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劉熾平所說,產業網際網路是網際網路下半場的關鍵詞,通過數位技術為產業升級,把消費者和產業對接起來將創造巨大的社會和產業價值。
撰文 |藍洞商業 焦麗莎
2018年9月30日,騰訊總裁劉熾平發出一封內部郵件。
「信中提到,成立CSIG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等等,」騰訊安全專家楊啟波清楚的記得,這次組織變革釋放出明確的信號,騰訊要成為「各行各業的數位化助手」。
曾經締造QQ、微信兩大流量帝國的騰訊,在消費網際網路時代一騎絕塵;而且在全面擁抱產業網際網路的組織變革之前,騰訊的to B版圖其實已經日漸明晰。
正如劉熾平所說,產業網際網路是網際網路下半場的關鍵詞,通過數位技術為產業升級,把消費者和產業對接起來將創造巨大的社會和產業價值。
深處其中的楊啟波心裡有數,「團隊需要利用好C端的基因,加速開拓B端市場。」楊啟波所在的移動安全團隊,也曾在C端的市場上,用5年時間將騰訊手機管家從後發者逆襲成為行業第一。
始於兩年前,騰訊移動安全團隊所在的CSIG(騰訊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在騰訊紮根消費網際網路,全面擁抱產業網際網路的變革中,無疑是發力產業網際網路的關鍵角色。
而楊啟波所在的移動安全團隊,是CSIG中的一個縮影。轉型中,他們在手機安全軟體的賽道上持續領跑,又基於企業接入安全,陸續開發出企業辦公安全產品SDP(軟體定義邊界)等,成為騰訊零信任安全解決方案的重要一環。
這支走過十年的移動安全團隊,後發先至的故事曾多次上演。
進修與高考
2018年年底,騰訊移動安全核心團隊去了一趟延安。
「內部號召大家讀一本書叫《苦難輝煌》,都是為了學習革命前輩艱苦奮鬥的精神。」當年紅軍面臨的雙重困境,2018年尾的騰訊移動安全團隊感同身受。
「我們也面臨雙重困難,一是內部組織轉型過程中,需要調整心態和信念。國內to B市場處在早期階段,我們需要與不同領域的客戶溝通,反覆驗證產品,找到真正適合市場和客戶的產品;二是外部挑戰,to B行業既有傳統公司,又有新型網際網路公司,競爭態勢更加複雜。」楊啟波認為,即使如此,產業網際網路是未來的方向,一定要堅定走下去。
楊啟波在接受「藍洞商業」專訪時回憶,團隊整合進入CSIG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組織架構調整。騰訊移動安全團隊被一分為二,按照產品研發數字模型劃分為C端和B端。
即便是過往在to B安全領域有過積累,面對不同客戶不同的需求,對團隊來說也是不小的考驗。遇到挑戰,更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
一次見某零售客戶的尷尬場面,楊啟波印象深刻。
當時,團隊基於騰訊手機管家的核心能力做出第一版產品之後,展示給客戶看,對方的反饋並不滿意。
事後內部復盤,做C端產品與B端產品截然不同。前者可以快速得到驗證,然後不斷地迭代,但後者是不允許的。「我們交到客戶手上的產品,必須是一個標準化、高穩定、高可用的產品。它不適用像C端那樣快速迭代,快速更替的操作方式。」
「to C像是進修,根據能力缺失去學習課程提升自己;但to B更像是高考,客戶給出一定的題目,我們交出最好的答卷。」
「一百個客戶有一百種不同的需求。」2019年下半年,楊啟波和團隊發現,每個行業都存在巨大的差異化和非標化,部署實施的難度以及運維難度相當大。想要完美匹配安全能力,必須深挖客戶需求,來進行產品標準化。
經過反思最終得出解決方案:把現有的產品模塊化、標準化,然後再提取一些共性的客戶需求,做模塊化、標準化。之後,把客戶定製化的需求歸類,繼續引導其變成模塊化。聚焦有延續性的模塊和產品,同時儘量減少定製化的難度。楊啟波發現,經歷了一番磨合以後,團隊效率有了一定的提升。
大半年之後,B端的發展節奏開始走上快車道。
楊啟波記得,團隊的第一個成熟案例是一家銀行客戶,當時基於手機管家豐富的端的經驗和隱私安全等技術能力,融入產品模塊提供給客戶使用。雖然前期深挖銀行行業辦公痛點的過程並不順利,但通過通宵完善標書、現場演示、驗證產品能力等一系列操作後,最終在四家競標公司中勝出。
而勝出的關鍵,正是移動安全團隊過往幾年在移動安全上的能力積累,「移動安全是我們的強項。」
移動安全風險一直存在。突如其來的疫情更是催化了遠程辦公發展,企業加速數位化轉型,遠程辦公、上雲成為既定趨勢。楊啟波認為,在這個大前提下,企業所面臨的攻擊面會越來越多。因此保證客戶移動業務場景的安全,協助客戶減少被攻擊面,是撬動客戶的核心點。
「找準價值錨點,是團隊一直秉承的信念。」楊啟波認為,現在工具類產品競爭依然是白熱化,如何找準價值錨點是關鍵。
挖掘客戶需求,整合團隊C端優勢,開拓B端客戶新服務模式,同一個團隊,兩年多時間實戰打磨,成功趟出了一條新跑道。
後發先至
五年前的深圳灣「春繭」體育中心,騰訊2015年度員工大會現場。
騰訊COO任宇昕宣布,首次設立代表公司級裡程碑產品的最高榮譽的「名品堂」,騰訊手機管家成為首個入圍產品。
也是在這一年,騰訊手機管家以5億用戶躋身行業第一。當年的易觀智庫《中國手機安全應用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15年第3季度》顯示,騰訊手機管家以42%的活躍用戶覆蓋率位居首位。
從行業後來者,逆襲成為第一名,騰訊手機管家用了五年時間。這款起源於2010年9月的產品,如今已經走到第十個年頭。
「真正從手機安全進化到應用安全,是在2018年推出應用安全模塊。」楊啟波介紹說,最初做應用安全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保證集團最重要的兩款產品QQ和微信的安全。
他舉例說,騰訊手機管家中的QQ安全中心、微信安全中心,就是騰訊手機管家基於移動安全的技術積累,聯合QQ、微信、TEG一起為用戶提供帳號安全保障的功能;另外在帳號安全層面,團隊和微信團隊進行了深入合作,為微信商家版提供安全認證能力,保護商家帳號安全。
通過C端的積累和沉澱,騰訊手機管家錨定用戶需求變化,產品持續進化和快速迭代。恰逢產業網際網路的升級,面對B端市場是挑戰更是契機。
就像楊啟波總結的方法論:「C端產品和B端產品並非割裂的,而是可以進行聯動,通過C端的技術積累反哺B端產品。」無論是C端還是B端產品,最終使用者還是到個人身上,因此,團隊B端產品依託C端產品領先的安全能力,在數位化浪潮下加速發展。
零信任解決方案,是近兩年來網際網路安全領域的新名詞。零信任安全解決方案是無邊界辦公的最佳解決方案,主要包括身份可信、SDP(軟體定義邊界)、雲端微隔離三個關鍵環節。而SDP,則是零信任解決方案中的關鍵一環。
今年5月,騰訊移動安全團隊經過一個月的研發,上線SDP的第一個版本。七月份至今,產品在持續打磨和優化。簡單說,SDP是企業員工上雲的「安全管道」,可以減少連接過程攻擊面,保障辦公連接安全。
據楊啟波透露,「在發布SDP的同時,團隊還會嘗試設備安全和身份安全,並會融合到騰訊安全總體的零信任解決方案裡面。」目前主要客戶群集中在銀行、政務、能源以及零售行業,主要職責就是幫助他們進行數位化轉型。
移動安全團隊在零信任解決方案中的探索,只是迎接B端挑戰的一個側面。無論是to C的「進修」,還是to B的「高考」,依然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