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特發明蒸汽機的故事眾所周知,我們知道,蒸汽機利用的是蒸汽的能量,將其轉化為機械功(就是往復式運動)。18世紀的工業革命因其而起,十九世紀最早出現的機車也是以蒸汽推動的,蒸汽機車的稱霸機車界的現象一直持續到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
蒸汽機車是利用蒸汽機,把燃料(一般是煤)的化學能轉化為熱能,在把熱能轉化為機械能,從而使得機車運行的一種火車機車。它主要是由鍋爐、蒸汽機、車架走行部和煤水車四部分組成。
作為陸地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的鐵路最早起源於英國。鐵路初創時期,蒸汽機是作為唯一的牽引動力的。蒸汽機車的發展歷史很漫長,期間不乏天才的設想,而喬治·史蒂芬孫——鐵路之父,蒸汽機車的鼻祖開創了鐵路紀元。
估計不少人會猜測,這麼複雜的機器,肯定是位才華橫溢的科學家發明的,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因為家庭貧困,史蒂芬孫從小被剝奪了上學的權力,8歲便開始替人放牛,賺錢補貼家用。後來還因為補習文化知識,以18歲的年齡跟一群七八歲的孩子讀小學,而被人譏笑為「爸爸學生」。
那麼,史蒂芬孫是怎麼克服困難,製作出蒸汽機車的呢?
1781年,史蒂芬孫生於英國北部產煤區諾森伯蘭附近的華勒姆村,爸爸是個煤礦工人,在蒸汽機房裡燒鍋爐,微薄的工資養活全家八口,從這點也能看出這個貧困的家庭是負擔不起他的學費的。
從小,史蒂芬孫對機器就有濃厚的興趣,每次給父親送飯的時候,它都會盯著鍋爐看上半天,機器轟轟轟運轉的聲音讓他挪不開步子。每天給父親送飯成了他最開心的事情。放羊的時候,他也常常望著遠處煤礦的抽水機發呆,看著機器杆一上一下地運動,水就神奇地被抽上來了。回到家中,自己玩耍的時候,他還常常把泥巴捏成蒸汽機的模樣,汽筒、活塞、還有輪子,活靈活現,跟真的差不多。
14歲的時候,史蒂芬孫跟著父親來到了煤礦當燒鍋爐的學徒,可以天天和蒸汽機打交道:添煤、加油、擦拭機器零件,史蒂芬孫開心極了。後來,得知自己一直觀望著的抽水機也是以蒸汽機為動力的,從此更加痴迷蒸汽機。有時間就走近機器,一遍遍地看它是怎麼運轉的,機械師們拆卸機器的時候,他也在一旁留意著,下班回家,他還學著小時候的樣子,用泥土做蒸汽機的模型,思索設計原理,為什麼是這個形狀,怎麼運轉,每個部位都有什麼用途,可不可以被替代,等等。
看得多想的多了,雖然沒讀過書,但是聰明的史蒂芬孫對蒸汽機也多了不少了解,然而,問題也是越積攢越多,尤其是理論知識。但是羞澀的他不好意思跑去問機械師,他們可能多少有點看不起他,沒什麼耐心解釋原理。
他也想成為像機械師那般熟悉蒸汽機的人,怎麼才能成功呢?史蒂芬孫發現,機械師們都常常看書,他心裡嘀咕:知識、學問都應該是從書本中來的吧?有一次,趁著機械師不在,他偷偷地把書拿了出來,翻了翻,卻因為目不識丁如同讀天書。
沒有文化對史蒂芬孫來說,不是可怕,是痛苦。他下定決心要好好學習文化知識,這時候,他已經18歲了,他在礦區的一所學校報了名,白天在煤礦當學徒,工作之餘還要刷補皮鞋、修理鐘錶,協助爸爸一起養家餬口,到了晚上,就去上夜校。
史蒂芬孫的時間被安排得滿滿的,雖說充實,但也辛苦,還要接受其他人的冷嘲熱諷:18歲的大小夥子,還讀一年級,真是不知道害臊!史蒂芬孫全都不放在心上,只是默默地算術、識字,經過幾年的努力,終於能斷文識字了。然而,有了進步後,他並沒有停止腳步,又找來不少科學書籍,學習數理化。有了基礎之後,再翻看有關機械原理的著作簡單了不少。學習讓史蒂芬孫技術方面有了長進,1803年,他被提升為煤礦的機械修理工。
為了探究清楚蒸汽機的原理,史蒂芬孫還不辭辛苦地跑到1500多裡外瓦特的故鄉蘇格蘭打工,一年多的學習不僅讓他更熟悉蒸汽機,還讓它掌握了煤礦裡各種機器的性能,收穫頗豐。
很多時候,機器出了故障,礦上的機械師們找不到毛病出在哪裡,都會找史蒂芬孫前來解決,他每次也能不負眾望地找出故障,修理妥當。很快,他又被提升為機械工程師。
之後,史蒂芬孫就開始研究其火車,之前的這些奠基派上了用場,史蒂芬孫成功研製出了蒸汽機車:
1814年,第一輛蒸汽機車「布拉策號」試運行成功。
1825年9月27日,史蒂芬孫親自駕駛他和別人一起設計製造的「旅行者號」蒸汽機車在新鋪設的鐵路上試車,並獲得成功。
不過,史蒂芬遜也是站在前人的肩膀才發明出蒸汽機車的。如若沒有瓦特發明的設有與汽缸壁分開的凝汽器的蒸汽機,不會有蒸汽機車的出現;更值得他感謝的是英國的特裡維西克,早在1801年,他就提出了可移動的蒸汽機的概念,並設計出蒸汽動力車,於次年獲得了專利,這輛蒸汽車被稱為「噴氣的傢伙」,燒煤是它的動力,可以承載6-8個人。1803年,這種利用軌道的可移動蒸汽機首先在煤礦區出現,這就是機車的原型。
前人的經驗和教訓讓史蒂芬森有了方向,機車不斷地被改進,終於,1829年創造了時速高達46公裡/時的「火箭」號蒸汽機車,機車拖著一節承載著30位乘客的車廂。
蒸汽機在交通運輸業中的應用,宣告了「火車時代」的到來,人類的活動範圍被迅速地擴大了。按著工作性質,蒸汽機車可以分為客運機車、貨運機車、調車機車三種。後來,蒸汽機車就被內燃機車和汽輪機車等取代,到了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末,世界上使用蒸汽機車的國家就所剩無幾了。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創新裡程碑」原創 轉載時務請註明出處
(作者:科普中國責任編輯:天極科普君)
IT新聞微信公眾平臺
第一時間獲取新鮮資訊
使用手機掃描左方二維碼
評論
* 網友發言均非本站立場,本站不在評論欄推薦任何網店、經銷商,謹防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