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光琇父女:兩代遺傳醫學專家的70年「政協情緣」

2021-01-10 中國新聞網

盧光琇講述父女兩代人與人民政協的不解之緣。 湖南省政協供圖

中新網長沙9月23日電 題:盧光琇父女:兩代遺傳醫學專家的70年「政協情緣」

作者 劉著之

「我和父親兩代人一同見證了政協為國為民所作的貢獻和政協事業的發展,政協這個大平臺也促進了我們父女自身的成長與事業發展。」9月23日,中國生殖工程創始人之一、人類幹細胞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盧光琇在湖南省慶祝人民政協成立70周年座談會上袒露心聲,分享父女兩代人近70年的「政協情緣」。

盧光琇的父親盧惠霖是中國遺傳醫學的奠基者,「基因」一詞便是由他翻譯而來。盧光琇說,在舊中國,父親沒有辦法實現自己的理想,「在科研道路上探索了大半輩子,成效不大」。新中國成立後,在政協組織的支持下,他用30年時間為中國優生事業的發展作出了自己的貢獻,先後提出制定《優生法》、參與起草《母嬰保健法》等。

正是從父親的經歷中,盧光琇認識了人民政協工作。1993年,盧光琇加入九三學社,開始一邊做科研一邊履行政協職能。此後15年裡,盧光琇先後擔任了九三學社湖南省委主委、湖南省政協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委等職務。

「我認識到輔助生殖技術不僅僅是自然生殖的延伸,隨著更為複雜的高新技術對生殖過程的幹預,將會帶來系列社會、倫理和法律問題。」在擔任全國政協常委期間,盧光琇提出《在我國開展輔助生殖技術並加強對該技術進行宏觀管理的建議案》。隨後六年內,原衛生部先後出臺6部法律法規,有效促進中國了生殖醫學的發展。

在自己的科研領域以外,盧光琇亦積極履職,如2006年在全國政協常委會上作題為《深化教育改革,促進教育公平》的主題發言,得到全國政協和相關部委的高度重視。其參與的《構建懷化物流經濟圈,帶動湖南西部和我國大西南地區經濟發展》的調研課題,部分建議被中共湖南省委制定開大湘西戰略時採納。

「年逾八旬,我雖已不再參加政協工作,但常年所懷的愛國之心、報國之志、強國之夢,鞭策著我在實現全民優生的道路上繼續前行。」盧光琇說,她的父親在年近八旬時提出「試管嬰兒」構想,如今自己在同樣的年紀,正在致力於打造一條覆蓋人類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產業鏈,助推「健康中國夢」早日實現。(完)

相關焦點

  • 生殖醫學與醫學遺傳學家盧光琇:試管中的生命厚度
    原標題:生殖醫學與醫學遺傳學家盧光琇:試管中的生命厚度   每個周四,80歲的盧光琇都會早早來到人類幹細胞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試管嬰兒成功率從35%提高到70%左右
    試管嬰兒「優生」獲重大突破  已誕生17個全基因測序健康孩子,成功率從35%提高到70%左右  本報7月21日訊(記者 段涵敏 通訊員 何豔)染色體異常是出生缺陷的重要原因,也是試管嬰兒技術中80%的胚胎無法發育成健康嬰兒的「罪魁禍首」。
  • 父女兩代接力 昔日沙荒地變身今朝百果園(圖)
    信息 父女兩代接力 昔日沙荒地變身今朝百果園(圖) 2016  1985年,解志善和村裡籤訂了30年的承包合同,承保了其中的100餘畝。從那時開始,這父女倆就和這塊地結下了不解之緣。從此,解志善和家人走上了一條充滿艱辛的治沙致富之路。  樹坑,一個一個挖;樹苗,一棵一棵栽;水,一桶一桶挑;道路,一段一段修;樹苗死了一茬又一茬,補種一茬又一茬……解志善一家和這片沙荒地打起了持久戰。
  • 專家:高齡懷「二孩」遺傳優生學檢查必不可少
    目前出現的新現象是,年輕的80後不願意生,熱衷備戰的反倒是70後,甚至有60後。如何保證高齡產婦的身心健康,減少嬰兒出生的缺陷,讓二孩不「二」。今年長沙市兩會上,不少政協委員深層次關注了這一問題。為此,紅網時刻新聞特推出系列報導之四:
  • 青島市政協委員田字彬:進一步普及醫學科普知識
    在正在進行的青島市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上,青島市政協委員、青島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消化內科主任田字彬提出,在此背景下,我國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依然突出,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總體仍較低。來源:受訪者田字彬表示,統計數據顯示我國2017年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只有14.18%,城鄉居民關於預防疾病、早期發現、緊急救援、及時就醫、合理用藥、應急避險等維護健康的知識和技能比較缺乏,不健康生活行為方式比較普遍。
  • 我國著名醫學遺傳學家李麓芸教授逝世,曾主持為全國辦班培訓數百名...
    2020 年 4 月 15 日上午 10 時 36 分,中南大學基礎醫學院生殖與幹細胞工程研究所教授、主任醫師遺傳學博士生導師,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遺傳中心專家、顧問,我國著名醫學遺傳學家李麓芸同志,因病醫治無效,在湘雅醫院與世長辭。
  • 山東省第十三次醫學遺傳與優生學學術會議成功召開
    2019年7月20日-21日,由山東省醫學會主辦,山東省醫學遺傳與優生學會、淄博市婦幼保健院承辦,銀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協辦的山東省第十三次醫學遺傳與優生學學術會議暨遺傳病診斷及產前診斷新技術研討會在山東淄博順利召開。
  • 陸道培分子醫學團隊在2019年美國人類遺傳學會年會展示研究成果
    2019年美國人類遺傳學會年會(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檢驗醫學專業委員會分子診斷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檢驗醫學專業委員會血液系統疾病實驗診斷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醫學檢驗學會血液和體液檢驗學分會委員;河北省檢驗醫學診斷學會血液系統疾病檢驗診斷專業委員會委員;美國血液學會(ASH)會員、美國人類遺傳學會(ASHG)會員;中國遺傳學會遺傳諮詢分會(CBGC)會員,中國抗癌協會會員。
  • 兩會聲音|政協委員田字彬:普及醫學科普知識,提高居民健康素質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臺雪超 齊春贊 1月11日,青島市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開幕。青島市政協委員、青大附院大內科兼消化內科主任田字彬提出進一步普及醫學科普知識、提高居民健康素質的建議。普及基本醫學知識與技能,首先通過正規渠道吸引百姓關注權威的健康信息,使之能夠正確獲取、理解、甄別、應用這些健康信息。當前國家正在建立和完善健康科普的「兩庫、一機制」,即國家和省級健康科普專家庫、國家級健康科普資源庫及全媒體健康科普知識發布和傳播的機制。
  • 山東省第十四次醫學遺傳與優生學學術會議在濟南召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韓虹麗 通訊員 王昆 趙傳偉2020年11月27日,「2020山東省第十四次醫學遺傳與優生學學術會議暨遺傳病精準診療與iPS細胞技術研討會」在泉城濟南隆重召開。會議由山東省醫學會醫學遺傳與優生分會主辦,山東大學齊魯兒童醫院承辦。山東大學遺傳學系主任、齊魯醫學院副院長、山東省醫學會醫學遺傳與優生學會主任委員劉奇蹟教授和山東大學齊魯兒童醫院黨委書記、兒研所所長、齊魯兒童醫療集團理事長蓋中濤教授致歡迎詞。山東大學齊魯兒童醫院院長張運奎教授主持論壇開幕式。
  • 一家三代均有雙胞胎 專家稱系遺傳所致(圖)
    昨日,兩代雙胞胎聚集一堂,其樂融融。  母親曾生雙胞胎兄弟   48歲的胡雪梅住在渝北兩路名人港灣,50年前,她的母親生下一對雙胞胎,由於當時生活條件不好,雙胞胎姐姐出生後不久,生病去世了。兩年後,父母生下了胡雪梅。
  • 遺傳也不都是基因說了算
    針對疾病相關的表觀調控因子的小分子複合物藥物開發前景廣闊,這方面的努力會為人類的健康和疾病治療帶來福音近日,在主題為「表觀遺傳學的發展現狀與未來」的中國科協第103期新觀點新學說學術沙龍上,與會專家對表觀遺傳學對人們生活的影響及未來應用前景展開了深入探討,而這種影響涉及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 相約912,專家為你權威解讀《產前外顯子組測序遺傳諮詢和報告規範》
    在今年的9月12日,全國首個關注高通量測序技術在產前遺傳診斷領域的團體標準——《產前外顯子組測序遺傳諮詢和報告規範》將由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正式發布,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還將聯合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共同舉辦《產前外顯子組測序遺傳諮詢和報告規範》團體標準專項培訓活動,推進團體標準在業內的普及、應用。歡迎從事臨床基因檢測、臨床遺傳諮詢、產前診斷及相關技術和管理人員、以及獨立醫學檢驗所的從業人員參會。
  • 銀豐基因助力山東省第十四次醫學遺傳與優生學學術會議成功舉辦
    2020年11月27日-28日,由山東省醫學會醫學遺傳與優生分會主辦、山東大學齊魯兒童醫院承辦、銀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協辦的「山東省第十四次醫學遺傳與優生學學術會議暨遺傳病精準診療與iPS細胞技術研討會」在濟南藍海御華大飯店順利召開
  • 70萬一針"續命藥"! 罕見病男童父親:我們從來沒有想過放棄
    &nbsp&nbsp&nbsp&nbsp「一針將近70萬元,而且要長期治療。」為了籌措孩子的治療費用,喻先生和妻子留在深圳拼命工作,年過六旬的爺爺重新從事建築舊業,每天奔波於工地間。談到兒子的病,喻先生紅了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