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別血型的最重要一個原因,那就是便於輸血。如今司空見慣的一個醫療手段,在歷史上可不簡單。
最早的輸血發生在1667年,當時一個法國貴族將280ml的小牛血輸給了一個精神失常的流浪漢,企圖治療他的精神問題。在如今看來,這簡直是瞎搞,是會出人命的,但接下來是見證奇蹟的時刻。
那個倒黴的流浪漢在經歷了嚴重的免疫反應,並且在鬼門關徘徊數次之後,居然奇蹟般地活了下來,而且精神狀態看起來比之前好了很多。所以,這種全新的「輸血療法」被一些有創新想法的醫生所接受。在隨後的300年間,輸血療法仍然是在探索階段。
真理存在於不斷探索之中,由於沒有相關知識(比如血型),「輸血療法」造成了很多人的死亡。顯而易見,並不是每個人都有那個流浪漢的身體素質和運氣。
但醫生們也發現輸血也真的能夠挽救生命,直到1912年法國人卡雷爾博士因創造血管吻合術進行輸血而獲得了諾貝爾獎,輸血療法才獲得了較大範圍的肯定。
而要說把輸血真正意義上發展成為一種精準有效的治療手段,還得感謝維也納的病理學家蘭士臺納。他在1901年發現了人類的ABO血型及凝集規律,有了這個理論,輸血變得不再盲目了。
在隨後的20年裡,其他醫生又逐步建立了血液抗凝和交叉配血技術,其實到這裡輸血才能真正意義上說,能夠挽救生命了。因為這一突出貢獻,蘭士臺納在1930年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
接下來我們來了解一下血型,血型是指血液成分,包括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其表面的抗原類型,而我們通常所說的血型是指紅細胞膜上特異性抗原類型。被大眾所熟知的血型,也就是紅細胞ABO血型系統和Rh血型系統。
其中A型,B型,AB型,O型是很常見的,輸血是沒有問題的。我國各族人民中A型、B型及O型血各佔約30%,AB型僅佔10%左右。
但Rh陰性血型就很罕見了,這種血型可以介紹一下。人的紅細胞上具有與恆河猴同樣的抗原稱為Rh陽性血型,不含有此種抗原則稱為Rh陰性血型。在我國漢族和大部分少數民族的人民中,Rh陽性血型約佔99%,Rh陰性的人僅佔1%左右,所以Rh陰性又被稱作是熊貓血。
比熊貓血更罕見的血型是Rhnull血型,全世界70億人口,只有40例。而今天要說的這種血型更為罕見,全球僅此一例,而且就出現在我國江蘇,現已被國際基因庫收錄。這種血型被發現,也是在不經意間。
3年前,江蘇的一位看似極其普通的孕婦到醫院做產檢,而查血是必需的步驟。令醫生感到意外的是,常規的檢查分類根本無法進行匹配。也就是說,無法確定她是什麼血型。
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血液樣本被送到了江蘇省血液中心辦公室做進一步檢測。最後給出的結論是:這位準媽媽的ABO基因發生了突變。
這是什麼意思呢?就血型本身來說,可以稱其為A型血,但是因為ABO基因的突變,導致血液變成了A型中的A亞型,而且還是A3亞型。這在醫學上,是一種新的血型。因為在這之前一直沒有出現過,這位準媽媽的血型被收入國際基因收錄庫。
這種血型雖然罕見,而且還被收入國際基因收錄庫,在人類歷史上來說,是一個全新的發現。但對於這位母親而言,風險大過其他所有。因為自己一旦發生意外,需要輸血時,是沒有匹配的。能夠做到預防措施,那就是儲存自己的血,以供不時之需。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