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未正式播出就已經佔據熱搜榜的《乘風破浪的姐姐》終於在歷時三個月的PK後,在昨天迎來了成團夜!你pick的姐姐走到最後了嗎,哪位姐姐的成團秀最吸引你的目光呢?
其實科學界也有一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史上最強天團!先看下他們的剪影:
這支天團,也是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他們不僅擁有超高的顏值、超高的智商,還有超敬業的精神,完全稱得上現代青少年的榜樣!不賣關子啦,大家先看下面這張照片:
傳說中的一個個物理、化學屆的大佬,排排坐在一起拍照。這其中的27人有19人獲得諾貝爾獎!你能認出他們都是誰嗎?
對照他們的名字,你還記得他們都出現在中學課本裡的哪個章節嗎?
這堪稱神仙打架的陣容,其實是1927第五屆索爾維會議的合影。1911年,這個關於物理、化學領域討論的會議成立。隨後便出現了大咖雲集、愛因斯坦和玻爾辯論的「名場面」,還留下了我們所看到的「明星照」。
今日的科學天團與這張照片有密切關係哦!我們一起來揭曉吧!
平常是愛因斯坦,不爽變「愛因懟懟」
他是會「吐舌」的調皮代言人,也是相對論的提出者,更是反戰踐行者。愛因斯坦一生有很多理論,其中狹義相對論與廣義相對論顛覆了人們的時空觀,光電效應也推動了量子力學的誕生。
其實,對如今孩子影響巨大的愛因斯坦在當時也算得上是一位不按常理出牌的科學怪人,有著天生的個人英雄主義色彩,他不附和權勢,很自我地研究自己的理論,甚至愛「砸場子」,尤其是涉及到了量子理論時,不論是老牌的、經典的舊量子論,還是與之對立的、新潮的哥本哈根詮釋,他都要顛覆一下。尤其是在這場索爾維會議上,愛因斯坦與玻爾的「大戰」最為經典。
他倆是因為什麼而「刀光劍影」?又是因為什麼而進行了多個回合的、公開的、高調的battle?
玻爾等人對量子力學的理解被人稱為哥本哈根詮釋,「隨機」與「不確定」是其中的關鍵詞。
而以愛因斯坦為代表的經典派,也是哥本哈根反對派,認為世界是絕對因果的,兩人的理論完全對立且矛盾,因此導致了誰也不服誰的場面。
"相愛相殺"CP,團魂玻爾
玻爾其實是當時物理屆的領頭者,他成立的哥本哈根學派吸引了許多學者前往,是妥妥的社團大哥,手下聚集了一票「得力幹將」,如海森堡、迪拉克、泡利......
玻爾在物理上的成就,主要是提出了玻爾模型,以及用哥本哈根詮釋來解釋量子力學。他也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我們來看看玻爾和愛因斯坦大戰三次都battle了什麼:
第一次:第五屆索爾維會議,玻爾談完互補原理對量子力學的詮釋後,愛因斯坦直指量子理論並不完備,並設計了電子的單雙縫衍射兩個實驗來刁難玻爾。但玻爾用「表白」攻勢策反拉攏不成後,用模型計算成功化解難題。
第二次:第六屆索爾維會議,愛因斯坦用自己的相對論反駁玻爾,奉上設計了三年的「光電箱實驗」,而第二天,被玻爾團體用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破解了愛因斯坦的這道「狹義相對論難題」。
第三次:第六屆索爾維會議結束的五年後,愛因斯坦發表論文,把攻擊的矛頭從量子理論內部邏輯自洽性轉到了量子理論完備性上來,但最終理論還是被擊破。
愛因斯坦雖然沒成功贏過玻爾,但巨匠的相愛相殺,成就的是量子理論。
愛因斯坦和玻爾在哲學觀念上的不同,使得兩人間的意見分歧直到最後也沒能調和。一直到去世,玻爾也未能使愛因斯坦信服,認同量子論的解釋是完備的。
「幼兒園大班」班主任,洛倫茲
洛倫茲的成就是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他推導出了洛倫茲變換公式,創立了經典電子論,也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
如果把物理屆比喻成一群不好管的小孩,那洛倫茲一定是這屆孩子裡最有威望的「班主任」。洛倫茲熟練掌握英文、法文、德文,在理論物理方面享有很高的威望、通曉多種語言並善於駕馭最為紊亂的辯論,所以他生前每次都被邀請參加物理學界最重要的國際會議,而且經常擔任大會的主席。第一屆國際理論物理學會議——「索爾維會議」便是由他主持,隨後三屆的主持人也是他。
在一個有著「刺頭」學生愛因斯坦、傲嬌學霸玻爾,以及他們帶領的小團體暗流下,也只有最穩重令人信服的洛倫茲能鎮住場了吧!
作文大戶,「團寵」居裡夫人
女性之光,小學生大戶,鼓舞著全世界的女性科研者。
居裡夫人是放射性理論的開創者,鐳、釙的發現者,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兩獲諾貝爾獎的人。
相信我們每個人的小學作文最少都出現過一次居裡夫人:「居裡夫人是我的榜樣,她獲得了諾貝爾獎」,這樣的句子我們一定很熟悉,背得滾瓜爛熟的名人事跡也讓我們對居裡夫人更多一分親切。雖說科學研究不分性別,但居裡夫人卻鼓勵著世上千萬女性。
居裡夫人曾在實驗研究中,設計了一種測量儀器,這種儀器不僅能測出某種物質是否存在射線,而且能測量出射線的強弱,這讓她創立了放射性理論。
她發現的鐳就會發射射線,帶有略帶藍色的螢光。著名的鐳姑娘就是鐳的輻射所導致的。在加工夜光手錶時,女工會在指針上塗上鐳,長期用嘴舔刷毛讓女工們被輻射,成為了百年後屍骨發光的「鐳姑娘」。
鐳發射出的射線也是破壞細胞的強手,尤其是對於繁殖快的細胞。癌瘤就是由繁殖異常迅速的細胞組成的,鐳射療法也成為了新型治療癌症的方法,也稱為居裡療法。
居裡夫人在面對哥本哈根理論的站隊時,選擇了默默搞科研,默默吃瓜......
「朗才女貌」CP,朗之萬
朗之萬是合影中最特殊的一位,因為只有他「帶」了女伴,沒錯,就是場上的唯一女科學家居裡夫人。
居裡夫人的丈夫車禍身亡後,朗之萬對其照顧有加,他們成為了彼此的身邊人,也在科研的路上相互陪伴。雖然二人因為輿論最後沒有走到一起,但故事的結局是,居裡夫人的外孫女和郎之萬的孫子結婚了。(來源:《科學世界》2014年7月號)
郎之萬在氣體電離、X射線次級效應、電磁理論、相對論多個領域都取得過重要的研究成果,他最著名的研究是使用皮埃爾·居裡的壓電效應的紫外線應用。
「九一八」事變時期,郎之萬曾來到過中國,與中國物理學界進行了約3個星期的學術交流,對中國物理學發展提出諸多建議。並且他對日軍侵略中國十分憤慨,並向巴黎當局寫信表示抗議,回到法國後,依舊為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盡了很大力量。
薅貓毛達人,薛丁格
由於「薛丁格的貓」太過於著名,人們甚至會覺得,如果他真的有一隻貓,每被提到一次掉一根毛,那他的貓可能早就成了禿貓。
薛丁格的貓講的是將一隻貓放在有毒氣的盒子裡,毒氣有一半的機會釋放出而殺死貓,但是如果我們不打開盒子,就不知道貓是死是活,也就是活與不活的疊加態。
於是,就有小夥伴腦洞大開,想到:「當我們不觀察時,月亮是不存在的嗎?」
怎麼樣,是不是被嚇一跳?
這一系列並不存在的「理論」實在是被玩壞了,如果要從物理角度詮釋的話,這些說法根本不符合事實,大物理學家薛丁格本人自然也知道其中的漏洞。
其實,「薛丁格的貓」只不過是薛丁格嘲諷哥本哈根學派時編的段子,以此來表示自己的不認同,可不是嚴謹的物理理論哦!
如果你只認識薛丁格的貓,那你就低估了一位偉大科學家的能力。
薛丁格最著名的貢獻之一是參考德布羅伊的物質波學說,寫出描述「量子世界」微分方程,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薛丁格方程。
他還曾經與愛因斯坦、普朗克一起深入探討過量子統計問題,指出過愛因斯坦計算中的問題,作為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他可不只會「玩貓」~
顏值擔當、藝能擔當,普朗克
他在1900年大膽而創新地提出了「能量是一份一份傳遞」的想法,引入了量子的概念,並用它解決了困擾學界的黑體輻射難題,讓物理屆為之震撼。
此舉讓普朗克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開創了量子力學的先河、也開闢了一個物理學研究的新紀元。之後才有了愛因斯坦、玻爾等人對於量子理論的拓展和完善。
他聰明、帥氣,還有才華。會管風琴、鋼琴及大提琴,曾在慕尼黑學生歌唱協會為多首歌曲和一部輕歌劇作曲。而且在婚後,還聯合許多教授成立了一個社交和音樂中心。
在普朗克家中, 同事和朋友經常組織音樂會,普朗克彈鋼琴,專業小提琴家約瑟夫·約阿希姆、同事愛因斯坦拉小提琴。這種陣容,你腦海中有畫面了嗎?
飛行嘉賓,麥克斯韋
最後,飛行嘉賓由不會寫詩的數學家不是好物理學家的情詩大王麥克斯韋為大家獻上一首硬核情詩:
那個年代,還有很多我們未提及的偉大科學家,比如發現化學元素的周期性的門捷列夫、利用太陽能動力冒險的皮卡爾德、以及布拉格、克萊默......
以上七位科學家只是我們從眾多曾經推進人類社會前進步伐的科學家中選出的代表,每個人的科學研究單拎出來都是一門專業的課程,每個人的故事寫出來也是一本厚厚的書,我們也只是挑選了其中一小部分給大家分享。這是你心中的科學家天團嗎?
創作:中國科技館新媒體團隊
審核:羅會仟 寧超 新媒體團隊特邀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