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了43年後,旅行者號距地球227億公裡,人類是如何與它通訊的?

2021-01-14 鍾銘聊科學

20世紀人類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後來還被冷戰的陰影所籠罩。這也使得軍事、航天技術得到了蓬勃的發展。在人類航天領域,兩枚無人探測器旅行者號從上世紀70年代發射,至今已經43年零3月,它仍然還在運轉,而且正在儘可能地突破人類的探索邊際。

截止於筆者寫文章時,旅行者一號已經距離地球152.25個天文單位,也就是227.766億公裡,它也成為了距離地球最遠的人類探測器。

要知道旅行者號可不是純粹走直線,它在整個旅程過程中還實現了幾次變軌。那麼問題來了,科學家是如何和距離我們如此遙遠的旅行者號進行聯繫,並且操控它的軌跡的呢?

旅行者一號的「能量來源」

我們以旅行者一號為例。旅行者一號是在1977年9月5號發射升空。它們的主要任務是探索太陽系內的木星、土星以及它們的衛星。在1980年前後,旅行者一號已經完成了它的主要任務,並且提供了木星、土星及其衛星的詳細照片。1990年前後,旅行者一號又到訪了天王星和海王星,並且在距今地球64億公裡處,給太陽系的各個行星拍攝了照片,其中拍攝地球的這張照片還被成為暗淡藍點,地球在其中只有0.12個像素點的大小。

由於水星距離太陽太近,以及火星亮度不夠,導致這兩個行星沒有拍攝成功。剩餘的行星都進行了拍攝,並且被科學家繪製成了一張太陽系的太陽系全家福。

旅行者一號之所以可以離開地球這麼遙遠,並不是一開始發射時就給到了如此巨大的速度。要知道,旅行者一號的速度已經達到了第三宇宙速度,這意味著它的速度可以使它離開太陽。

科學家為旅行者一號配備了三塊鈽元素製成的放射性同位素熱電機,以此來作為動力來源。除了放射性同位素熱電機之外,旅行者一號上配置了太陽能電池板。

放射性同位素熱電機和太陽能電池板就是旅行者1號被發射之後,唯一能夠依靠的能量來源,旅行者一號上包括通信設備在內的10多個科研設備都是依靠它們來供電。

旅行者一號在被送入太空後,由於科學家已經提前計算好,選好了軌道。於是,它先後利用了各個行星的引力來給自己加速,以此來達到第三宇宙速度,原理也就是引力彈弓效應。

再加上太空中是相對空曠的,接近於完全真空。因此,旅行者一號並不會遇到巨大的阻力,速度也就不會發生銳減,而可以一直飛行。

即便是解決了動力的問題,可是科學家是如何與其通信和操控的呢?

如何通信呢?

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要搞清楚通信的本質。說白了,人類的通信主要依靠的是電磁波的傳遞。比如,我們要看到一個東西,是物體本身發光,或者物體可以發射光,光進入到我們的眼睛,眼睛通過神經系統信號傳遞給大腦,我們才看到了物體,而光正是一種電磁波。

我們要操控旅行者1號,或者與其通信,說白了就是電磁波來回地傳遞。科學家通過把聲音、文字、數據和圖像的信號編製成各種無線通信信號,然後將其傳遞給旅行者1號,旅行者一號有一套解碼的程序,會解讀這個無信通信信號,並且通過同樣的辦法把相應的信息傳遞迴到地球。旅行者一號用來接收和傳遞信號的設備是一個直徑3.7米的拋物面天線高增益天線。

不過,旅行者1號把信號從傳遞迴地球後,會遇到一個比較大的問題,那就是如何進行接收。畢竟地球實在太大了,地球大氣本身對於電磁波信號也有幹擾,並且地球一直在高速移動,這無形之中增加了接收信號的難度。因此,科學家想到的辦法是建立一個深空探測的通信網絡,這也就是美國的深空測控網。科學家在地球上設置了三個深空網絡站,以此來進行發送和接收無線電波。這三個深空網絡站分別設置在美國的加州,西班牙的馬德裡以及澳大利亞的坎培拉。不僅如此,科學家還採用了特殊的頻道,比如:深空網絡站發射的信號是2.1 GHz,而旅行者一號發射到地球的信號選用的則是2.3 GHz或8.4 GHz。

由於旅行者1號的通信系統是依靠熱電機來供電,而熱電機目前已經超過了最初的設計壽命。科學家認為2036年之前,熱電機都會有足夠的電量保持旅行者1號與地球的聯繫。而2036年後,電量將會被完全耗盡,屆時我們將失去與旅行者一號的聯繫,而它也將繼續保持飛行的狀態,並向著銀河的中心飛去。

相關焦點

  • 來到227.64億公裡外,飛了43年後的旅行者1有何發現?
    外太空的浩瀚讓我們意識到人類的渺小和短暫,不過這並不代表我們就已經放棄了探索的熱情,要知道在227.64億公裡外,1號是世界上首個突破日球層的太空飛行器,也是人類目前飛得最遠的人造物,就算我們現在發射一艘光速飛船去追趕旅行者1號,也要等到21小時5分33秒後才能超越它。
  • 旅行者2號距地球約200億公裡,43年從未斷信,它如何與地球聯繫?
    在距離地球大約200億公裡的星際空間裡,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旅行者2號(Voyager 2)」探測器已工作了43年,也是第二個離開太陽圈(heliosphere)的人造物體(第一個是『旅行者1號』)。而在這幾十年裡,旅行者2號只有在去年1月出現故障和地面唯一收發信號站需升級天線斷聯8個月外,都一直保存著聯繫。
  • 來到227.64億公裡外,飛了43年後的旅行者1有何發現?
    距離似乎在阻礙人類探索外太空。  外太空的浩瀚讓我們意識到人類的渺小和短暫,不過這並不代表我們就已經放棄了探索的熱情,要知道在227.64億公裡外,旅行者1號正以每秒16.9995公裡的超快速度繼續遠離太陽系,探索未知的星際空間。
  • 旅行者2號還活著!已飛行43年:距離地球188億公裡,還有電
    編者按:NASA已經和旅行者2號取得了聯繫,目前該探測器已經飛行43年,距離地球188億公裡。在歷時43年的深空飛行中,旅行者探測器仍然與地球保持聯繫。許多人從小時候就聽說過它們,長大後發現兩個探測器仍然在工作中,感到無比興奮,如果一輛車能開43年都算個奇蹟,那麼兩個運行43年的探測器,已經不能用奇蹟來形容,至少NASA當年的技術在產品質量控制上做的非常優秀,設備能用40多年。
  • 200億公裡外的旅行者1號,人類是如何與它保持聯繫的?
    總飛行距離高達222億公裡,也就是說旅行者1號目前距離地球222億公裡,這個距離比太陽系的直徑(148億公裡)還要大很多,這個距離還是地球與月球距離的7.4萬倍,如此遙遠的距離,生活在地球上的科學家是如何與旅行者1號一直保持著聯絡不間斷呢?
  • 狂奔220億公裡!旅行者1號怎麼跟地球通訊?留給人類的時間不多了
    從20世紀50年代至今,人類向太空發射了許多飛行器。但要說目前飛得最遠的一個探測器,那肯定是1977年9月發射升空的旅行者1號探測器。在宇宙中飛行了四十多年後,旅行者1號現在距離地球的距離已經超過了220億公裡,目前位於太陽系的邊緣地帶。
  • 狂奔220億公裡!旅行者1號怎麼跟地球通訊?留給人類的時間不多了
    從20世紀50年代至今,人類向太空發射了許多飛行器。但要說目前飛得最遠的一個探測器,那肯定是1977年9月發射升空的旅行者1號探測器。在宇宙中飛行了四十多年後,旅行者1號現在距離地球的距離已經超過了220億公裡,目前位於太陽系的邊緣地帶。
  • 飛了43年,旅行者號現在到了哪裡?它靠什麼與地球聯繫?
    在人類歷史上除了阿波羅登月這樣偉大的事情以外,還有什麼能與之相媲美。我認為它就是人類早在1977年8月和9月發射的兩顆探測器。它們是旅行者號,其主要的任務就是拜訪外太陽系的四顆巨大的氣態行星以及它們的衛星,這是人類目前為止發射的探測器中性價比最高的一次任務。
  • 飛行43年,距離地球223億公裡,旅行者1號的結局是什麼?
    不過,作為人類文明的一個重要標誌,發射於43年前的旅行者1號探測器,仍然是人類值得驕傲和自豪的傑作,那麼,這個距離地球超過223億公裡的太空飛行器,它的最終命運會是什麼?截至2020年8月28日,旅行者1號已經在太空中飛行了42年零11個月22天,距離地球223億公裡,是迄今為止距離地球最為遙遠的人造物體。到目前為止,旅行者1號仍然通過美國宇航局的深空網絡與地球保持聯繫。
  • 用43年飛了189億公裡,旅行者號歷經四次大遭遇,鍍金盤讓人擔憂
    而在太空中,向更遠空間飛去的美國旅行者2號飛船不僅長了一歲,還與我們直線距離更遠了一圈,達到了189.5億公裡,一個無法用地球上實物來形容的距離,要用天文單位AU來形容比較適合,約為126.67AU。如果以地球作為參考,那麼太陽系逃逸速度為每秒16.7公裡,即第三宇宙速度。有了這麼快速度,旅行者2號輕鬆跨過小行星帶,隨後經歷了四次大遭遇,不到兩年時間便與十幾億公裡外的木星遭遇,旅行者2號以570,000公裡距離飛掠木星雲層,對逆時針旋轉大紅斑進行了探索,確定這是一個極其詭秘的巨型風暴。
  • 飛行43年,距離地球223億公裡,旅行者1號的最終命運是什麼?
    我認為這確實是一句非常好的話,因為這句話讓人類迄今為止已經取得的任何文明成就,在浩瀚無窮的宇宙面前,都顯得極其微不足道,從而可以遏制人類試圖徵服宇宙的狂妄之念,謙卑地敬仰我們這個令人敬畏的宇宙。不過,作為人類文明的一個重要標誌,發射於43年前的旅行者1號探測器,仍然是人類值得驕傲和自豪的傑作,那麼,這個距離地球超過223億公裡的太空飛行器,它的最終命運會是什麼?
  • 距地球180億公裡的旅行者二號,中斷和地球的聯繫前,還能飛多遠
    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於1977年8月20日發射入太空的旅行者二號,如今已經在茫茫太空中,孤寂的飛行了42年,目前已經飛到了距離地球180億公裡之外的位置。要知道以現在旅行者二號和地球之間的距離,每次相互發射的通信信號,都要經過16.5小時才能被對方收到。為了克服在如此遠的傳輸距離中所產生的信號衰減,地球會以高達20千瓦的功率向旅行者二號發射無線電信號。而這些信號,在跨越180億公裡之後,會被旅行者二號上,一直精確的對準地球的高增益天線接收到,從而執行地球發出的指令。
  • 43年飛行223億公裡,「旅行者一號」使用了什麼作為動力?
    此時距離地球約223億公裡,和地球單程通訊需要20小時36分鐘,飛行速度約為55000公裡每小時。如果不算佔據天然優勢的帕克太陽探測器(24.7萬公裡每小時),那麼「旅行者一號」絕對是人類最快的飛行器,同時也是距離地球最遠的飛行器。
  • 美國旅行者號飛了190億公裡,它到底是怎麼給地球傳照片的?
    美國旅行者號飛了190億公裡,它到底是怎麼給地球傳照片的?
  • 距地球200億公裡,旅行者2號在所謂的太空,反而發現更多物質
    1977年8月20日,NASA的旅行者2號探測器發射升空,展開了它的突破太陽系之旅。在如此遙遠的距離和經歷了43年的飛行之後,它依然能夠給我們帶來一些關於太陽系外層的重要信息。並且,隨著它飛行得越來越遠,所能夠提供的信息也越來越寶貴和驚人。最近,旅行者2號項目的團隊根據探測器傳回的信息發現:隨著它越來越遠離太陽,檢測到的空間密度呈現出上升的趨勢。
  • 旅行者一號距離地球217億公裡;它如何做到與地球保持聯繫?
    歡迎大家評論,我們一起討論、學習太空旅行者一號是人類歷史上飛得最遠的探測器!截至目前已經距離地球217億公裡!那麼旅行者一號是如何與地球聯繫,作為飛得最遠的探測器,他是怎麼與我們通訊的那?本期我們一一解讀!
  • 靜默8月後!距地188億公裡的旅行者2號:指令收到,已安排
    然後,當地面工作人員,在10月30日重新給旅行者2號發出最新指令,34小時48分鐘後,旅行者2號:Hello,指令收到,已安排!位處南半球澳大利亞的坎培拉深空站34號(簡稱:DSS-43),這也是地球僅剩的,還能給旅行者2號發送指令信號,並保持著聯繫的,唯一的那座射電天線了!
  • 旅行者2號已失控7個月,飛行了188億公裡後,給人類傳回兩個字!
    根據科學家的最新消息來看,美國NASA在1977年發射的旅行者2號已經離開了太陽系,成功進入星際空間,目前距離地球188億公裡。這個結果在我們看來是非常驕傲的,但實際上從今年3月份開始,旅行者2號就已經脫離了控制,但是他並不知道自己的狀況仍然還在宇宙中翱翔。
  • 178億公裡外,旅行者號遭遇高溫火牆,人類的牢籠or保護罩?
    今天旅行者2號已經43歲了,在太空中飛行了43年,最新數據旅行者2號距離地球大約178億公裡。此前由於澳大利亞的Deep Space Station 43(DSS-43)需要升級更新,這也導致了地面和旅行者2號失聯大約9個月的時間,不久前測試階段地面上再次聯繫到了旅行者2號,受到指令後,它給我們發回簡單的兩個字「你好」。
  • ​失控8個月,已飛188億公裡的旅行者2號傳回兩個字,啥情況
    2號探測器在接收到這個深空網絡DSS 43號無線電天線的信號後傳回的,此時旅行者2號探測器距離我們地球已經達到188億公裡了,所以信號傳輸需要比較長時間。在1977年9月5日發射升空至今,旅行者1號探測器已經在太空中飛行了43年,而且到目前為止,探測器的部分設備還正常運行,所以還能繼續傳回數據。再加上現在探測器位於星際空間,這個區域是我們人類未曾到達的,所以探測器傳回的數據,讓我們看到了星際空間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