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雲錄製背後:AI僅用1小時篩選分類製作70000條視頻素材

2021-01-08 環球網

疫情下,各大在播節目原定的錄製計劃取消,雲錄製悄然興起。

2月28日,首次採用雲錄製方式播出的《歌手.當打之年》第四期節目連續第四次獲得雙網收視全國第一,上線兩周, 社交討論度持續攀升,全新錄製形式引發多方關注。同時,「雲錄製」節目的意外成功,也讓不少觀眾預測該形式或可長久延續,成為綜藝破局的手段之一。

在過往的綜藝節目製作過程中,燈光、攝影、服化道等各個專業工種各司其職,但將錄製現場搬到嘉賓的家裡,全方位的技術保障不見了,嘉賓和節目組需要共同協作,成為攻克技術難題的必要條件。如何解決雲視頻軟體和常規演播廳錄製系統機的視頻音頻信號的兼容和匹配的技術問題,成為「雲錄製」最大挑戰。

此外,伴隨「雲錄製」節目組將不得不面對大量碎片化視頻素材,需要5G+雲+人工智慧技術的助力,比如《歌手》就請來了智影平臺來助力,可在1小時內對70000條素材進行篩選分類與製作,極大提升了素材選取和後期剪輯的效率。

雲錄製,會成為綜藝的破局手段之一嗎?

根據目前露面的雲錄製節目來看,主持人與明星嘉賓現場聯繫,暢聊日常生活;在自家的廚房裡,教大家做幾道簡單快捷的菜式;在簡單的規則下進行交流並完成任務......主打聊天、美食、答題、室內運動,成為雲錄製的主要形式。

目前關注度最高的綜藝《歌手·當打之年》,宣布啟動雲錄製後,雖然不少網友表示會繼續追隨,但同時也發出了擔憂,失去了現場感的演唱,對於觀眾和歌手來說都是一個挑戰。

除此之外,隨著觀眾對雲錄製新鮮感的漸漸褪去,形式單一、創新難,也成為了雲錄製節目亟待解決的問題。

但同以往的綜藝相比,一部手機、現場連線、家中完成,隨時隨地出現,不受時空限制,甚至有些節目直接採取直播形式,節省了不少時間和人力成本,讓雲錄製綜藝及時加入了很多新鮮話題與新鮮資訊。

以《天天向上》為例,在首次採用雲錄製的節目當中,通告視頻連線的方式,與從海外人肉帶回口罩的胡海泉、接送醫護人員的志願者、臨時醫院的建設者等等,從他們的視角來來了解各行各業的人們為抗擊疫情所經歷的故事;而《聲臨其境》則是將抗疫宣傳的內容要點融入到配音內容當中,在讓觀眾感受配音表演魅力的同時,也以趣味化的方式向大眾傳播抗疫知識點,增長大眾的抗疫、防疫的意識;《天天雲時間》節目中,嘉賓中出現了袁姍姍、楊威等此刻身處武漢的藝人,在一定程度上通過他們的視角向觀眾傳遞武漢的近況。

但直播這種方式在綜藝行業其實並不算是新鮮事,在湖南衛視《我們的師父》中,便首次採用vlog的拍攝方式,每一位嘉賓都配有一個大疆的拍攝器材,在節目錄製過程中可以加入個人主觀視角進行內容創作,在最終節目的呈現上出現主、客觀視角相融合的故事線,凸顯人物的性格特徵,也減少了備採穿進穿出的頻率。

不難預測,疫情結束後,作為一種新的方式,雲錄製也不會被淘汰,而是以一種更創新的形式被利用在綜藝的某一部分當中。

雲錄製背後的黑科技——智影平臺

和在家辦公的我們一樣,雲綜藝同樣需要第三方的助力。

以《歌手·當打之年》為例,雲錄製保留了500位大眾聽審的互動環節,對所有聽審進行了全程錄製,有近100小時、近70000條視頻源素材。這些素材的拍攝角度、畫面清晰等都會有差異,如何保證競演與賽制流程達到往期同一現場錄製的流暢自然?如何統一多地、多團隊錄製不同競演歌曲的呈現效果?如何保證多達500位的在線大眾聽審團能夠同音效、同視效地收看來自於全球五地的歌手競演?

湖南廣電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給歌手提供雲錄製技術的為湖南有線「 5G芒果超視」以及映客直播組成的團隊。錄製過程中,5G芒果超視採用了5G +雲+人工智慧技術。

而5G芒果超視背後還有一個黑科技——智影平臺,智影是杭州慧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AI平臺。

說到慧川智能的初創團隊,其實也有點意思:創始人康洪文,CMU博士,曾在微軟研究院工作,研究方向主要為AI及視頻理解。

CMU作為計算機排名世界第一的學府,已經給學術界和產業界輸送了非常多優秀的人才。像計算機視覺鼻祖金出武雄,曾任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的沈向洋等,皆來自於此。巧合的在於,康洪文在CMU和微軟都有分別「師從」金出武雄和沈向洋的經歷。

而康洪文研究方向和從業經歷有關,與湖南衛視的合作也讓其對此深有體會。往往一檔大型綜藝節目,一個小時的視頻,背後往往需要上千個小時的幕後剪輯工作。康洪文發現,在這裡邊,其實有很多繁瑣的工作是完全可以依賴機器來完成的,並且機器的速度和效果會更快更好。

於是,康洪文開始和湖南衛視、浙江衛視等有了合作,幫他們做了一些簡化工作流程的系統和產品。而智影正是在這些系統之上衍生出來的一款AI產品。

這樣看來,此次與湖南衛視的再次合作也是情理之中,據康洪文介紹,此次合作的重點主要放在對大量 視頻素材的篩選和剪輯上,智影平臺通過AI識別技術從近5000分鐘素材中精選有效視頻,再通過智能拆條功能對素材進行標籤化多維度素材剪輯,最後由雲端提供給節目組後期團隊進行精剪。

同時,AI技術還將這些素材按標籤化進行表情歸類,精準捕捉「雲觀眾」的情緒編導,傳統演播廳錄製模式下,需配備多名攝像師捕捉現場觀眾鏡頭,並由多名專業剪輯師在後臺進行人工剪輯,而「雲錄製」模式下的500位在線觀眾,在整個節目過程中會產生近70000條視頻素材,如果依靠人工剪輯,耗時數天才能完成,智影AI識別與AI剪輯技術則可以在1小時內對70000條 素材進行篩選分類與製作,相當於解決了 平常10個人的工作量,極大提升了素材選取和後期剪輯的效率。

不僅如此,為保證AI效果的呈現及配合湖南衛視對電視節目製作高水準、高要求的執行標準,智影還聯合湖南有線同步啟動了創客計劃,通過在線雲製作處理近5000條更加精細化的觀眾互動鏡頭素材。

談到雲錄製對行業催生的變化,康洪文認為雖然雲錄製在疫情期間出現了爆發趨勢,但是這並不是一個偶然事件,更像是一個必然事件,因為雲錄製這件事並不是一個新鮮事物,之前已經有過積累,只能說疫情只是一個催化劑,讓行業得到了加速發展。

而在網絡和通信技術都更加發達的今天,雲錄製顯然具備了更多可操作的空間。例如,5G技術帶來了更快的網速和更低的延遲,普及後將對視頻的製作和傳播形式都產生影響。或許,以後電視臺的綜藝節目也能做出互動模式,除了藝人、現場觀眾、工作人員之間產生互動,網絡觀眾也能和節目產生實時的互動。AI也在「可做事情」和「不可做事情」之間,界限正變得慢慢模糊。

雷鋒網註:文中圖片為採訪對象慧川智能提供。

參考來源:

湖南衛視《歌手》雲錄製,智影用「AI+創客」解難題

《歌手》創新「雲錄製」,智影推出「創客計劃」

相關焦點

  • 「雲錄製」存在哪些弊端?
    在劇組停工後,綜藝也迎來了困境,不斷增長的感染人數讓全國各地紛紛開啟封城計劃,許多綜藝節目無法正常錄製。加之1月28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站公布《廣電總局統籌部署,多家衛視推出抗擊疫情直播報導》的通知,要求各地加強疫情防控報導,減少娛樂性節目,讓對「時效性」要求較高的綜藝節目更加「岌岌可危」。
  • 《歌手2020》開啟雲錄製時代,周深巧用小道具裝飾「陋室」
    《歌手2020》的第3期節目絕對是歷史以來最特別的一期節目,因為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的影響,全國上下都紛紛宅在家中,不聚眾不聚集成為了每一個人應該做的分內之事。
  • 疫情之下「雲綜藝」應運而生成為引領綜藝領域的新潮流
    國內首檔雲綜藝《天天雲時間》,是由湖南衛視沈欣工作室打造,從立項到錄製再到播出,僅用5天,其中策劃耗時僅2天,從錄製、後期製作到播出僅30小時。「雲錄製」模式下,除了主持人汪涵在演播廳,其餘主持人與嘉賓均在各自家中參與錄製。
  • 專業的視頻剪輯從業人員會怎麼尋找背景音樂素材?
    如果你的視頻是用於商業用途,背景音樂的版權就要特別注意。如果是非商業用途,也最好註明歌曲出處,以示對作者的一種尊重。以下分享一些我平時尋找背景音樂的途徑:1.免費音樂網下載Marmoset非常好用的配樂素材庫,只需要註冊登錄後就可以免費下載。可以通過篩選尋找各種情緒風格的配樂。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整個音樂的節奏變化、情緒的演進、樂器等進行選擇。
  • 盤點短視頻的17個素材來源,讓你也能輕鬆做出高質量內容!
    語錄素材來源網站:1、名言通:https://www.mingyantong.com/名言通是個語錄收集網站,這個網站最棒的地方不僅在於內容全面,而且還對素材進行了細緻的分類。比如影片分不同畫質,甚至可以用不同格式下載,而且無水印,對視頻創作者非常友好。篩選功能優化的也很好,可以用類型,年代,國家等來篩選影片下載。
  • 如何使用剪映製作短視頻(中)
    接下來我將帶領大家熟練掌握剪輯的詳細操作過程,我會從兩個模塊給大家分享:第1個模塊是拆分視頻與進度條的使用方法,第2個模塊是如何調節視頻的格式,視頻的背景。如何裁剪不需要的鏡頭:方法一導入視頻以後點擊視頻條移動兩邊的邊框即可裁剪不需要的片段。
  • 《聲臨其境3》啟動雲錄製+雲配音特別節目
    在這個特殊階段,湖南衛視徐晴工作室傾力打造的《聲臨其境3》盡顯抗疫先鋒姿態,彰顯社會責任感,積極響應「少出門、少聚集」的防控號召,將原定於近期錄製的第八期、第九期以「雲錄製」+「雲配音」的方式錄製兩期特別節目——「聲臨千萬家」,創新呈現多地連線、異屏連麥,並帶動全國觀眾共同參與,用全民宅家配音的方式將聲音的力量傳遞到萬戶千門。
  • 《聲臨其境3》啟動「雲錄製 雲配音」 帶動全國觀眾參與
    周濤杜海濤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關鍵期,響應「少出門、少聚集」的號召,近期,湖南衛視多檔節目都創新採取了「雲」錄製的方式。近日,由湖南衛視徐晴工作室打造的《聲臨其境3》,也宣布將原定於近期錄製的節目以「雲錄製」 「雲配音」的方式錄製兩期特別節目——「聲臨千萬家」,創新呈現多地連線、異屏連麥,並帶動全國觀眾共同參與。
  • 探訪表演專業「雲藝考」:6分鐘藝考視頻,拍了3小時
    也就是說,總共約 6 分鐘的藝考視頻,她足足錄製了 3 個小時。拍攝現場丨藝考機構連軸轉,人均需兩小時拍攝時間臨時攝影棚由藝考機構的教室改建而成,門上掛著醒目的標牌:"考試錄製中,請保持安靜。"其中" 2021 線上錄製注意事項"總共有 10 條,包括:●避免教室"回聲過大"的情況。可在錄製房間內不入鏡位置多放些雜物、棉紡織物等,可減少回聲。●每位學生的錄製時間都是有限制的,請各位專業老師儘量保證錄製時間公平的同時,能夠根據學生們的現場發揮並及時調整學生的最佳錄製狀態,再進行錄製。
  • 矽谷前沿 | AI逆天了!不僅能自己寫歌 還能模仿歌手的風格
    據聽過的網友表示,這首歌貌似還混了一點A妹 Ariana Grande 和 Radiohead 的風格金曲: 微信文章只能放三條視頻,不過 OpenAI 還有成百上千條 Jukebox 生成的樣歌,你可以到 https://jukebox.openai.com/ 網站上面試聽。
  • ai全自動視頻剪輯軟體,每天一鍵批量製作800條原創視頻!
    本軟體功能十分強大,支持多個視頻素材批量合成,支持選擇配音員、配音語速、配音語速,還可以設置字幕的文字大小、文字顏色、邊框顏色、陰影顏色、邊框大小、陰影大小、字幕位置等參數。如需要圖片轉視頻,您只需要把圖片放至素材目錄即可,支持的圖片格式:jpg png bmp,軟體會自動根據所設置的值進行插入。
  • 抖音5分鐘人間1小時? 短視頻刷屏背後的沉迷與覺醒
    有歌手一心想走音樂路線,但卻憑藉東北話+吐槽化妝品的風格,當上了另類美妝博主。   人生果然是處處有意外,隨時有驚喜。   有人試圖找尋短視頻裡普通人走紅背後的邏輯,但往往發現沒有邏輯可言。   豪車、豪宅、美女、明星的吸引力在下降,對口型表演、簡易舞蹈、遊戲視頻、萌寵反而越來越火。   其中的一些音樂,火得也莫名奇妙。
  • 人人皆可做短視頻自媒體賺錢,視頻製作如此簡單!
    一個月7000多,並不是很難,一天花兩個小時就夠了,而且一個視頻可以多個平臺發布,獲得多份收益。現在影視剪輯可以說是最容易做的內容,很多人第一次接觸自媒體可能會覺得很困難。事實上,所有步驟都可以用軟體和工具完成。接下來,我將在標題封面、文案寫作、配音、視頻素材下載、剪輯、發布一步步來教你操作。第一、標題封面標題不會寫,最常用的是三段式標題。
  • AI唱歌不僅中英文無壓力,還會粵語!微軟聯手浙大研發出DeepSinger
    論文中,研究人員用中文、英文、粵語三種語言進行了試驗,並用訓練後得出的不同音色演唱了這首《Far Away Of Home》。當他們完成某些語音類錄製工作後,如果發現錄製錯誤,可以用AI輔助語音的合成和修復,而無需再次返工。不過,這款工具也存在一些弊端。就像換臉軟體Deepfake可以合成不存在的人像一樣,這款DeepSinger同樣可以假冒歌手偽造音樂。而且,目前關於AI音樂版權糾紛的現象已經開始出現了。兩個月前,一家唱片公司Roc Nation便提出了反對AI模的版權聲明。
  • 中國AI開創者商湯科技現身港股 基石投資雲想科技
    全球估值最高的人工智慧創新企業,亞洲最大的AI算法提供商,中國AI開創者,這些標籤用在商湯科技身上都不為過。商湯科技主要從事創新AI技術的開發,包括深度學習平臺和超級計算中心,已推出了人臉識別、圖像識別、文本識別、醫學圖像識別、視頻分析、無人駕駛、遙感等一系列AI技術。
  • 視頻版位成「爆量黑馬」?!吸晴素材竟然都有套路
    因此,視頻廣告素材的產出也遠不像從前那樣,只要簡單的錄錄屏、隨便拍一下就能取得很好地效果,而需要更加專業的視頻剪輯功底及「套路」,才能在茫茫人海中,精準捕捉目標用戶。今天木瓜移動就為大家詳細地講解視頻廣告素材製作技巧,助力廣告主在這一領域的投放更加有效。
  • 184個爆炸坍塌火焰煙霧流星閃電電流特效合成視頻素材【281】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184個爆炸坍塌火焰煙霧流星閃電電流特效合成視頻素材。素材介紹:包含184個特效合成視頻素材,包含:爆炸,濃煙,雷射,閃電電流,流星,子彈穿梭,坍塌塌陷等特效合成素材;MOV格式;有透明通道,兼容常見視頻編輯軟體,可直接跟你自己的視頻素材重合使用。包含視頻素材內容如下:1.
  • 愛奇藝謝丹銘:用AI讓創作者提升效率,讓消費者簡單快樂
    經過思考,我們試著將內容創作搬到線上,實現了一個雲錄製系統。此後,我們利用AR、MR等XR技術,實現了虛擬製作,相當於搭建一個虛擬的棚,在棚裡進行電影、電視劇拍攝。這些素材的數量,是普通視頻素材的幾十倍、甚至上百倍,手動處理起來非常麻煩。
  • 短視頻營銷第一股:雲想科技為何能成為風口上的「豬」?
    雲想科技是屬於典型的內容+技術雙向驅動且具備先發優勢的廠商,它擁有專業的內部內容製作團隊,數據顯示,雲想科技已製作超50000條短視頻廣告素材及其他短視頻內容,並在逾40個內容分發平臺進行發布。同時,在泛娛樂行業領域,雲想科技與50多家經紀公司、200多位影視明星長期穩定合作,製作了兩大短視頻KOL品牌節目《偶像請回答》和《嬉遊大娛記》,並在愛奇藝、騰訊視頻等多家網絡平臺播放。從短視頻製作到泛娛樂內容製作,雲想科技都具備領先的製作實力以及豐富經驗。
  • 人民日報創作大腦背後的AI支撐:百度大腦智能創作平臺技術解密
    人民日報"創作大腦"具備直播智能拆條、在線視頻快編、圖片智能處理、智能字幕製作、可視化大數據、智能寫作、新聞轉視頻、實時新聞監測等18項重點功能,是集輕應用平臺、智慧媒體雲、知識社區、開放生態於一身的一站式智能創作平臺,能夠為媒體機構提供全媒體生態智能解決方案。人民日報"創作大腦"背後,是百度智能雲提供領先的雲+AI技術支持,尤其是來自百度大腦智能創作平臺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