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12大鐵隕石之(四)埃爾查科鐵隕石
埃爾查科隕石(El Chaco meteorite)是阿根廷Campo del Cielo隕石雨中第二重的隕石碎塊,2016年重新估計重為28.84噸,排名世界第四。1969年被金屬探測器在地下5米深度定位(27°36′34.94″S,61°40′53.31″W),1980年被提取出來,最初估計重約37噸,曾被認為是僅次於納米比亞霍巴隕石(重60噸)的第二大隕石。
-
欣賞:太空的寶石——橄欖石石鐵隕石
歡迎各位朋友們來到 星石空間站,本次星際知識之旅將和您欣賞一類「來自太空的天然寶石」——橄欖石石鐵隕石,並為您揭開商業造假的真實面紗!對於橄欖石石鐵隕石的介紹不再介紹了,朋友們一起欣賞一下幾種著名的橄欖石石鐵隕石的驚人的「內在魅力」!一起欣賞一下吧!
-
世界12大鐵隕石之(11)曼德拉比鐵隕石
Cooney在一次地質調查過程中在努拉博爾平原(Nullarbor Plain,30°47′S,127°33′E)發現了兩個非常大的鐵隕石,質量分別為12.4 噸和5.44 噸,相隔180米,位於輕微下陷的黏土地中,大的鐵塊被大量小鐵碎片包圍著,這些隕石被命名為Mundrabilla隕石。
-
世界12大鐵隕石之(八)孟伯希鐵隕石
坦尚尼亞孟伯希隕石Mbozi meteorite孟伯希(Mbozi)隕石位於坦尚尼亞南部高地的姆貝亞市(Mbeya)附近(9°07′N,33°04′E),以坦尚尼亞姆貝亞(Mbeya)孟伯希區命名,長3米,高1米,估計重16噸。當地居民早就知道它,稱它「kimondo」,但直到20世紀30年代才為外人所知。
-
衝擊熔融角礫隕石介紹及中國kumtag003裡的IMB隕石欣賞
The scale works from 1(unshocked) right up to 6 (very strongly shocked).該分類從1(unshocked)直到6(非常強烈)。These pressures are givenvalues in GPa.這些壓力給定值的GPA。
-
世界12大鐵隕石之(三)甘塞多鐵隕石
多隕石Gancedo meteoriteCampo del Cielo是一組鐵隕石,以發現它們的地區Campo del Cielo命名(意為「天空之地」),位於阿根廷查科省(Chaco)和聖地牙哥-德爾埃斯特羅省(Santiago del Estero)交界處,距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西北1000公裡。
-
隕石之王(黑美人)火星隕石解析
火星隕石是火星受到其他行星撞擊後,火星上的巖石逃離了火星,來到行星際空間後進入了地球軌道,穿過地球大氣層來到地球。對火星隕石的研究可提供火星早期歷史的重要線索。目前在地球上發現的火星隕石有100多塊,經過科研分析,這些火星隕石的年齡在1.5億年到6億年之間。
-
世界鐵隕石排名之(10)墨西哥隕石
墨西哥ChupaderosⅠ隕石Chupaderos Ⅰ meteoriteChupaderos隕石發現於墨西哥奇瓦瓦州(Chihuahua)鐵路樞紐Jimenez東北27km處Chupaderos大農場內(27°12′N,104°40′W),包括三個主要塊體: Chupaderos Ⅰ隕石(重約14.114
-
天文臺隕石論文(衝擊熔融)第一期
三 衝擊熔融(L群普通球粒隕石 ), 布滿不透明網狀熔脈, 矽酸鹽礦物非常破碎 ,整塊薄片出現明顯的暗化四 矽酸鹽礦物衝擊熔融隨著衝擊強度的進一步升高,衝擊時產生的高溫高壓使隕石發生部分熔融, 形成衝擊溶脈。
-
新疆隕石欣賞
隕石(meteorite),天外來客,一種很受歡迎的不速之客。絕大多數的隕石來自於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少數隕石來自於月球和火星。隕石總體上分為三類:石隕石(主要組分是矽酸鹽礦物)、鐵隕石(鐵鎳金屬礦物)和石鐵隕石(鐵鎳金屬礦物和矽酸鹽礦物的混合物)。石隕石又分為球粒隕石(chondrite)和無球粒隕石(achondrite);石鐵隕石也有兩大類:中鐵隕石和橄欖隕鐵。
-
輝玻質無球粒火星隕石(S型)
火星隕石是火星在受到其它行星撞擊時,火星巖石受到衝擊反彈到空中,當其反彈逃離火星的速度大餘火星引力的速度時,火星巖石脫離了火星,進入行星際空間游離,最後當與地球軌道相交墜落地球形成火星隕石。 不似來自小行星的隕石,火星與木星之間小行星帶中的小行星約50萬顆之多,火星只有一顆,來自火星的隕石相對小行星隕石是少之又少,據統計目前全球所收集的隕石中人,火星隕石僅200多塊,雖然數量在每年增加,但增加的幅度遠不及來自小行星帶隕石。
-
世界12大鐵隕石之(七)「男人」隕鐵
阿格帕利克隕石(Agpalilik meteorite),也被因紐特人稱為「男人」(the Man),是1963年瓦格∙F∙布赫瓦爾德(Vagn F. Buchwald)在阿格帕利克半島(Agpalilik peninsula)發現的格陵蘭約克角隕石雨中第四塊主要碎片(76°07′59.88″N,64°55′59.88″W)。它重約20.1噸,屬八面體結構,化學類型是ⅢAB。
-
金屬鐵鎳在球粒隕石中的分布模式(重要篇)
金屬鐵鎳在球粒隕石中的分布模式,主要與ele的波動性有關-金屬,以及球粒隕石中的金屬Fe-Ni呈光滑分布-離子型,而中等和高揮發性元素會隨著增加而耗盡波動。有人認為ele的波動性-金屬是控制成分的主要因素球粒隕石中的金屬鐵鎳。
-
(原創)隕石坑裡矽酸鹽巖漿衝擊波的逆掩和順推
隕石坑西邊緣的金屬態氫離子聚合形成基性巖(輝巖)和超基性巖(鐵鎂質橄欖巖);同時,在隕石坑的衝擊波軸心中間部位逆掩的還有花崗巖形成。按鮑文反應序列排列,隕石坑裡逆掩的矽卡巖最容易接納金屬態氫離子聚合形成的礦物;只有隕石坑的中心,成礦單一,僅僅是柯石英與隕坑玻璃相伴而生。
-
一塊來至阿曼總量為174克的天外來客(隕石)
吉達阿爾哈瑞斯752JAH 752發現阿曼,2011年球粒隕石L5標本是兩片,總重量為0.88g,裝在寶石盒中。這顆隕石的總已知重量是174g。>法雅利石(摩爾分數25):25.9矽鐵礦(摩爾分數25):21.5矽灰石(摩爾百分比25):2.1分類:T.Bunch和J.Wittke,NAU型號規格質量(g):21.31型號規格位置:PSF主要藏家:探測器查找者:匿名評論:在系統搜索中發現
-
三星堆千問千答(48)•人類示蹤物——玻璃隕石
感謝考古工作者的精工細作,才讓三星堆的那幾顆小石頭得以發現並向世人展示(如上圖)。、長棒狀、透鏡狀、碎胡桃殼狀及薄片狀(如上圖)。我們目前知道玻璃隕石的主要成因是:其一,為月球起源的玻璃隕石;其二,為隕石衝擊地球後形成的熔融石。這種石頭被古代人類認為是天賜神物,是天神留給人類的寶物,故而倍加珍惜。玻璃隕石是人類的「示蹤物」。
-
一塊未經平衡的魯姆魯提3型球粒隕石(總量57.2克)
突出顯示的單詞定義如下:R chondrite:Rumuruti(R)組的球粒隕石核心不明顯屬於任何一類主要的球粒隕石(普通,碳質,頑輝石); R球粒隕石具有亞太陽能Mg / Si和耐火材料/ Si比率,氧同位素組成,其繪製在陸地分餾線和普通球粒隕石上方,以及高度氧化的礦物學。類型3:指定具有豐富的隕石球粒,低水平變化和未平衡的礦物組合的球粒隕石。
-
世界著名鐵隕石之(13)墨西哥隕鐵
Chupaderos Ⅱ隕石和排名第十的Chupaderos Ⅰ在南北方向上只相隔250米,隕石內部結構屬於中粒八面體結構,化學成分上屬於ⅢB型。Chupaderos Ⅱ隕石是一個不規則的、扁平狀的碎片,最大尺寸是175×175×65cm,重約6.77噸。現在與Chupaderos Ⅰ隕石一起陳列在墨西哥城歷史中心Palacio/Colegio de Mineria。
-
生命來自隕石的新證據(參考中國科學報)
中歷鑑定隕石,請不要問價值,我們不知道,請不要問我別人測試的數據,我們不知道別人所用標本是什麼,請不要問哪裡有買家,因為我們不參與交易,純屬第三方鑑定,與交易無關,體現客觀公正,關於生命的起源問題,科學家曾經提出過「化學湯」理論。該理論認為,海洋中大量無機分子構成的化學湯使生命出現。
-
隕石諮詢:橄輝無球粒隕石022888巖相學特徵分析(第十一集)
本文選自天文館專家論文,未經允許不得亂改隕石 GRV 022888,薄片大小約為 11 mm ×10 mm,主要礦物為橄欖石( ~ 98 vol%),富碳質不透明物質( ~ 2 vol%),極少量輝石和金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