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慧創業大潮下,誰才是AI創業者的搖籃?對此,億歐盤點了一份關於人工智慧領域的創業校友集,匯集國外四大高校(CMU、MIT、Stanford、UC Berkeley)與國內四大高校(清華、北大、交大、浙大)——歡迎閱讀AI創業黑幫專題系列文章:卡耐基梅隆大學、麻省理工大學、史丹福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
由麻省理工學院教授Emery Berger發布,反映全球院校計算機科學領域實力的榜單CSRankings在近日公布了2018最新排名,全球高校中排名前四位分別是:卡內基梅隆大學(CMU),麻省理工學院(MIT)、史丹福大學(Stanford)以及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作為全球計算機科學實力最強的頂尖級院校,這四所學校聚集了來自全球人工智慧領域的人才,也是人工智慧創業者的主要集合地,堪稱人工智慧四大創業黑幫。
對此,億歐盤點了來自這四所計算機領域頂尖院校(CMU、MIT、Stanford、UC Berkeley)的中國人工智慧創業校友代表,本文是該系列的其中一篇——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MIT)的人工智慧創業校友集。本文僅盤點了部分來自麻省理工的AI創業校友,歡迎補充更多信息,詳細聯繫方式請見文末。
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是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學,素以頂尖的工程學和計算機科學而著名,與史丹福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一同被稱為工程科技界的學術領袖。2017年6月,《泰晤士高等教育》公布世界大學聲譽排名,麻省理工學院排名世界第二、僅次於哈佛大學 。從這所計算機人才聚集的名校中走出的校友,也不乏來自中國的身影,例如紅點投資的合伙人及中國區的負責人袁文達、奇點金服創始人吳一明、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湯曉鷗、依圖科技創始人朱瓏等。
以下是億歐盤點出的部分人工智慧領域創業公司中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創業校友代表,歡迎補充更多信息。
智慧星光成立於2012年2月,是全球領先的文本大數據服務商,是國內首家把雲計算、大數據技術、人工智慧、SaaS模式運用到網際網路信息服務、文本大數據、輿情服務領域的大數據公司。形成了集標準化應用產品,數據服務,大數據報告,行業應用解決方案於一身的多維業務體系,逐步建立文本大數據生態圈,實現信息有效對稱和數據價值最大化。 智慧星光副總裁蘭宇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生,原Google西班牙分部技術副總裁。
商湯科技成立於2014年8月,是全球領先的深度學習平臺開發者,專注於打造人工智慧視覺引擎。商湯基於自主研發的深度學習平臺,輸出全套人工智慧視覺技術,包括成像處理、感知、識別,服務於金融、平安城市、機器人、無人駕駛等多個行業。其聯合創始人湯曉鷗是麻省理工學院博士,現任香港中文大學信息工程系系主任,兼任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副院長。
億歐報導:商湯科技聯手高通,以「算法+晶片」模式推動終端側AI普及
依圖科技成立於2012年9月,是一家計算機視覺科技公司,為用戶提供基於圖像理解的信息獲取和人機互動的產品,致力於構建機器視覺的未來。其產品涉及人像識別比對、活體識別、車輛識別、套牌庫建立、視覺特徵搜車等多個領域。依圖科技創始人兼CEO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統計學博士,師從艾倫·尤爾(Alan Yuille)教授,從事計算機視覺的統計建模和計算的研究。之後在麻省理工學院人工智慧實驗室擔任博士後研究員,在紐約大學Courant數學研究所擔任研究員。
億歐報導:銀行刷臉取錢,招商銀行和依圖科技的一齣好戲
億可能源創辦於2014年,是基於能源大數據的能耗碳排管理專家,致力於為客戶提供數據監控、能耗優化、碳排管理的一站式能源管理解決方案。創始人兼CEO王春光擁有麻省理工學院系統設計及管理碩士學位,以及華盛頓大學計算機和軟體科學碩士學位。王春光擁有十餘年能源行業經驗,曾在MIT最大的能源中心做能源算法模型研究。
助理來也成立於2015年7月,是一家領先的人工智慧交互平臺,通過基於深度神經網絡的自然語言處理技術,打造知識型行業助理產品,賦能專業人士,提供更高效商業洞察及智能交互解決方案,創造核心價值,實現商業閉環。首席戰略官羅超獲麻省理工學院MBA,曾就職於騰訊投資,貝恩諮詢。
億歐報導:助理來也獲千萬美元B輪融資,發力打造服務B端的智能助理
易瞳科技成立於2015年12月,是一個智能硬體研發公司,致力於研發一款革新人類視覺感知的智能眼鏡,它能將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完美融合,主打產品為基於介導現實(Mediated Reality)的智能眼鏡「易瞳VMG」等。公司負責人Steve Mann是麻省理工學院博士,是多倫多大學電子電氣工程系終身教授,學術界和媒體公認的「可穿戴電腦之父」。
SpeakIn成立於2015年6月,是一家聲紋識別身份安全解決方案提供商,主要面向公共安全、金融、社保、智能硬體等行業領域提供聲紋識別與身份安全解決方案。CEO陳昊亮是MIT應用數學博士研究生,曾在MIT與CCIS實驗室進行大型矩陣運算的研究工作。
億歐報導:聲紋識別公司SpeakIn獲數千萬元融資,IDG資本領投
澎峰科技成立於2016年6月,是一家機器學習加速算法技術開發公司,主要目標是解決人工智慧裡面的計算性能問題,提供嵌入式系統和伺服器雲端的高性能框架和庫,幫助人工智慧和其他技術計算領域的客戶,提升運算速度,提高處理效率,縮短落地周期。公司創始人兼CEO張先軼是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後,曾在中科院軟體所擔任助理研究員。
Woobo成立於2015年2月,是一家基於人工智慧技術驅動的交互式機器人開發公司。目前該公司仍處於核心技術的研發階段,主要涉及技術包括人工智慧、人機互動、語音問答和機器人。公司創始人譚豐是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博士,本科就讀於北京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曾任學生科學技術協會主席。
晶泰科技(XtalPI)成立於2015年9月,是一家使用最前沿的量子化學、雲計算和大數據技術,為全球創新藥企提供藥物晶型設計服務的高科技企業,主要是提供藥物晶型預測和晶型專利保護服務,幫助藥企提高研發效率,降低藥物的質量風險和專利風險。晶泰科技總裁溫書豪麻省理工博士後,主要研究方向為量子經典雜化、多尺度模擬;CEO馬健是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後,主要研究方向為量子計算和生物系統中的量子動力學;COO賴力鵬是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後。主要研究方向為數學物理和計算物理。
AutoX成立於2016年10月,公司主要研發的方向是將人工智慧技術應用在自動駕駛領域。目前的解決方案涵蓋了環境感知、路徑規劃以及系統對機械的控制。僅使用攝像頭就能實現車輛的自動駕駛,由於無需採用雷達、雷射、超聲或者特殊的導航設備,所以能夠大量降低自動駕駛的實現成本。創始人肖健雄是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博士畢業後在普林斯頓大學任職助理教授。
智駕科技Maxieye成立於2015年11月,是汽車高級輔助駕駛ADAS產品與自動駕駛系統開發的公司,提供車道偏離報警(LDW)、車道保持(LKA)、前車碰撞預警(FCW)等產品;目前,Maxieye已經完成了第一臺自動駕駛汽車的系統開發和測試;硬體方面,自主研發的算法可在飛思卡爾、TI和ADI等多平臺運行。創始人周聖硯曾在 2008 年的時候去麻省理工學院讀研究生,他的導師和Mobileye的創始人Amnon Shashua在同一實驗室。
Robby Technologies成立於2016年3月,主要研發自動送貨機器人,用於「最後一公裡」的外賣、副食品和包裹的快遞配送服務,可大幅度降低人力成本。公司位於矽谷的Palo Alto,公司創始人兼CEO李瑞以及聯合創始人兼CTODheera Venkatraman均是畢業於MIT的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機器人、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和雷射雷達。
小馬智行成立於2016年12月,是專注於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的公司,旗下產品Pony.ai是基於雷達、光學雷達、GPS及電腦視覺等技術感測其環境,達到自動駕駛目的。小馬智行COO兼CFO胡聞碩士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斯隆商學院,並擔任麻省理工學院香港創新中心導師,曾在工銀國際(工商銀行投資平臺)擔任高科技投資業務負責人。
在卡耐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科學頂會論文中排名高居首位的邢波教授, 與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人工智慧領域頂尖級專家 Michael I. Jordan 教授,確認參加2018年6月13-15日由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上海市商務委員會、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政府指導,上海市長寧區青年聯合會和億歐公司聯合主辦的「2018全球智能+新商業峰會」,現已開放官方報名渠道,期待各方參與。
峰會期間,將於6月14日上午舉辦「AI國際峰會」,屆時將邀請來自CMU、MIT、Stanford、UC Berkeley、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等海內外知名學府的學術專家及AI創業校友代表出席會議,探討人工智慧浪潮下的國際化趨勢。歡迎各方參與支持,詳情請聯繫億歐作者張婷(Tel: 15757827603 Wechat:15757827603)
「2018全球智能+新商業峰會」探索人工智慧在各行各業的應用,除了6月13日的「全球AI領袖峰會」外,14-15日將舉辦包括 AI國際峰會、AI消費產品峰會、智能+新服務峰會、智能+新出行峰會;智能+大健康峰會、智能+教育峰會、智能+新零售峰會、智能+新金融峰會在內的8場垂直峰會,誠邀各方參與。
本文經授權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億歐立場。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