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澳鵬田小鵬博士:以AI數據服務,賦能各行業AI商業化進程

2020-11-05 OFweek維科網

隨著人工智慧行業的高速發展,數據作為AI算法的重要基石,如何為機器學習算法訓練、優化提供數據採集、標註等高質量的服務,成為人工智慧熱潮中必不可少的一環。如何正確獲取數據、標註數據、應用數據?

10月28日,在由深圳市工業與信息化局、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政府指導,高科技行業門戶OFweek維科網主辦的「2020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大會暨展覽會」上,澳鵬(Appen)全球高級副總裁、大中國區總經理田小鵬博士接受了OFweek維科網的專訪,暢談人工智慧的基礎以及數據為社會、為行業、為企業的進步所作出的貢獻。

圖:澳鵬(Appen)全球高級副總裁、大中國區總經理田小鵬博士

人工智慧助力新基建

最近,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即「新基建」一詞備受關注。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石。在數字經濟時代,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數據中心等新技術,正在驅動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石。

關於新基建,田博士表示,今年三月,國家再次提出要加快推進包括5G 網絡、人工智慧、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的建設進度。本次「新基建」的提出,不僅為經濟增長提供新的動力,更為人工智慧領域帶來了更廣泛的關注。人工智慧不再僅僅是科技前沿,它已被列入了新基建的七大領域之一。

「國家把人工智慧作為新的基礎設施來建設,可以說是一項立足長遠的規劃。」田博士稱。

在「新基建」與「舊基建」兩方面的對比上,田博士指出,曾經的前沿技術已被納入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發生這種轉變的原因,一是科技已經發展到了可以被日常應用,並且能夠切實改善人們生產生活的程度,二是社會已經發展到了需要科技產物的助力來進一步提升生產效率和抗風險能力的程度。」

人工智慧作為這個時代科技發展的偉大產物,早已滲透到了人們工作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何解決民生剛需、解除民生痛點?這是人工智慧應該做到的事情。在這一點上,田博士舉例指出:「在智能語音和智能語義的加持下,音響不再是單向輸出音頻的工具,而是能夠進行人機互動的智能設備;密碼解鎖在很多場景中,已經被指紋、人臉識別替代。」

「可以說,人工智慧是時代發展的新型燃料,通過高效挖掘數據價值,賦能各行業各領域智慧升級。」田博士說道。

人工智慧助力後疫情時代產業發展

人工智慧作為支撐經濟社會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的關鍵新型基礎設施,不僅在助力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等方面作用突出,同時,在穩投資、促消費、助升級、培植經濟發展新動能等方面潛力巨大。

那麼,人工智慧如何作出貢獻?

田博士指出,在這場使人與人之間保持距離、把人們社交活動頻次降至最低的新冠疫情中,「左手支撐疫情防控,右手支撐復工復產」的人工智慧,在抗疫人力不足時挺身而出,將防疫和工作效率提升數倍。「疫情的影響還在持續,而人工智慧帶來的健康碼、AI醫生、送藥送餐機器人等各種高效管理和便民服務,已經同水、電、氣、網絡一樣,成了城市必不可少的『基礎設施』。」

田博士進一步指出,社會對於人工智慧的需求遠遠不止於抗擊疫情。「此次疫情作為一個推手,已經正式將人工智慧全面推向社會的方方面面。智慧金融、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慧交通等等都有著人工智慧在其中發光發熱。需求已然成熟,後疫情時代的人工智慧產業,絕不僅僅指向其自身的發展,而是要推動各行業完成智能化轉型升級,實現新舊動能的轉換。」

事實上,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人工智慧正在對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等多個方面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根據德勤此前發布的《全球人工智慧發展白皮書》預測,到2025年,世界人工智慧市場規模將超過6萬億美元,2017年至2025年複合增長率達30%。

中國的人工智慧舞臺更是潛力巨大。我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提出:到2030年,中國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將超過1萬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0萬億元。

AI算法是車,數據是油

根據國際數據公司(IDC)2018年末的測算,2018年至2025年,全球的數據總量將由33ZB增加至175ZB。其中,中國的數據增長量將保持30%的增長速度,將是所有地區中增長速度最快的。同樣,數據量的激增也催生出了數據服務行業這一龐大的市場。

機器強於人的地方在於它能夠存儲、處理大量數據。過去,機器得到的數據是人類獲取並選擇性錄入,它所產出的結論充滿局限性。而現在,在人工智慧的幫助下,機器能夠自己聽、自己看,海量數據信息的記錄與分析為各行各業的日常決策與長遠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改變。

但問題來了——機器存儲、處理的大量數據,從何處獲取,如何獲取成了關鍵。人工智慧商業化在算力、算法和技術方面基本達到階段性成熟,想要加速落地,解決行業具體痛點,就需要大量經過標註處理的相關數據做算法支撐。

數據決定了AI的落地程度,是商業化過程中重要的一環。

田博士舉了一個生動的例子。同樣是看月亮,在不同的經度,不同的緯度中,會有差異。如果採用在一個國家的不同地方所觀察到的月亮,而不是在全球各個地方實地觀察,那麼其標註的數據一旦應用於全世界數據中,錯誤的數據將會給後續一系列應用帶來錯誤的結果。

用AI來服務AI,賦與AI最初始的、準確的數據是基礎。「如果把AI中的算法比作是車,那麼數據便是油,想要車跑得更快、更好,『餵』給它高質量的油必不可少。」田博士稱。

智能化轉型的機遇與挑戰

今年6月,在澳鵬(Appen)全球發布的2020年AI現狀年度報告《AI與機器學習的現狀》中,近四分之三的調研企業組織表示AI對他們的業務而言至關重要,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將負責任的初始數據作為其實現業務成功的因素之一,這是機遇。

然而,人工智慧項目的成功部署並沒有那麼容易。據研究機構Gartner的調研顯示,在2019年,只有不到20%的人工智慧項目成功部署。其中,數據問題正是部署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這對於企業而言是一個無法避免的挑戰。

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傳統企業一定會走向AI的道路,在這條道路上,他們對於數據的需求相較於以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1是需要大量的高質量數據;第2是數據的安全性、保密性、私密性及無歧視要求;第3是要求採標一體化。

田博士指出,企業自己完成這些數據任務是具有挑戰性的,並且成本高昂,處理不當時甚至可能弊大於利。對於希望高效完成AI部署的企業而言,與專業的數據夥伴開展合作尤為重要。

「20多年以來,澳鵬與全球領先的AI公司合作,提供高質量的多樣化可擴展標註選擇,包括:先進的人工智慧輔助數據標註平臺、遍布全球的多語言專家、全球超過一百萬的眾包資源,滿足180多種語言、方言和多樣化安全需求,以及符合道德規範的數據來源及公平的眾包報酬,降低品牌可能面臨的潛在風險。我們的部署速度比市場平均速度快三倍以上。」田博士如是說。

澳鵬的未來

關於澳鵬未來的戰略規劃,田博士稱,澳鵬將對其人工智慧輔助數據標註平臺的幾個重點領域加大投入:

1. 標註工具箱,繼續優化部分高複雜度的數據交付場景,比如自動駕駛2D、3D標註;

2. 模型輔助平臺,研發行業一流的基於遷移學習和主動學習框架的在線預標註平臺,大幅提升人機協同效率,為客戶創造價值;

3. 企業級數據API和可視化分析平臺,研發企業級數據API和可視化分析平臺,將平臺無縫接入客戶的模型研發流程,進一步提升數據+模型的迭代效率。

田博士說:「去年10月,澳鵬中國首個數據服務交付中心——澳鵬科技(無錫)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投資200萬美元;今年5月,澳鵬數據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投資200萬美元。剛剛建成不久的大連服務交付站點,則可以更多地為面向日語、韓語、俄羅斯語,包括覆蓋東北領域的公司提供服務。未來,澳鵬還將向更多的行業邁進,不斷砥礪前行,深耕細作。」

「澳鵬希望到2025年,可以做到10億美元的收入、上萬人規模的企業,真正開始在大中華區的市場,包括大陸、香港、臺灣等提供各種各樣的高質量AI數據服務。」田博士稱。

關於澳鵬

澳鵬(Appen)是全球領先的人工智慧數據服務提供商,主要價值體現在擁有成熟的數據工程管理方法論和技術輔助保證穩定的高質量交付;AI 數據平臺具備優良的用戶體驗和領先機器學習輔助標註技術,可大大提升數據標註和工程效率;規模化的私有化和眾包數據標註,能使工程人員快速響應顧客的交付需求。

澳鵬(Appen)通過其超過100萬名經嚴格驗證的全球眾包資源群體——覆蓋130多個國家超過180種語言——支持公司的全球客戶。

澳鵬(Appen)持續不斷創新,以全球領先經驗,力爭成為頂尖的AI數據服務公司,服務AI機器學習,並為全球高科技、汽車、消費電子、電子商務、金融服務、醫療健康及科研機構等行業提供高質量、高效的、安全的數據服務。

相關焦點

  • 盤點國內排名前十強智能客服ai電銷機器人品牌商家
    智能客服的初衷,是為了減少人力和管理成本,提高服務效率。目前,基於大數據、雲計算和深度學習等領先的人工智慧技術,智能客服已經可以實現自主問答、業務辦理、故障診斷等一系列複雜操作,實現客服行業中大部分的應答需求,快速高效的解決用戶問題。
  • AI賦能醫療,距離真正應用還有多遠?
    5月10日下午,由鎂客網主辦,合力投資、SIPAI、蒲公英孵化器協辦,青銅資本、荒合資本支持的「AI賦能智能醫療——M-TECH 2019智能醫療創新產業論壇」於蘇州圓滿落幕。
  • CB Insights:2017全球AI企業100強(附下載)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
    Ayasdi幫助全世界的公司用人工智慧和大數據,成百上千倍提高員工的產出,激發超越人類能力的突破。10. babylon智慧型手機或者平板上的個人醫療服務,無論什麼時候需要都能服務。讓人們可以幾分鐘看到他們的醫生,在手機上面對面聊天。11. BenevolentAI儘管知識量急劇增長,科學發現的工作方式50年未變。
  • 百度為自動駕駛申請多個apollai 商標 ,阿波羅計劃背後的AI技術...
    據網友曝料,「百度申請了多個apollai 商標,新創名詞apollo+ai=apollai」。Apollo(阿波羅)是百度在2017年4月發布的向汽車行業及自動駕駛領域的合作夥伴提供的軟體平臺,旨在向汽車行業及自動駕駛領域的合作夥伴提供一個開放、完整、安全的軟體平臺,幫助他們結合車輛和硬體系統,快速搭建一套屬於自己的完整的自動駕駛系統。之所以將計劃命名為「Apollo」計劃,就是借用了阿波羅登月計劃的含義。
  • 依圖醫療以AI技術賦能醫學數據
    服務於有想法、有情懷的信息人是聯盟的宗旨。此次會議上,健康信息技術創新聯盟理事長馮傑發表了聯盟成立的回顧與展望,並頒布了2017優秀創新案例獎。  依圖醫療作為AI醫療領域的唯一企業,獲得2017優秀創新案例獎。依圖醫療副總裁方驄博士與會發表了《AI賦能醫學數據》的主題演講,詳述AI技術和醫學數據在依圖碰撞出了怎樣火花,如何為醫生、患者和整個社會帶來顛覆性的創新。
  • 全球三十大最佳 AI 創業公司公布
    其中,前四款是針對安防場景的解決方案,深度學習 SDK DNNDK 則是國內首家公開發布的深度學習開發 SDK,能在極大降低 DPU 平臺深度學習應用開發門檻和部署難度的同時,顯著加速 AI 產品從開發到面市的進程。
  • 吳博:目標檢測集成框架在醫學圖像 AI 輔助分析中的應用 | AI 研習...
    公開課回放視頻網址:http://www.mooc.ai/open/course/559?=aitechtalkwubo吳博學術背景:先後在清華大學、香港浸會大學求學,並在英國利茲大學完成博士後,師從計算機視覺專家唐遠炎教授等人。在 ICML/ACL 等頂級會議發表過多篇人工智慧論文。
  • Roadstar.ai又添砝碼:自建模擬器,邁向運營深水區
    一虛一實的結合也使得Waymo在自動駕駛的路上走得更為領先,最高峰的時候,Waymo 利用 Carcraft 一天能跑 800 萬英裡。到目前為止,Waymo 已經利用這套系統積累了 500 萬億英裡的裡程。 一組數據是,Carcraft 每天在谷歌數據中心工作 24 小時。而模擬車隊裡有 25000 輛測試車。
  • 美國領跑AI創新?福布斯全球AI 創企Top 50
    36.CROWDFLOWER這是一個對數據科學團隊很重要的人類幹預訓練平臺,幫助客戶生成高質量的自定義訓練數據。36.RAPIDMINERRapidminer是業界第一大開源數據科學平臺。通過授權所有組織提供數據來修整行業科學背後的決定。
  • GTC20|探索 AI 如何賦能視頻分析
    此外,還將涉及包括 NVIDIA 及其合作夥伴在不同行業(包括智慧城市、製造業、醫療和電信等)的最新創新和應用。Metropolis 產品營銷總監 Adam Scraba 將為大家介紹 AI 和 Metropolis 智能視頻分析平臺如何解決一系列行業中重要問題。
  • AI防癌地圖不斷展開 醫學科研發展的速度也越來越快
    相比於很多醫療公司終日困惑的商業化問題,素有「AI四小龍」之稱的依圖醫療希望在AI+醫療賽道上實現「異道超車」。依圖醫療副總裁方驄博士表示,依圖醫療則側重智能醫療與診斷的領域,且產業化才是推動智能醫療健康發展的根本。
  • AI+醫療「最佳掘金案例」榜單出爐,致敬寒冬中的「持炬者」
    依圖醫療CEO倪浩表示,構建智能病種庫並不是最終目的,而是要基於華西醫院高質量的數據,開展更大數據、更大樣本的臨床研究,探尋更多的醫學規律和價值。今年的全國放射學學術大會上,依圖醫療再次進行自我革新,發布了最新的care.ai多組學智能科研平臺。
  • 專訪光環雲高層:三位一體策略賦能中國雲服務
    專訪光環雲高層:三位一體策略賦能中國雲服務 2019年08月16日 09:50作者:董曉龍編輯:董曉龍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會後,光環雲數據有限公司CEO寧琪先生,攜公司管理團隊的三位副總裁接受媒體採訪。就用戶與行業關心的諸多問題予以解讀。
  • Roadstar.ai 自動駕駛樣車上路,深度融合技術路線能否超越Waymo?
    面向商業化另一方面,佟顯喬表示,採用多傳感器融合架構,也是考慮到了自動駕駛車輛的商業化。對於目前的L4自動駕駛方案而言,雷射雷達高昂的價格是一個挑戰,甚至在原型車的成本中,它往往要佔比超過50%。Roadstar.ai將自己的融合方案稱為「DeepFusion」,這一方面是指用到了深度學習等技術,另一方面是指觸達了更深層次的數據信息。衡量告訴新智駕,多傳感器融合可分為前融合與後融合。後融合是指每個傳感器分別生成物體列表,比如用攝像頭的數據生成一個檢測到的物體列表,同時用雷射雷達的點雲數據也產生一個列表,然後兩者再做融合。
  • 七家運營數據大公開,Robotaxi離一個成熟的產品形態還有多遠?
    2018年末,Waymo在鳳凰城周邊258平方公裡的四個郊區裡開展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並且已經在 App Store 上線了 iOS 版的 Waymo One 應用(此前只有安卓平臺)。目前所有美國的蘋果手機用戶都能在 App Store 搜索並下載該應用,但用戶依舊需要得到 Waymo 批准後才能在鳳凰城打到Robotaxi服務。
  • AI創業黑幫:麻省理工走出的14張「中國面孔」
    、輿情服務領域的大數據公司。形成了集標準化應用產品,數據服務,大數據報告,行業應用解決方案於一身的多維業務體系,逐步建立文本大數據生態圈,實現信息有效對稱和數據價值最大化。 智慧星光副總裁蘭宇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生,原Google西班牙分部技術副總裁。
  • 漫畫翻譯、嵌字 AI,東京大學論文被 AAAI』21 收錄
    內容概要:一項關於漫畫文字自動翻譯的研究,引發了熱議,由兩位東京大學博士組成的 Mantra 團隊發布了一篇論文,目前已被 AAAI 2021 收錄,該 Mantra 項目旨在為日本漫畫提供自動化的機器翻譯工具。
  • 科大訊飛年度發布會:重磅推出 10 款 AI+產品、AIUI 2.0,AI 賦能各...
    「頂天」的意思是人工智慧核心技術進展,「立地」強調技術落地,賦能各行各業。人工智慧進入各行各業在今天到底人工智慧已經進入到了哪些的領域?即將在哪些行業真正的替代我們人類現有的勞動?我們來看一個相關的統計數據,科大訊飛的人工智慧平臺現在每天的使用人次已經超過了 40 億人次,在這個平臺上我們可以看到最多的應用是哪些?
  • 專訪商湯聯合創始人:城市級AI計算平臺選擇上海有三大理由
    新一代人工智慧計算與賦能平臺(下稱「平臺」)是什麼,承載了什麼功能,為什麼會選擇上海臨港落地?帶著這些問題,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專訪了項目負責人、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楊帆。「人工智慧更大的意義不在於產業本身能創造出多大的價值,而是它幫助更多的傳統行業去提升效率。
  • Tend.ai 可培訓機器人,幫你同時操作多個3D印表機和雷射切割機
    Tend.ai 就是一個可以滿足您這種需求的新公司,它能夠幫助用戶訓練協作性機器人操作機械,而這種機械操作本來是需要重工業服務機器人來完成的。Tend.ai 的聯合創始人兼 CEO Mark Silliman 在一次採訪中說道:「有一次,我看到我的一個朋友有 20 臺 3D 印表機,為了讓這些機器保持運轉,他妻子必須每隔三分鐘就跑到機器那裡進行一些相關操作,於是我有了這個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