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諾貝爾獎得主高錕舉殯 香港送別「光纖之父」
10月8日上午,被譽為「光纖通訊之父」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高錕告別儀式在香港殯儀館舉行。圖為告別儀式結束後高錕的遺像被送上靈車。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中新社香港10月8日電 (記者 楊喆)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高錕上月辭世。其告別儀式8日上午在香港殯儀館舉行,眾多親友、市民到場向這位被譽為「光纖之父」的教授作最後的道別。
-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高錕在港逝世
新華社香港9月23日電(記者丁梓懿 張雅詩)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高錕23日在香港逝世,享年84歲。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23日對高錕辭世表示深切哀悼,並代表特區政府向他的家人致以深切慰問。她表示,高錕出類拔萃,是香港人的驕傲。
-
光纖之父高錕逝世 高錕一生最大成就發明光纖通訊
原標題:「光纖之父」高錕辭世 香港特首及中文大學致以深切哀悼【環球網綜合報導】據香港媒體23日報導,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高錕逝世,享年84歲。高錕一生最大成就,莫過於發明光纖通訊,也因如此,他有「光纖之父」之稱,享譽全球。
-
「光纖之父」高錕逝世,曾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高錕高錕,1933年出生於上海,華裔物理學家,光纖通訊、電子工程專家,被譽為「光纖之父」,2018年9月23日,高錕在電磁波導和光纖製造方面獲得28項專利,由於高琨對光纖的研究成果,現在世界上有超過10億公裡的光纜為全球各地提供高速的數據傳輸。1933年11月4日,高錕在上海金山出生,在高錕15歲的時候,高錕一家遷往香港。高錕在中學畢業之後考入香港大學,後來又去往英國格林威治大學繼續深造。
-
「光纖之父」、諾獎得主、前香港中文大學校長高錕逝世,享年84歲
香港01新聞9月23日報導,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高錕逝世,享年84歲。高錕一生最大成就,莫過於發明光纖通訊,亦因如此,他有「光纖之父」之稱,享譽全球。高錕一生都離不開科學,曾為入讀心儀的電機工程系,刻意到英國留學。高錕在六十年代已提出光纖理論,但初時不獲認同,更被批評「痴人說夢」。然而,他並沒有放棄,更持續不懈研究,終獲得世人拜服的成就。
-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高錕教授簡介
高錕。 圖為香港中文大學向中新網提供。中新社香港十月六日電原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光纖之父」高錕教授六日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瑞典皇家科學院表示,高錕教授獲獎是因為他在「有關光在纖維中的傳輸以用於光學通信方面」做出了突破性成就。高錕教授在一九六六年發表「光通訊」基礎理論,提出以一條比頭髮絲還要細的光纖代替體積龐大的千百萬條銅線,用以傳送容量幾近無限的信息傳送,當時被外界笑稱為「痴人說夢」,但高錕教授的理論於九十年代被廣泛利用,造就了今天網際網路的大發展,被譽為「光纖之父」。
-
遲到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光纖之父」高錕
10月8日,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演講廳,大屏幕上放映著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高錕獲獎演說的普通話結束視頻。臺下觀眾在笑聲中鼓掌,這是今年這裡持續時間最長的掌聲。實際上,演說由高錕夫人黃美芸代講,標題《一沙一世界》(Sand From CenturiesPast Send Future Voices Fast)為兩人共同擬定,內容則由香港友人整理,大多出自他的自傳《潮平岸闊——高錕自述》。。5 年前,「光纖之父」高錕被診斷出罹患阿茲海默症候群,即老年性痴呆,如今記憶和語言能力都嚴重衰退,很難說出哪怕一句完整的話。
-
「光纖通訊之父」高錕告別儀式在香港舉行
10月8日上午,被譽為「光纖通訊之父」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高錕告別儀式在香港殯儀館舉行。圖為告別儀式結束後高錕的子女持遺像走出殯儀館。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抵達香港殯儀館,林鄭月娥是告別儀式的扶靈人。
-
香港中文大學發文悼念光纖之父高錕
IT之家9月23日消息 今天下午,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高錕在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離世,終年84歲。而作為高錕曾經擔任校長的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也在今天發文,回顧了高錕的生平,同時發文悼念這位光纖之父。
-
「光纖之父」、中科院外籍院士
2018年9月23日,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高錕逝世,享年84歲。高錕一生最大成就,莫過於發明光纖通訊,亦因如此,他有「光纖之父」之稱,享譽全球。高錕一生都離不開科學,曾為入讀心儀的電機工程系,刻意到英國留學。 高錕在六十年代已提出光纖理論,但初時不獲認同,更被批評「痴人說夢」。然而,他並沒有放棄,更持續不懈研究,終獲得世人拜服的成就。
-
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中國光纖通信之父逝世 | 緬懷
文藝小仙本文字數:1600字閱讀耗時:6分鐘獲得過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享有光纖通訊之父譽稱的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高琨(Charles Kuen Kao)於本月23號在香港逝世,享年84歲。高博士於1933年11月4日出生於上海市金山區,當時金山區為江蘇省金山縣。
-
高錕並非光纖之父?看光纖技術的前世今生
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被授於了高錕(Charles K. Kao),Willard Boyle和George Smith三位物理學家。第二張圖片是關於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評獎科學背景文章的第一頁,所謂「背景」說白了就是,某某人因為什麼方面的成就而得獎。
-
諾獎得主高錕靈堂在香港設立 致祭者嘆其貢獻卓越
中新社香港10月7日電 (記者 楊喆)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高錕上月辭世,香港社會各界紛紛表示哀悼。其靈堂本月7日在香港殯儀館設立,供公眾致祭。2004年初,高錕被證實患上早期阿茲海默症,為協助阿茲海默症患者和家屬,高錕及夫人黃美芸成立高錕慈善基金。
-
NB獎得主高琨教授的開山之作發表在哪裡?
看新聞報導【1】獲悉,NB物理學獎得主高錕教授於2018年9月23日離世,享年84歲。在網上,已見多篇沉痛悼念和緬懷的文章。大家之所以尊敬高琨教授,是因為他在光纖通訊方面為人類社會發展所做出的傑出貢獻。
-
高錕簡介
(2009) 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高錕一九九六年在「高錕星」命名典禮上香港中文大學前任校長高錕一九九六年在「高錕星」命名典禮上。新華社/路透 高錕、威拉德·博伊爾和喬治·史密斯 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在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將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英國華裔科學家高錕以及美國科學家威拉德·博伊爾和喬治·史密斯。
-
諾獎得主高錕:給我的?哦……挺好的
,手舉印有諾貝爾頭像的金牌模型,齊聲用英語高呼:「高錕教授,恭喜您!」 這位中文大學的原任校長,和兩位美國科學家共同獲得了2009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因為在駕馭光能方面作出的巨大貢獻,被評獎委員會譽為「光學大師」。 其中,高錕獲獎是為了表彰他在「有關光在纖維中的傳輸以用於光學通信方面」取得的突破性成就。這一43年前就已完成的研究成果,已經成為越洋通信、網際網路技術基礎,並推動人類社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德熱納逝世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德熱納逝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5月23日 10:01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巴黎5月22日電(記者鄭?
-
諾獎得主高錕等待43年 成就被肯定自己不知(圖)
諾獎得主高錕:給我的?哦……挺好的 本報記者 付雁南 2008年10月7日,香港中文大學何善衡工程學大樓裡,100多位師生站在一個大型諾貝爾獎證書的前面,手舉印有諾貝爾頭像的金牌模型,齊聲用英語高呼:「高錕教授,恭喜您!」
-
《諾貝爾物理學獎》那些年的他們距離摘冠只差一點
很多人「擦肩而過」諾貝爾物理學獎2017年的得主為來自韋斯(Rainer Weiss)、巴裡什(Barry C. Barish)與索寧(Kip S.諾貝爾物理學獎:香港也有人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中文大學前校長高錕2009年獲獎,圖為「光纖之父」高錕。
-
諾貝爾物理學獎再次頒給女性 美法加科學家同獲殊榮
此次諾獎得主之一加拿大科學家Donna Strickland是一名女性,這意味著,時隔5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再迎女將,她也是118年諾史上第三位女性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科學家。此外,物理學獎在全球華人諾獎成績單裡佔據重要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