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讀懂非晶矽太陽能電池及其應用

2021-02-08 傳感器技術


由於非晶矽結構是一種無規網絡結構,具有長程無序性,所以對載流子有極強的散射作用,導致載流子不能被有效地收集。為了提高非晶矽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和穩定性,一般不採取單晶矽太陽能電池的p-n結構。這是因為輕摻雜的非晶矽費米能級移動較小,如果兩邊都採取輕摻雜或一邊是輕摻雜另一邊用重摻雜材料,則能帶彎曲較小,電池開路電壓受到限制;如果直接用重摻雜的p+和n+ 材料形成p+ -n+ 結,由於重摻雜非晶矽材料中缺陷態密度較高,少子壽命低,電池性能會很差。因此,通常在兩個重摻雜層中澱積一層未摻雜非晶矽層(i層)作為有源集電區,即p-i-n結構。


非晶矽太陽能電池光生載流子主要產生於未摻雜的i層,與晶態矽太陽能電池載流子主要由於擴散而移動不同,在非晶矽太陽能電池中,光生載流子由於擴散長度小主要依靠電池內電場作用做漂移運動。當非晶矽電池採取pin結構以後,電池在光照下就可以工作了,但因存在光致衰退效應,電池性能不穩定,電池轉換效率隨光照時間逐漸衰退,所以電池的結構與工藝還要進一步優化。


影響非晶矽電池轉換效率和穩定性的主要因素有:透明導電膜、窗口層性質(包括窗口層光學帶隙寬度、窗口層導電率及摻雜濃度、窗口層激活能、窗口層的光透過率)、各層之間界面狀態(界面缺陷態密度)及能隙匹配、各層厚度(尤其i層厚度)以及太陽能電池結構等。非晶矽薄膜電池的結構一般採取疊層式或進行集成或構造異質結等形式。


非晶矽電池生產工藝簡單且溫度低、耗能小,其市場份額逐年提高。目前,一半以上薄膜太陽能電池公司採用非晶矽薄膜技術,預計幾年內,非晶矽薄膜在未來薄膜太陽能電池中將佔據主要份額。但光電轉換效率低和光致衰退效應是當前非晶矽薄膜電池存在的兩大主要問題,為提高效率和穩定性人們在新器件結構、新材料、新工藝和新技術等方面需要加強探索。


如在電池結構方面採取疊層式和集成式;在透明導電膜反方面採用不僅具有電阻率低而且具有阻擋離子汙染、增大入射光吸收和抗輻射效果的透明導電薄膜代替目前的ITO、ZnO、ZnO#Al等導電膜;在窗口層材料方面探索新型的寬光學帶隙和低電阻材料的窗口層材料,如非晶矽碳、非晶矽氧、微晶矽、微晶矽碳等;在非晶矽薄膜製備技術方面可以改進RF-PECVD、超高真空PECVD技術、甚高頻(VHF)PECVD技術和微波PECVD等技術,延長薄膜光子壽命、提高載流子輸運能力和薄膜的電子性能以及穩定性等;在界面處理方面可以採取如氫鈍化技術以及插入緩衝層減少界面複合損失,提高電池短路電流和開路電壓。


儘管目前效率低性能不穩定是阻礙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的主要障礙,然而優化非晶矽薄膜電池的各種技術都還是切實可行的,隨著科技的進一步發展,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將會得到大規模化應用。


相關焦點

  • 柔性非晶矽太陽能電池性能的研究
    摘要:隨著光伏技術的發展,光伏發電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種類也越來越多,從傳統的光伏電站(離網或併網),到光伏建築一體化(BIPV),到PV-LED等等。這些應用中,絕大多數採用的是剛性太陽能電池,如晶體矽電池。而在一些剛性電池無法勝任的場合中,柔性太陽能電池正以其獨特、柔韌的特點贏得了一席之地,在各種戶外便攜的應用裡,特別是科考、軍工等領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 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及製造工藝及其結構等介紹
    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及製造工藝 內容提綱 一、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結構、製造技術簡介 二、非晶矽太陽能電池製造工藝 三、非晶矽電池封裝工藝 一、 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結構、製造技術簡介 1、電池結構 分為:單結、雙結、三結 2、製造技術 三種類型: ①單室,多片玻璃襯底製造技術 該技術主要以美國
  • 高性能非晶矽太陽能電池蘇州造 前景不可限量
    而新能源產業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太陽能,又是新能源產業瞄好的重點。     有人說,太陽能太陽能,有了太陽就有能,沒有太陽就無能。     這話只說對了一半——以前確實如此,現在就不對了,陰雨天甚至在日光燈底下,一種太陽能電池照樣能發電。這種電池還能用在大棚上促進果蔬生長,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這種太陽能電池,就是高性能非晶矽太陽能電池。
  • 柔性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技術
    薄膜太陽電池在降低成本方面比晶體矽(單晶或多晶)太陽電池具有更大的優勢,一是實現薄膜化後,可極大地節省昂貴的半導體材料;二是薄膜電池的材料製備和電池同時形成,因此節省了許多工序;三是薄膜太陽電池採用低溫工藝技術,不僅有利於節能降耗,而且便於採用廉價襯底(玻璃、不鏽鋼等)。
  • 柔性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技術解析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在過去的幾十年中,人類經濟活動的持續高速發展使得電力需求迅速增加。太陽電池是一種利用光生伏特效應將太陽能能直接轉換為電能的半導體器件,很容易實現併網發電或作為獨立能源。薄膜太陽電池在降低成本方面比晶體矽(單晶或多晶)太陽電池具有更大的優勢,一是實現薄膜化後,可極大地節省昂貴的半導體材料;二是薄膜電池的材料製備和電池同時形成,因此節省了許多工序;三是薄膜太陽電池採用低溫工藝技術,不僅有利於節能降耗,而且便於採用廉價襯底(玻璃、不鏽鋼等)。
  • 矽太陽能電池的結構、發電原理及其應用前景
    太陽電池最早問世的是單晶矽太陽電池。矽是地球上極豐富的一種元素,幾乎遍地都有矽 的存在,可說是取之不盡,用矽來製造太陽電池,原料可謂不缺。但是提煉它卻不容易,所以人們在生產單晶矽太陽電池的同時,又研究了多晶矽太陽電池和非晶矽太陽電池,至今 商業規模生產的太陽電池, 還沒有跳出矽的系列。
  • 成都旭雙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線投產
    昨日, 東旭集團成都旭雙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線一期工程正式建成投產。據了解。此次投資12億元的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線一期,設計年產達60兆瓦。而在此後將建設投產的二期項目,將擴建150-200兆瓦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線。
  • 旭雙太陽能首批非晶矽薄膜光伏電池組件成功發貨
    索比光伏網訊:世紀新能源網消息:成都旭雙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是東旭集團在太陽能產業成功布局的第一個太陽能電池生產基地,一期工程年產60MW的非晶矽薄膜電池及組件產線於2012年3月31日正式投產,經過半年的試產,各項指標均已達到設計要求,處於世界領先水平,且經客戶對旭雙太陽能考察、產品檢測後,以優越的質量和具有競爭力的價格取得了用戶最終信任,並於10月21日實現了首批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
  • 拓日新能:非晶矽太陽能電池龍頭企業
    拓日新能是目前唯一一家在國內上市的主營業務完全為光伏業務的上市公司,其2007年產能為10MW,位居中國第一,是國內當之無愧的非晶矽太陽能電池龍頭企業。公司技術實力雄厚,擁有自製關鍵生產設備的能力,生產線的自製化率已經達到70%以上。同時,通過不斷技術改造來提高公司產品的性能和降低生產成本,從而具備了較強的核心競爭優勢。
  • 太陽能電池的分類及其性能參數
    1、晶矽太陽能電池   晶矽太陽能電池分為單晶矽太陽能電池、多晶矽太陽能電池和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三種。多晶矽太陽能電池的生產需要消耗大量的高純矽材料,而製造這些材料工藝複雜,電耗很大,在太陽能電池生產總成本中己超二分之一。   (3)非晶體薄膜太陽能電池 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與單晶矽和多晶矽太陽電池的製作方法完全不同,工藝過程大大簡化,矽材料消耗很少,電耗更低,成本低重量輕,轉換效率較高,便於大規模生產,它的主要優點是在弱光條件也能發電,有極大的潛力。
  • 雷射加工應用於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製造
    光穿過透明的TCO被電池吸收,要求有較高的透過率;另一方面,TCO是導電的,可作為電池的一個電極。太陽能電池就是以TCO薄膜為襯底生長的,用等離子體增強化學氣相沉積法(PECVD)生長的太陽能電池層也稱為有效層。有效層包括兩個pin串聯的雙結結構。與TCO薄膜連接的第一結稱為頂層非晶矽層a- Si:H,能吸收短波長光子,與非晶矽層連接的第二結稱為底層微晶矽層ucSi:H,能吸收長波長光子。
  • 全國最大非晶矽太陽能薄膜電池項目落戶崇州
    總投資6億元的非晶矽太陽能薄膜電池項目將於7月在崇州市工業集中發展區開建。這是記者日前從崇州市工業集中發展區獲悉的消息。     據介紹,非晶矽太陽能薄膜電池項目的主要投資方是四川凱邁集團下屬的四川光亮投資有限公司,光亮投資公司於去年10月與崇州市確定了該項目。據凱邁集團董事長錢霄芒介紹,該公司將在1年內建成第一條生產線,30個月內建成全部項目。項目建成後,公司年生產非晶矽太陽能薄膜電池的能力將達到30兆瓦,為全國最大,年上繳稅收超過4500萬元。
  • 綜藝光伏26MW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線投產
    經過近一年時間的建設,綜藝股份(600770)旗下江蘇綜藝光伏有限公司首條年產能為26MW的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線於12月29日正式投產,這表明綜藝股份的太陽能產業之路邁出了卓有成效的一步。
  • 非晶矽太陽能電池效率創新紀錄
    (photochemical upconversion),可以把通常丟失在太陽能電池中的能量轉變成電力。這一發現已發表在《能源與環境科學》(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雜誌上。蒂姆•施密特教授說,使用變頻技術這一工藝,可利用的這部分太陽光譜,目前未被太陽能電池使用,這就不需要耗巨資重新開發太陽能電池。
  • 日本首次通過塗抹液體矽形成非晶矽薄膜生產太陽能電池
  • 「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 關鍵工藝技術研發」通過驗收
    發表於:2011-07-15 08:51:34     作者:李中華來源:Solarbe.com河南新能光伏有限公司承擔著我省「十一五」重大科技專項「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關鍵工藝技術研發」任務。7月13日上午,該項目驗收會在華強建國酒店舉行。
  • 單晶矽、多晶矽及非晶矽太陽能電池的區別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太陽電池最早問世的是單晶矽太陽電池。矽是地球上極豐富的一種元素,幾乎遍地都有矽的存在,可說是取之不盡,用矽來製造太陽電池,原料可謂不缺。但是提煉它卻不容易,所以人們在生產單晶矽太陽電池的同時,又研究了多晶矽太陽電池和非晶矽太陽電池,至今商業規模生產的太陽電池,還沒有跳出矽的系列。
  • 一文看懂IBC太陽能電池技術
    一文看懂IBC太陽能電池技術 1975年,Schwartz首次提出背接觸式太陽電池,最初應用於高聚光系統中。經過多年的發展,研發出了交叉指式背接觸(IBC,Interdigitatedbackcontact)太陽電池。
  • 單晶矽、多晶矽、非晶矽電池優缺點分析
    太陽電池最早問世的是單晶矽太陽電池。矽是地球上極豐富的一種元素,幾乎遍地都有矽的存在,可以說是取之不盡的,用矽來製造太陽電池,原料可謂不缺。但是提煉它卻不容易,因此人們在生產單晶矽太陽電池的同時,又研究了多晶矽太陽電池,至今商業規模生產的太陽電池,還沒有跳出矽的系列。那麼該如何正確區分單晶矽、多晶矽與非晶矽電池呢?
  • 薄膜太陽能電池優缺點_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生產
    薄膜太陽能電池優缺點   薄膜型太陽能電池由於使用材料較少,就每一模塊的成本而言比起堆積型太陽能電池有著明顯的減少,製造程序上所需的能量也較堆積型太陽能電池來的小,它同時也擁有整合型式的連接模塊,如此一來便可省下了獨立模塊所需在固定和內部連接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