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上午,永康市古山鎮一村,十多戶居民家中的水井、搖井,不用電,不用搖,就譁啦啦地直往外冒。與此相距500米的一戶居民家,卻打不上水。
大家議論紛紛:是地震先兆還是扎了水脈?
通訊員 周靈芝 張豪建 記者 應巧盈
十餘戶居民家井水外冒 還有一戶打不出水來
昨天下午3點,我們來到古山鎮一村的小副食店,店主胡先生得知來意,主動為我們帶路。
最先發現冒水的是胡關妙家。胡大媽說,前天上午9點左右,她拎著幾株青菜,來到自家的搖井前,正準備搖搖柄時,奇怪的一幕發生了——井水咕嘟咕嘟地從下往上冒,就像泉水似的。
她跑到附近的小店,向大家通報:「我家搖井會自己冒水了。」
幾個人來到她家看新鮮,果然,水不斷往上湧,但水質不好,像陰溝裡的水,又黑又混濁。
胡大媽說,這口搖井是十多年前安裝的,一直水質很好,家裡吃的用的都在這裡。近幾年只作洗滌用。
接著,我們又來到黃康平家。他家的水井井口不大,直徑不到半米,但井欄有40釐米高。前天中午11點半,他家的井水也往外冒,就像燒開的水一樣在「沸騰」,井水漫出了井欄,黃康平5歲的孫女還踩水玩。
黃康平的女兒說:「井裡裝有管子,都用水泵抽水,從沒見過井水漫出來過。有時用桶打水,也要三四米長的繩子。」
還有一口井打不到水,我們又跟著胡先生來到建平家。他說,平常要用水時,就開下水泵開關,隨時有水可用,可那天卻突然抽不上水了,打開井蓋一看,水位低得快見底了。
「那現在打得上來嗎?」
「現在正常了。」
前天9點到12點,有十餘口井出現反常,昨天都已恢復到正常水位。
附近有廢棄螢石礦 水井與地下採空區相關聯
昨天下午,永康市國土局地礦科請來金華市地質專家金太平察看現場。
永康市國土局地礦科陳副科長說,印尼海嘯那年,永康象珠鎮山西村池塘突然水位上漲,在塘埠頭洗衣服的居民措手不及,鞋子被浸溼。芝英鎮柿後村水井水位上漲,井水漲過井沿。但像古山一村這樣的情況,在永康是第一次出現。
金太平轉身問陳科:「附近有沒有廢棄的礦山?」
「有。我們去年還治理了這些井口。」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古山鎮前黃村、古山加油站附近有兩個較大規模的螢石礦,已廢棄多年。為防止居民偷偷開採礦石,到礦井洞口納涼、探險,去年,永康市國土局用混凝土填埋了所有的洞口。
金太平分析:這十幾口水井與附近廢棄的地下礦井連成一條線。礦山廢棄多年,但地下採空區充盈著地下水,在地殼活動中,採空區有可能塌方,巷道裡的石頭也會發生鬆動,從而使地下水產生不平衡,同時產生一種力,沿著地下斷裂帶傳送到地表。而地表構造有深有淺,地表淺的地方,如這十餘口水井,引力就會在此處釋放出來。但因釋放不均勻,造成局部水位上升,局部水位下降。這就是為什麼有水井往外冒水,有的水井水位卻下降了。
有居民說,當時正在打井,會不會是這個緣故?
「只是一種巧合。打井的那點壓力,不可能把十幾口井的水位抬高。」
金太平推斷,這種局部地區、局部時間發生的不正常現象,不會引發大的地質災害,居民們不用擔心。但仍需密切關注這些水井的水位、水質變化情況,如果繼續發生這種現象,就要進行更加詳細的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