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德熱納逝世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德熱納逝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5月23日 10:01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巴黎5月22日電(記者鄭?
-
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解讀
那麼,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成果的具體內涵和意義是什麼,這個半導體領域的應用性成果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給物理界同仁什麼啟示,作為該領域的物理學工作者,談談我們個人的見解。接著,美國IBM公司L.Esaki和通用電氣公司I.Giaever因發現半導體和超導體中的隧道現象,分享197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美國德州儀器公司的J.Kilby因發明集成電路獲200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美國Bell實驗室的W.Boyle和G.Smith由於Si基電荷耦合器件(CCD)的發明獲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第二代半導體的4項獲獎成果中,2項與霍爾效應有關。
-
2016諾貝爾物理學獎今日揭曉
北京時間10月4日消息,2016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剛剛揭曉!獲獎者為大衛·蘇奧雷斯(David Thouless)、鄧肯·霍爾丹(Duncan Haldane)和麥可·科斯特利茲(Michael Kosterlitz)。
-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化學獎、物理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
而諾貝爾獎項也分為好多種,有各個領域的出彩者,有各方面的獎項與榮譽。同時,諾貝爾文學獎也是每年都會有一次的評選與頒獎。今年的諾貝爾獎單項獎金增加到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760萬元,比2019年增加100萬瑞典克朗。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2020年,也就是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化學獎、生理學獎或醫學獎的獲得者。
-
近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及主要成就
新華網北京10月7日電 瑞典皇家科學院7日宣布,美國籍科學家南部陽一郎和日本科學家小林誠、益川敏英獲得2008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南部陽一郎因為發現了亞原子物理學中的自發對稱性破缺機制而獲獎。小林誠、益川敏英則因有關對稱性破缺起源的發現而獲獎。
-
197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阿格·玻爾逝世
-
【物理諾獎】關於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小知識
自1901年設立至今,諾貝爾物理學獎已走過百年曆程,記錄了物理學發展史上的無數個裡程碑,已成為人類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儘管諾貝爾物理學獎目前已家喻戶曉,但其背後的一些趣事或許並不為人所熟知。近日,諾貝爾獎官方網站為人們梳理了這些信息。自1901年設立至今,諾貝爾物理學獎總共頒發了110次。
-
弦論和諾貝爾物理學獎賭局
他在著名的打賭平臺Long Bets 上向各種大一統理論的支持者發出挑戰:到2020為止,現有的幾類大一統備選理論,都無法孕育出諾貝爾物理學獎! 著名的物理學家、科普作家、同時也是弦論學者加來道雄Michio Kaku欣然迎戰。圈量子理論的支持者、 物理學家Lee Smolin原本打算參與賭局,但是因為在賭協議的措辭上抱有分歧,最終選擇了退出。
-
2018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讓雷射大顯身手
▲美國、法國和加拿大的三位科學家獲得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
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揭曉
今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獎金共800萬瑞典克朗(約合92萬美元),屠呦呦將獲得獎金的一半,另外兩名科學家將共享獎金的另一半。 按慣例,揭曉今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發布會在卡羅琳醫學院「諾貝爾大廳」舉行。當地時間11時30分(北京時間17時30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評選委員會秘書烏爾班·倫達爾宣布了獲獎者名單和獲獎原因。
-
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帶你了解
但是由於這些知識難以理解,許多研究人員認為,黑洞僅僅是存在於紙上的理論研究。然而,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彭羅斯證明了黑洞確實存在於現實世界中。根據諾貝爾網站消息,彭羅斯運用了巧妙的數學方法,證明黑洞是愛因斯坦提出的廣義相對論的直接結果。
-
諾貝爾物理學獎再次頒給女性 美法加科學家同獲殊榮
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雷射物理學革命性發明。雷射物理通過新的裝置可對非常小的物體進行實驗,並實現難以置信的快速進程,先進的精密儀器正在開闢未知研究領域,並應用於工業和醫療領域。Ashkin發明的光學鑷子使用雷射光束來抓取粒子,原子以及分子。它們可以用來檢驗和操控病毒,細菌和其他活細胞而不會對其造成損傷。
-
2020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解讀講座在上海交大舉辦
10月10日,2020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解讀講座在上海交大閔行校區舉辦,物理與天文學院教授、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沈俊太分享主題為《黑洞——宇宙中的怪獸》的報告,本次活動採用線上同步直播方式進行,現場300餘位師生以及線上4000餘位觀眾共同參與了本次活動。
-
諾貝爾物理學獎歷屆得主一覽:最年輕獲獎者僅25歲
【獲獎者平均55歲,最年輕的25歲】截至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獎者平均年齡為55歲。勞倫斯?布拉格是迄今獲得物理學獎最年輕的人,1915年,年僅25歲的布拉格與其父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2002年,88歲的雷蒙德?戴維斯獲諾貝爾物理學獎。這使他成為目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年齡最大的人。
-
25歲與96歲,歷史上的那些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黑洞和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三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分享了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其中,美國物理學家John Bardeen(約翰•巴丁,1908年5月23日-1991年1月30日)因電晶體效應和超導的BCS理論在1956年、1972年兩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
2017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明年可能會發現黑洞-中子星並和
12月19日,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教授Rainer Weiss先生和加州理工學院費曼理論物理學教授Kip S. Thorne在北京參加未來論壇、北京師範大學天文系聯合主辦的第36期理解未來講座。Thorne教授樂觀表示,明年LIGO可能會發現黑洞-中子星並和。
-
數學家獲得了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沒想到諾獎也能蟬聯
他們就是——天體物理學家(該領域連續兩年獲得諾獎)物理學獎得主羅格·彭羅斯爵士(Roger penrose),英國數學家、物理學家、科學哲學家他因「發現黑洞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一個預言」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帶你了解
但是由於這些知識難以理解,許多研究人員認為,黑洞僅僅是存在於紙上的理論研究。然而,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彭羅斯證明了黑洞確實存在於現實世界中。根據諾貝爾網站消息,彭羅斯運用了巧妙的數學方法,證明黑洞是愛因斯坦提出的廣義相對論的直接結果。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帶你了解
但是由於這些知識難以理解,許多研究人員認為,黑洞僅僅是存在於紙上的理論研究。然而,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彭羅斯證明了黑洞確實存在於現實世界中。根據諾貝爾網站消息,彭羅斯運用了巧妙的數學方法,證明黑洞是愛因斯坦提出的廣義相對論的直接結果。愛因斯坦認為,黑洞並不是實際存在的。
-
25歲與96歲,歷史上的那些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黑洞和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三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分享了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因為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異的現象之一——黑洞。Penrose指出,廣義相對論導致了黑洞的形成。Genzel和Ghez發現,在銀河系中心,一個看不見的、極其重的物體控制著恆星的軌道,目前唯一的解釋就是有超大質量黑洞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