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張雲勇:5G網絡建設應與城鄉建設同步

2021-01-17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經營網

原標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聯通產品中心總經理張雲勇:5G網絡建設應與城鄉建設同步

本報記者 張靖超 北京報導

「作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5G將構築起萬物互聯的基礎設施,對建設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打造智慧社會、發展數字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全國兩會召開在即,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聯通產品中心總經理張雲勇近日也提出了相關的提案。

《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到,此次張雲勇提交的2020年兩會提案主要圍繞5G、區塊鏈、工業網際網路等方面,分別為《關於有序推動落後產能2G退網的提案》《關於審慎對待第六代移動通信6G創新和宣傳的提案》《關於運用區塊鏈促進數據有序高效流通的提案》《關於5G站址與城市基礎設施同步規劃的提案》《關於加快我國工業存量設備連網、轉網的建議(社情民意)》等。

「5G是我國難得的戰略機遇,技術創新時不我待,應充分發揮我國在5G領域的優勢,把握此次彎道超車的機會。5G新基建要搶抓第四次工業革命規模化擴張的窗口期和搶佔主導權的機遇期,發揮輕資產、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等優勢,釋放更大的投資『乘數效應』。」張雲勇建議,「首先要用更加『高瞻遠矚』的視角看待5G建設的戰略意義;其次要在遵循市場規律的前提下,探索對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企業的扶持模式;同時要從國家宏觀層面給予更多財稅、產業政策支持,優化考核,推動政產學研金聯合,培育5G新生態;最後要針對5G新基建,企業在5G投資建設時做好統籌規劃,同時培養適應新發展的複合型人才。」

將5G建設納入城鄉規劃

網絡建設是5G價值釋放的前提保障,而5G高頻段特性給網絡建設提出更高挑戰。

張雲勇在《關於5G站址與城市基礎設施同步規劃的提案》中表示,未來5G基站量將至少是4G的2倍,5G建設投資將超過萬億元。隨著5G網絡建設的穩步推進,基站密度逐漸增加,運營商長期面臨的選址難、建設難問題將更加突出。為幫助運營商解決建設難問題,國家已經出臺政策支持意見,地方政府已紛紛出臺進一步支持5G建設的具體政策措施。為儘快發揮5G戰略價值,應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的力度和確保政策的有效執行,將5G網絡建設規劃納入到城鄉規劃,並與城鄉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

據了解,2010年,相關部委聯合印發了推進移動通信網絡建設的意見,要求各級通信主管部門會同城鄉規劃、國土資源、市政等部門,組織電信企業編制網絡建設規劃,做好與城鄉總體規劃的銜接,在住宅小區、商住樓、辦公樓等建設項目的審批中為網絡建設配套預留站址資源,在地鐵、機場、車站等公共設施建設項目的審批中考慮網絡建設需求,協調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開放樓宇資源提供站址。但是在實際執行過程中,網絡建設規劃與城鄉規劃的結合不夠緊密,網絡建設規劃沒有得到剛性執行,電信企業還面臨進場難、進場貴的突出問題,存在物業單位漫天要價、業主擔心基站輻射而抵制建設的現象。

為進一步推動5G網絡建設,張雲勇提出如下具體建議:一是建議提高對信息基礎設施重要性的認識,把信息基礎設施作為城鄉建設項目的組成部分,把信息基礎設施規劃作為城鄉建設規劃的重要內容,把信息基礎設施驗收作為城鄉建設項目驗收的關鍵環節;二是建議規範網絡設施的進場行為,加大對網絡設施的保護力度;三是建議加強輿論引導,加大科普宣傳力度,消除公眾對5G電磁輻射的片面認識。

加快工業企業5G網絡環境建設

作為新基建的相關領域之一,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近年來備受關注,隨著今年新基建戰略的確立,工業網際網路的地位再次得到提升。

據了解,目前我國工業領域仍有大量的存量生產設備尚未進行連網,已連網的設備也面臨著入網、部署、改造成本高、協議私有化、數據不透明等現象,導致工業設備的使用、管理、維護效率較低,企業無法全面釋放產能。同時,工業場景中有很多移動應用場景,通過傳統有線通信方式連網的設備具備一定的局限性,無法滿足設備的移動性需求。

張雲勇認為,我國工業設備連網進度慢、成本高的主要原因是工業設備的廠商、種類、協議標準繁多,缺乏開放、統一的工業通信標準和通信技術,導致無法以標準化低成本的方式幫助繁雜的工業設備連網。其次,現有的工業Wi-Fi、3G/4G等無線通信技術,在傳輸速率、容量、可靠性、抗幹擾等方面能力並不適用於工業移動應用場景,因此需要採用一種可專門服務於工業的無線通信技術。

在2017年11月,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化「網際網路+先進位造業」發展工業網際網路的指導意見》,明確將5G列為工業網際網路網絡基礎設施,並開展5G面向工業網際網路應用的網絡技術試驗,協同推進5G在工業企業的應用部署。這意味著在我國5G將會是工業領域內幫助設備連網的重要通信技術手段。

根據預測,未來5G的80%的應用場景在工業領域,5G將極大地促進工業網際網路現有連接模式的轉變,它的速率、容量、抗幹擾、低時延等特性非常適合工業場景,對於有無線連接需求,對帶寬、幹擾要求較高的企業,5G將會是幫助其迅速連網並且成本較低的技術手段,可以解決「信息孤島」問題,提供低成本、標準化的設備連接服務。

但目前5G仍處於商用初期,難免會在應用推廣過程中遇到一些問題。比如5G網絡基礎設施仍在快速建設中,相關的工業模組、配套產品尚未完全成熟,市場仍需要一定的培育期;製造業跨界融合專業性要求高,運營商、設備商對工業企業的主要業務流程以及工藝流程掌握不足,提供的技術、產品與解決方案難以準確、有效地滿足工業企業的實際運營需求;工業網際網路涉及的生產設備和需求多樣、模型複雜,工業應用場景方案定製化程度高,5G需要提供適應不同場景的無線連接方案。

對此,張雲勇在《關於加快我國工業存量設備連網、轉網的建議》中提出,首先,建議政府及相關部門加快制定開放、統一的工業設備通信標準體系,搭建規模性基礎工業通信網絡技術創新與試驗驗證環境,聯合產學研用各方力量組織標準試驗驗證,儘快攻克工廠內網絡互聯技術以及異構協議數據間互通技術難題;其次,建議政府及相關部門推動科研院所及科技企業進行多協議、標準化、白盒化的工業網關研發,在不對企業進行網絡改造的前提下,幫助工業設備入網並採集數據,儘可能降低企業存量設備連網成本;最後,建議相關部門加快推動5G工業模組、網絡設施及配套應用在工業領域的推廣與落地,給予轄區內工業企業5G專項財稅支持,建立5G創新工業示範園區,發揮示範效應,加快工業企業5G網絡環境建設,鼓勵企業進行設備轉網。同時,建立5G與工業網際網路融合研發體系、創新中心或實驗室等創新載體,匯聚各類研發資源,提升研發效率和成果轉化水平。

相關焦點

  • P+R停車場建設滯後,北京市政協委員建議:與軌道新線「五同步」
    昨天市政協人資環建委組織部分委員、專家就P+R停車場建設情況進行視察,委員們建議,應調整軌道新線配套P+R停車場的規劃、用地、投資、建設等手續,P+R停車場應隨軌道新線項目同步批覆,做到與主體工程同步審批、同步投資、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投入使用。
  • 建設「五型機關」服務委員履職——訪市政協黨組成員、秘書長...
    建設「五型機關」服務委員履職——訪市政協黨組成員、秘書長、機關黨委書記魏增新 2017-10-01 09:14
  • 被網友「熱搜」的這些政協委員提案,你關注了嗎?
    據人民政協網報導,今年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安徽省政協主席張昌爾,與上海市政協主席董雲虎、江蘇省政協主席黃莉新、浙江省政協主席葛慧君聯名提交提案,建議加強長三角區域汙染聯防聯治,合力打造綠色美麗長三角生態安全屏障。
  • 兩會旅遊好聲音:全國政協委員建言十大熱點話題
    李克強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落實帶薪休假制度,加強旅遊交通、景區景點、自駕車營地等設施建設,規範旅遊市場秩序,迎接正在興起的大眾旅遊時代。  今年兩會,不同層面和崗位的全國政協委員從各自角度對旅遊行業的發展提出了希望和建議。
  • 政協委員熱議作風建設:"蒼蠅"量大面廣須"巧打"
    同時,在剛剛召開的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上,作風建設和反腐倡廉成為委員們關注的熱點話題。全國政協委員施耀忠認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就是「蒼蠅」,量大面廣,一定要創新方法,嚴打還要「巧打」。
  • ...推進海洋強國建設――全國政協「協調推進海洋資源保護與開發...
    ■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政協副主席,致公黨中央常委黃武:提升海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提升海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對建設海洋強國有重大意義。就如何有效提升海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提出三點建議:  一、健全完善海洋法律和制度保障體系。
  • 多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案:支持武漢籌建第四代同步輻射光源
    「目前全世界還沒有一臺第四代同步輻射光源,如果我們現在搶先布局,就是趕超國際前沿、彎道超車的最好時機。」5月25日,全國政協委員、武漢大學教授何建華向長江日報記者介紹一份聯名提案,建議武漢籌建第四代同步輻射光源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 政協委員熱議文藝繁榮:設立網絡文學獎不需要"洪荒之力"
    「設網絡文學獎並不需要『洪荒之力 』。」「改變文藝創作浮躁現象,唯一辦法就是改革創新體制,文藝界也要供給側改革。」…… 正在此間舉行的全國政協十二屆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上,多位全國政協常委和委員圍繞「促進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展」這一主題,議政建言,妙語連珠。
  • 深圳市政協專題協商:像重視科技和教育一樣重視文化建設
    深圳特區報記者 何龍 攝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明確提出深圳要加快建設區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彰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現代文明之城。深圳如何加快建設區域文化中心城市?11月24日下午,深圳市政協召開專題協商會,委員、專家們分析了經濟特區建立40年來文化建設的成就和優勢,指出了深圳文化發展存在的不足和短板,並積極建言獻策。
  • 治理白色汙染 建設美麗中國——全國政協「加大白色汙染防治力度...
    全國政協委員,臺盟遼寧省主委,大連市鍋爐壓力容器檢驗研究院總工程師胡軍:完善地膜殘留及防控體系建設 提升農村「白色汙染」防治水平臺盟中央高度重視汙染防治攻堅戰,將「加大白色汙染防治」確定為今年重點調研課題,並聚焦農村地膜汙染問題。
  • ...全國政協「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課本、進課堂、進校園」網絡...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中,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夯實文化自信根基,讓中華文化影響力進一步提升,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11月27日,全國政協「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課本、進課堂、進校園」網絡議政遠程協商會在北京召開。
  • 全國政協委員施一公「委員通道」講述西湖大學的故事
    浙江在線3月4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翁傑)3月3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首場「委員通道」在北京人民大會堂一層中央大廳北側開啟。全國政協委員、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亮相,他深情講述了西湖大學的故事。  施一公委員表示,西湖大學是一所社會力量舉辦、國家重點支持的新型大學,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
  • 何建華委員:支持武漢籌建第四代同步輻射光源
    湖北日報訊(記者張輝)「支持武漢籌建第四代同步輻射光源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住鄂全國政協委員、武漢大學教授何建華對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說,這次參加全國兩會,他帶上了這一提案,希望得到國家及相關部門的重視。住鄂全國政協委員徐旭東、黃立、袁志明、高宗餘、童金南為聯名提案人。
  • 政協委員:建設全球區域文化中心城市 每個深圳人都有份參與
    深圳以「文化創新2020實施方案」為總抓手,正在努力建設文化中心城市和國際創意先鋒城市,接下來應該怎麼做?12月16日的政協委員議事廳聚焦深圳建設全球區域文化中心城市的路徑,深圳市政協主席戴北方;市政協副主席王璞出席了當天的委員議事廳。
  • 住寧全國政協委員調研光伏產業扶貧情況
    人民政協網銀川9月19日電(記者 範文傑) 「依託貧困地區豐富的日照資源,推廣光伏扶貧工程,要走出一條產業扶貧、生態發展扶貧和清潔能源建設扶貧的新路子。」
  • 獨家:劉長樂白巖松朱軍周濤 傳媒界全國政協委員知多少
    編者按:2017年全國兩會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齊聚北京,共商國是。傳媒界的政協委員都有誰,他們帶來什麼提案,關注哪些話題,人民網傳媒頻道特地予以梳理,以饗讀者。(按委員所在屆別排序) 【中國共產黨】
  • 全國政協委員、北鬥導航總設計師楊長風:北鬥系統預計6月完成部署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李永華|全國兩會報導全國政協委員楊長風通過網絡視頻方式接受媒體採訪。(圖片來源:新華社)「今年是北鬥全球系統建設的收官之年,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已經運抵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各項準備工作正在有序的推進,計劃六月份擇機發射,屆時我們北鬥全球星座的部署將圓滿完成。」5月21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楊長風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首場「委員通道」中透露。
  • 上海市政協「制度建設年」:關於三項制度性文件的36個問答
    上海市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明確提出,把2020年作為市政協「制度建設年」。上海市政協主席董雲虎強調,要抓住制度建設「牛鼻子」,更加自覺推動政協工作高質量發展,圍繞「制度建設年」的目標任務,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制度、專門協商機構制度、發揮新型政黨制度優勢的機制等方面,拿出體現上海水平、走在全國前列的制度創新成果。
  • 寧夏政協調研農產品品牌建設小記:讓馬鈴薯「飛出去」
    讓馬鈴薯「飛出去」——寧夏政協調研農產品品牌建設小記人民政協報 張倩  記者  範文傑8月14日,初秋暖陽,洋芋花開,香飄十裡。固原天啟薯業有限公司是寧夏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調研全區農業品牌建設的第一個現場。公司負責人叫馬玉龍。他還有個稱呼叫「土豆大王」,是寧夏馬鈴薯的「經紀人」,想讓寧夏的馬鈴薯「飛出去」的人。
  • 全國政協委員王水:醫務戰線「老兵」的「醫者仁心」
    我是全國政協委員王水,來自江蘇省人民醫院。我是一名在醫務戰線工作了近40年的「老兵」。在今年的醫衛46組,其中包括近三分之一的院士,他們中的很多人作為中央指導組成員被派往抗「疫」一線,有提出「方艙醫院」的王晨院士、疫苗專家陳薇院士,大家肯定都不陌生。我們討論的議題很廣也很多,但「健全完善公共衛生應急體系」依然是焦點和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