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飲食豐富這一點是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都公認的,很多人以為是中國地大物博,能夠拿來烹飪的食材比較多,所以飲食才豐富。其實這個並不是主要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因為中國的烹飪方式比任何一個國家都要多。
中餐一共有26種烹飪方式,分別是炒、爆、熘、炸、烹、煎、貼、燒、燜、燉、蒸、汆、煮、燴、熗、拌、醃、烤、滷、凍、拔絲、蜜汁、燻、卷、滑、焗。這其中有很多都是在歷史的長河中慢慢被發展出來的,不過有英國人卻表示:中國人8000年前就學會用水蒸汽烹飪,為何沒發明出蒸汽機?
這個英國人說的其實就是中餐裡的「蒸」,人類在發現火之後最先掌握的烹飪方式就是用火去烤食物。慢慢的隨著陶器的出現,人類學會了在陶器裡加水,將食物用水煮熟。但是這樣就出現了一個問題,一些食物在煮的過程中容易粘在陶器上,導致這些陶器破裂。
所以甑出現了,這是一種距今約8000年的廚具,烹飪的原理就是把甑放在煮水的陶器上,利用水蒸氣的溫度將食物蒸熟。而在那之後蒸這種方式也成為了中國人非常常用的一種烹飪方式,並由此衍生出來清蒸、粉蒸等手法。
而這個英國人說的其實也沒錯,中國人在掌握了蒸汽的秘密長達8000年的時間裡,卻沒有想到將它應用在科技上。其實這也是因為古人的思想觀念沒有發生改變,完全沒有想到能夠利用水蒸氣來提供動能。
實際上除了水蒸氣之外,還有很多東西是中國古人最早開始發現或者掌握的,但是最終卻都只是應用在普通的生活中,這其實是比較可惜的一件事。那麼大家還知道有什麼類似的科技嗎?歡迎在留言區發表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