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姆沃爾特級:在百年以後重啟穿浪艦艏,究竟是進步還是退步

2020-11-23 騰訊網

DDG-1000型,「朱姆沃爾特「級,滿載排水量1.45萬噸,稱其為驅逐艦,真的有點委屈了;看滿載排水量9000餘噸的「提康德羅加」級,卻被命名為巡洋艦,至少老美在水面艦艇命名上開始自相矛盾了。

「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是老美「由海向陸」打擊戰略思維下的必然產物,財力、科技的集大成者,非常前衛和科幻,是尖端科技的結晶,遠遠超出了他國艦艇設計師的想像力,很難跟上老美的節奏了。

DDG-100型的艦艏與百餘年以前,英國「無敵「級戰列巡洋艦首艦「無敵」號幾乎一模一樣,造船業內稱其為「穿浪艦艏」,特別適合水面艦艇的高速航行。

因此,截至一戰前夕,英國皇家海軍裝備的戰列巡洋艦、巡洋艦等水面主戰艦艇,大都採用了穿浪艦艏。

在百餘年以後,美海軍「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再度使用了類似穿浪艏的艦艏,將球鼻艏和穿浪艏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在儘可能保持「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高航速的情況下,提升了自身的隱形能力。

繼「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率先採用了穿浪式艦艏以後,韓國下一代的KDDX型驅逐艦、法國新一代的FDI護衛艦等水面艦艇,也相繼選擇採用了復古的穿浪式艦艏設計,如此看來老美的「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開了水面艦艇復古穿浪式艦艏之先河。

但「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採用穿浪式艦艏以後,艦艏由「切穿」海浪的方式轉為「破浪」,儘管阻力有所減小,但艦體的橫向穩定性卻不佳,在大風大浪中,似有翻沉之虞。

為此,「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將艦上的80個艦載垂直發射裝置,以左右各40個垂直發射裝置的形式,布置在艦體兩側,就是為了在大風大浪中,保持艦艇的橫向穩定性,以免在大風大浪中真的翻船了。

「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其運用了復古的穿浪式艦艏,在增大艦艏內部空間方面、以及隱形性能設計方面,具備一定的價值;此外,在外觀形狀上來看,穿浪式艦艏似乎也很漂亮,至少不難看吧!

至於「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在百餘年以後,再次啟用復古的穿浪艦艏,其實,談不上是進步和退步,只要「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設計師認為提高了穿浪性能,提高了滿載1.45滿噸大型驅逐艦的隱形性能,其穿浪艦艏的設計就是成功的。

相關焦點

  • 劈波斬浪:船艏類型面面觀
    船艏,指船舶前端或近前端部分,在起到減少船身水中阻力、消減海浪衝擊作用的同時,也是艦船重要的美學元素。從古至今,各式各樣的船艏設計出現在艦船歷史中,在體現技術進步的同時,也因迥異的造型,成為艦船識別和觀賞的重點。
  • 戰艦的飛剪艏和前傾艏有什麼區別?
    當代戰艦的大多數艦首都是前傾的,其實大部分民船的船首也是前傾的,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有2個,第一就是在浪比較小的時候壓住浪,而在浪比較大的時候,直接把浪給劈開。因此現代軍艦為了追求高航速大多數是深V穿浪結構。就是要麼直接用船頭壓住浪,要麼劈開浪前進。
  • 世界噸位最大的科幻驅逐艦,尖端科技的結晶——朱姆沃爾驅逐艦
    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是美國海軍新一代多用途對地打擊宙斯盾艦。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艦長183米,艦寬24米,吃水深度8.4米,滿載排水量可達1.45萬噸,是目前全世界噸位最大的驅逐艦。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採用先進而全面的隱身設計,使其擁有潛艇般的隱身性──在海上作業時被發現的機率遠低於10%。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的艦面上只會有一個單一的全封閉式船艛結構,即稱為整合式複合材料船艛與孔徑,整個結構與上面的天線設計都由雷神公司負責。
  • 16艦的球鼻艏聲吶,在當今全球4萬噸以上載機大艦中是獨一份
    而且大多數現代水面艦艇的這兩個部位的最大吃水深度,是超過艦體本身的船底龍骨吃水最大深度的。也就是如果看大多數艦體的立面圖,就會發現球鼻艏聲吶、螺旋槳和尾舵要比船底還要略微低一些。這種設計是為了穿浪提高航速,還可以提高螺旋槳推進效率、尾舵效率的需要。現在在各種水面艦艇的船頭和船尾部分都有吃水標尺,其實顯示的並非是船底的實時吃水深度,而是球鼻艏聲吶最低點和螺旋槳以及尾舵的最低點的實時吃水深度。
  • 樓船夜雪瓜洲渡:關於艦艏的那些小知識!
    近日義大利高速巡邏艦(PPA)2號艦下水之後特殊的雙艦艏設計很快就吸引到了大家的目光,那麼義大利海軍為何放著好好的飛剪艏不用偏僻要用這種特殊的雙艦艏?本文將帶大家認識一下不同種類的艦艏,看完您或許就明白了。
  • 韓國發展國產「宙斯盾」艦,提升水面戰力
    報導稱,韓國新一代國產「宙斯盾」驅逐艦項目為KDDX,是在2018年開始計劃的6000噸級「宙斯盾」驅逐艦,現在公告給出的設計完成時間是2023年,首艦開工時間是2024年,整個KDDX項目計劃共計建造6艘,到本世紀20年代末完成。韓國發展KDDX的主要背景是周邊國家的海上力量發展都很快,海軍現役3艘世宗大王級數量明顯不夠,因此就想增加「宙斯盾」艦的數量來提升艦隊實力。
  • 美軍雙體艦試航問題多,船艏曾被風浪拍碎,前代已被中國飛彈擊毀
    先鋒級遠徵快速運輸艦是一種雙體破浪快速運輸艦,被設計用於可以在淺水航道進行快速兵力部署,主要承擔非戰鬥狀態下的部隊、軍用車輛和裝備快速運輸,以執行海外應急行動、人道主義援助和救災、支持特種作戰部隊、戰區安全合作活動等任務,以及成為新興的聯合海上預置艦基地概念的重要組成部分。無獨有偶,今年上半年,國產雙體破浪運輸艦也已經下水,打破了先鋒級在這個領域獨領風騷的局面。
  • 055型驅逐艦:C炮位1130近防炮射角,基本不受艦艏130艦炮影響
    儘管055型是萬噸大驅,但艦上僅裝備了1門1130近防炮系統,處在艦上的C炮位,也即8座8單元艦載垂直發射裝置後部,那座被抬高的平臺上。這門抬高的1130近防炮系統,由於其高度遠超艦艏的那門130mm單管近防炮,具備攔截艦艏包括所在位置左右舷絕大多數來襲的反艦飛彈的能力,因此,受到艦艏那門130mm單管艦炮的影響其實並不大。
  • 美DDG-1000戰艦採用穿浪式船體結構 非核心艦種
    艦體採用新型幹舷內傾的斜角式結構,其側壁向內傾斜,尤其是艦艏,就像100年前的裝甲戰列艦或裝甲巡洋艦一樣向內傾斜,可將雷達波集中反射到一個無關緊要的方向。  同時,艦殼自吃水面以上越來越窄,形成稜角分明的低矮外形,光滑而扁平,並塗有雷達波吸收材料,能有效降低雷達反射截面。
  • 我軍首款飛剪艏戰艦,055為大洋作戰而生,航海性中國戰艦第一!
    052C的傾斜直線艦艏055驅逐艦的艦艏,是典型的全封閉外飄變內傾飛剪式艦艏,並非二戰前後戰列艦經典式標誌性的飛剪式,而是融合了中國創新智慧發展出來的一款線條更優美、耐波性更優良、高度隱身化的飛剪式艦艏。
  • 中國電磁炮進度喜人,或將在2025年裝備上艦
    隨著反導技術的進步,反艦飛彈是可以被攔截的,但炮彈卻很難被攔截。電磁炮的發射更突然,攔截難度更大,極大提升了艦船的海戰威力。在電磁炮領域,最早展開研究的國家是美國,早在2010年就開始了電磁炮的測試工作。按照美國海軍的計劃,電磁炮會安裝在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上。這種驅逐艦具備很強的隱身能力,同時擁有電磁炮和飛彈垂直發射系統,是美國海軍未來倚仗的科幻戰艦。
  • 高速穿浪,隱身突擊,22型飛彈艇有多厲害
    22型飛彈快艇具備較好的穩定性,之所以如此是因為22型飛彈快艇是世界上第一款採用高速穿浪式艇設計的飛彈快艇,並使用雙體船型設計,較為利於在海上通行條件不佳時使用。022型飛彈艇採用的雙體小水面線穿浪艇型,適航性能優異,能夠有效在5級海況作戰,這樣就提供了其伴隨大艦作戰的可能。能在大風大浪中自由穿行的強大能力,22型飛彈快艇又被網友親切地稱作「海中神兵」。
  • 我海軍大批新艦在船廠扎堆,建造和舾裝畫面熱火朝天
    國產055型驅逐艦的橫空出世,不僅是我國在國防科技上取得重大進步的明證,更使得我國海軍躋身世界頂級海軍行列。去年,055型驅逐艦首艦101號「南昌艦」已交付,後續同型艦也在2個造船廠加緊建造和舾裝;據網傳,055艦第7艘或於近期下水。
  • 艦用燃氣輪機技術哪國強?2臺MT30即可推動6.5萬噸航母!
    不得不說,不管是地上跑的、天上飛的、還是水裡遊的,絕大多數武器裝備的動力裝置都是核心技術,也都是技術難點,軍艦的動力裝置更是如此,特別是像艦用燃氣輪機這樣的新型動力裝置,目前全球有能力獨立研發製造的國家比有核武器的國家還要少!
  • 實拍055海上劈波斬浪,這心臟真的給力
    其中,首艘055型萬噸級驅逐艦「南昌」艦(舷號101)的服役,更是引發了各方的極大關注。也正是在這個特殊的時刻,許多與該艦相關的珍貴鏡頭也藉此機會能夠與我們見面。在這個十分罕見的鏡頭當中,這艘萬噸大驅的飛剪艏以及高航速所帶來的劈波斬浪既視感,可以說是極富視覺觀賞性。
  • 積木裡的戰列艦:COBI積木沙恩霍斯特號戰列艦評測
    縱觀二戰德國海軍的作戰史,「沙恩霍斯特」號戰列艦無疑是最具分量的組成部分之一。儘管在設計上存在幾乎不可彌補的各類缺陷,先天不足的沙恩還是隨著倉促上陣的德國海軍經歷了戰火的洗禮;在姊妹艦格奈森瑙早早退場之後,她葬身冰海的結局也為德國海軍大型水面艦艇的活動幾乎劃上了最後的句點,其服役歷程幾乎就可以看作二戰德國海軍的命運縮影。
  • 未來的人類文明是進步還是退步?
    黑人是繁殖能力最強大的人種,在可預見的將來,黑人的數量可能會超越黃種人和白種人,成為主宰未來世界的人群,只不過這種趨勢對人類文明來說是退步還是再一次騰飛,這一切都是未知數。 這篇文章,讓我們走進科學驛站,來了解一下為什麼黑人的數量越來越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