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家運營數據大公開,Robotaxi離一個成熟的產品形態還有多遠?

2020-12-08 手機鳳凰網

自動駕駛車輛光靠一臺模型車就能引起眾人驚嘆的時代已經過去。

當下自動駕駛面臨著,如何在保持技術迭代的同時,向產品運營邁進的挑戰。

從2018年中開始,國內外不少玩家開始陸續在各自的營地上進行Robotaxi試運營。

3月6日,美國加州公共事務委員會(CPUC)就公布了加州範圍內具備自動駕駛車輛載人許可的企業車輛運營情況。

目前包括Waymo、Pony.ai(小馬智行)和AutoX(裹動智駕)在內的6家公司都能夠在加州進行自動駕駛車輛載客試點計劃。

那麼,當下Robotaxi發展到何種水平,距離一個成熟的產品形態還有多遠?

藉此機會,雷鋒網新智駕整理了全球範圍內已經或即將進行規模Robotaxi部署的公司運營狀況,一窺自動駕駛何時才能到來。

Waymo依舊拔得頭籌

3月6日,從加州公共事務委員會(CPUC)公布的季度情況來看,Cruise和Aurora由於剛剛獲得載客許可證明,尚未產生運營數據。在提交資料的Waymo、Ponyai、AutoX、Zoox四家公司之中,又以Waymo和Ponyai公布的資料最為全面。

先來看Waymo,從2019年7月開始,加州南灣地區就成為Waymo Robotaxi的一個據點。其自動駕駛計程車的主要運營範圍包括山景城、帕洛阿爾託、森尼韋爾、庫比蒂諾等地區。

從去年7月運營首月數據來看,Waymo的Robotaxi服務乘客的總裡程達到9939英裡,乘客數量達到7132人,算是一個不錯的開門成績。

這兩組數據在8月達到巔峰,載人服務總裡程破萬,達118,416英裡,服務人數則是達到8275人。

儘管接下來數月Waymo數據都有所回落,但總裡程整體穩定在8000英裡以上,服務的人數也保持在5千到7千之間,與運營首月的數據相差不大。

但Waymo在南灣地區的75輛Robotaxi僅供員工使用或邀請乘客試乘。從其比較穩定的服務人數來看,Waymo在加州暫時還沒有開放Robotaxi的打算。

當然,這也跟CPUC的規定有關。CPUC季度報告中主要的指標包括:運營總裡程數,總接單數以及車輛空跑(即不載客)總時長等,並且規定載客服務不允許收費,似乎與Robotaxi商業落地業務關聯不大。

Waymo也曾公開表示,CPUC跟蹤免費乘客裡程似乎不會提供任何有價值的數據,因為車輛用於測試目的將截然不同,不可能準確反映出效率,幫助更大範圍的車隊的全面部署。

但加州對自動駕駛車輛測試和商業化運營的管理模式,包括牌照的頒發、規則的制定、公司測試數據的要求、保險的要求等方面的經驗,仍然有值得學習的地方。

相比之下,Waymo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的動作則大膽開放得多。

2018年末,Waymo在鳳凰城周邊258平方公裡的四個郊區裡開展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並且已經在 App Store 上線了 iOS 版的 Waymo One 應用(此前只有安卓平臺)。

目前所有美國的蘋果手機用戶都能在 App Store 搜索並下載該應用,但用戶依舊需要得到 Waymo 批准後才能在鳳凰城打到Robotaxi服務。

用戶幾乎可以從鳳凰城地區的任何地點出發,Robotaxi提供7*24小時的服務。與一般打車App一樣,用戶也可以輸入支付信息,並使用五星級標準對乘車質量進行評分。Waymo表示,儘管Waymo沒有明確表示Robotaxi服務的具體人數,但其App的月度活躍用戶達到1,500+。

目前,Waymo大約有600輛Robotaxi在鳳凰城進行服務。

此外,去年10月,Waymo還透露正在鳳凰城嘗試提供限量的無安全員乘坐的無人駕駛計程車服務,不過只有「幾百名」乘客可以使用完全無人駕駛的交通工具。

近段時間,雷鋒網還了解到,Waymo計劃在今年發布最新的自動駕駛系統,即第五代Waymo DRiveR。新系統將會採用新型雷射雷達傳感器,在成本效益方面可能會有一些「突破」;

同時新系統還擁有改裝後的雷達和視覺系統,以及包括除霜和刮水器元件在內的「全天候」功能以及車載計算能力的「重大升級」。相信在鳳凰城內很快可以看到 Waymo 新款自動駕駛車輛奔馳的身影。

Pony.ai數據有所提升

儘管在數據方面無法與Waymo抗衡,但從Pony.ai向CPUC提供的數據來看,其進步也肉眼可見。

目前Pony.ai在加州爾灣地區共有10臺Robotaxi,主要在爾灣人口密集的核心區,面向數百位市民提供自動駕駛服務。同樣,這些用戶需要註冊才能搭乘Robotaxi。

從Pony.ai提交的2019年11月到2020年1月的季度數據來看,Pony.ai這三個月在加州爾灣的裡程數分別為15,624.66、13,627.45、26,786.69英裡,累計56038.81英裡,約9萬多公裡。

值得一提的是,Pony.ai上一個季度累計的數據也才12004.76英裡(約19320公裡),而這一季度中單月數據都可以秒殺上一整季的數據。

至於在訂單數量上,Pony.ai單月總數集中在2020年1月爆發,總共完成2675單,相比2019年12月的1409單增加了89%;三個月來的累計接單數達到5252次。此前上一季度共累計的訂單數為180單。

此外,Pony.ai單車日均接單數在三個月內實現了超過一倍的增長——從2019年11月的日均5單左右,升至2020年1月的日均超過11單。

可見,Pony.ai在爾灣地區培養用戶的新出行習慣上頗有所獲。

Pony.ai認為,CPUC季報要求提供的數據更聚焦於自動駕駛載客出行的真實情境。

「CPUC季度報告就像是綜合摸底考——雖然不是正式高考,但在摸底考中的成績,也會成為未來正式高考成績——真正的自動駕駛商業化的一個重要參考和預期。」

而Pony.ai在季度報告中的進步也在一定程度上給其帶來更多商業化落地經驗,便於將經驗復用到其他地區。

除了在加州,從2018年12月份開始,小馬智行在國內廣州的南沙核心區域推出了Robotaxi常態化服務,迄今已有超過7萬多次的打車訂單。但具體的運營數據暫未披露。

AutoX業務重心轉移

在CPUC的季度數據報告中,AutoX並沒有透露太多的Robotaxi運營內容。

從2019年5月開始,AutoX開始在加州提供Robotaxi運營服務。但2019年11月到2020年1月之間,Robotaxi向乘客提供服務的總裡程為614.8英裡,前兩個季度的數據分別為:58.8英裡,506英裡。

雖然AutoX在加州的布局不大,但其在國內的Robotaxi進程正在提速。

去年12月,AutoX獲得上海自動駕駛新規2.0發布以來的唯一自動駕駛牌照,有望在上海推出第一批100臺無人駕駛計程車試運營。

此外,AutoX還聯合深圳最大的計程車公司鵬程電動,聯合全國最大的新能源物流車集約化運營服務商地上鐵進行無人車隊運營,探索自動駕駛的商業落地路徑。

在自動駕駛車型上,AutoX也在不斷迭代。CES 2020上,AutoX宣布與歐洲汽車巨頭FCA正式合作,引入與Waymo自動駕駛同款車型Pacifica大捷龍,將推出國內第一款具有系統冗餘,具備真正無人的自動駕駛計程車Robotaxi,實現在中國的大規模落地運營。

而去年12月底完成的Pre-B輪融資,也有望加速其在中國自動駕駛版圖的擴張。

從AutoX的種種動向來看,其戰略和業務重心都在向國內轉移,未來在國內可能會以更多的形式落地自動駕駛。

安波福(Aptiv)累積頗豐

儘管安波福沒有在加州開展自動駕駛載人服務,但其在拉斯維加斯的自動駕駛車輛也十分值得期待。

早在2018年5月Aptiv就與 Lyft 宣布在拉斯維加斯推出付費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比Waymo在鳳凰城推出的Robotaxi服務還要更早一些。

據了解,在項目的早期階段,Aptiv的Robotaxi只能在拉斯維加斯大道和會議中心附近的幾十個場館間往返。但隨著時間的推移,Aptiv擴大了車輛的服務範圍,目前其Robotaxi能夠覆蓋的範圍達3400多個。

在運營車輛數量上,Aptiv也與Waymo旗鼓相當。有75輛改裝版寶馬5系在進行Robotaxi服務,其中有30輛經由 Lyft 的入口為乘客提供打車服務。

任何在拉斯維加斯首次打開Lyft軟體的用戶都會收到信息提示,可查看周圍可用的自動車輛的乘坐情況。

但同樣地,這項服務暫時也不對外開放,只有Aptiv員工和到公司拉斯維加斯技術中心的訪客才能體驗Robotaxi服務。Aptiv表示,在未來的某個時候,這項服務或許會向公眾開放。

就目前來看,Aptiv的自動駕駛車輛收穫的口碑還算不錯。在 Lyft 上,有 98% 的乘客為這些寶馬5系車輛打了 5 星乘客,總體評分高達 4.95(總分 5 分)。

截止今年 2 月,Aptiv已經在拉斯維加斯完成累積 10 萬次自動駕駛出行付費服務。

而隨著Aptiv與現代汽車合作的加深,雙方成立的合資企業屆時會將Aptiv的自動駕駛項目收入囊中,現代汽車也將會為合資公司開發相應自動駕駛汽車專用平臺。未來在2022年雙方會開始部署專用的Robotaxi。

Cruise起步追趕

與前面各路玩家相比,Cruise的自動駕駛載人運營服務才剛剛起步。

半個月前,Cruise剛剛獲得CPUC頒發的自動駕駛車輛運營載客許可證書,成為加州第6家獲得這個證書的公司。

此前,Cruise一直致力於高級自動駕駛,但其間一度因為技術存在較大困難而取消Robotaxi計劃。現在Cruise也還沒有明確表示何時重啟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

不過既然載人許可證都拿到手了,不妨期待一下Cruise下一季在CPUC數據報告中的表現。

文遠知行國內首發

在國內,目前只有自動駕駛玩家文遠知行正式發布了Robotaxi試運營報告。

事實上,文遠知行旗下的合資公司文遠粵行從2019年11月底開始在廣州市黃埔區、開發區中心區144.65平方公裡的城市開放道路上開啟Robo-Taxi試運營服務。

重要的是,文遠知行的Robotaxi服務對公眾全開放,用戶只需要下載叫車應用WeRide Go,就可以呼叫使用,無需申請、審核。

報告數據顯示,從2019年12月01日至31日,文遠粵行Robotaxi在試運營首月共完成8,396個出行訂單,零安全事故,日均出行服務270.8次。

單天最多訂單達到438單,服務訂單總裡程達41,140公裡,共服務4,683名用戶。

儘管沒有像Waymo的車隊7天24小時那樣不間斷,但文遠粵行Robotaxi的運營也勤勤勉勉,從每周一到周日,早八點到晚十點開展運營。

從12月運營首月每天各運營時段的平均訂單數量來看,早晚通勤高峰的訂單需求量最高。單個用戶平均每天的叫車次數為1.8次,每單平均服務裡程為4.9公裡。

文遠知行表示,文遠粵行Robotaxi的日常運營已基本覆蓋除高速以外的所有城市開放道路場景。上下車點已由運營初期的三十幾個擴充到百餘個,並且仍在持續添加中。上下車點的增加使得Robotaxi日常規劃的行駛路線由最初的上千條擴充到上萬條。

至於在用戶反饋上,運營報告顯示,在12月份的服務訂單中,有94%的乘客給出了五星級評價,其中包括「車輛行駛平穩」、「車內整潔」及「安全員態度好」等反饋。

而在五星以下的評價中,部分乘客認為Robotaxi的行駛或剎車狀態不夠穩定、路線規劃不合理、等車時間較長。

儘管當下自動駕駛車上仍然配備了安全員,但文遠知行表示,未來2020年將在部分區域逐步拿掉安全員,實現真正的無人駕駛Robotaxi。

百度有待公布

在國內,自動駕駛勢頭很足的玩家中不能不提百度。其45輛Robotaxi從去年9月26日正式落地長沙,但百度目前還沒有公布Robotaxi的運營信息。

百度Apollo Robotaxi的運營時段為朝九晚五,主要覆蓋範圍在長沙梅溪湖和洋湖片區的135公裡開放路網上,試運營期間不收費。

據雷鋒網新智駕了解,長沙市普通市民可以通過登錄Apollo官網申請成為種子用戶,機會試乘體驗百度的Robotaxi。

在用戶規模上,百度表示會參考國際上的Robotaxi公司,前期會在百人內,2019年底到2020年初會擴大至400-500人的規模,後面會陸續擴大。

此外,百度還在2019年12月30日拿到了北京頒發的40張自動駕駛載人測試牌照,成為國內首批在北京市展開自動駕駛載人測試的企業。

總結:

當下自動駕駛還處於測試與運營並進的階段,玩家們的運營數據也尚無統一的報告標準,因此很難通過披露的隻言片語與部分數據就輕易蓋棺定論,評定優劣。

但另一方面,也說明了自動駕駛技術在走向成熟產品的過程中,依舊面臨著很多挑戰,仍然需要不斷演進技術、打磨產品、嘗試商業化落地,玩家們要經歷的測試還很多。

相關焦點

  • 特效藥離我們還有多遠?
    特效藥離我們還有多遠?日前,央視新聞《新聞1+1》連線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周琪,對熱點問題進行解答。一、我們對病毒有多少了解?周琪表示,對病毒的研究,可以用「萬裡長徵第一步」來形容。面對病毒,它從哪兒來、將到哪兒去,它是什麼樣子?
  • 香港中資投行離華爾街還有多遠?
    依靠香港這一國際樞紐的天然優勢,許多香港的內地券商子公司都自詡為國際金融機構,然而其中不少都還止步於中資的圈子,他們離摩根史丹利、高盛這樣的國際投行還有多遠?國際化的這盤大棋又該如何走?內地券商赴港博弈戰果各有不同從目前在香港上市的各中資券商已公布的2017年業績來看,各主要券商都已經將海外業務納入公司的核心業務結構中,其中不少券商已在香港設立了子公司。
  • 七姊妹星團離地球有多遠? 新研究結果與數據矛盾
    七姊妹星團離地球有多遠?> 昴星團,又稱七姊妹星團,正在引起距離測量上的麻煩。   在過去的20年裡,對於「昴星團距離地球到底有多遠」這個問題一直有著激烈的爭論。現在,射電天文學家也加入了爭論,不過他們的研究結果跟歐洲的衛星數據相矛盾。  距離在天文學中是至關重要的。如果不知道一顆恆星的距離,你就無法知道它的威力有多大。
  • 全國初雪時間表出爐 看看你離初雪還有多遠?
    未來還有哪些地方即將迎來今冬的初雪呢?去哪裡遇雪概率高呢?中國天氣網特別推出全國初雪時間表、大城市遇雪概率榜等獨家產品,來看看你離初雪到底有多遠?西北東北多地初雪遲到 華北地區初雪或提前派送截至11月20日8時,我國新疆北部、青海、內蒙古、黑龍江等多地已經「籤收」了今冬的初雪。
  • 開6000家店後,賣麻辣燙的楊國福離海底撈還有多遠?
    標準化對於一家連鎖品牌的意義很重要,主打標準化也是海底撈成功將火鍋業做大做多,豪放開店,支撐千億市值的重要砝碼。  操練8年後,頤海國際正式成立,成為海底撈集團的獨家火鍋底料供應商。目前,海底撈淨利潤率不足10%,頤海國際2019年的淨利潤率還能保持在16.77%的高位。
  • B端運營:產品商業化過程中,運營要做什麼?
    近幾年隨著企業服務的發展,越來越多同學投身B端運營工作。作者從事B端運營崗位5年,經歷了新產品/成熟產品/廢棄產品線存量維護的多個階段。本文想從一個產品誕生至成熟,以產品發展進度軸的方式,介紹B端運營相關的工作。
  • 真正的碳交易還有多遠
    主持人:那麼,這七個試點的地方他們各自有哪些比較大的亮點或者說有何特點,可以給我們介紹一下。  黃杰夫:因為我沒有參與到這七個地方的這個試點的這個設計,但我從公開的這個報紙和電視,公開的媒體報導當中的話可以看到的話呢,這幾個地方主要的方案的設計都是圍繞當地排放大戶,當地排放大戶那肯定是重工業,包括製造業、包括電力行業、水泥行業,這些大型的排放企業、機構,這是一點。
  • 埃隆·馬斯克的「星鏈計劃」離成功的距離還有多遠?
    從幾個緯度來分折一下「星鏈計劃」顛覆5G、取代6G的可能性及實現目標的距離有多遠。首先,從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背景來看:其類型雖為民營企業,、但有著強大和深厚的政府背景,執行的是美國政府太空探索、空間通信的戰略任務,體現的是國家意志。
  • 國產保險套品牌離杜蕾斯還有多遠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報 記者 史凱 「超薄」「更薄」「致薄」…在人們的印象裡,如此標榜自己的商品除了蘋果電腦以外,還有保險套。一個「薄」字幾乎可以說是對「攔精靈」們從避孕到情趣整部進化演變史的凝練解構,並且儼然已成為企業引領消費升級爭相競逐的著力點。
  • 9家省級實驗室落戶!珠三角離「國家實驗室」還有多遠?
    擁有世界500強企業2家,上市企業154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超過3500家。落戶於南山的鵬城實驗室重點布局網絡通信、人工智慧和網絡空間安全等研究方向,努力引領未來學術方向,與華為、騰訊等科技巨頭深度合作,打造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創新型實驗室。
  • 人類離馬拉松「破2」還有多遠?
    新華社西安9月17日電題:人類離馬拉松「破2」還有多遠?那場挑戰賽充分考慮到了天氣、場地、補給等多方面因素,在一段時間內選擇了一個相對最優的天氣,場地則選擇了在5月份氣溫、溼度和風速都相對適宜的F1蒙扎賽道,來自世界各地的多位職業選手輪換充當2小時配速的「兔子」,為三位挑戰者領跑,每一圈都會有一個摩託騎手為挑戰者遞上定製的碳水化合物能量補給飲料,整個過程中跑者幾乎無需減速。
  • 我國奮鬥者號潛水器成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那裡離地心還有多遠?
    這個消息相信大家也都看到了,畢竟這是當前的一個大熱門話題。海溝往下是什麼,離地心還有多遠這個海溝是地球最深處,那離地球應該是更近一些,那如果在馬裡亞納海溝繼續往下,下面是什麼呢?離地心還有多遠?地球的赤道半徑大約為6378千米,極半徑大約為6356千米,看起來赤道半徑要長一些,畢竟地球自轉,赤道表面的線速度稍大一些,所以赤道略鼓,取平均值,地球的平均半徑大約為6371千米。
  • 你發表的論文離高被引還有多遠?
    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學指標)和WoS、JCR一樣,本質上是一個資料庫,但數據來源於WoS,內容方面主要是關注研究機構、論文和期刊等的影響力。既然涉及到排序,肯定要將學科進行分類,例如中科院分區把所有期刊分為13個大類(升級版為18個),JCR將所有期刊分為255個小類。
  • 關注|我們離治癒愛滋病還有多遠?
    那麼,我們離這個目標還有多遠?截止目前,世界上只有一個人被治癒了愛滋病,他的名字叫Timothy Brown(也被稱為「柏林病人」,因為他住在德國柏林)。Timothy在被查出HIV感染超過了10年之後,於2006年又被診斷出患有白血病。為了治療白血病,醫生給Timothy進行了骨髓移植。
  • A股七家未盈利生物藥企兩家破發 還有多家「趕考」科創板
    以第五套上市標準闖關科創板的疫苗研發企業歐林生物近日首發過會,離上市又近了一步。自2020年1月A股迎來首家未盈利企業迄今,已有澤璟製藥、君實生物、康希諾、前沿生物、神州細胞、艾力斯、百奧泰七家未盈利生物醫藥企業登陸A股。與此同時,還有多家未盈利藥企正在「趕考」科創板。
  • 科學網—生物傳感器「即時檢測」還有多遠
    生物傳感器的物理形態和應用情景將實現個性化。未來十年,生物傳感器的發展不再是像智能手錶或者健身手環那樣,而是通過3D列印技術實現個性化的需求。 ■羅奇斌 Apple Watch發布,最吸引眼球的賣點莫過於生物傳感器,那麼生物傳感器的「即時檢測」(POCT)到底離我們還有多遠?
  • 用基因預測疾病治療疾病 離成為現實還有多遠?
    用基因預測疾病,離現實還有多遠?  每個人都需要擁有一張含有個人遺傳信息的「生命說明書」,這些年來,科學家們一直致力於關於基因檢測的研究,利用獲取的基因研究數據,來評估人類身體的健康走向和疾病發生率,希望因此而使人類規避病痛,更加健康。我們真正做到了嗎?
  • 年終盤點:塑料光纖離FTTH還有多遠?
    保障FTTH順利實施,在PON設備使用已經十分成熟的情況下,樓宇和室內光纖布線成為FTTH推廣最後一道難關。運營商在不斷地測試和規範布線方案和標準,線纜提供商也在不斷將室內布線系統完善。通信用塑料光纖(POF,以下簡稱「塑料光纖」)以其芯徑大、柔韌性好、可塑性強、質量輕、價格低廉、環保等優點而受到國際上的普遍關注。
  • B站離真正「破圈」還有多遠?
    不過,近期B站憑藉跨年晚會及二次上市傳聞,再次贏得市場關注,股價也再創新高,最近一個交易日收盤價突破100美元大關。那麼,「小破站」離真正「破圈」還有多遠?   B站股價一年暴漲360%  1月5日,有媒體報導,B站正為在香港第二次上市做準備,該次IPO可能籌集超過20億美元的資金,高於去年的預期。對此,B站方面的回應稱,「不予置評」。
  • 移居火星:離我們還有多遠?
    移居火星:離我們還有多遠? 許多業內知名人士都曾提出讓火星變暖的想法,甚至是給它重塑一個大氣層。 1971年,卡爾·薩根提出將火星冰冠上所有的冷凍水和二氧化碳全部蒸發,由此產生的氣體將使火星變暖。或者還有更奇怪的方法。研究人員正在探索如何將其他物種的DNA與人類細胞結合起來,使航天員更能抵抗太空飛行的有害影響。科學家們看上的DNA來源於恢復力極強的水熊蟲,它是目前已知唯一能在太空環境中存活的動物。聽起來是不是有點X戰警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