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發現一顆小行星命名「嚴濟慈星」

2021-01-13 中國網

中新網北京5月28日電 (記者 孫自法)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天體命名委員會同意,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1997年發現的一顆國際永久編號第10611號的小行星,28日下午在北京正式命名為「嚴濟慈星」,以紀念中國著名物理學家和教育家嚴濟慈院士。

嚴濟慈是中國現代物理學研究開創人之一、也是中國光學研究和光學儀器研製工作奠基人之一。他1927年獲法國國家科學博士學位,先後在著名物理學家法布裡教授的實驗室、巴黎大學和法國科學院從事研究工作,併到居裡夫人的實驗室幫助安裝調試顯微光度計和做測試研究。1930年底回國,籌建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擔任研究員、所長,後兼任鐳學研究所所長。1932年參與創建中國物理學會。194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

新中國成立後,嚴濟慈全力投入中科院的籌建和領導工作,先後擔任中科院辦公廳主任兼應用物理研究所所長、東北分院院長、技術科學部主任、中科院副院長、《科學通報》和《中國科學》主編等職,並於1955年當選中科院數理學部委員(院士)。他積極參與制定和組織實施國家科技政策和科技發展規劃,為推動中國科技事業的發展、培養優秀青年科技人才、促進中國同世界各國開展學術交流和科技合作做出重要貢獻。

1983年起,嚴濟慈連續當選為第六、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並擔任中科院主席團執行主席、中國科協名譽主席、九三學社名譽主席等職。

嚴濟慈還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創始人之一,歷任副校長、校長和名譽校長,在他和老一輩科學家的關心和支持下,中國科大創辦全國第一個少年班和第一所研究生院,並啟動「中美聯合培養物理類研究生計劃」。

命名儀式上,嚴濟慈親屬代表接受「嚴濟慈星」命名證書和軌道運行圖。(完)

相關焦點

  • 「吳偉仁星」!又有一顆小行星以四川人名字命名
    此次命名的「吳偉仁星」由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近地天體望遠鏡發現,於2011年6月獲得國際永久編號281880號。2020年4月,由何梁何利基金評選委員會和紫金山天文臺推薦,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下設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審議,「吳偉仁星」的正式命名獲得一致通過。
  • 天上多了一顆「吳汝康星」,10年前由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發現
    現代快報訊(記者 阿里亞)8 月 31 日,浩瀚的天空中多了一顆 " 中國星 " —— " 吳汝康星 "。這一命名是為了紀念已故中國體質人類學和古人類學研究的奠基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吳汝康。
  • 吳偉仁星!又一顆小行星以中國航天科學家命名
    記者上午從國家航天局獲悉,為褒揚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在月球與深空探測領域的突出貢獻,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將編號為281880號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吳偉仁星」。今天,「吳偉仁星」命名儀式在京舉行。
  • 「吳偉仁星」!浩瀚太空中,多了一顆以四川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
    浩瀚的太空上,不僅新添了一顆以中國航天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更是繼1999年命名「巴金星」,2004年命名「落下閎星」之後,又多了一顆以四川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此次命名的「吳偉仁星」由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近地天體望遠鏡發現,於2011年6月獲得國際永久編號281880號。2020年4月,由何梁何利基金評選委員會和紫金山天文臺推薦,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下設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審議,「吳偉仁星」的正式命名獲得一致通過。據測算,「吳偉仁星」繞日運行周期約5.75個地球年,2021年1月24日衝日時距離地球3.25億公裡。
  • 「吳偉仁星」!浩瀚太空中,多了一顆以四川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
    浩瀚的太空上,不僅新添了一顆以中國航天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更是繼1999年命名「巴金星」,2004年命名「落下閎星」之後,又多了一顆以四川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此次命名的「吳偉仁星」由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近地天體望遠鏡發現,於2011年6月獲得國際永久編號281880號。2020年4月,由何梁何利基金評選委員會和紫金山天文臺推薦,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下設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審議,「吳偉仁星」的正式命名獲得一致通過。據測算,「吳偉仁星」繞日運行周期約5.75個地球年,2021年1月24日衝日時距離地球3.25億公裡。
  • 太空又多一顆「中國星」,一顆小行星以中國科大校友吳偉仁院士命名
    9月15日,記者從中國科大獲悉,日前一顆小行星以該校校友、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命名,浩瀚太空又添一顆以中國科學家命名的小行星。9月8日,「吳偉仁星」命名儀式在國家航天局舉行。國家航天局、何梁何利基金評選委員會等相關單位負責人和專家出席儀式,並向吳偉仁院士頒發了命名證書。此次命名的「吳偉仁星」由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近地天體望遠鏡發現,於2011年6月獲得國際永久編號281880號。2020年4月,由何梁何利基金評選委員會和紫金山天文臺推薦,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下設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審議,「吳偉仁星」的正式命名獲得一致通過。
  • 浩瀚太空中,多了一顆以四川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
    此次命名的「吳偉仁星」由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近地天體望遠鏡發現,於2011年6月獲得國際永久編號281880號。2020年4月,由何梁何利基金評選委員會和紫金山天文臺推薦,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下設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審議,「吳偉仁星」的正式命名獲得一致通過。
  •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以中國科學家命名一顆小行星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北京9月9日消息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決定以中國科學家吳偉仁命名一顆小行星,不久前批准將編號為281880號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 「吳偉仁星」。據中國國家航天局官網消息,為褒揚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在月球與深空探測領域的突出貢獻,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將編號為281880號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吳偉仁星」。
  • 浩瀚太空中,又有一顆小行星以四川人名字命名!
    此次命名的「吳偉仁星」由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近地天體望遠鏡發現,於2011年6月獲得國際永久編號281880號。2020年4月,由何梁何利基金評選委員會和紫金山天文臺推薦,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下設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審議,「吳偉仁星」的正式命名獲得一致通過。
  •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將281880號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吳偉仁星」
    281880號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吳偉仁星」(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中國國家航天局:9月8日,「吳偉仁星」命名儀式在京舉行。為褒揚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在月球與深空探測領域的突出貢獻,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將編號為281880號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吳偉仁星」。中國航天六十餘年來,已有以錢學森、孫家棟、欒恩傑等老一輩科學家為代表的多位功勳航天人榮獲小行星命名。如今,浩瀚太空又多了一顆弘揚熱愛祖國、勇於創新、敢於擔當、甘於奉獻的科學家精神,見證中國航天事業蓬勃發展、行穩致遠的「吳偉仁星」。
  • 小行星命名權是怎麼獲得的?看看天上的錢學森星、周杰倫星
    這個命名權非常珍貴,它是一項國際的、永久性的崇高榮譽,一般只有發現小行星的人才有資格對這顆小行星命名。而每一顆已經命名的小行星背後,都有著感人的故事或驚人的貢獻。到了2003年10月17日,恰逢錢三強誕辰90周年,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小行星項目將25240號小行星命名為「錢三強星」。如今,中國科技界舉足輕重的「三錢」再次在浩瀚星海中相遇,為後輩照亮探索之路。
  • 紫金山天文臺新發現一顆近地小行星,幾乎「貼著」地球掠過!
    現代快報訊(記者 阿里亞)近日,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發現了一顆小行星2020 FL2。這顆小行星3月23日剛剛掠過地球,距離地球的最近距離僅有14.4萬公裡,幾乎是「貼著」地球飛過去的。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它是我國目前觀測到的最近距離飛掠地球的近地小行星。
  •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一顆新發現小行星正靠近地球
    圖/一顆新發現小行星正靠近地球 @央視網 快看視頻報導截圖日前,中科院院紫金山天文臺發布消息稱,最新發現的一顆近地小行星2020VA1目前正向地球靠近,預計11月20日8時08分在距地球448萬公裡的距離飛越,不會對地球構成威脅。
  • 以民主黨派成員命名的小行星,你知道幾個?
    11月13日,以我國著名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原校長、民盟已故領導人蘇步青命名的小行星「蘇步青星」命名儀式在復旦大學舉行。蘇步青是國際公認的幾何學家,中國著名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他發現了著名的「蘇錐」和「蘇鏈」,系統地發展了射影微分幾何的理論,是我國微分幾何學派的創始人。他曾任浙江大學數學系主任,復旦大學校長,民盟中央副主席、名譽主席,全國人大代表、常務委員會委員,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2019年,經何梁何利基金評選委員會提出,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向國際小行星委員會提交「蘇步青星」命名申請。
  • 天上有30多顆星星與浙江有關 給小行星命名有啥規則
    【摘要】昨天,NASA公布了新一期的小行星命名。香港業餘天文學家楊光宇在2000年12月28日發現的一顆小行星,被正式命名為「姚貝娜」星。據不完全統計,以浙江地名、人名或其他事件命名的星星有30多個。   浙江在線杭州4月10日訊(浙江在線 記者/胡昊 編輯/沈正璽) 昨天,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公布了新一期的小行星命名。香港業餘天文學家楊光宇在2000年12月28日發現的一顆小行星,被正式命名為「姚貝娜」星,編號為41981。
  • 編號297161小行星命名「蘇步青星」!盤點那些「溫州之星」
    其中,第297161號小行星以著名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蘇步青來命名。據國際命名公報顯示,編號297161小行星由紫金山天文臺於2008年2月29日在江蘇盱眙觀測站發現,命名為「蘇步青星」是為了更好紀念蘇步青先生,銘記他在數學研究和教育領域作出的傑出貢獻。
  • 「吳偉仁星」小行星獲命名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9月8日,「吳偉仁星」命名儀式在京舉行。為褒揚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在月球與深空探測領域的突出貢獻,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將編號為281880號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吳偉仁星」。
  • 國際小行星委員會命名一顆小行星為「吳汝康星」
    吳汝康星國際命名公報及相關賀信賀電。 中科院古脊椎所供圖 吳汝康星國際命名公報及相關賀信賀電。中科院古脊椎所供圖 中新網北京7月14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14日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獲悉,為紀念古人類學家吳汝康院士,國際小行星委員會已將國際編號為317452號的小行星式命名為「吳汝康星」。
  • 用自己名字命名一顆星要多努力?「吳偉仁星」來了,湖南天文協會專家講述星星取名那些事
    此次命名的「吳偉仁星」由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近地天體望遠鏡發現,於2011年6月獲得國際永久編號281880號。小行星命名需怎樣才能公布於世美劇《生活大爆炸》裡,拉傑發現了一顆小行星,討論為其命名時,萊納德建議用女朋友的名字命名,這樣顯得既浪漫又很在乎對方。那麼,現實中小行星的命名權是否屬於個人?
  •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一顆新發現的小行星正靠近地球 預計11月20日飛掠地球
    據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消息,該臺新發現近地小行星2020 VA1。該小行星為一個Apollo型的近地小行星,目前正在接近地球,預計將在2020年11月20日飛掠地球。2020 VA1是紫金山天文臺近地天體望遠鏡於北京時間2020年11月6日20時57分03秒新發現的小行星,發現時該目標亮度19.9等,視運動速度達到驚人的1.04度/天,計算表明它為近地小行星的概率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