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報記者 張柳靜
日前,B站(嗶哩嗶哩)再次被傳出將赴港二次上市。對此傳聞,B站方面表示不予置評。不過,近期B站憑藉跨年晚會及二次上市傳聞,再次贏得市場關注,股價也再創新高,最近一個交易日收盤價突破100美元大關。那麼,「小破站」離真正「破圈」還有多遠?
B站股價一年暴漲360%
1月5日,有媒體報導,B站正為在香港第二次上市做準備,該次IPO可能籌集超過20億美元的資金,高於去年的預期。對此,B站方面的回應稱,「不予置評」。
據記者梳理,B站創立於2009年6月26日,早期是一個集動畫、漫畫、遊戲等ACG元素為一體的視頻創作、分享平臺,用戶多是漫迷和遊戲發燒友。2018年3月28日,B站宣布在美國納斯達克正式上市,發行11.50美元/存託證券,整體募資規模4.83億美元。由此,B站逐漸成為一個家喻戶曉的的二次元視頻平臺。
而如今的B站,早已不僅僅是二次元用戶的聚集地,而是成為了一個全方位、多角度的多元文化社區平臺,囊括了生活、體育、教育等多領域的用戶。
2021年伊始,B站股價在新年首個交易日大漲10.52%,報收94.74美元。截至1月5日收盤,B站報102.46美元,再創新高。上市不到3年的B站,股價累計漲幅超7倍。據同花順數據統計,僅在2020年,B站升幅就達360.37%,漲幅驚人。
B站暴漲背後的受益者都有誰?記者查看其股權結構時發現,騰訊、阿里巴巴都是其大股東。其中,騰訊是B站的第二大股東。2018年10月3日,騰訊斥資3.17億美元增持B站,持股增至12%。2019年,阿里巴巴緊隨其後入股,一舉買入2300多萬股,持有約8%的股份,成為B站的第五大股東。2020年2月,騰訊增持B站,持股比例升至18%。
年輕人喜歡的文化社區
B站是國內許多年輕人喜歡的多元文化社區平臺,被用戶親切地稱為「小破站」。B站董事長兼CEO陳睿曾表示,「其實我們用戶的畫像跟之前並沒有明顯的變化,我們的用戶的平均年齡仍然是在21歲左右,我們的新增用戶的平均年齡是在20歲左右。」換言之,Z世代是B站主要的用戶群體。
所謂Z世代,指的是1995年之後出生的人群,這類人群多數人為獨生子女,孤獨感對其消費行為具有重要影響,同時作為網際網路原住民,該群體渴望通過網際網路找到同好從而獲得認同感。
不過,上市後的B站並不滿足於二次元用戶,而是圍繞「用戶+內容」,不斷「破圈」。天風證券分析指出,2019年起,B站明顯加快了「出圈」腳步,內容生態更加多元化,包括將往年圍繞二次元文化的拜年升級為基於年輕人文化的「最美的夜」晚會,體現了B站憑藉高品質的內容和品牌營銷,弱化平臺二次元標籤的發展思路,推動品牌升級與用戶增長。
方正證券分析師楊仁文也稱,伴隨著內容的持續「破圈」,B站的品牌認知度與影響力都獲得極大提升,不僅吸引了海量用戶和創作者的加入,也賦予了社區更多的商業潛能。憑藉著高質量的用戶群體,B站對品牌廣告主的吸引力持續提升。
在2020年bilibili營銷夥伴面基大會上,B站副董事長兼營運長李旎透露,2020年8月B站月活躍用戶首次突破2億,每兩個年輕人中就有一個B站用戶。
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B站日均視頻播放量13億,同比增長77%;月均互動數55億,同比增長117%;通過考試的「正式會員」數9700萬,同比增長56%,第12個月留存率超80%。
虧損加劇考驗平臺變現路徑
不過,B站想要「破圈」,最重要的還是要有商業變現能力。目前來看,B站主要還是依靠遊戲、直播、增值服務以及廣告變現。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B站營收達到32.2億元,同比增長74%。
從收入結構來看,遊戲業務收入仍是其主要的營收來源。2020年三季度,B站遊戲業務收入同比增長37%,至12.8億元;廣告、增值服務等非遊戲業務也快速增長,其中電商及其他收入4.1億元,同比增長83%。
營收一直在增長,虧損也一直在擴大。據統計,截至2020年三季度,B站淨虧損達11.009億元,2019年同期虧損4.057億元,同比擴大171%。
對此,獨立財經評論員周正國對記者表示,B站商業模式變現主要是廣告和訂閱費,還可以學習奈飛的商業模式,自己出品定製視頻。
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向記者表示,這未必說明B站的商業模式有問題,只是沒有達到盈利的臨界點而已。「這一點要看B站的現金流轉正的節點是什麼,需要從收入增長和投資與費用支出兩個方面進行切合實際的分析,在努力增收的同時還要保證必要的投資所需,以推動公司業務儘快跨過現金流轉正與實現最終盈利的臨界點。」
據披露,B站虧損的主要原因是費用增加,尤其是市場營銷費用增加導致。記者注意到,2020年第三季度,B站銷售及營銷費用達到11.9億元,環比增長76.3%,同比增長227%;B站的單季度虧損則達到了歷史性的9.9億元。
據上述財報顯示,銷售費用的大漲,主要是因為B站APP和品牌的渠道、營銷費用的上漲,以及公司移動遊戲的推廣,加上銷售及市場人員的增加。
「雖然目前內容領域是B站重點投入對象,但投入成本過高。想要源源不斷獲取優質的新內容,這對B站的資金承壓能力提出了挑戰。而B站2020年第三季度依然沒有實現盈利。」網際網路分析師丁道師稱。
「對於B站來說,雖然在各大風口都有布局,但其業務和專業平臺相比終究有所差距。」丁道師說,比如遊戲直播有鬥魚和虎牙、長視頻有愛優騰,短視頻有抖音快手等。
港股上市流程相對便捷
對於傳聞B站要赴港二次上市的消息,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向信息時報記者表示:「赴港上市除了能夠實現融資解決B站的資金需求與流動性壓力外,還能提升B站的股票流動性,對於B站的市值有正向作用。」
2020年以來,中概股回歸A股/H股漸成趨勢,網易、京東、新東方等紛紛回香港二次上市。
對於中概股紛紛選擇赴港上市,經濟學家宋清輝分析稱,「主要原因有幾點:一是港股上市流程相對更為便捷,深滬港通之後內地資金也可以配置;二是港股很多監管要求和美股類似,上市條件基本一致;三是港股是全球資金布局,有國際配售,容易容納大市值公司。」
相關數據
●2018年3月28日,B站宣布在美國納斯達克正式上市,發行11.50美元/存託證券,整體募資規模4.83億美元。
●截至2021年1月5日收盤,B站報102.46美元,再創新高。上市不到3年的B站,股價累計漲幅超7倍。據同花順數據統計,僅在2020年,B站升幅就達360.37%。
●2018年10月3日,騰訊斥資3.17億美元增持B站,持股增至12%。2019年,阿里巴巴緊隨其後入股,一舉買入2300多萬股,持有約8%的股份,成為B站的第五大股東。2020年2月,騰訊增持B站,持股比例升至18%,是B站的第二大股東。
●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B站營收達到32.2億元,同比增長74%;淨虧損達11.009億元,同比擴大171%。
●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B站日均視頻播放量13億,同比增長77%;月均互動數55億,同比增長117%;通過考試的「正式會員」數9700萬,同比增長56%,第12個月留存率超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