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3月14日電 題:「量子」還是騙子?——「量子商品」市場調查
新華社記者周琳、徐海濤
「功能強大」的量子水、量子襪、量子眼鏡,「包治百病」的量子醫療儀器,「一本萬利」的量子投資機會……近年來,隨著我國的量子通信科學衛星上天、「京滬幹線」落地,越來越多貼著「量子」標籤的商品、商機不斷湧現,讓不少消費者解囊,即便價格不菲。
這些「量子商品」真的像宣稱的那樣「神奇」嗎?今年3·15前夕,記者進行了調查。
打假:「量子」防癌,還能返老還童?
在淘寶上搜索「量子」,林林總總各類「量子商品」有上百種:量子水、量子項鍊、量子煙盒、量子眼鏡、量子車膜、量子防輻射手機貼、量子超瓷能量碗……仔細搜索,還有不少量子保健商品,有的甚至打出「量子醫學」的概念。
這些商品的共同點是「功能強大」、價格不菲。
比如量子襪,既能「防臭」還能「增加能量」,一雙價格在30元以上;一款宣稱可「直達肌膚底層」的量子美顏噴霧,要價88元;一款「5S升級版量子富氫水杯」,標價798元,顯示30天內已售出25件……
最貴的一款「量子超能共振器」,號稱內含「60核量子晶片」,標價16800元。不僅能「快速消除乳腺增生、子宮囊腫」,還能「對調理前列腺、增強腎功能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記者隨機點進一款「量子弱磁場檢測儀」的售賣頁面,售價4000餘元的這款儀器,宣稱「一分鐘就可以知曉自己身體健康情況,不用聲波掃描,不用核磁共振,更不用抽血化驗或照X光,只需要現場手觸就可以獲得數百項健康數據」。
還有些人和組織,則將量子概念進行規模化運營,甚至作為傳銷和非法募資的工具。
記者搜索發現了一家名為「中國量子產業控股集團」的網站,看起來非常「專業」的網站上,聲稱擁有「專利技術30多項,生產基地及養生體驗基地20多處」,產品包括:量子手環、量子茶具、量子能量酵素、量子共振檢測儀、量子活化杯、量子加能床墊,甚至還有量子返老還青艙。
深圳一家名為「龍愛量子」的企業,號稱旗下有量子農業、量子工業、量子醫學、量子養生等「九大運營板塊」,只要消費8.5萬元可以增值13.5倍,大約賺115萬元還能免費養老。警方將其定性為「保健產品傳銷」,已在全國多地進行查處。
揭秘:「量子+生活」,全都是騙子!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主任郭光燦介紹,所謂的量子水、量子藥、量子肥料等都是忽悠大眾的名詞,將本應純潔的學術領域炒作得烏煙瘴氣。可以說,所有這些宣傳都是假的,根本跟量子一點關係都沒有。
一件產品量子不量子,看什麼?郭光燦院士給出了說法:「判斷一個商品是不是量子的,就是要看它有沒有用到量子的相干性、疊加性,如果沒有用上,它就不是量子。」
專家指出,量子技術暫時還沒有與日用品扯上關係,目前所謂「量子+生活」的產品,幾乎都是騙人的東西。
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潘建偉舉例說,他有親戚掛了一個「量子掛墜」在胸前,認為它每天能輻射出一些東西,可以防癌;還有人說用「量子波」打到油桃上面,這個油桃長出來就會對身體特別好。「聯想到當年有人炒作所謂的『納米水』,讓人哭笑不得。」
「量子概念很受關注,當各種機構在排著隊等投資份額時,如果有個資管計劃或理財產品請您投資一個前途遠大的量子公司,門檻也不高,幾十萬元就可以,請千萬小心。投資需謹慎,別把騙子當量子。」一位量子領域知名科學家在微信朋友圈裡說。
存真:別讓「蹭概念」傷了新科技產業
「量子通信的概念炒得過熱,我有些擔心,這並不是科學的態度。」潘建偉說,一方面民眾對概念的崇尚產生崇拜感,而另一方面科普做得不夠,一些商家就「蹭概念」,欺騙民眾。
目前量子科技的研究,主要還集中在量子通信、量子計算和量子精密測量等領域。專家指出,量子技術的前景應用非常好,但真正應用到百姓生活可能還要數年。千萬不要因為這些不科學的炒作,擾亂了市場,使這個領域失去民心。
依託中科大等高校的量子科研成果轉化,我國已成立了科大國盾量子技術公司等一批量子信息企業。量子通信目前已經可以解決信息傳輸的安全問題,在保障信息完整性、認證和籤名等方面的應用前景廣闊,目前正處在市場化的初級階段。潘建偉表示,如果將來在手機上增加量子傳輸密鑰的晶片,量子技術進入千家萬戶並非不可能。
「假冒產品多了,將來大家對好的、壞的量子產品都會反感。」科大國盾公司總裁趙勇認為,量子概念的濫用對市場和產業的發展都是負面的。
專家認為,對於這種「蹭概念」的行為,市場監管部門應加強監管,通過整治虛假廣告等手段予以規制。同時,還需要加強科普,讓科學的概念能在權威平臺一錘定音,發揮「知識分子」「墨子沙龍」「果殼」等科普帳號和平臺的作用,讓概念無法被不良商家所利用。消費者也要擦亮眼睛,涉及科學概念,應從正規平臺獲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