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諾貝爾獎獲得者2020世界大會將在京召開—新聞—科學網
記者11月23日從諾貝爾獎獲得者世界大會組委會獲悉,以「科學無邊界、科技共同體」為宗旨的「諾貝爾獎獲得者2020世界大會」將在北京召開。
-
聚焦中微子-新聞專題-科學網
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的中微子研究組也從1996年開始研究中微子振蕩並建立相關的新物理理論模型。 科學網作為以網絡社區為基礎構建起面向全球華人科學家的網絡新媒體,利用網絡平臺優勢,2012年3月8日第一時間網絡同步直播中微子實驗結果新聞發布會
-
2014年諾貝爾獎10月6日起陸續揭曉—新聞—科學網
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2014年諾貝爾獎揭曉儀式將於10月6日起陸續舉行。 今年諾貝爾獎各獎項的具體揭曉時間如下: 1、生理學或醫學獎:不早於斯德哥爾摩時間6日11時30分(北京時間6日17時30分); 2、物理學獎:不早於斯德哥爾摩時間7日11時45分(北京時間7日17時45分); 3、化學獎
-
亞洲水塔最新研究成果入選聯合國專題報告—新聞—科學網
亞洲水塔區冰川與冰凍圈補給河流分布 《團結在科學之中2020》專題報告 近期,中國科學院院士姚檀棟與聯合國框架下組織的其他科學家一起,撰寫完成並在聯合國發布了《團結於科學2020》報告。此次發布的《團結於科學2020》報告,是在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的指導下完成的。 通過WMO、全球碳項目(GCP)、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UNESCO-IOC)、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等國際權威組織機構的共同努力,報告對全球氣候系統的狀態進行了評估。 姚檀棟是報告中「水與冰凍圈」主題的主要作者。
-
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專題論壇在京舉辦—新聞—科學網
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專題論壇在京舉辦
-
聚焦論文造假-新聞專題-科學網
-
別急,笑一個先—新聞—科學網
利用蚯蚓「抖」出法拉第波、通過實驗證明用人類糞便冷凍後製作的刀具並不好用、忍受不了別人吧唧嘴是得了「恐音症」……日前,國內知名泛科普文化平臺果殼聯合快手科普推出了2020
-
2020全國植物生物學大會在深圳召開—新聞—科學網
李家洋為許智宏頒發終身成就獎 2020年衛志明青年創新獎獲獎者 獲獎者與頒獎嘉賓合影 大會組委會供圖 10月11日至14日,2020 大會設置主題報告、專題報告、青年學者論壇等環節。與會專家圍繞植物基因組學、表觀遺傳、光合作用、植物代謝、植物營養與環境、植物生殖發育、植物細胞信號、植物非生物逆境、植物生物互作等主題,結合自己的科研領域作學術報告,並聚焦農業、生態環境等領域面臨的重大問題展開交流研討。
-
諾貝爾獎獲得者2020世界大會將在京召開
記者11月23日從諾貝爾獎獲得者世界大會組委會獲悉,以「科學無邊界、科技共同體」為宗旨的「諾貝爾獎獲得者2020世界大會」將在北京召開。
-
科學網—2020搞笑諾貝爾獎公布
-
傅伯傑獲2020年英國皇家地理學會榮譽會士—新聞—科學網
5月18日,英國皇家地理學會(RGS-IBG)公布了2020年度獎章與榮譽會士授予名單,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部部長傅伯傑被授予英國皇家地理學會榮譽會士
-
[新聞1+1]我們應該追求諾貝爾獎
專題:新聞1+1 專題:2008年諾貝爾獎 央視網消息:點擊觀看視頻>>> > [新聞1+1] 我們今天為什麼不能把窗戶紙捅破,我們在乎諾貝爾獎,我們也應該在乎,因為對於中國人來說,好像我們沒有實現的夢很少了,奧運會不要說了,連中國足球都進過世界盃,但是居然我們沒得過諾貝爾獎。
-
2020中國國際石墨烯創新大會舉行—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專家介紹石墨烯晶圓研發成果 10月16日至18日,「2020全國石墨烯領域專家、企業家等近500人現場參加了活動,來自國內外的3000多名石墨烯材料專家、企業家、展商單位等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齊聚一堂, 大會邀請到石墨烯諾貝爾獎獲得者、歐盟旗艦計劃戰略委員會主任Andre Geim(線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主任幹勇,中國科學院院士錢逸泰,歐洲科學院院士、歐盟石墨烯旗艦計劃項目負責人Xinliang Feng,歐盟石墨烯旗艦計劃科技官兼管理部主席
-
剛剛,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新聞—科學網
北京時間10月5日下午5點34分許,2020 今年的諾貝爾獎單項獎金增加到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760萬元),比2019年增加100萬瑞典克朗。 今年的諾貝爾獎被授予為對抗血源性肝炎做出決定性貢獻的三位科學家,血源性肝炎是導致世界各地的人罹患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全球健康問題。 Harvey J. Alter、Michael Houghton和Charles M.
-
全國有機化學學術會議聚焦「化學合成」—新聞—科學網
諾貝爾獎獲得者Karl Barry Sharpless為與會者帶來了一項突破性進展——新一代「點擊化學」。他介紹,「點擊化學」已被廣泛應用於有機化學、聚合物材料合成、生物分子標記、抗體修飾、藥物開發等一系列重要的研究和生產領域,擁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
2020年的諾貝爾獎頒獎禮,和以往時候都不太一樣……
自1901年起,除因戰亂中斷外,每年的這一天,諾貝爾獎組委會都會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隆重的頒獎儀式。然而,由於新冠疫情的肆虐,2020年諾貝爾獎頒獎典禮改為線上舉行,頒獎晚宴也不得不取消,半個多世紀以來首次打破傳統。資料圖:當地時間2018年12月10日,瑞典斯德哥爾摩,2018諾貝爾獎晚宴舉行,諾貝爾獎得主、瑞典王室成員與眾多名流出席,觥籌交錯。
-
科學家發現「單元素氧化物催化劑」—新聞—科學網
即使已發現的單元素氧化物,如三氧化二鋁,四氧化三鐵(合成氨工業諾貝爾獎催化劑),五氧化二釩等,通常單元素的原子數很難超過五個。 為了合成多個單元素原子氧化物,在餘焓等人提出「無機配體配位/支撐金屬催化劑」新概念的基礎上,研究人員以簡單廉價的無機鹽為研究對象,分別在水中一步合成了六個釩原子和六個鉬原子的兩種氧化物,可以在空氣中溫度存在。
-
常識積累:2020年諾貝爾獎
2020年諾貝爾獎是由諾貝爾獎基金會主辦的綜合類獎項,共設置6類獎項,已於2020年10月5日至12日陸續揭曉。在備考過程中,各位考生需要了解每個獎項的獲得者,以及他們的成就。
-
2020年首隻秦嶺大熊貓誕生—新聞—科學網
「樓生」升級當姥姥了
-
首株環境樣本中分離的新型冠狀病毒毒種信息發布—新聞—科學網
圖為2020年1月6日採集自湖北武漢的臨床患者的毒株圖像顯示。在該服務系統中,其生物危害程度屬於二類。nCoV 繼1月24日發布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病毒病預防控制所分離的我國第一株從臨床樣本中分離的病毒毒種信息及其電鏡照片後,新型冠狀病毒國家科技資源服務系統(以下簡稱服務系統,連結為http://nmdc.cn/#/nCoV)於1月27日再次發布了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從環境樣本中分離的第一株新型冠狀病毒中英文名稱、編號(NPRC 2020.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