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波狀消光
衝擊壓力使矽酸鹽礦物的結構發生塑性變形, 產生波狀消光。在正交偏光顯微鏡下觀察, 礦物顆粒一部處於消光位,另一部分仍為亮光, 轉動物臺時 ,亮暗帶像波浪一樣推進 。在受到衝擊作用的樣品中 ,橄欖石顆粒均發育不同程度的波狀消光 。
隨著衝擊變質程度的增強 ,鐵鎂質矽酸鹽出現馬賽克消光現象。在正交偏光鏡下轉動物臺 ,同一橄欖石顆粒表面呈現馬賽克狀明暗相間的消光現象
二 面狀破裂
衝擊作用的壓力會造成矽酸鹽礦物的破裂 , 在光學顯微鏡下可觀察到, 橄欖石顆粒表面發育多條平直細密的破裂面,部分橄欖石顆粒表面可見兩組相互垂直的破裂面。面狀破裂是中等強度以上衝擊 (S3級及以上 )的重要標誌。
三 衝擊熔融
(L群普通球粒隕石 ), 布滿不透明網狀熔脈, 矽酸鹽礦物非常破碎 ,整塊薄片出現明顯的暗化 。不透明的脈狀區域在掃描電鏡(BSE模式 )下觀察發現, 它們由大量矽酸鹽角礫和粒間充填的、細的網狀金屬-硫化物構成(圖 3)。矽酸鹽角礫具有明顯的銳角, 基本上無熔蝕特徵。
金屬-硫化物與矽酸鹽相比具有明顯低的熔點, 因此在不是很強烈的衝擊變質下, 可以首先出現熔融 。據 Rubin等對頑輝石球粒隕石衝擊變質程度的研究 ,可將金屬 -硫化物細脈的出現作為 S3級及以上衝擊變質程度的依據
四 矽酸鹽礦物衝擊熔融
隨著衝擊強度的進一步升高,衝擊時產生的高溫高壓使隕石發生部分熔融, 形成衝擊溶脈。衝擊熔脈在光學顯微鏡下呈黑色線狀 、脈狀或囊狀 ,熔脈寬度不等, 可從微米級到毫米級,有些樣品發育有多條網狀熔脈 。少數樣品遭受強烈衝擊熔融作用 ,整塊薄片均
被粗黑熔脈覆蓋 ,殘留的礦物晶體均破碎暗化 。
衝擊熔脈在光學顯微鏡下不透明 ,在反光鏡下觀察其基質為細粒自 形的矽酸鹽顆粒,並分布有大量由不透明礦物 (如 Fe-Ni金屬 、隕硫鐵 、鉻鐵礦等 )構成的大小不等的小圓球 。
在較大的不透明礦物圓球中, 可見 Fe-Ni金屬與隕硫鐵形成共結晶結構 。不透明礦屑或其集合體角礫普遍出現圓化現象 (圖 4, 圖 5), 正交偏光鏡下觀察, 除少量的大顆粒矽酸鹽 ,大部分顆粒全消光 ,表明其結構在衝擊壓力下發生了改變 。衝擊熔脈的矽酸鹽基質部分主要由自形等粒狀晶體組成, 部分顆粒呈針狀 、羽狀等。
粒度約 1—3 μm,並從熔脈中部向兩側呈遞減趨勢(圖 6)。熔脈中的一些區域 ,還分布有富 FeO的針狀矽酸鹽晶體,在電子背散射圖像中較前者亮度較大 (圖 7)。能譜成分分析顯示,基質中佔主要成 份的自形等粒狀顆粒的化學成分與輝石 (Mg,Fe)SiO 3 一致,EDX光譜分析顯示的位置有明顯的峰,表明它們是鎂鐵 -鎂鋁榴石固溶體,由高密度矽酸鹽熔體在高壓條件下結晶形成。
隕石研究其實已經不再是秘密,能說出來能寫出來的都不再是秘密,很多星友都想別人認可自己的隕石,更想得到知名教授給予認可,其實任何個人認可隕石毫無意義,最終確認隕石還是科學化驗隕石,而民間鑑別隕石的大多為不正規機構,合法有數據的機構不超過三家。
中歷收藏品鑑定中心擁有全球各種隕石資料庫,對鑑定結果負法律責任,客觀事實,不參與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