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運動,客觀認知,科技助力——專訪全國政協委員謝敏豪

2021-01-11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5月24日電 題:科學運動,客觀認知,科技助力——專訪全國政協委員謝敏豪

  新華社記者丁文嫻 吳俊寬

  突如其來的疫情激發了民眾對健身的熱情,也讓更多人認識到科學適度運動的重要性。正在北京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所長謝敏豪建議,運動要循序漸進,同時要客觀認識運動處方的作用。

  循序漸進是運動原則

  謝敏豪今年帶來了一個有關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的提案。他表示,近年來全民健身的熱度本就很高,疫情讓更多人意識到了健身的重要性,倡導全民健身也出現在了政府工作報告裡。

  據他觀察,疫情期間的體育活動出現了一些新形式,「不管是直接參加體育鍛鍊,還是舉辦或觀看比賽,都進行了方式的改進與反思」。很多賽事活動從線下移到線上,一些國家隊舉行了多地同步、網絡直播的選拔賽,居家鍛鍊的形態也更加多樣。他認為,太極拳、八段錦等中國傳統的健身方式都可以在家裡進行,效果也不錯,類似的項目可以進一步挖掘推廣。

  不過運動需合理適度。近期發生的因運動不當導致受傷甚至死亡的案例令人警醒,謝敏豪提示:「健身最強調的就是循序漸進。」

  他舉了自己工作時的例子,「在功率自行車上給人做無氧運動測試的時候,也就是通過竭盡全力做一項運動來測試人的無氧運動能力,之前一定要有充分的準備活動,比如20分鐘到半小時的跑步,活動開再測試就沒事。但是如果有人偷懶,準備活動不足,測試後會很難受,甚至會嘔吐」。

  同時他建議,如果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鍛鍊之前最好去專門的機構進行評估。「尤其要提醒高血壓病人,血壓高是因為血管質量出了問題,而運動通常要升高血壓,給血管更多的壓力、更大的刺激,如果控制不好就會破壞血管,甚至帶來致命的後果。」

  客觀認知運動處方

  全民健身熱潮下,運動處方的說法越來越流行。謝敏豪首先澄清,處方是一個專用詞,需要由具備相關資質的醫生等開具,通常是以治療疾病為目的。「我個人認為,普通人日常鍛鍊身體叫運動方案更合適。」

  至於運動處方,謝敏豪介紹,很早就在實踐中得到了應用。比如腦中風患者要逐步鍛鍊肌肉力量,可能要從走路學起,康復醫生制定方案、康復治療師指導病人運動,這就是運動處方的應用。而近年來,運動處方逐漸受到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患者的關注,幫助其加強肢體鍛鍊、心肺功能鍛鍊,提升身體素質,緩解往疾病方向發展、或加重疾病的趨勢。

  從行業從業者角度,謝敏豪認為,這些年高等教育中逐步建立起運動康復等專業,相關人才的培養越發受到重視,醫生也更注重運動科學知識的學習。「以前有的醫生說建議適當運動,可多少是適當?所以一定要具備資質的醫生來開具運動處方。一個真正有效的運動處方要很慎重,要根據科學依據制定,且科學地實施。」

  他強調,要客觀看待運動處方的作用,它只是一種輔助治療疾病的手段。病症很輕的時候,運動也許能夠緩解一部分症狀,但是運動替代用藥一定要慎重,要經過嚴格評估和醫生的監督。此外,運動處方的開具需因人因症,根據個體差異量身打造。

  「至於所謂的『運動抗疫』,運動當然有很多益處,確實運動能夠提高免疫功能,這次疫情中也發現體質差的、年紀大的、有基礎病的病人更容易發展成重症。但是否運動跟是否會感染並沒有必然聯繫,即使是運動員也同樣會感染。」

  全面推進國家隊營養保障工作

  謝敏豪介紹,如今運動員營養問題得到高度重視,被提升至跟訓練同等重要的位置。尤其從去年起加大了這方面的工作力度,建立起運動營養師隊伍,為基地餐廳及部分國家隊配備了營養師。今年還跟中國營養學會合作,啟動修訂運動員膳食營養標準工作。

  「特別是冬季項目,這次冬奧會力爭全項目參賽,很多項目我們的發展經驗都是空白,這些運動員到底吃什麼?需求什麼樣?都還在探究。」

  謝敏豪介紹,在短道、花滑等隊伍訓練的北京首鋼基地,餐廳配備了智能餐盤,實時記錄運動員所拿取食物中的營養成分,方便對膳食攝入情況進行跟蹤和評估,「科技冬奧」無處不在。此外,還有臨床、運動營養等領域的專家為運動員們服務,指導運動員用餐、解答疑惑、普及知識。

  「我們也計劃給隊醫進行相關培訓,希望未來隊伍在外集訓時,隊醫能夠在營養保障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謝敏豪說。

  好在如今運動員們也越來越重視營養工作。「最關鍵的還是運動員自己。有意識,有知識,還要自律。」他總結道。

相關焦點

  • 全國政協委員李琳梅:走出「海水淡化水飲用有損健康」認知誤區
    記者 許凱 攝 「『全國政協委員』於我而言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我將以家國情懷履職盡責,以專業本領參政議政。」全國政協委員、國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和綜合利用研究所所長李琳梅說。 作為我國唯一的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領域的國家級科研院所所長,李琳梅瞄準的是國際前沿與國家需求,帶領廣大科研人員攻堅克難,以過硬的海水利用技術支撐與引領行業技術進步與產業發展,服務於社會與民生。
  • 兩會專訪|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郝躍:設立集成電路一級學科要...
    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郝躍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專訪時表示,設立集成電路一級學科要納入到國家統一的評估體系中去,在國家學科建設與管理的框架下面進行探討。在學科建設上,要並重基礎課程和實踐環節,實現人才數量和質量的雙重提升。在注重人才培養的同時,我國集成電路的發展仍需提升產業核心競爭能力,加速關鍵技術和產品突圍。
  • 全國政協委員施一公「委員通道」講述西湖大學的故事
    浙江在線3月4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翁傑)3月3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首場「委員通道」在北京人民大會堂一層中央大廳北側開啟。全國政協委員、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亮相,他深情講述了西湖大學的故事。  施一公委員表示,西湖大學是一所社會力量舉辦、國家重點支持的新型大學,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
  • 被網友「熱搜」的這些政協委員提案,你關注了嗎?
    全國政協委員、河南大學校長宋純鵬認為,面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風險,必須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掌握主動權。他建議,選擇圍繞重大科學問題,布局一批類似國家實驗室的科技創新平臺,組織實施「大科學」工程。科學決策部門要更加遵循科學發展規律,制定旨在發展「大科學」「大工程」的決策和科學規劃,為科學發展提供良好的保障條件。
  • ...來自上海的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中「最強大腦」,他們在想什麼
    全國兩會開幕在即。在滬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昨天抵京參會。 在這些代表委員中,兩院院士雲集,解放日報·上觀新聞梳理發現,57名在滬全國人大代表中有4位院士;104名在滬全國政協委員中,有10人是兩院院士,佔比十分之一。 這些「最強大腦」都關注啥?
  • 全國政協調研組到訪蜜蜂科技BEEPLUS
    深圳2020年12月4日 /美通社/ -- 11月24、25日,由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證監會原主席肖鋼帶隊,全國政協調研組一行來到廣東,重點走訪了BEEPLUS蜜蜂科技旗下的多個產業空間項目。在短短兩天行程中,調研組走訪了BEEPLUS位於深圳、珠海的四個項目。 年輕人做toB生意有天然劣勢?
  • 白氏頭條:全國白氏政協委員名單匯總
    現任中央電視臺《新聞1+1》節目評論員、《新聞周刊》節目主持人,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 (兼),2018年3月,任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委員。2018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白虹光(女)第九、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革命委員會)人物簡介1949年9月生,河南省許昌市人。1968年3月參加工作。大學文化程度。副研究館員。全國政協委員。河南省婦聯執委。歷任許昌師範專科學校圖書館館長,政協許昌市第三屆委員會副主席,許昌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現任許昌市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主委,許昌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 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賽萊拉幹細胞研究院院長陳海佳:組建國家防疫...
    南方網訊 推動防疫科研管理現代化、對受疫情影響的中小微民營企業給予幫扶……全國兩會腳步臨近,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賽萊拉幹細胞研究院院長、廣州賽萊拉幹細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以下簡稱「賽萊拉幹細胞」)陳海佳正加緊完善自己的提案。今年,他將帶著4份提案前往北京。
  • 全國政協委員、賽萊拉幹細胞董事長陳海佳:建議國家長遠謀劃防疫科研
    這是全國政協委員、賽萊拉幹細胞董事長陳海佳一直思考的問題。他說自己要把「培養防疫科研尖端人才梯隊」「變革防疫科研管理和評價機制」這些建議帶到全國兩會,建言國家對防疫科研進行長遠謀劃。自從2009年創立賽萊拉幹細胞,全國政協委員、賽萊拉幹細胞董事長陳海佳就帶領團隊攻克幹細胞產業化的「卡脖子」技術,成功打破國外壟斷,取得了「臨床級臍帶間充質幹細胞製品」「幹細胞無血清培養基」「幹細胞自動化培養設備」等突破性成果,承擔全國規模最大的區域細胞製備中心建設。中國幹細胞產業化是他一生的事業。
  • ...訪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多蒙德實業集團董事長石磊
    多蒙德實業集團旗下的多蒙達網絡科技公司、多蒙德豪生大酒店和山水文園四期工程早已吹響全面復工復產的號角。  「雖然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集團除了房地產項目因氣候因素在3月底開工以外,其他公司員工始終堅守在崗。
  • 兩會旅遊好聲音:全國政協委員建言十大熱點話題
    兩會旅遊好聲音:全國政協委員建言十大熱點話題 原標題:   中國網3月8日訊 3月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會議聽取了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國務院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
  • 全國政協委員施一公:我們還需要更多原創性研究
    成功創立西湖大學後,全國政協委員、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在剛剛舉行的全國兩會首場「委員通道」上,披露了西湖大學的最新情況——過去兩年來,西湖大學共收到6000多份申請,擇優聘用近百位科學家,其中80%都是由中國自己培養,再輸送到海外深造的學生。
  • 政協委員連續發問!
    每年這時都是政協委員們交作業的時候,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成為了一次大考。面對疫情,戰鬥在抗擊疫情一線的全國政協醫衛界委員向全國各級政協委員發出倡議,「團結奮戰,為國履職,為民盡責,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各級政協組織和政協委員響應倡議,主動擔責,或積極投身抗疫一線救治患者,或為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獻計出力,凝聚共識。
  • 獨家:劉長樂白巖松朱軍周濤 傳媒界全國政協委員知多少
    編者按:2017年全國兩會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齊聚北京,共商國是。傳媒界的政協委員都有誰,他們帶來什麼提案,關注哪些話題,人民網傳媒頻道特地予以梳理,以饗讀者。(按委員所在屆別排序) 【中國共產黨】
  • 全國政協委員曹雪濤:建議面向新發傳染病設立國家級預測研究中心
    全國兩會時間再度開啟。近日,全國政協委員、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接受記者專訪,就教育扶貧、疫情防控、國民健康教育、優化高校評價體系等話題發表見解。「推動扶貧教育,南開大學一直在路上!」作為免疫學領域的專家,曹雪濤還在專訪中對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建議。他表示,新發傳染病病源的尋找與鑑定需要專業機構開展研究,來進行信息發布與科學的預判。而大規模醫療資源的有效配置與調動也需要技術體系的支撐。對此,他建議,面向流行病或新發傳染病設立國家級預測研究中心,把技術體系、人才隊伍、合作網絡建設起來,做到應對有數、遇事不慌。
  • 全國政協委員萬捷:公務宴請應禁止魚翅
    2日下午,全國政協委員萬捷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 「坦白地說,作為一位企業家,十幾年前我的確吃過魚翅。」2日下午,全國政協委員萬捷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他告訴記者,在當時,消費魚翅是一種禮貌,一種文化和企業接待的面子。「但是5年前開始,我身邊的人都不消費魚翅了。」「當然,我也會遇到尷尬,比如上個月我去成都,兩頓飯都有魚翅,但我都拒絕了。
  • 全國政協委員王水:醫務戰線「老兵」的「醫者仁心」
    我是全國政協委員王水,來自江蘇省人民醫院。我是一名在醫務戰線工作了近40年的「老兵」。在今年的醫衛46組,其中包括近三分之一的院士,他們中的很多人作為中央指導組成員被派往抗「疫」一線,有提出「方艙醫院」的王晨院士、疫苗專家陳薇院士,大家肯定都不陌生。我們討論的議題很廣也很多,但「健全完善公共衛生應急體系」依然是焦點和熱點。
  • 全國政協委員胡劍江:會有更多海外英才來安徽創業
    您訪問的頁面不存在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住皖全國政協委員中,香港潮州商會會長胡劍江是唯一的「港澳委員」。多年來,胡劍江一直致力於安徽的開放發展,努力讓更多海外人才來到安徽創新創業,同時也將安徽文化傳播更廣。
  • 住寧全國政協委員調研光伏產業扶貧情況
    8月25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組織住寧全國政協委員就光伏產業扶貧項目調研,委員們紛紛建言獻策。在銀川市興慶區紅墩子區的寶豐光伏、枸杞產業基地,委員們詳細了解了項目建設、扶貧模式、經濟社會效益等情況。對於寶豐集團在光伏發電板下面種植枸杞,將工業扶貧和特色種植業扶貧嫁接起來的做法,委員們認為這是能源優勢和特色農業的有機結合,應該大力支持。
  • 多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案:支持武漢籌建第四代同步輻射光源
    5月25日,全國政協委員、武漢大學教授何建華向長江日報記者介紹一份聯名提案,建議武漢籌建第四代同步輻射光源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什麼是同步輻射光源?它是服務於多科技領域、多個層面的綜合性研究平臺。「想像一下在雨中快速轉動雨傘時,沿傘邊緣的切線方向會飛出水珠。而速度接近光速的帶電粒子在作曲線運動時,沿切線方向發出的電磁輻射,就是同步輻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