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委員們獲得別樣聽覺體驗,上海市政協這次委員講壇不一般

2020-12-06 澎湃新聞

讓委員們獲得別樣聽覺體驗,上海市政協這次委員講壇不一般

2020-11-27 19: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原創 林海 政協頭條

▲本文圖片均由金松 攝

「這真是一場視覺和聽覺的盛宴。」11月26日16時30分,市政協第十三期委員講壇在上海民族樂團《蜂飛》曲目中落幕,不少委員依舊陶醉在優美的樂聲中。這場以語言藝術和民樂欣賞為主題的委員講壇,讓委員們獲得了別樣的聽覺體驗,展現了委員講壇這一工作品牌的藝術高度和內涵。

「文化自信當從中國的文字和語言開始。」這是在滬全國政協委員、上海戲劇學院工會常務副主席、表演系副教授王蘇的演講主題。「中文的音調之美可以跨越語言。」王蘇分享了她的義大利表演之行,在義大利,她用中文朗誦義大利著名詩人彼得拉克的詩篇,令臺下的義大利聽眾如痴如醉。王蘇的講座聚焦語言之美。她著力向委員闡述漢語文字的聲音之美,從語言的畫面表達、朗誦藝術的實用性入手,聲情並茂、繪聲繪色地進行現場示範。

「你說呀!」四句相同的句子,配合不同的聲調和深情演繹出來,傳遞出喜、怒、哀、樂四種不同的情緒表達。王蘇的表演令臺下委員大飽眼福之餘,更獲得了對說話藝術的進一步提升。

「生動說明了不同語音語調所能表達的不同情感。」 市政協委員、同濟大學城市風險管理研究院副院長伍愛群表示,溝通是一門藝術,委員履職亦須建立在溝通之上,王蘇的講解令他受益匪淺。

「閉上眼睛聽,繪聲繪色;睜開眼睛看,聲情並茂。」在滬全國政協委員、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編劇王麗萍受王蘇之邀,現場朗誦了《下雪了》片段,並接受王蘇現場點評。她表示,王蘇的點評十分精到,讓她對朗誦藝術有了更深的體會。

市政協委員、上海音樂家協會副主席、上海民族樂團團長羅小慈的講座則聚焦「民樂之美」。伴隨著一段優美音樂的視頻介紹,古箏、琵琶、二胡、大鼓等一系列民樂樂器也被搬上講臺,講壇現場臨時布置成了一個小型民樂音樂廳。

羅小慈用一段通俗易懂的解說,配合民樂團專業演奏家的表演,在上海民族樂團團員們精彩的演繹中,委員們進一步加深了對民樂之美的了解。

市政協委員、上海民族樂團打擊樂聲部首席、打擊樂演奏家王音睿參與了現場表演。疫情期間,他在廚房敲擊鍋碗瓢盆創作的一段「交響樂」在某短視頻網站上走紅。在現場,他帶領委員通過拍手、跺腳做起節奏遊戲,讓大家領略節奏律動之美。

「民樂,就是中國人用自己民族的音樂語言講述自己的生活方式。」 羅小慈的演說同樣著眼於文化自信。今年10月1日,中國駐美國大使館舉辦了歷史上第一次線上音樂招待會,並選用了上海民族樂團演奏的《梔子花開》的第一篇章和第四篇章,在美國觀眾中反響熱烈。

「這場委員講壇是理論高度和藝術內涵的有機結合。」市政協學習委員會常務副主任王國平表示,十三期講壇是今年最後一期委員講壇,作為市政協學習委的一項工作品牌,將繼續提升講壇質量,為委員履職建言提供更多嶄新視角。

市政協秘書長貝曉曦參加。

文:政協頭條記者 林海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讓委員們獲得別樣聽覺體驗,上海市政協這次委員講壇不一般》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白氏頭條:全國白氏政協委員名單匯總
    白巖松(蒙古族)第十二、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新聞出版界)人物簡介1968年8月20日出生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中國內地節目主持人、記者、作家,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新聞系。被授予「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稱號 ;獲得「話語主持群星會年度終身成就獎」;「優秀播音員主持」獎;獲得中央電視臺十佳優秀播音員、主持人獎 。
  • 為什麼這次疫情上報有明顯的滯後性?政協委員連續發問!
    每年這時都是政協委員們交作業的時候,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成為了一次大考。面對疫情,戰鬥在抗擊疫情一線的全國政協醫衛界委員向全國各級政協委員發出倡議,「團結奮戰,為國履職,為民盡責,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各級政協組織和政協委員響應倡議,主動擔責,或積極投身抗疫一線救治患者,或為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獻計出力,凝聚共識。
  • 圍繞臨港新片區建設情況 上海市政協開展年末委員專題視察
    新民晚報訊 (記者 江躍中)12月1日,圍繞「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建設情況」,市政協開展年末委員專題視察活動。市政協副主席王志雄參加。國務院《總體方案》明確的78項制度創新任務已落地56項,國家、上海市、管委會層面對標國內最高標準,發布了118個政策文件。接軌國際通行規則的投資自由制度不斷優化,高標準貿易自由化便利化的制度體系加快形成,促進資金自由的金融開放創新體系全面升級,高度開放的運輸自由制度逐步構建,集聚海內外人才的從業自由制度不斷突破,跨境數據便捷聯通的能力加快提升,特殊的稅收政策逐步實施,全面風險管理機制逐步建立。
  • 近600項專題調研彰顯排頭兵先行者的政協擔當 委員們五年共遞交...
    原標題:委員們五年共遞交提案4583件  政協上海市十二屆五次會議現場。青年報資料圖 記者 常鑫 攝  東方網1月20日消息:據《青年報》報導,2013年1月26日,上海市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隆重開幕,十二屆市政協正式接過履職「接力棒」。五年來,政協工作的環境越來越好,黨委重視、政府支持、社會關注的氛圍越來越濃;委員們履職積極性越來越高,履職成果越來越喜人。
  • 委員風採丨長汀縣政協委員張元豪:履職盡責 情系長汀發展……
    長汀縣政協委員、長汀泳綠茶葉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元豪是國家二級品茶師,龍巖市五四青年,於2010年來到父親張森桂創辦的鐵長茶場。就是這樣一位80後的臺灣小夥,在公司發展的同時,還不忘關心關注長汀縣的各項建設。當選縣政協委員以來,他積極參加縣政協組織的活動,提交了城市交通安全領域、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等多件提案,均得到有關部門的回應和解決。
  • 被網友「熱搜」的這些政協委員提案,你關注了嗎?
    文| 筱璐 珺璐來源| 北京西路瞭望5月27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勝利閉幕。在這次特殊時期的特殊兩會中,來自各界精英群體的政協委員們,不改履職初心,積極建言獻策。從復工復產穩住經濟基本盤到精準發力兜住民生底線,從交通建設到生態環境治理,從產業發展到與日常生活中的社會治理,政協委員頻頻發出好聲音。接地氣、察民情。委員們關注的熱點有哪些?帶來哪些基層呼聲?
  • 永定區新階聯委員工作室被授予「湖南省示範性政協委員工作室」
    舉報   紅網時刻張家界11月26日訊(通訊員 田貴學 熊琳)11月26日,筆者從張家界市永定區政協了解到
  • 三位政協委員開啟藝術教育的「知而行之」:教何為,育為誰?
    11月23日,在上海市藝術教育委員會和上海市藝術教育協會的支持和推動下,滬上著名的教育品牌「上海小熒星」與申城教育界國際教育領跑者「協和教育中心(集團)」正式「牽手」共建。籤約儀式上,市教委有關領導為共建基地揭牌。
  • 住寧全國政協委員調研光伏產業扶貧情況
    8月25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組織住寧全國政協委員就光伏產業扶貧項目調研,委員們紛紛建言獻策。「一期項目建成後,可保障全區8個貧困縣建檔立卡的8萬貧困戶獲得穩定、可持續的經濟收入。」在銀川市興慶區紅墩子區的寶豐光伏、枸杞產業基地,委員們詳細了解了項目建設、扶貧模式、經濟社會效益等情況。對於寶豐集團在光伏發電板下面種植枸杞,將工業扶貧和特色種植業扶貧嫁接起來的做法,委員們認為這是能源優勢和特色農業的有機結合,應該大力支持。
  • 湖南省政協發出《致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全體委員的一封信》
    原標題:聚焦實施「三高四新」戰略精準建言 「堅持不調研不提案,以問題為導向,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分析問題要深入,提出建議要具體,提案表述要簡明,一事一案,一件提案字數不超過1500字」……湖南省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即將召開,記者昨天從省政協提案委員會獲悉,近日,省政協提案委向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全體省政協委員寄送了
  • 全國政協委員王水:醫務戰線「老兵」的「醫者仁心」
    我是全國政協委員王水,來自江蘇省人民醫院。我是一名在醫務戰線工作了近40年的「老兵」。在今年的醫衛46組,其中包括近三分之一的院士,他們中的很多人作為中央指導組成員被派往抗「疫」一線,有提出「方艙醫院」的王晨院士、疫苗專家陳薇院士,大家肯定都不陌生。我們討論的議題很廣也很多,但「健全完善公共衛生應急體系」依然是焦點和熱點。
  • 全國政協委員施一公「委員通道」講述西湖大學的故事
    浙江在線3月4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翁傑)3月3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首場「委員通道」在北京人民大會堂一層中央大廳北側開啟。全國政協委員、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亮相,他深情講述了西湖大學的故事。  施一公委員表示,西湖大學是一所社會力量舉辦、國家重點支持的新型大學,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
  • 婁底召開省市縣三級政協委員政協雲網上值班座談會
    (會後,與會人員還實地調研了鑲金鐵膽石等工礦文創展和委員工作室情況) 婁底新聞網訊(記者 潘琳 通訊員 歐陽松次)1月6日,婁底召開省市縣三級政協委員政協雲網上值班座談會
  • 上海浦東新區政協探索委員培訓新模式學習開放式 課程菜單式 組織...
    本報訊(張堅記者顧意亮)近日,2018年上海市浦東新區第二期政協委員主體班在浦東新區區委黨校開班。作為試點,區政協著力探索的具有學習開放式、課程菜單式、組織滾動式特點的培訓新模式,是此次主體班的最大看點。
  • 政協委員:建設全球區域文化中心城市 每個深圳人都有份參與
    12月16日的政協委員議事廳聚焦深圳建設全球區域文化中心城市的路徑,深圳市政協主席戴北方;市政協副主席王璞出席了當天的委員議事廳。深圳市政協委員尹昌龍(深圳出版發行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說,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深圳除了慶祝,還要把改革開放的旗幟舉得更高更穩,一句話就是,「深圳還需要再出發」。他認為,「再出發」必須明確兩個方向,一個是往哪去,一個是往哪走。
  • ...來自上海的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中「最強大腦」,他們在想什麼
    在滬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昨天抵京參會。 在這些代表委員中,兩院院士雲集,解放日報·上觀新聞梳理發現,57名在滬全國人大代表中有4位院士;104名在滬全國政協委員中,有10人是兩院院士,佔比十分之一。 這些「最強大腦」都關注啥?
  • 上海市政協「制度建設年」:關於三項制度性文件的36個問答
    本次全會上,委員們就政協上海市委員會關於加強和改進凝聚共識工作辦法(試行)(草案)、強化委員責任擔當更好履職盡責工作規則(修訂草案)、專門委員會工作條例(修訂草案)進行充分討論。1月18日,市政協舉行十三屆十七次常委會議審議通過了這三項制度性文件。
  • 青島兩會好聲音|青島市政協委員孫思波:力爭把青島打造成射
    青島市政協委員、青島市射箭協會會長、青島橡膠谷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孫思波介紹,當前青島正深耕「文體旅」目的地,打造時尚新名片,通過推動時尚與文化旅遊、體育競技、會展商貿等融合發展,將為青島增添更多時尚元素,增添城市競爭力與活力。
  • 武漢市政協挖掘高校智庫潛力激發委員履職積極性
    本報訊湖北省武漢市政協黨組成員陳邂馨近日赴武漢大學看望市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的4位委員。近年來,每逢教師節等重要節日,武漢市政協領導都會分頭帶隊看望慰問高校委員,這一暖心做法,已成為武漢市政協的傳統。
  • 政協委員「中英文」對話 把脈中國入境遊發展
    這是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嘉裡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郭孔丞在7日下午全國政協經濟界別小組討論中的開場白,也是他整場說的唯一一句中文。  隨後,他開始用英文發言,每說完一句,坐在他旁邊的委員楊敏德便幫他翻譯出來。  「我關注的是中國旅遊業的發展。過去幾年,中國旅遊業發展非常迅猛,已經成為促進經濟增長的發動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