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基於頻率/電流轉換的4~20 mA電路設計

2020-12-07 電子產品世界

摘要:探討了3種實現4~20 mA電路的方案,比較了其優缺點;重點介紹了利用LM331實現頻率/電壓轉換;再利用運放和三極體構成恆流電路,將電壓轉換成電流;實現4~20 mA輸出的頻率/電流轉換的工作原理,並且給出了具體器件參數和控制程序,驗證了相關數據。本電路簡單、實用,成本低廉,可廣泛應用於單片機、PLC等控制系統中。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0/308271.htm

在工業現場,電壓輸出信號通過傳輸線實現信號傳輸時,由於傳輸線會受到噪聲的幹擾、分布電阻產生電壓下降等原因,電壓信號傳輸受到很大限制;而電流由於對噪聲不敏感,所以電流輸出信號因其較高的抗幹擾能力而被廣泛用於工業儀表信號的輸出。

4~20 mA電流環用4 mA表示零信號,用20 mA表示信號的滿刻度,而低於4 mA或高於20 mA的信號用於表示異常,因而很容易區分環路斷路(0 mA,故障狀態)與傳感器的零輸出(4 mA)。因此研究和應用4—20 mA電路,無論是作為傳感器信號遠程傳輸,還是微機的遠程控制,都具有非常大的實用價值。

1 4~20 mA電路實現方案

1.1 專用晶片AD421方案

AD421是ADI公司生產的一款環路供電型、16腳封裝高性能4~20 mA數,模轉換器;採用標準三線串行接口,最高速率達10 Mbit/s;∑△DAC結構,可實現16位解析度,其積分線性誤差為±0.001%,增益誤差為±0.2%;其典型應用如圖1所示。

方案優點:能直接產生所需4~20 mA電流,精度高。缺點:晶片價格昂貴,其中MOS管、器件參數要求高,應用工藝複雜,電流的環路必須是浮地,否則電流環路將無法形成。

1.2 數/模轉換+壓控恆流轉換方案

單片機應用系統中,模擬量輸出的典型方案是利用數/模轉換晶片,一般往往選擇並行的DAC0832作D/A轉換器,但常用D/A晶片直接輸出的都是電壓信號,需進行V/I變換,才能得到所需的電流信號,其典型應用如圖2所示。

方案優點:轉換速度快、響應靈敏。缺點:與CPU間連線多,較適應於單片機應用系統;壓控恆流電路實現複雜。

1.3 F/N+V/I即F/I方案

單片機、PLC等控制設備,都可非常容易輸出不同頻率的方波信號,甚至PWM信號。利用F/V晶片將不同頻率轉換成相應的電壓,再利用V/I電路,將電壓轉換成電流,即可達到頻率/電流轉換4~20 mA電流輸出目的,其結構圖如圖3所示。

方案優點:頻率信號可以方便實現光耦隔離,從而提高整個系統的抗幹擾能力;對控制器要求更寬。缺點:轉換速度相對較慢。

2 F/I工作原理及分析

2.1 F/V轉換電路

LM331是美國NS公司生產的、含有溫度補償能隙基準電路的8腳集成晶片,能實現V/F變換和F/V變換,其動態範圍可達100 dB,最大非線性失真小於0.01%,工作頻率低到0.1 Hz時尚有較好的線性;只需接入幾個外部元件就可實現頻/壓或壓/頻轉換,實現類似於D/A或A/D所需的功能。F/V轉換原理圖如圖4所示。

輸入頻率信號Fin經R1、C1組成的微分電路,加到LM331腳6(內部輸入比較器的反相端),電阻R2、R3分壓電壓加到腳7(輸入比較器的同相端)。輸入信號Fin下降沿經微分電路產生的負尖脈衝,控制內部電流源I對電容CL充電,充電時間由電源VCC通過電阻Rt對電容Ct構成的充電迴路的充電時間常數決定,此平均充電電流如式1所示。

CL平均充電電流=Ix(1.1RtCt)×Fin (1)

當電容Ct電壓達到內設2/3VCC時,在內部電路控制下,CL開始通過RL放電,其平均放電電流如式(2)所示。

CL平均放電電流=Vo/RL (2)

電阻R6和多圈電位器W1構成的總電阻Rs可改變內部電流源I值大小,其值如式(3)所示:

I=1.90/Rs (3)

當CL充放電平均電流平衡時,所得輸出電壓Vo如式(4)所示:

Vo=Fin×(2.09RLRtCt/Rt) (4)

可見,當電阻RL、Rt、Rs和電容Ct值一定時,輸出電壓Vo與輸入頻率Fin成線性關係。

2.2 V/I轉換電路

TLC2712是一款輸入阻抗達1012Ω、低功耗、單電源、雙路運算放大器,利用其可以大大提高系統控制精度,具體V/I轉換原理圖如圖5所示。

運放U1A構成同相緩衝器,目的是減小LM331輸出信號與後續V/I電路之間的影響,根據運放特性,其Vout等於Vo。

R10與E2構成低通濾波器,減小信號紋波對V/I轉換的影響;運放U1B與T1構成恆流電路,根據相關原理,可得:

∵Ve=Vref=Vout=Vo,Ie=Ve/Rref

∴Ie=Vo/Rref (5)

由於T1的基極電流極小,可忽略其影響,則輸出負載恆流電流Iout≈Ie。

將式(4)代入式(5),最終實現F/I轉換公式為:

Iout=Finx(2.09 RL Rt Ct/Rs/Rref) (6)

若要提高控制精度,必須選擇高精度、高穩定性元器件;

同時合理選擇器件參數,則可實現4—20mA電流輸出。

3 實驗研究

利用單片機可實現比PLC頻率更寬、精度更高的方波或PWM信號,便於進行系統數據測試。

C8051F120是一款增強型51內核的單片機,其最高工作頻率達100 MHz,內集成一個可編程計數器陣列PCA,16位PCA可實現邊沿捕捉、軟體定時、高速輸出、PWM等工作方

式。

本系統利用PCA產生方波信號,變量PWM tounterH、PWM_tounterL存放頻率半周期數據,改變其值可控制方波的頻率,其中斷服務源程序如下,測試所得數據如表1所示;

測量數據顯示,符合信號傳輸4~20 mA電流範圍的要求。

4 結束語

由於LM331進行F/V轉換時存在一定非線性,但只要對4—20 mA進行分段處理、補償修正,則可提高系統的信號傳輸精度。本方案已在汙濁度檢測系統中得到了應用,控制效果良好。

本F/I方案不僅適用於單片機系統,還適用於PLC等控制器,成本低廉、應用靈活,並且可以方便進行電氣隔離,從而提高整個系統的可靠性。

相關焦點

  • 一種基於FPGA的全光纖電流互感器控制電路設計
    本文利用FPGA來實現精密時序控制的同時,實現非常複雜的信號處理算法,並以FPGA為核心器件完成光纖電流互感器信號檢測和控制電路設計,利用該電路控制光纖電流互感器傳感頭進行電流測試和標定。試驗結果表明,系統控制精度達到0.2 S級測量準確度的要求。
  • 一種基本VCO的電-光轉換發射電路的設計
    摘要:介紹了基於電壓控制振蕩器(VCO)的電-光轉換電路的基本原理,設計了一種基於VCO的光-光轉換發射電路,並給出了其響應特性。
  • 隔離式電流-頻率轉換電路--4~20MA轉換成10KHZ
    雙線傳輸的4~40MA模擬信號電流,若要單純地轉換成電壓,只用一個250歐的電阻就本電路用在高噪聲電路中可起到隔離作用,它把電流轉換成0~10KHZ的頻率,然後可廉價的光耦合器輸出,如再在信號接收級配置適當的定時基準,並對單位時間內的平均脈衝婁進行計數,即可完成模擬數字轉換。
  • 電壓/電流與電壓/頻率轉換電路(V/I、V/F電路)
    1電壓/電流轉換電路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81172.htm  電壓/電流轉換即V/I轉換,是將輸入的電壓信號轉換成滿足一定關係的電流信號
  • 一種基於隔離電源的CMOS整流電路的設計
    該全波整流電路利用自 舉技術和動態體偏置的結構來降低MOS管的有效閾值電壓,並且使反向漏電流最小化,以達到提高的電壓轉 換效率和功率轉換效率目的,進而提高隔離電源系統的轉化效率。  該電路設計基於CSMC 0.35 μm BCD工藝,並通過EDA工具實現整體電路仿真與驗證。
  • 基於電流控制電流傳輸器的電流模式積分電路的設計和分析
    在此基礎上,設計了基於電流控制電流傳輸器的電流模式積分電路,並利用Hspice軟體進行輸入為正弦波和方波時的輸出波形的仿真驗證。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9/389098.htm在模擬電子電路中,人們長久以來習慣於採用電壓作為信號變量,並通過處理電壓信號來決定電路的功能。
  • 接口電路設計——電流倒灌和電平轉換
    引言接口電路的設計在電單片機應用場合中還是很重要的,因為如果接口電路沒有設計好,嚴重就會燒晶片,或者燒晶片IO口,輕者就會導致工作紊亂,工作不正常。有時候這種問題自己在設計調試的時候根本發現不了,在批量生產或者用戶在使用的時候才出現晶片被燒掉,或者IO口被燒掉。如果我們在設計的時候能考慮到接口的一些問題就可以減少,提高產品的可靠性。
  • 基於FPGA的高精度頻率電壓轉換系統設計實現
    摘要 設計了一種線性F/V轉換系統。傳感器輸出的脈衝頻率信號經信號調理電路調理後輸入FPGA,FPGA測量脈衝信號的頻率,根據系統精度要求,需設計Q格式定點運算,測得的頻率經FPGA定點運算後得到與頻率大小成線性關係的D/A轉換的數字量,控制串行DAC7551輸出相應的電壓值。實驗結果表明,系統的轉換精度優於0.1%,改變系統的設計參數可實現更高精度的頻率信號到電壓信號的轉換。
  • 一種基於UC3842應用電路的設計與實現
    3引腳為電流檢測端,通過採樣電阻把母線電流轉換為電壓,當該電壓大於1V則關斷晶片PWM輸出,進而保護電路。4引腳為內部振蕩器輸入端,由外部的Rt、Ct確定電路的工作頻率。5引腳為地端。6引腳為晶片輸出端,輸出電流±1A,可直接驅動MOSFET。7引腳為電源端,由母線通過分壓電阻供電。8引腳為基準電壓輸出端,為外部提供精準5V電壓,帶載能力為50mA。
  • 基於ARM的微波頻率自動測量系統設計
    本文主要研究一種實用的基於Labview的速調管微波頻率自動測量系統。  2.系統整體結構  系統的整體結構如圖2-1所示。由下位機跟上位機構成。微處理器通過驅動電路來控制步進電機,帶動諧振式頻率計的套筒轉動,處理器採樣檢波電流,傳送到上位機LabVIEW界面顯示,並利用PC機強大的數據處理功能,分析出電流最小值,計算出所測頻率。
  • 一種基於大功率FET的數控直流電流源設計
    方案二:採用CPLD或FPGA作為主控制器控制A/D、D/A轉換及健盤和LCD控制。 此方案邏輯電路複雜,且靈活性較低,尤其不利於各種功能的擴展。更由於頻率較高,與單片機的通信編程複雜,時序控制困難。考慮到本課題的重點是實現電流信號的精確輸出,而不是邏輯控制,故不選用此方案。 方案三:採用5l系列單片機。
  • 4mA~20mA的電流控制電路
    4mA~20mA的電流控制>電路圖4示出在隔離的4 mA~20 mA電流環控制電路中採用的單通道使用一隻運算放大器和電晶體電路可將該DAC的5 V輸出範圍轉換為4 mA~20 mA電流輸出。
  • 一種數控恆流源電路的設計
    同時,也不僅局限於此,目前,急需迫切解決的工業需求是,數位化在工業生產中採集的模擬信號量,並將其作為控制信號的恆定電流,並參與到下一級生產的控制當中。1 系統的結構與原理變壓整流、單片機控制部分、D/A 與A/D 轉換電路、供電部分、顯示器或鍵盤接口電路、恆流源電路等,本數控恆流源便由以上的幾個部分組成。
  • 基於ZVS平均電流型500W大功率電路設計方案
    而使用零電壓開關(ZVS)技術則可大大減少功率MOSFET的開關損耗,從而較大地改善大功率PFC電路的工作效率。因此,設計時可以再用一個較小的MOSFET和一個電感儲能元件來完成ZVS功能,以將PFC的MOSFET管的開關損耗轉換成有效的輸出功率。FAN4822的內部結構原理框圖如圖2所示。
  • 電流轉電壓電路設計應用
    當進行以電流形式輸出的傳感器電路設計時,通常會通過以下的步驟進行設計:首先電流轉換為電壓,然後進行電壓變換使其適合MCU處理的電壓範圍。從上面的步驟看出電流轉換電壓是電流形式輸出傳感器設計的一個重點。下文將從簡單到複雜進行電流轉電壓電路的分析。
  • 平均電流模式控制的電流檢測變壓器電路設計
    本文為您介紹選擇具體變壓器所需的一些步驟,以及如何設計一種能夠滿足終端應用抗變壓器飽和需求的電路。我們使用的模型為功率因數校正 (PFC) 拓撲。分析中將使用一種商用電流檢測變壓器,用於確定需要的參數,了解如何利用這種信息設計一種可抗飽和的電路。
  • 基於新型器件STIL的浪湧電流限制電路(ICLC)設計
    摘要:介紹了離線電源變換器新型浪湧電流限制器STIL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給出了在PFC升壓變換器中的應用電路及電源前端元件和STIL驅動器電路的設計 關鍵詞:浪湧電流限制器;驅動電路;設計引言在AC/DC電源變換器啟動期間,由於大容量電容器充電,會產生一個比系統正常工作電流高几倍乃至50倍的浪湧電流。
  • 一款基於51單片機的高頻頻率計設計
    摘要 基於51單片機設計了一款測試範圍在1 Hz~10 MHz的頻率計。系統通過峰值有效電路和有效值電路將正弦渡、方波和三角波轉化為直流信號送入單片機,通過編寫相應的程序計算出其有效值和峰峰值的比,實現自動檢測的目的,並由顯示電路顯示測量結果。該系統電路簡潔、軟體編寫簡單、調試難度低。
  • 一種基於MSP430單片機的交流頻率檢測系統
    本文介紹了一種測寬法[2],藉助光電耦合原理,將交流信號轉變成周期脈衝信號,通過捕獲脈衝信號的下降沿,由定時器計數,通過二次計數的差值便能得到脈衝信號的周期,進而可以計算出所測交流信號的頻率。2 硬體電路設計硬體電路完成的任務是:(1)模擬電路部分的設計,其功能是進行信號的轉化。
  • 一種霍爾電流傳感器的電路設計
    設計了一種零磁通型霍爾電流傳感器,可廣泛應用於交流變頻驅動、焊接電源、開關電源、不間斷電源等領域。該零磁通型霍爾電流傳感器通過砷化鎵霍爾元件檢測由通電電流產生的磁場,繼而有效地檢測被測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