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政協委員田字彬:進一步普及醫學科普知識

2021-01-13 信網

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部署制定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把健康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在正在進行的青島市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上,青島市政協委員、青島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消化內科主任田字彬提出,在此背景下,我國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依然突出,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總體仍較低。

來源:受訪者

田字彬表示,統計數據顯示我國2017年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只有14.18%,城鄉居民關於預防疾病、早期發現、緊急救援、及時就醫、合理用藥、應急避險等維護健康的知識和技能比較缺乏,不健康生活行為方式比較普遍。眾多醫護人員在處理繁忙的門診與住院業務過程中,花費大量時間向病人、家屬講解各種基礎性的醫學科普知識,百姓(患者)最關心的健康問題,反而是他們最不明白的知識盲點,大批醫學專家卻只是專注於醫學專業知識、技術水平及科研能力的提高,並不重視參與社會健康教育、醫學科普知識普及活動,當前在健康教育、醫學知識普及方面的問題是「知與行」脫節,乃至分離的現象異常突出,因為百姓健康知識的碎片化和信息不對稱,給許多所謂健康產業中追逐暴利的不良從業者創造了機會,各種」民間偏方」、「神醫神藥」、「包治百病」等等亂象泥沙俱下,使得廣大患者與家庭深受其擾。

社會傳播渠道反而對國家衛生權威部門發布的、老百姓最應掌握的《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知之甚少。因此,普及醫學科普知識及健康知識教育,提升居民健康素質、提高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和健康水平已顯得迫不急待。鑑於此,田字彬提出了建議。

普及基本醫學知識與技能,首先要通過正規渠道吸引百姓關注權威的健康信息,使之能夠正確獲取、理解、甄別、應用這些健康信息。當前國家正在建立和完善健康科普的「兩庫、一機制」,即國家和省級健康科普專家庫、國家級健康科普資源庫及全媒體健康科普知識發布和傳播的機制。青島市應當在此基礎上遴選、推介一批健康科普讀物和科普材料,遴選一批醫療、教育等行業專家,針對重點人群、重點健康問題(腫瘤篩查早期診斷、心腦血管疾病預防、婦兒健康保健及糖尿病預防等代謝相關性疾病等)組織編制相關知識和信息指南,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健康科普知識發布和健康教育活動,同時對於出現問題較多的健康信息平臺要依法依規勒令整改,直至關停,對於傳播範圍廣、對公眾健康危害大的虛假信息,組織專家予以澄清和糾正。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因為醫務人員掌握與崗位相適應的健康科普知識,應當在診療過程中主動提供健康指導。各醫療機構網站要根據本機構特色設置健康科普專欄,為社區居民提供健康講座和諮詢服務,三級醫院要組建健康科普隊伍,制定健康科普工作計劃。針對青島本地易發、高發疾病,傳染性、慢性和老年性疾病等,開發出健康教育處方等健康科普材料,定期面向患者舉辦針對性強的健康知識講座。市、區政府和衛健部門應當建立鼓勵醫療衛生機構和醫務人員開展健康促進與教育的激勵約束機制,調動醫務人員參與健康促進與教育工作的積極性。各級宣傳部門應當鼓勵、扶持電臺、電視臺、報紙、網站等媒體開辦優質健康科普欄目,運用「兩微一端」以及短視頻等新媒體,推動「網際網路+精準健康科普」。

為更快地提高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政府還應當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健康知識普及工作,建議市醫學會組織相應跨學科醫學專家成立醫學科普專科分會,積極開展健康科普活動和培訓工作,定期開展健康知識普及與傳播活動,選擇相關的健康問題開展主題教育活動,比如「正確認識健康」、「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中西醫養生保健知識」、「必備的健康技能」、「科學就醫」、「合理用藥」、「健康家庭環境」等推進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強化家庭和高危個體健康生活方式指導和幹預。從醫學科普、健康教育與提升健康素質入手,幫助百姓掌握科學的健康知識和技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是對疾病挑戰最直接、最積極主動的應對,也是以較低成本取得較高健康績效的有效策略,是解決當前健康問題的現實途徑,是落實「健康青島」戰略的重要舉措。信網記者 張孝鵬

[來源:信網編輯:光影]

相關焦點

  • 兩會聲音|政協委員田字彬:普及醫學科普知識,提高居民健康素質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臺雪超 齊春贊 1月11日,青島市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開幕。青島市政協委員、青大附院大內科兼消化內科主任田字彬提出進一步普及醫學科普知識、提高居民健康素質的建議。普及基本醫學知識與技能,首先通過正規渠道吸引百姓關注權威的健康信息,使之能夠正確獲取、理解、甄別、應用這些健康信息。當前國家正在建立和完善健康科普的「兩庫、一機制」,即國家和省級健康科普專家庫、國家級健康科普資源庫及全媒體健康科普知識發布和傳播的機制。
  • 青島兩會好聲音|青島市政協委員孫思波:力爭把青島打造成射
    青島市政協委員、青島市射箭協會會長、青島橡膠谷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孫思波介紹,當前青島正深耕「文體旅」目的地,打造時尚新名片,通過推動時尚與文化旅遊、體育競技、會展商貿等融合發展,將為青島增添更多時尚元素,增添城市競爭力與活力。
  • 青島市政協委員關注海洋產業發展,助力創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委員好聲音市政協委員尹寶昌:升級加工設備促行業轉型青島市政協委員、青島老尹家海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尹寶昌透露,此次他帶上會的提案仍然和海洋相關——關於扶持本地水產品精深加工的建議。尹寶昌表示,尤其在國際市場進一步開放,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為各產業發展重要內容的背景下,充分發揮海洋科技創新作用、促進水產加工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水產品精深加工、提高產業競爭力顯得尤為緊迫。尹寶昌直言,雖然青島市水產品出口量較高,卻多為初級加工水產品,獲得的經濟效益較低,「整體而言,青島市水產加工與國內外先進城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如何在現有基礎上對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 創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邁出新步伐——多位青島市政協委員關注青島...
    原標題:創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邁出新步伐——青島市政協委員關注青島海洋產業發展半島全媒體記者 肖玲玲 劉笑笑 王麗平青島是海洋科技創新城市,海洋產業是青島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板塊。2020年9月底,山東明確提出支持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 兩會聲音|青島市政協委員王顯忠:將媽祖文化概念融入海島文化旅遊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黃煜婷 青島報導  在青島市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上,青島市政協委員、青島市政協專職常委王顯忠建議將媽祖文化概念融入海島文化旅遊
  • 聚焦青島兩會:政協委員王繼尚建議進一步完善民營企業家發現和培養...
    人民網青島1月13日電 1月1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青島市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在青島市人民會堂隆重開幕。在為期4天的會議期間,政協委員們聚焦高質量發展和民生熱點等積極建言獻策。企業家是釋放市場內需潛力的動力來源。
  • 青島市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圓滿完成各項議程 勝利閉幕
    會議宣布了閉幕大會之前舉行的選舉會議的投票選舉結果和當選人名單:楊錫祥當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青島市委員會副主席。李偉、宋立清、張中東、張輝(女)當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青島市委員會常務委員。
  • 兩會聲音|青島市政協委員周海燕:推進老舊小區物業管理法治化進程...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郭欣 青島報導  老舊小區改造是青島城市建設和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促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舉措,關乎城市形象的提升、市民居住環境的改善以及城市現代化的科學發展,是提高群眾滿意度與幸福感的民生大事,青島市政協委員
  •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崔向群:儘快制定完善高新技術知識...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崔向群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採訪時指出,「但是,由於我國智慧財產權法制建設起步較晚,智慧財產權保護特別是高新技術智慧財產權保護,還面臨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加大保護力度。」「目前公眾和企事業單位智慧財產權意識比較薄弱的狀況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扭轉,尊重他人智慧財產權、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和能力普遍缺乏。」
  • 海洋節展風採 青島市第四屆中小學海洋知識競賽
    近日,由青島市教育局、青島出版集團主辦,青島財經日報社、小海米編輯部承辦的青島市第四屆中小學海洋知識競賽決賽在青島出版集團成功舉行。  作為青島市2017年中小學海洋節的重要組成部分,本屆知識競賽以「提升海洋強國意識,築牢海洋強國根基」為主題,旨在響應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加快建設海洋強國」戰略,配合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和青島市打造國際先進的海洋發展中心,提升廣大中小學生的海洋意識,為培養未來的藍色人才奠定基礎。
  • 避免被「偽科普」繞彎路 市政協科協界別委員建議建立科學闢謠平臺
    這些看起來頭頭是道的信息,被很多人誤以為科學知識,但是千萬別信,因為它們都是「偽科普」謠言。在市政協十五屆三次會議上,市政協科協界別委員帶來了《關於完善科學技術普及的制度機制加快提升我市公民科學素質的建議》提案。
  • 成都市政協科協界別建議:完善科普制度機制...
    在成都市政協十五屆三次會議上,市政協委員黃琛代表市政協科協界別在大會發言,建議完善科普制度機制,提升公民科學素質。市政協科協界別提出如下建議:一、健全科普工作聯動機制建議建立聯席會議制度,聯席會議由市政府分管領導召集,由市級相關職能部門組成,聯席會議每年至少召開一次。
  • 婁底召開省市縣三級政協委員政協雲網上值班座談會
    (會後,與會人員還實地調研了鑲金鐵膽石等工礦文創展和委員工作室情況) 婁底新聞網訊(記者 潘琳 通訊員 歐陽松次)1月6日,婁底召開省市縣三級政協委員政協雲網上值班座談會
  • 中國醫師協會醫學科學普及分會眼科專委會直播科普回顧
    本次大型科普直播是由中國醫師協會,中國醫師協會醫學科學普及分會,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百度健康主辦;中國醫師協會醫學科學普及分會眼科專委會,中國老年學和老年學學會眼科學分會承辦;民福康協辦的全國愛眼日線上公益科普義診直播。直播開始,中國醫師協會醫學科學普及分會眼科專委會主任委員李海麗教授發表致辭。
  • 白氏頭條:全國白氏政協委員名單匯總
    白祥化安徽省第十一屆政協委員人物簡介蚌埠市伊斯蘭教協會會長 白連樹北京市第第十一、十二屆政協委員(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人物簡介北京市政協委員、海澱區政協委員、海澱區工商聯副主席。白金增河南省第十二屆政協委員(宗教界)人物簡介河南省政協委員、來自平頂山葉縣白麗瓊湖南省第十二屆政協委員(中國農工民主黨)人物簡介白麗瓊,醫學博士,主任醫師(二級),碩士生導師。湖南省結核病防治所副所長,湖南省胸科醫院副院長。
  • 被網友「熱搜」的這些政協委員提案,你關注了嗎?
    據人民政協網報導,今年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安徽省政協主席張昌爾,與上海市政協主席董雲虎、江蘇省政協主席黃莉新、浙江省政協主席葛慧君聯名提交提案,建議加強長三角區域汙染聯防聯治,合力打造綠色美麗長三角生態安全屏障。
  • 政協委員連續發問!
    每年這時都是政協委員們交作業的時候,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成為了一次大考。面對疫情,戰鬥在抗擊疫情一線的全國政協醫衛界委員向全國各級政協委員發出倡議,「團結奮戰,為國履職,為民盡責,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各級政協組織和政協委員響應倡議,主動擔責,或積極投身抗疫一線救治患者,或為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獻計出力,凝聚共識。
  • 讓委員們獲得別樣聽覺體驗,上海市政協這次委員講壇不一般
    11月26日16時30分,市政協第十三期委員講壇在上海民族樂團《蜂飛》曲目中落幕,不少委員依舊陶醉在優美的樂聲中。這場以語言藝術和民樂欣賞為主題的委員講壇,讓委員們獲得了別樣的聽覺體驗,展現了委員講壇這一工作品牌的藝術高度和內涵。「文化自信當從中國的文字和語言開始。」這是在滬全國政協委員、上海戲劇學院工會常務副主席、表演系副教授王蘇的演講主題。
  • 科學運動,客觀認知,科技助力——專訪全國政協委員謝敏豪
    新華社北京5月24日電 題:科學運動,客觀認知,科技助力——專訪全國政協委員謝敏豪  新華社記者丁文嫻 吳俊寬  突如其來的疫情激發了民眾對健身的熱情,也讓更多人認識到科學適度運動的重要性。正在北京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所長謝敏豪建議,運動要循序漸進,同時要客觀認識運動處方的作用。  循序漸進是運動原則  謝敏豪今年帶來了一個有關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的提案。他表示,近年來全民健身的熱度本就很高,疫情讓更多人意識到了健身的重要性,倡導全民健身也出現在了政府工作報告裡。
  • 政協委員:有了新冠病毒基因序列僅是了解病毒的起步
    中國日報2月28日電(記者 張怡)全國政協委員張德興、孫承業在28日播出的「委員講堂」中表示,有了病毒基因序列很重要,但僅是一個起步。1月11號,復旦大學張永振教授的團隊首個將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序列公布。隨後中國疾控中心分離了首株新型冠狀病毒的毒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