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鐵路網密度遠超全國平均水平

2020-11-23 合肥在線

合肥港碼頭。

本報訊 十三五以來,合肥加快建設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加快打造都市圈「1小時通勤圈」動作頻出。如今的合肥,公、鐵、空、水綜合交通基礎網絡已初步形成、綜合交通樞紐日趨完善、服務水平明顯提升,為合肥市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合肥「時鐘型」高鐵樞紐進一步完善

剛剛過去的國慶節,合肥市累計發送旅客318.47萬人次。其中公路發送173.9萬人次、鐵路發送130.29萬人次、民航發送14.28萬人次。「中秋、國慶小長假客流恢復明顯,合肥直屬站各個車站都創下了客發紀錄」,合肥直屬站副站長許曉明告訴記者。

合肥市交通運輸局數據顯示,作為全國19個重要的綜合鐵路樞紐之一,「十三五」以來,合肥「時鐘型」高鐵樞紐進一步完善,全市鐵路營運裡程達到671公裡,其中快速客運鐵路375.4公裡,鐵路網密度588.6公裡/萬平方公裡,遠超全省、全國平均水平。

合肥市已與4個直轄市互通高速動車,17個省會城市互通高鐵動車,15個省會城市開行普速列車,實現1小時到南京,2小時到武漢、上海,3小時到杭州和鄭州,4小時到北京和福州,合肥高鐵當日往返通勤圈已經形成並不斷擴展。

由合肥出發的高速公路已覆蓋合肥都市圈內所有市、縣

10月的肥東石塘鎮馬店路路邊的格桑花開得正旺,每隔固定時間,公交站亭就有公交停靠。

如今的合肥,已經形成以合肥為中心,覆蓋市域、輻射城際、連通蘇浙滬的公路網。目前,合肥公路總裡程達2.1萬公裡,公路密度達183.61公裡/百平方公裡。

高速公路方面,「十三五」以來,合肥市新增高速公路32.08公裡、擴容升級136.34公裡,通車總裡程482公裡,「一環八線」高等級公路網不斷完善,由合肥出發的高速公路已覆蓋合肥都市圈內所有市、縣。

國省幹線方面,「十三五」以來,合肥市新建、改擴建國省幹線公路653公裡(含在建259公裡),國省幹線公路總裡程達1823.5公裡,其中一級公路606公裡,基本實現市縣通一級公路及合肥與周邊都市圈城市間有一條高速、兩條一級公路標準的國省幹線連接的目標。

「下一步,合肥市目標已定,將紮實抓好交通強國試點,建設合肥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提升合肥國際通達能力和區域通達水平。」合肥市交通運輸局局長方世文表示,合肥將推動區域一體化發展,全面推行長三角地區聯網售票一網通、軌道交通「一碼通行」。

合肥共享單車已經降至26.67萬輛

10月14日上午,在政務區西公交車站,一座嶄新的候車亭已經建起,一旁還有電子智能站牌顯示車輛到站情況。

「合肥市推進公交路權優先建設,建成公交專用道17條,專用道早晚尖峰時段公共汽電車平均運營時速達到18.8公裡/小時,公共汽電車正點率從68.8%上升到88.4%,公交出行可靠性得到有力保障。」合肥市交通運輸局客運管理處處長馬軍表示,「十三五」以來合肥公交線路覆蓋面明顯擴大,從160條公交線路增至280條。開通4000多條城鄉線路,全市1270個建制村中1252個已經通公交。合肥與全國245個城市實現了公交一卡通行。

此外,最新數據顯示,合肥共享單車已經降至26.67萬輛(共享自行車17.27萬輛、共享助力車9.4萬輛),市區設置各類停車點6485處。34家企業獲得網約車經營許可,5.1萬名駕駛員獲得網約車或巡遊車從業資格,21720臺(其中純電動網約車4997臺)車輛取得網約車運輸許可。

合肥新橋機場二期貨站計劃10月底投入使用

合肥新橋機場被國家定位為區域性航空樞紐、國際航空貨運集散中心,已經有40餘家國內外航空公司投入運力,執行定期航線90條,通航城市57個。合肥正加快形成以新橋機場為樞紐、省內支線機場為支撐、通航機場為補充的輻射長三角、連通全國、對接全球的航空運輸體系。

在躋身「千萬級機場俱樂部」後,二期建設迫在眉睫。日前,合肥新橋機場召開合肥機場航站區擴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評估會,對機場航站區擴建工程「問診把脈」,謀劃機場未來發展。據了解,二期將新建T2 航站樓和綜合交通換乘中心等內容,建設工期三年。

合肥新橋機場二期貨站建設也進入尾聲,計劃10月底投入使用,庫區面積達到1.22萬平方米,進一步完善了合肥機場基礎設施建設;合肥機場也引進了兩家大型快遞物流企業進駐機場貨站,設立轉運中心,提升了合肥新橋機場空港的集聚貨物能力。

合肥報業全媒體記者 餘佼佼

相關閱讀:安徽市域鐵路網規劃編制將啟動 重點圍繞合肥都市圈

近日,記者從省發改委獲悉,安徽省市域(郊)鐵路網規劃編制工作即將啟動。下一步,將為合肥都市圈(合肥、六安、淮南、滁州、蕪湖、馬鞍山和桐城)等地市域(郊)鐵路網建設畫好「藍圖」。

目前,安徽省幹線鐵路網、城際鐵路網、城市軌道網均在加快建設過程中。從功能定位上分析,幹線鐵路網服務於安徽省對外客貨運輸,主要有高速鐵路、普速鐵路,城際鐵路服務於一定區域範圍內城市間通勤、公務、商務、旅遊等出行,如皖江、皖北城際鐵路網:城市軌道交通服務城市市區內部出行,有地鐵、輕軌、有軌電車等,合肥、蕪湖市已在建設,阜陽、蚌埠、淮南等多個城市也已編制完成了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

市域(郊)鐵路是城市中心城區聯接周邊城鎮組團及其城鎮組團之間的通勤化、快速度、大運量的軌道交通系統,提供城市公共運輸服務,是城市綜合交通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市域(郊)鐵路發展滯後,有效供給能力不足,成為城市公共運輸短板。

本次規劃是在全省幹線鐵路網、城際鐵路網、城市軌道網規劃框架基本確定的背景下,重點研究承擔出行距離40—80公裡範圍內的通勤客流、支撐都市圈高度融合發展、標準為100km/h-160km/h的市域鐵路布局,完善都市圈多層次軌道交通體系,形成都市圈融合發展的骨幹交通方式。加快市域(郊)鐵路發展,對緩解城市交通擁堵,改善城市人居環境,優化城鎮空間布局等具有重要作用。

按照相關項目要求,將根據安徽省經濟社會發展現狀,結合客流需求及當地經濟發展水平,重點編制合肥都市圈(合肥、六安、淮南、滁州、蕪湖、馬鞍山和桐城)、皖南國際旅遊示範區、南京都市圈(對接安徽省)、徐州都市圈(對接安徽省)等地市域(郊)鐵路網規劃。同時,將規劃安徽省內承擔出行距離40-80公裡範圍內的通勤客流、支撐都市圈高度融合發展、標準為100km/h-160km/h的市域鐵路。

此外,記者還多方了解到,備受市民關注的合六市郊鐵路項目(合六快線)需進入國家層面批覆的上位規劃方可施建。現階段,合肥、六安兩市計劃結合國家正在編制的《長三角地區多層次軌道交通體系規劃》內容落實相關工作。

(記者 吳奇)

相關焦點

  • 合肥鐵路網密度超全省、全國平均水平!
    合寧高速。 目前,合肥內河航道總裡程706公裡,通航裡程472公裡,其中高等級航道207公裡,擁有千噸級以上泊位75個,合肥港成為全國面積最大的綜合性內河港口之一、長江支流上規模最大港口、國家二類開放口岸,年綜合通過能力達6640萬噸、50萬標箱,年均增長21%。
  • 從「米」字型到「時鐘型」 合肥鐵路網密度遠超全國平均水平
    人民網合肥10月15日電(趙越)10月14號,合肥市「決勝小康看合肥——2020年民生工程建設成就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二場舉行。人民網安徽頻道獲悉,「十三五」以來,合肥公、鐵、空、水綜合交通基礎網絡已初步形成、綜合交通樞紐日趨完善、服務水平明顯提升。 鐵路發展勢頭迅猛。
  • 合肥正在布下一張「時鐘型」鐵路網!
    合肥正在布下一張「時鐘型」鐵路網!十三五」以來,合肥加快全國綜合性交通樞紐建設,不斷擴展高鐵當日往返通勤圈,讓雙城生活變得觸手可及。早上從合肥南站出發,40分鐘就能到安慶吃上美味的煎包,這樣的生活場景將很快成為現實。
  • 鐵路網密度達到507公裡/萬平方公裡
    長三角地區是「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重要交匯點,境內鐵路縱橫交錯,高鐵成網,動車飛馳,形成全國最為密集完善的高鐵網。動車組公交化開行,「1小時至3小時生活圈」夢想變為現實,「滬蘇浙皖」一體化不斷推進。
  • 加快推進城鄉建設 讓「合肥美」愈發明朗
    中安在線合肥訊 城鄉建設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12月31號上午,合肥市城鄉建設局召開事關民生福祉的「美好合肥『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三場。
  • 安徽連續八年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長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新華網合肥3月30日電 記者從正在召開的安徽省計劃生育工作會議上獲悉,「九五」期間,安徽省人口增幅繼續減緩,年均出生率為千分之十五點三,自然增長率為千分之九點一,分別比「八五」期間下降二點七和二點四八個千分點。期末全省總人口為6276萬人,比計劃指標少124萬人。
  • 合肥「十三五」大建設累計完成投資2612億元
    合肥在線訊(記者 王旭)12月31日上午,合肥市召開了「美好合肥『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布會,合肥市城鄉建設局負責人介紹了「十三五」期間合肥合肥市緊緊圍繞「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副中心」定位,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主動對標高質量發展要求,城鄉面貌發生巨大變化。
  • 2020年全國各省市人口密度排行榜:天津第二
    中商情報網訊:人口密度是單位土地面積上的人口數量。它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人口分布狀況的重要指標。 據《2018年城市建設統計年鑑》,2018年全國人口密度2546人/平方公裡,17省市人口密度超全國平均水平。
  • 前三季度金融業增加值同比增29.1% 超全市平均水平 城市副中心打造...
    原標題:前三季度金融業增加值同比增29.1%,超全市平均水平 城市副中心打造金融開放新高地  北京城市副中心已經成為各類優質資源雲集、備受青睞的創業高地和投資熱土,吸引240餘家持牌金融企業和組織聚集,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把北京城市副中心作為落戶中國的第一站。
  • 成都固碳能力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成都固碳能力高於全國平均水平2010-01-18 09:43:41 來源:成都商報 編輯:餘葉 評論:條    [名詞解釋]    生物固碳: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可以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轉化為碳水化合物,並以有機碳的形式固定在植物體內或土壤中。
  • 宿遷市民多項身體機能指標優於全國平均水平
    西楚網訊 10日上午,我市首次發布《宿遷市國民體質監測公報》,監測結果顯示,對比全國市民身體機能指標數據
  • 江蘇孩子平均智商113 高於全國普遍水平
    昨天是全國「碘缺乏病防治日」,據省疾控中心專家透露,由於江蘇強力掃除碘缺乏,江蘇孩子聰明,平均智商113。專家提醒,最經濟補碘是每人每天吃鹽6克。江蘇孩子聰明,平均智商113碘是影響智力發育的重要微量元素之一,今年「全國碘缺乏病防治日」的主題是「科學補碘,保護智力正常發育」。那麼,江蘇省兒童智商怎樣?
  • 31省區4月CPI排行榜出爐 20省區超全國水平(表)
    31省區4月CPI排行榜出爐 20省區超全國水平(表) 中國經濟網記者統計,4月份31省區中,20省區CPI漲幅超全國水平,較一季度新增加一個省區,延續了一季度「高位運行」的態勢。4月份31省區中,青海CPI同比上漲4.9%居首,廣西僅漲1.2%居末,另外北京物價漲幅較一季度有所回落,跌出前三甲。
  • 總投資超740億!又一世界級大會來了!特斯拉汽車落地合肥
    ,吸引全球超1000家企業、機構的2800餘名嘉賓參加,展示了60多家企業、機構的最新顯示技術及產品。  據媒體報導,前三季度,合肥新籤約重點項目828個(百億元項目7個),計劃總投資3441億元。其中,新籤約總部類重點項目57個,計劃總投資約680億元。  2020年前三季度,合肥全市生產總值增長2.7%,達到7182.25億元,位居全國主要城市第21位、全國省會城市前10位。
  • 進化了6500萬年,他們的科技水平已經遠超人類
    進化了6500萬年,他們的科技水平已經遠超人類 2020-12-01 17:22
  • 我國鋰電企業電池能量密度是什麼水平?
    戊戌春節前夕,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發改委聯合發布《關於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新補貼提高了非快充類純電動客車、專用車等車型的動力電池系統能量密度門檻,加快淘汰低能量密度電池。說到這兒,到底何為電池能量密度? 能量密度是指在一定的空間或質量物質中儲存能量的大小。
  • 全國「無碳小車」在合肥工大競賽
    24日在合肥工業大學舉行。本屆比賽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全國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組委會主辦,合肥工業大學承辦,吸引了來自全國25個省市109所高校的151支隊伍參加比賽。  據了解,第四屆全國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的主題是「無碳小車越障競賽」,每支參賽隊伍由3名在校本科大學生和1名指導教師及1名領隊共5人組成。
  • 精確度遠超現有水平 下一代光學原子鐘可探測引力波
    精確度遠超現有水平 下一代光學原子鐘可探測引力波 原標題:   科技日報北京11月29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雜誌29日在線發表的一項物理學研究指出,下一代光學原子鐘已經能比現有方法更精確地測量地球表面時空的引力扭曲。
  • 我國55%的紅樹林溼地被納入保護範圍 遠高於世界25%的平均水平
    我國55%的紅樹林溼地被納入保護範圍 遠高於世界25%的平均水平 來源:工人日報 • 2020-06-09 11:2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