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阿格·玻爾逝世

2020-12-05 科學網
197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阿格·玻爾逝世
為已故著名物理學家尼爾斯·玻爾第四子;享年87歲

(圖片來源:尼爾斯·玻爾研究所)

20世紀物理學巨人尼爾斯·玻爾之子、197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人稱「小玻爾」的阿格·玻爾(Aage N. Bohr)9月8日逝世,享年87歲。

 

阿格·玻爾1922年6月19日出生於丹麥哥本哈根,他出生幾個月後其父尼爾斯·玻爾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作為偉大物理學家之子,阿格·玻爾孩提時經常有機會與當時世界上一些頂尖的物理學家見面。1975年獲得諾貝爾獎時,他在一份自傳中說:「當時一些非凡的科學家加入到我父親的工作中,我們小孩子也因此有了許多個叔叔。」這些叔叔包括:荷蘭的克拉默斯(Hendrik Kramers)、瑞典的克萊因(Oskar Klein)、日本的仁科芳雄(Yoshio Nishina)、德國的海森堡(Werner Karl Heisenberg)以及奧地利的泡利(Wolfgang Pauli)。

 

阿格·玻爾1940年進入哥本哈根大學學習,正是在納粹德國入侵並佔領丹麥後不久。3年後,希特勒下令驅逐丹麥猶太人至集中營。幸運的是,玻爾一家和大多數其他丹麥猶太人一起逃到了瑞典。後來,阿格·玻爾和父親去了英格蘭。因尼爾斯·玻爾參與研製原子彈,阿格·玻爾便跟隨父親穿梭往來於倫敦、華盛頓和美國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

 

二戰結束後,阿格·玻爾在哥本哈根大學重新開始學習,並於1946年獲得物理學碩士學位。1948年,他加入美國普利斯頓高級研究所,並於1949年和1950年獲得哥倫比亞大學獎學金(fellowship)。

 

20世紀50年代,阿格·玻爾返回哥本哈根,與Ben R. Mottelson合作,解釋了原子核中的質子和中子的旋轉運動如何扭曲核的形狀。這一發現在人造核聚變的發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幫助他後來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也正是在做出這項工作後,他才於1956年從哥本哈根大學獲得了博士學位。

 

阿格·玻爾一生有2段婚姻。1950年他與Marietta Soffer結婚,育有3個孩子,但Marietta Soffer不幸於1978年去世。1981年,他與Bente Meyer結婚。

 

阿格·玻爾後來成為哥本哈根大學的教授,在其父於1962年去世後,他成為了尼爾斯·玻爾研究所的所長,一直到1970年。從1975年至1981年,阿格·玻爾曾擔任北歐理論原子物理學研究所所長。(科學網 梅進/編譯)

 

 

 

相關焦點

  •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德熱納逝世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德熱納逝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5月23日 10:01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巴黎5月22日電(記者鄭?
  •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高錕在港逝世
    新華社香港9月23日電(記者丁梓懿 張雅詩)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高錕23日在香港逝世,享年84歲。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23日對高錕辭世表示深切哀悼,並代表特區政府向他的家人致以深切慰問。她表示,高錕出類拔萃,是香港人的驕傲。
  •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高錕逝世 被譽為「光纖之父」
    新華社電(記者  丁梓懿  張雅詩)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高錕23日在香港逝世,享年84歲。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23日對高錕辭世表示深切哀悼,並代表特區政府向他的家人致以深切慰問。她表示,高錕出類拔萃,是香港人的驕傲。他是開發和應用光纖技術的先驅,為現代通訊科技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 200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河北設學術工作站
    記者 煙成群 攝長城網6月9日訊(記者煙成群)6月9日上午,博海生物·諾貝爾獎學術工作站在石家莊設立,2006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宇宙胚胎學之父」喬治·斯穆特教授為學術工作站揭牌。該工作站將有力促進石家莊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對提升省會科技創新能力、增強輻射帶動功能、推動經濟加速發展。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是他們!因為這個重大發現……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是他們!> 當地時間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授予羅傑
  •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公布:3位科學家分享獎項
    就在剛剛,2019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諾貝爾物理學獎近五年得主】2018年,美國科學家亞瑟•阿斯金(Arthur Ashkin)、法國科學家傑哈•莫羅(Gerard Mourou)和加拿大科學家唐娜•斯特裡克蘭(Donna Strickland)獲獎,理由是「在雷射物理領域的突破性發明」。
  • 霍尼韋爾將首次直播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演講
    北京2016年11月7日電 /美通社/ -- 霍尼韋爾(紐交所代碼:HON)將於2016年11月9日上午9點30分至12點直播世界著名物理學家、200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喬治·斯穆特教授 (George Smoot) 走進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相關活動,包括主題報告「宇宙大爆炸的奧秘 -- 宇宙及其歷史測繪」,及媒體見面會
  • 諾貝爾物理學獎歷屆得主一覽:最年輕獲獎者僅25歲
    自1901年至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項已頒發111次,共有207人次獲獎。約翰?巴丁曾經於1956年和1972年兩次獲獎,因此事實上一共有206名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者。其中,1916年、1931年、1934年、1940年、1941年和1942年這6年未頒獎。
  • 日媒:200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小柴昌俊去世,終年94歲
    日本放送協會(NHK)剛剛消息,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日本物理學家小柴昌俊去世,終年94歲。據新華社介紹,因在「探索宇宙中微子」方面的貢獻,小柴昌俊與美國科學家雷蒙德·戴維斯和裡卡爾多·賈科尼共享200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 第四位女性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誕生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李東堯】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於北京時間10月6日18時許正式揭曉,一半由英國科學家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獲得,理由是「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對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測」。
  • 日媒:日本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小柴昌俊去世
    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11月13日報導,12日夜,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日本東京大學榮譽教授小柴昌俊去世,享年94歲。他是全球第一個捕獲到超新星爆炸產生的中微子的科學家。報導稱,小柴昌俊生於愛知縣,1951年從東京大學畢業後進入該校研究生院學習,在美國羅切斯特大學研究生院取得博士學位,曾在芝加哥大學擔任研究員。
  • 日媒:日本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小柴昌俊去世
    參考消息網11月14日報導 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11月13日報導,12日夜,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日本東京大學榮譽教授小柴昌俊去世,享年94歲。他是全球第一個捕獲到超新星爆炸產生的中微子的科學家。報導稱,小柴昌俊生於愛知縣,1951年從東京大學畢業後進入該校研究生院學習,在美國羅切斯特大學研究生院取得博士學位,曾在芝加哥大學擔任研究員。他在芝加哥大學提出宇宙線來源於超新星的學說。報導指出,為了檢測超新星釋放的中微子,小柴昌俊在神岡礦山舊址地下建設了觀測裝置「神岡探測器」。1987年,他利用該裝置成功捕獲到超新星爆炸釋放出的中微子。
  •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他們的發現顛覆了對宇宙的認知!
    25歲和96歲 迄今為止,最年輕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是英國物理學家勞倫斯·布拉格。1915年,他摘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桂冠時年僅25歲。此後,其子阿格·玻爾因發現原子核內集體運動和粒子運動之間的聯繫以及基於這一聯繫而發展的原子核結構理論,摘得197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桂冠。
  • C肝病毒發現者拉開「諾獎周」序幕,明晚物理學獎得主揭曉
    3位C肝病毒發現者10月5日斬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拉開了2020年「諾獎周」的序幕。即將在北京時間10月6日傍晚亮相的則會是「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疫情下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給抗擊病毒性疾病的功臣,不失為應景。按照慣例,諾貝爾獎得主名單會在每年10月上旬公布,隨後在12月10日諾貝爾逝世紀念日時舉辦頒獎晚宴。
  •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他們的發現顛覆了對宇宙的認知!並照亮...
    25歲和96歲  迄今為止,最年輕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是英國物理學家勞倫斯·布拉格。1915年,他摘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桂冠時年僅25歲。  玻爾父子 父親尼爾斯·玻爾(右)和兒子阿格·玻爾(左) 圖片來源於網絡  1922年,第72號元素鉿的發現證明了尼爾斯·玻爾的理論,尼爾斯·玻爾由於對於原子結構理論的貢獻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 【第四位女性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誕生】10月6日,#2020年諾貝爾物理...
    2020-10-07 05:15:08來源:FX168 【第四位女性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誕生】10月6日,#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 諾貝爾"C位"獎項物理學獎今日揭曉:誰將"續寫"物理學教科書?
    資料圖:2017年諾貝爾獎得主在斯德哥爾摩皇家科學院舉行新聞發布會,他們分別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化學獎以及物理學獎。【獲獎名單約等於一部物理學教科書】1901年的首屆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發給了發現X射線的德國物理學家威廉倫琴。
  •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尼爾斯·玻爾:活著只為較真兒
    1922年11月9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因為在原子結構和原子光譜方面的傑出工作,當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37歲的玻爾。而推遲一年公布的1921年度物理學獎授予43歲的愛因斯坦。 雖然兩人同時獲獎,但他們在量子物理方面看法不盡相同。1923年,愛因斯坦從斯德哥爾摩返程時,決定去丹麥的哥本哈根訪問玻爾。
  • 25歲與96歲,歷史上的那些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黑洞和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三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分享了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物理學獎近五年得主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James Peebles,Michel Mayor和 Didier Queloz,以表彰在宇宙認知的顛覆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