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世界還沒有一臺第四代同步輻射光源,如果我們現在搶先布局,就是趕超國際前沿、彎道超車的最好時機。」5月25日,全國政協委員、武漢大學教授何建華向長江日報記者介紹一份聯名提案,建議武漢籌建第四代同步輻射光源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什麼是同步輻射光源?它是服務於多科技領域、多個層面的綜合性研究平臺。「想像一下在雨中快速轉動雨傘時,沿傘邊緣的切線方向會飛出水珠。而速度接近光速的帶電粒子在作曲線運動時,沿切線方向發出的電磁輻射,就是同步輻射。同步輻射光從本質上說是一種高亮度的X射線。」何建華介紹,由於同步輻射光具有高強度、寬波譜、高準直等一系列優點,在光電、生命科學等領域都具有廣泛應用。
目前,全球在運行的同步輻射光源60多臺,其中先進第三代光源就有24臺。
何建華感慨,當前同步輻射光源正經歷由第三代向第四代的跨越,採用了變革性技術的第四代光源亮度比第三代光源提高數百倍以上,將開拓出許多全新的應用領域,對世界科技變革的影響難以估量。
「武漢有『武漢·中國光谷』,光電子產業對光源實驗的需求量巨大;湖北高校和研究機構眾多,科技創新和學科建設對先進光源需求迫切;高校院所聯合具有顯著的學科優勢,能聚集大批高水平研究人員參與光源建設並開展應用研究,也是一種創新的建設模式;武漢具備了開展第四代光源建設的基本條件。」他表示,在武漢地區建設第四代同步輻射光源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是提升湖北乃至中部地區科技和產業創新能力的重要舉措,將加速武漢地區微電子、光電信息、新能源材料、生物醫藥等產業匯聚及轉型升級。
何建華建議,支持武漢籌建第四代同步輻射光源,將該項目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
(長江日報記者 汪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