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年飛行223億公裡,「旅行者一號」使用了什麼作為動力?

2020-09-20 一切交給時間

自人類有意識以來,就一直對浩瀚星空有著無限的好奇,幻想星河的對面有另一個廣闊的世界。

到了現代,先進的科學技術讓幻想變成可現實,人類終於擺脫了地球的桎梏,第一次體會到了宇宙到來的震撼。

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初入宇宙時的震撼慢慢轉變成了對未知的好奇,各種探索宇宙的方法和發明相繼出現,這其中就有著名的「旅行者一號」探測器。

截止2020年6月8日,1977年9月5日發射的旅行者一號已經在宇宙中默默飛行了快43年的時間。此時距離地球約223億公裡,和地球單程通訊需要20小時36分鐘,飛行速度約為55000公裡每小時。

如果不算佔據天然優勢的帕克太陽探測器(24.7萬公裡每小時),那麼「旅行者一號」絕對是人類最快的飛行器,同時也是距離地球最遠的飛行器。

那麼「旅行者一號」憑什麼能飛這麼遠呢?或者說它究竟使用了什麼動力,以至於能夠在宇宙中43年飛了223億公裡呢?

我們都知道,火箭想要飛到宇宙中需要大量的燃料,所以隨著火箭荷載的增加,所需要的燃料也在增加。

而化石燃料能量轉化率很低,這也就意味著當火箭整體荷載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會出現即便將整個地球的化石能源都燃燒,也無法將它送出地球的情況。

為了跳出這個死循環,同時也為了讓探測器能夠飛得更遠更快,科學家們想到了一個絕妙的方法,也就是飛船在進入宇宙之後,逐漸靠近某個引力稍大的星球,然後藉助這個星球的引力將自己「拋」出去,就像人類扔鏈球一樣。

採用這樣的方法能夠以極小的消耗,換取相當可觀的加速度。更主要的是,如果拋一次不行,還可以繼續換顆星球拋第二次、第三次。這種借力的方法被科學家們取了一個非常貼切的名字——引力彈弓。

20世紀70年代,科學家們發現太陽系外側的四個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以及海王星正在向太陽一側靠攏,這種極為罕見的排列方式通常176年才會發生一次,而這個時候也是利用引力彈弓探索這四個行星絕好的機會。

為了不錯過這次機會,NASA隨即啟動了「航海家計劃」(Voyager program),旅行者一號和二號相繼升空。

事實上,在最開始的時候科學家並未打算讓旅行者一號和二號飛出太陽系,只是單純的想讓它們探測太陽系外側四個行星,只是後來臨發射的時候才想到將它們作為「地球名片」發射到宇宙深處,這才在它們身上放置了一些地球和人類的信息。

由於受到荷載的限制,將它們帶入宇宙的泰坦Ⅲ型火箭並未給它們留很多的燃料,好在這兩個探測器堅持飛到了木星,並利用木星的引力大大提高了飛行速度,以至於飛掠土星之後它們的速度已經達到了驚人的45公裡/秒。

下圖能夠看到旅行者二號利用了四次引力彈弓,速度一次比一次快。

1980年11月,已經在宇宙中飛行了3年多的旅行者一號,在圓滿完成了考察木星、土星等天體的科研任務之後,由於飛行軌跡的偏移,不得已結束了對太陽系外側行星的勘探,轉身朝著絢爛的宇宙深處飛去。

當然了,旅行者號們之所以能夠飛得這麼遠和這麼久,一方面得益於引力彈弓的幫助,另一方面在於使用了自身能量進行變軌和姿態修正。

而它們自身的能量都來自於一個使用了鈽-238做燃料的同位素熱電機,只要將鈽-238衰變產生的熱量轉化為電能,那麼就能夠基本維持探測器的消耗。

值得一提的是,鈽-238是一種有些奇特的放射性同位素,它的半衰期約為88年,不會對環境造成任何的汙染,甚至具有極高的可回收性。正是因為具有這些特性,科學家們才最終選擇了鈽-238作為旅行者號的能源。

不過由於荷載極為嚴格,所以旅行者號們身上攜帶的鈽-238大約只有幾公斤。而根據NASA的推測,旅行者號目前剩餘能量將會在2025年完全耗盡。

屆時它身上攜帶的所有科學儀器將會全部關閉,並且徹底和地球失去聯繫,然後在孤獨和寂寞中奔赴宇宙深處,成為人類文明在宇宙中存在過的證據之一。

相關焦點

  • 飛行43年,距離地球223億公裡,旅行者1號的結局是什麼?
    不過,作為人類文明的一個重要標誌,發射於43年前的旅行者1號探測器,仍然是人類值得驕傲和自豪的傑作,那麼,這個距離地球超過223億公裡的太空飛行器,它的最終命運會是什麼?截至2020年8月28日,旅行者1號已經在太空中飛行了42年零11個月22天,距離地球223億公裡,是迄今為止距離地球最為遙遠的人造物體。到目前為止,旅行者1號仍然通過美國宇航局的深空網絡與地球保持聯繫。
  • 飛行43年,距離地球223億公裡,旅行者1號的最終命運是什麼?
    不過,作為人類文明的一個重要標誌,發射於43年前的旅行者1號探測器,仍然是人類值得驕傲和自豪的傑作,那麼,這個距離地球超過223億公裡的太空飛行器,它的最終命運會是什麼?能否被高度發達的外星文明所捕獲,從而暴露地球文明在宇宙中的位置?
  • 旅行者一號飛至距離地球216億公裡,究竟依靠什麼動力持續飛行?
    人們想要進一步與宇宙有些密切的接觸,於是在1977年美國航天局發射了「旅行者一號」,目的就是為了探索更遠的宇宙。當這一架飛行器成功進入宇宙後,就開始了漫長的旅行。直至今日已經在太空漂泊了43年之久。並且,旅行者一號還在不斷地向前行駛,絲毫沒有要回頭的念想。
  • 飛行43年的旅行者一號,到了什麼位置?科學家的解釋令人驚嘆
    在過去的43年間,旅行者號宇宙探測器兢兢業業堅守在崗位上,表現出非凡的韌性和令人嘆為觀止的高科技裝備,最值得稱讚的是,在惡劣的宇宙環境中,旅行者號宇宙探測器遠遠超過了其設計的最大使用周期。換句話說,旅行者號探測器應該在過去幾年就要開始報廢,並在2024年前後徹底耗盡攜帶的能量。現如今,旅行者一號宇宙探測器依然表現出強大的能量供應能力,讓外界對之嘆為觀止。
  • 43年飛行225億公裡,得出悲觀結論:人類或無法飛離太陽系
    也的確如此,誰能想到曾經非洲大草原上瑟瑟發抖的小可憐,竟然可以飛出地球登上月球,在38萬公裡之外留下人類的腳印。距離我們最遠的探測器是旅行者一號,1977年從地球上出發,現在已經飛行43年之久,目前距離地球大約是225億公裡,這是什麼概念?
  • 飛行43年跨兩百億公裡,旅行者號的最後一瞥,讓我們陷入沉思
    當然這並非是距離地球最遠的人造物體,1977年發射的旅行者一號才是距離我們最遠的,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旅行者一號將繼續向深空飛行,目前距離地球224億公裡,但未來它是要飛出太陽系的。旅行者一號1977年發射,主要就是對四顆氣態巨行星以及它們的衛星進行探測,但是旅行者一號在對土星的衛星土衛六進行探測探測的時候,發現了令科學家著迷的事情,這顆衛星上有大氣層同時表面上可能遍布著液態甲烷湖泊。
  • 飛了43年後,旅行者號距地球227億公裡,人類是如何與它通訊的?
    在人類航天領域,兩枚無人探測器旅行者號從上世紀70年代發射,至今已經43年零3月,它仍然還在運轉,而且正在儘可能地突破人類的探索邊際。截止於筆者寫文章時,旅行者一號已經距離地球152.25個天文單位,也就是227.766億公裡,它也成為了距離地球最遠的人類探測器。要知道旅行者號可不是純粹走直線,它在整個旅程過程中還實現了幾次變軌。
  • 旅行者1號飛行了223億公裡,拍的最後一張照片,為何令人深思
    旅行者1號飛行了223億公裡,拍的最後一張照片,為何令人深思 對於我們人類來說,宇宙是一個浩瀚而且神秘的存在,從古至今,我們對宇宙的探索也從來沒有停止過,宇宙當中的星辰,在我們的文獻當中,存在著大量的記錄,對於天文也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受限於科技水平的發展,
  • 44年飛行225億公裡,旅行者1號最後的照片,為何令人深思?
    旅行者一號的驚鴻一瞥 1977年9月5日從卡納維拉爾角基地發射升空,在成功發射後的三年內就完成了對旅行者二號的趕超、穿過小行星帶、探測「木星系
  • 旅行者2號還活著!已飛行43年:距離地球188億公裡,還有電
    編者按:NASA已經和旅行者2號取得了聯繫,目前該探測器已經飛行43年,距離地球188億公裡。宇宙印象|頭條獨家 深度科普欄目第1820期1977年,美國宇航局發射了兩個行星際探測器,分別為旅行者1號和2號,均使用了鈽238核電池。2012年,旅行者1號進入星際空間,2018年,旅行者2號進入星際空間。
  • 旅行者1號飛行43年,在太空遇到什麼?究竟有沒有飛出太陽系?
    大家都知道,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地球排行第三,而旅行者1號則主要探測木星、土星以及天王星和海王星,旅行者1號發射於1977年9月5號12點56分,距今已有43年的時間,且還在持續飛行,同時它也是距今離地球最遠的人造衛星
  • 飛行200億公裡,傳回上萬張照片,旅行者號的貢獻你了解多少?
    導語:飛行200億公裡,傳回上萬張照片,旅行者號的貢獻你了解多少?就在人類短暫的航天史中,有兩枚探測器成功帶領我們觀測到了太陽系的其他景象,那便是旅行者一號與旅行者二號,迄今為止飛得最遠的兩個探測器,累計飛行了200億公裡,創下了奇蹟,也為地球傳回了珍貴的數據。那麼旅行者號,飛行200億公裡,到底為人類做出了哪些貢獻呢?
  • 旅行者2號距地球約200億公裡,43年從未斷信,它如何與地球聯繫?
    在距離地球大約200億公裡的星際空間裡,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旅行者2號(Voyager 2)」探測器已工作了43年,也是第二個離開太陽圈(heliosphere)的人造物體(第一個是『旅行者1號』)。而在這幾十年裡,旅行者2號只有在去年1月出現故障和地面唯一收發信號站需升級天線斷聯8個月外,都一直保存著聯繫。
  • 旅行者一號距離地球217億公裡;它如何做到與地球保持聯繫?
    歡迎大家評論,我們一起討論、學習太空旅行者一號是人類歷史上飛得最遠的探測器!截至目前已經距離地球217億公裡!那麼旅行者一號是如何與地球聯繫,作為飛得最遠的探測器,他是怎麼與我們通訊的那?本期我們一一解讀!
  • 太空中小行星這麼多,為何「旅行者一號」能飛行200多億公裡?
    旅行者一號已經飛了兩百多億公裡,她為何不會撞上太空中的小行星呢?一九七七年九月五號,著名的空間探測器旅行者一號網發射升空。經過四十多年的飛行之後,現在的旅行者一號已經飛到了兩百多億公裡,成為了距離地球最遠的人造物體。
  • 旅行者號飛船飛了43年,動力一直存在嗎?
    1977年,美國航天局先後發射了旅行者二號和旅行者一號飛船(沒錯,是先2號後1號)。四十多年過去了,這兩艘飛船仍然在執行它們飛出太陽系的使命。目前旅行者一號飛船已經距離地球超過210億千米,人類仍然能夠接收到來自它的信號。
  • 旅行者號飛船飛了43年,動力一直存在嗎?
    1977年,美國航天局先後發射了旅行者二號和旅行者一號飛船(沒錯,是先2號後1號)。四十多年過去了,這兩艘飛船仍然在執行它們飛出太陽系的使命。目前旅行者一號飛船已經距離地球超過210億千米,人類仍然能夠接收到來自它的信號。
  • 旅行者一號距離地球有216億公裡,它是如何把信號傳回地球的?
    引言:美國在上個世紀七十年末發射了一架名為「旅行者一號」的太空探測器,它經過了長達四十幾年的飛行已經快要到達太陽系的邊緣。科學家預測它會突破太陽系的邊界越飛越遠,那麼人類如何接收到它傳輸回來的信號呢?這是個難題。
  • 天問一號裡程突破4億公裡!盤點飛行最遠的探測器
    據國家航天局的最新消息,截至1月3日6時,天問一號探測器已經在宇宙航行163天,飛行裡程突破4億公裡,距離地球約1.3億公裡,將在短期內按計劃實施近火制動,進入環火軌道,準備著陸火星。這是我國航空史上的裡程碑,也標誌著我國的航天事業邁出了嶄新的一步。
  • 旅行者一號已經飛行了42年,未來還能和地球保持聯繫嗎?
    旅行者一號是NASA在1977年9月發射的星際探測器,目的是為了探測木星、土星以及它們的衛星,最終朝著太陽系外飛去。旅行者一號目前已經飛行了42年,距離我們大約220億公裡,按照旅行者一號當前的速度和飛行方向,第一個目的地可能就是距離太陽最近的恆星-比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