,我們要無線控制某些機器,依靠的是無線電通信。整個過程的原理大概就是把文字、聲音、圖像和數據等信號編碼成統一的無線電波,然後傳輸出去。接收方通過解碼把傳輸過來的信號進行還原,就可以得到相應的信息。

這個過程說起來簡單,但是我們平時在操控無人機時,失控的事情屢見不鮮,而無人機飛的飛行高度和旅行者1號相比,完全是可以忽略不計的。所以,深空探索是不可能純粹用民用的這套東西。這需要在發射信號和接收信號的埠進行強化,能時刻保證有相應的通信設施是朝著旅行者一號的。

美國當時採用的是深空測控網絡的解決方案,這套解決方案被稱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深太空網絡(英語:Deep Space Network,簡稱DSN)。這個方案中包含了三個深空通信設施,分別位於美國、西班牙和澳大利亞,是以120度的間距圍繞著地球。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確保在地球在自轉的時候,總是有一座通信設施是朝著旅行者1號的,也就不會錯失旅行者1號的信號。多說一句,實際上,深空測控網絡並不是獨有的,目前中國、歐洲、俄羅斯和日本等國家和地球都有類似的通信網絡。

深空測控網絡解決的是地球上發射和接收信號的問題 ,旅行者1號也有很強大的通信系統。它的通信系統包括了一根直徑3.7米的拋物面天線高增益天線,然後這根天線可以接收深空測控網絡發來的信號以及向深空測控網絡發送信號,無論是接收還是發送都選用特殊的頻段。即便是出現意外導致旅行者1號無法直接和地球進行通信,它也有內置的記錄器,可以把要發送的信息出存儲起來,等待可以發送時,再進行發送。

旅行者1號探測器的電池

解決了發送和接收信號的問題,實際上還存在著一個問題:旅行者1號的能源問題。如果沒有電,那根本談不上通信了。

要知道旅行者1號已經飛行了43年之久,如果用普通的能源驅動,那旅行者1號早就消耗完所有的能源了。那科學家又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呢?

科學家給旅行者1號配備了三塊鈽-238放射性同位素電池,由於鈽-238的半衰期是87.7年,這就可以確保對旅行者1號進行長時間的功能。原本預計這套電池組可以讓旅行者1號運行到2025年。

除了電池外,旅行者1號還配備了太陽能電池板、這些都屬於「開源」,科學家同時還設計了「節流」的方案,就是讓旅行者1號利用各個行星的引力來給自己加速,這也被稱為引力彈弓效應,可以大大縮減能量的消耗。

科學家後來經過測算發現,截止到2050年,旅行者1號還能剩56.5%的燃料,也就是說,旅行者1號的運轉已經大大超過了當初設計的時長。

總結

正是基於這些設計,確保了旅行者1號可以長時間的運轉,並且可以跟地球上的通信設施保持通信。但是,旅行者1號也僅僅是抵達了太陽系的日鞘,距離離開太陽系還遙遙無期,即便是保持現在這樣的速度,至少也需要幾萬年才能離開太陽系。

相關焦點

  • 距離224億公裡,最遠探測器曾拍攝一張照片,令科學家沉默?
    太陽系的範圍按照引力影響,大約是以奧爾特云為邊界的,它的直徑在2-3光年,這也是太陽系的範圍,科學家認為奧爾特雲聚集著大量的長周期彗星,那裡是一個寒冷荒蕪的世界。11號、旅行者1號和2號,以及本世紀初2006年發射的新視野號探測器,目的是為了探測冥王星以及柯伊伯帶天體。
  • 距離224億公裡,最遠探測器曾拍攝一張照片,為何讓科學家沉默?
    太陽系的範圍按照引力影響,大約是以奧爾特云為邊界的,它的直徑在2-3光年,這也是太陽系的範圍,科學家認為奧爾特雲聚集著大量的長周期彗星,那裡是一個寒冷荒蕪的世界。NASA為了探測四顆遠日行星,在上個世紀相繼發射了四顆星際探測器先驅者10號和11號、旅行者1號和2號,以及本世紀初2006年發射的新視野號探測器,目的是為了探測冥王星以及柯伊伯帶天體。
  • 旅行者一號距離地球217億公裡;它如何做到與地球保持聯繫?
    歡迎大家評論,我們一起討論、學習太空旅行者一號是人類歷史上飛得最遠的探測器!截至目前已經距離地球217億公裡!那麼旅行者一號是如何與地球聯繫,作為飛得最遠的探測器,他是怎麼與我們通訊的那?本期我們一一解讀!
  • 旅行者一號距離地球有216億公裡,它是如何把信號傳回地球的?
    引言:美國在上個世紀七十年末發射了一架名為「旅行者一號」的太空探測器,它經過了長達四十幾年的飛行已經快要到達太陽系的邊緣。科學家預測它會突破太陽系的邊界越飛越遠,那麼人類如何接收到它傳輸回來的信號呢?這是個難題。
  • 200億公裡外的旅行者1號,人類是如何與它保持聯繫的?
    總飛行距離高達222億公裡,也就是說旅行者1號目前距離地球222億公裡,這個距離比太陽系的直徑(148億公裡)還要大很多,這個距離還是地球與月球距離的7.4萬倍,如此遙遠的距離,生活在地球上的科學家是如何與旅行者1號一直保持著聯絡不間斷呢?
  • 旅行者一號距離地球216億公裡,它如何傳遞信息?科學家給出答案
    旅行者一號距離地球216億公裡,它如何傳遞信息?50多年發射到宇宙中去的,已經在宇宙中拍到了很多照片,給人類帶來了很多宇宙中的信息,所以我們才能對宇宙能夠這麼了解,那麼它是如何把照片傳回地球的?讓我們看看科學家的回答!美國在上個世紀的時候發射了一架旅行者一號,一直向太陽系的邊緣飛去,這架飛機成功的進入宇宙中後,一直到現在,它還在向前面飛行,根據科學家的測量顯示,旅行者一號目前距離地球大約是216億公裡,這段距離相當於144個天文單位,旅行者一號不僅僅在不斷的創造人類飛行器的最遠距離,還在不斷的給人類傳輸數據,那麼他們是如何將這些數據傳回來的呢?
  • 飛了43年後,旅行者號距地球227億公裡,人類是如何與它通訊的?
    在人類航天領域,兩枚無人探測器旅行者號從上世紀70年代發射,至今已經43年零3月,它仍然還在運轉,而且正在儘可能地突破人類的探索邊際。截止於筆者寫文章時,旅行者一號已經距離地球152.25個天文單位,也就是227.766億公裡,它也成為了距離地球最遠的人類探測器。要知道旅行者號可不是純粹走直線,它在整個旅程過程中還實現了幾次變軌。
  • 飛行43年,距離地球223億公裡,旅行者1號的結局是什麼?
    不過,作為人類文明的一個重要標誌,發射於43年前的旅行者1號探測器,仍然是人類值得驕傲和自豪的傑作,那麼,這個距離地球超過223億公裡的太空飛行器,它的最終命運會是什麼?截至2020年8月28日,旅行者1號已經在太空中飛行了42年零11個月22天,距離地球223億公裡,是迄今為止距離地球最為遙遠的人造物體。到目前為止,旅行者1號仍然通過美國宇航局的深空網絡與地球保持聯繫。
  • 當旅行者1號距離地球60億公裡時,拍下了這張震驚全世界的照片
    於是,美國航天局(NASA)於1977年向太空中發射了迄今為止發射時間最長,距離地球最遠的宇宙探測器旅行者1號。直到今天,旅行者1號仍是距離地球最遠的探測器,沒有之一,它目前距離地球的距離約222億公裡,已經飛掠冥王星軌道,這意味著它已經飛出太陽系八大行星最外圍的行星軌道,再向外飛行便是外太陽系的柯伊伯帶以及奧爾特雲。
  • 當旅行者1號距離地球60億公裡時,拍下了這張震驚全世界的照片
    於是,美國航天局(NASA)於1977年向太空中發射了迄今為止發射時間最長,距離地球最遠的宇宙探測器旅行者1號。直到今天,旅行者1號仍是距離地球最遠的探測器,沒有之一,它目前距離地球的距離約222億公裡,已經飛掠冥王星軌道,這意味著它已經飛出太陽系八大行星最外圍的行星軌道,再向外飛行便是外太陽系的柯伊伯帶以及奧爾特雲。
  • 太空探測器距離地球幾十億公裡,如此遙遠的距離,人類如何遙控?
    地面如何向遠在幾十億公裡之外的太空飛行器發送指令遙控它呢,說到這個問題,沒有什麼比旅行者1號更具有討論性,因為旅行者1號是迄今為止飛得最遠的探測器,目前距離地球已有223億公裡。旅行者1號搭載了對周圍介質進行分析的儀器,傳回來的數據表明旅行者1號遭受到的宇宙線的數量增多,而帶電粒子減少,這些數據顯示旅行者1號飛出日球層了,科學家為了證明這一結果做了很多工作,飛船已經駛入了一片全新的區域,這與預期的星際環境相符合。
  • 飛行43年,距離地球223億公裡,旅行者1號的最終命運是什麼?
    不過,作為人類文明的一個重要標誌,發射於43年前的旅行者1號探測器,仍然是人類值得驕傲和自豪的傑作,那麼,這個距離地球超過223億公裡的太空飛行器,它的最終命運會是什麼?能否被高度發達的外星文明所捕獲,從而暴露地球文明在宇宙中的位置?
  • 太空探測器與地球相隔幾億公裡,距離那麼遠人們如何能遙控?
    截至目前,全球共向太空發射了近200顆探測器,這裡不包括各種環繞地球運行的人造衛星,其中現在距離地球最遠的當屬1977年發射的旅行者1號和2號探測器。 ,以加密和編碼的方式形成電磁波的一種形態,即無線電信號,其在宇宙真空中的傳播速度也是光速,所以距離地球近的探測器對地球指令的響應時間較短,而距離非常遠的探測器,一個信息的來回傳輸則需要很長的時間。
  • 距離地球217億公裡,「旅行者一號」如何將數據傳回地球?
    截止2019年10月23日,旅行者一號已經飛到了距離地球大約217億公裡的位置,而這也讓許多人產生了一個疑惑:旅行者一號距離地球217億公裡,並且通信功率只有23瓦,那它的數據究竟是怎麼樣傳回地球的呢?
  • 太空探測器遠離地球幾億公裡,距離那麼遠人們如何能遙控?
    截至目前,全球共向太空發射了近200顆探測器,這裡不包括各種環繞地球運行的人造衛星,其中現在距離地球最遠的當屬1977年發射的旅行者1號和2號探測器。以現在距離地球最遠的旅行者1號為例,目前它所處的位置距離地球達到220多億公裡,已經快要抵達太陽系外圍奧爾特星雲的邊界區域,它所傳回的信息,大約需要20個小時。距離最後一次地球給予旅行者1號的指令,現在已經過去3年多了,當時雖然信息的傳遞所需時間很長,但是通過傳回的微弱信息顯示,旅行者1號的主要設備功能仍然正常運行,也能夠有效按照地球的指令進行相應回應,可謂非常「忠實」。
  • 旅行者1號從64億公裡外,拍攝的地球照片,地球只有像素那麼大
    1977年9月5日,旅行者1號探測器發射升空,它的這一去創造了多個天文史上的第一: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飛出太陽系邊界(當然是傳統邊界,新邊界是奧爾特星雲)的探測器、人類歷史上飛行距離最遠的探測器、人類歷史上飛行速度最快的探測器之一、人類歷史上貢獻最大的探測器之一......如今旅行者1號在太空已經孤獨地飛行了
  • 旅行者1號相隔地球217億公裡,功率僅23瓦,數據如何傳回?
    [1]重815千克,於1977年9月5日發射,截止到2020年6月仍然正常運作。它曾到訪過木星及土星,是提供了其衛星高解像清晰照片的第一艘太空飛行器。它的主要任務在1979年經過木星系統、1980年經過土星系統之後,結束於1980年11月20日。它也是第一個提供了木星、土星以及其衛星詳細照片的探測器。距今離地球最遠的人造衛星。
  • 已飛224億公裡,最遠人造物拍的最後一張照片,為何讓人深思?
    目前,飛得最快最遠的星際探測器是旅行者1號。它曾通過木星和土星這兩大氣態巨行星的引力進行加速,經過43年的飛行,目前已經飛到了224億公裡之外。旅行者1號相對於太陽的速度為16.9公裡/秒,相對於地球的速度為43.6公裡/秒。
  • 旅行者1號從60億公裡拍攝的地球照片,科學家們看完後都沉默了
    1977年7月、9月,美國為了探索太陽系以外的太空,分別向太陽發射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兩個深空探測器,經過40多年的飛行,這兩個深空探測器已經飛出太陽系(傳統太陽系範圍,最新太陽系範圍據說高達2光年),而旅行者1號的飛行距離高達210億公裡,成為人類有史以來飛行最遠的探測器,在旅行者1號40多年漫長的旅途中,它為人類拍攝大量有關木星
  • 嫦娥2號距離地球最遠時,接近4億公裡,還有更遠的
    那麼有人問,天問一號是否是至今我們發射的距離地球飛行距離最遠的一顆太空飛行器呢?其實不是,300萬公裡的距離,早在8年前就已經被打破。到目前距離地球最遠的太空飛行器其實是嫦娥2號。嫦娥2號是嫦娥1號任務的備份。嫦娥1號發射成功,首次環繞月球飛行。因為軌道控制精準。到最終完成所有任務,有控墜落到月球表面,仍然有相當的剩餘燃料。這樣直接墜毀實在太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