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日本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小柴昌俊去世

2020-11-15 參考消息

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11月13日報導,12日夜,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日本東京大學榮譽教授小柴昌俊去世,享年94歲。他是全球第一個捕獲到超新星爆炸產生的中微子的科學家。

報導稱,小柴昌俊生於愛知縣,1951年從東京大學畢業後進入該校研究生院學習,在美國羅切斯特大學研究生院取得博士學位,曾在芝加哥大學擔任研究員。他在芝加哥大學提出宇宙線來源於超新星的學說。

報導指出,為了檢測超新星釋放的中微子,小柴昌俊在神岡礦山舊址地下建設了觀測裝置「神岡探測器」。1987年,他利用該裝置成功捕獲到超新星爆炸釋放出的中微子。

據報導,2002年,他因為開拓了中微子天文學這一全新天文學領域,與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雷蒙德·戴維斯等一起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來源:參考消息網

相關焦點

  • 日媒:日本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小柴昌俊去世
    參考消息網11月14日報導 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11月13日報導,12日夜,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日本東京大學榮譽教授小柴昌俊去世,享年94歲。他是全球第一個捕獲到超新星爆炸產生的中微子的科學家。報導稱,小柴昌俊生於愛知縣,1951年從東京大學畢業後進入該校研究生院學習,在美國羅切斯特大學研究生院取得博士學位,曾在芝加哥大學擔任研究員。他在芝加哥大學提出宇宙線來源於超新星的學說。報導指出,為了檢測超新星釋放的中微子,小柴昌俊在神岡礦山舊址地下建設了觀測裝置「神岡探測器」。1987年,他利用該裝置成功捕獲到超新星爆炸釋放出的中微子。
  • 日媒:日本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小柴昌俊去世-新聞頻道-和訊網
    參考消息網11月14日報導 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11月13日報導,12日夜,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日本東京大學榮譽教授小柴昌俊去世,享年94歲。他是全球第一個捕獲到超新星爆炸產生的中微子的科學家。報導稱,小柴昌俊生於愛知縣,1951年從東京大學畢業後進入該校研究生院學習,在美國羅切斯特大學研究生院取得博士學位,曾在芝加哥大學擔任研究員。他在芝加哥大學提出宇宙線來源於超新星的學說。報導指出,為了檢測超新星釋放的中微子,小柴昌俊在神岡礦山舊址地下建設了觀測裝置「神岡探測器」。1987年,他利用該裝置成功捕獲到超新星爆炸釋放出的中微子。
  • 日媒:200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小柴昌俊去世,終年94歲
    日本放送協會(NHK)剛剛消息,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日本物理學家小柴昌俊去世,終年94歲。據新華社介紹,因在「探索宇宙中微子」方面的貢獻,小柴昌俊與美國科學家雷蒙德·戴維斯和裡卡爾多·賈科尼共享200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 日媒: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小柴昌俊去世,享年94歲
    共同社11月13日消息,200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東京大學特別榮譽教授小柴昌俊12日去世,享年94歲。東京大學透露了該消息。小柴因觀測來自宇宙的基本粒子「中微子」,開拓了中微子天文學的成就,獲得了諾獎。
  • 200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小柴昌俊去世 享年94歲
    日本諾獎得主小柴昌俊去世【200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小柴昌俊去世 享年94歲】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當地時間12日晚,日本東京大學名譽教授、200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小柴昌俊逝世,享年94歲。
  • 200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小柴昌俊去世,享年94歲
    中新網11月13日消息,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當地時間12日晚,日本東京大學名譽教授、200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小柴昌俊逝世,享年94歲。當地時間11月12日晚,日本東京大學名譽教授、200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小柴昌俊逝世,享年94歲。圖為小柴昌俊生前接受採訪時的畫面。
  • 諾貝爾物理學獎歷屆得主一覽:最年輕獲獎者僅25歲
    月2日電 據外媒消息,北京時間2日下午,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Arthur Ashkin, Gerard Mourou和Donna Strickland因在雷射物理學領域的奠基性工作,獲得此獎項。
  • 近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及主要成就
    新華網北京10月7日電 瑞典皇家科學院7日宣布,美國籍科學家南部陽一郎和日本科學家小林誠、益川敏英獲得2008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南部陽一郎因為發現了亞原子物理學中的自發對稱性破缺機制而獲獎。小林誠、益川敏英則因有關對稱性破缺起源的發現而獲獎。
  • 21世紀來日本年均1個諾貝爾獎,得獎的都是誰?
    【文/觀察者網 徐乾昂】2018年諾貝爾獎系日前開始頒布,日本免疫學家本庶佑攜美國同行,獲得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這意味著21世紀以來,日本基本保持著「年均收穫1個諾貝爾獎」的勢頭。新華社曾在2001年報導,日本政府在當年的第二個科學技術基本計劃中提出,「要在50年內拿30個諾貝爾獎」。在提出這一目標前,在諾貝爾獎的百年歷史中,日本僅有9位得主。
  • 諾獎得主小柴昌俊如何成功探測到中微子
    日本實驗高能物理學家小柴昌俊去世。McDonald)分享了諾貝爾物理學獎。戶冢洋二也是小柴昌俊的學生,並幫助培養了梶田隆章。普遍認為,如果戶冢洋二沒有因癌症於2008年去世,肯定能獲得諾獎。2002年,美國物理學會的潘諾夫斯基實驗粒子物理學獎授予小柴昌俊、戶冢洋二和梶田隆章師徒三人。
  • 日本物理學家小柴昌俊94歲辭世
    日本東京大學特別榮譽教授小柴昌俊因為衰老離世,享耆壽94歲。(示意圖) 日本東京大學特別榮譽教授小柴昌俊,成功觀測到「微中子」、開創微中子天文學新領域,2002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12日晚間因為衰老在東京都內醫院離世,享壽94歲。
  • 197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阿格·玻爾逝世
  • 日本那些任性的諾貝爾獎得主
    [摘要]中村不服這口氣,一跺腳去了美國,在美國還和老僱主打起了官司,結果就是現在中村教授拿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之後,別人都把中村教授當神仙上供,但日亞就是不肯和中村修二和解,說他吃裡扒外。作者:俞天任(騰訊·大家專欄作者)10月3日諾貝爾醫學生理學獎授予解明了細胞中蛋白質分解的「自噬」機理的大隅良典東京工業大學名譽教授,而且還是單獨而不是和人共享。可能是這些年老拿諾貝爾獎,弄得有點審美疲勞,在日本連日本人拿了諾貝爾獎也上不了頭條。
  •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Arthur Ashkin去世,他發明了「雷射鑷子」,曾...
    賈浩楠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9月21日,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Arthur Ashkin在美國新澤西的家中去世,終年98歲。10月4日,他的親屬向外界確認了這個消息。
  •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梶田隆章鼓勵年輕人抓住機會
    中新網10月14日電據日媒報導,獲得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東京大學宇宙線研究所所長梶田隆章(56歲)13日召開記者會,梶田稱「獲獎成果的具體靈感是在我寫完博士論文半年後發現的。我想告訴年輕人,你們是有機會的」,以此鼓勵年輕學子。
  • 諾貝爾物理學獎2018年得主Arthur Ashkin去世
    賈浩楠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9月21日,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Arthur Ashkin在美國新澤西的家中去世,終年98歲。放棄核武器,轉投雷射研究1922年9月2日,Arthur Ashkin出生於紐約布魯克林區。
  • 兩名科學家因中微子振蕩研究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將201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日本科學家田隆章和加拿大科學家阿瑟·麥克唐納,以表彰他們在發現中微子振蕩方面所作的貢獻。兩人將平分800萬瑞典克朗(約合92萬美元)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獎金。  「隱身人」也有質量  據該獎評審委員會介紹,田隆章在15年前介紹了某種中微子從宇宙到達位於日本本州島中部的神岡中微子探測器途中,其特徵會出現兩種轉變。而麥克唐納同時證明了不同種類的太陽中微子在抵達地球途中會相互轉變種類。
  • 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歷屆得主一覽
    中新網10月2日電 據外媒消息,北京時間2日下午,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Arthur Ashkin, Gerard Mourou和Donna Strickland因在雷射物理學領域的奠基性工作,獲得此獎項。作為根據諾貝爾遺囑設立的五大獎項之一,諾貝爾物理學獎在百餘年的歷史上,有著諸多優秀的獲獎者。
  • 日本名人專題報導(十一)梶田隆章
    梶田隆章受業於小柴昌俊、戶冢洋二,2002年三人共同獲得潘諾夫斯基實驗粒子物理學獎。2015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2015年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日本科學家梶田隆章和加拿大科學家阿瑟·麥克唐納。而梶田的獲獎理由,是發現基本粒子中微子存在質量。
  •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公布:3位科學家分享獎項
    北京時間10月8日17時45分許,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James Peebles,Michel Mayor和Didier Queloz,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James Peebles因「在宇宙物理學上的理論發現」獨享一半獎金,英國劍橋大學教授Didier Queloz和瑞士日內瓦大學教授Michel Mayor則因「發現一顆環繞類太陽恆星的系外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