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還沒下班就收到了幼兒園老師發來的「21天親子閱讀打卡通知」,要求每晚花15-20分鐘時間陪小朋友閱讀打卡,養成閱讀的好習慣。
當晚開始打卡第一天。我讓小朋友自己選書,她一眼就看中了我新入手的自己都沒來得及讀一遍的《圖畫經典:偉大的發明家》(以下簡稱《偉大的發明家》)一書。也好,那就一起閱讀吧!
書如其名,由英國的繪本作家馬西婭·威廉士創作的《偉大的發明家》,講述的是歷史上100多位改變世界的偉大發明家的故事。起初我還擔心講發明家的書小朋友不感興趣,結果一開講就不讓我停下來了,還時不時聽得哈哈大笑。
連著講完三個故事了,早已超過了20分鐘,小朋友依然意猶未盡,幸好已經到了上床睡覺的點,才得以脫身。安頓好小朋友睡覺,我繼續窩在床上翻完全書,的確是越讀越精彩,越讀越上癮。真是一本形式、內容俱佳的有趣繪本!
一、形式上有特色
先來整體感受一下畫風。看到封面的第一眼,立馬讓我想到了風靡全球的斯凱瑞金色童書系列,看上去畫面滿滿當當,似乎雜亂無章,實際上邏輯清晰,條理分明。翻開書頁,主體是連環畫的風格,一幀一幀的小畫框,既有文字介紹,也有人物對話。畫面豐富多彩,細節十分吸睛。
如果僅此而已,也稱不上特色。從形式上來看,最獨特的地方有兩點:
一是語言風格輕鬆幽默,十分接地氣。
不知道將語言風格歸為形式上的特色是否妥當,但是我強烈地感覺到《偉大的發明家》一書的語言是這本書最佳的裝飾品之一。
講述幾十年前甚至是上百年前的發明家的故事,其實是很有難度的,因為畢竟都是歷史人物了,很難情景再現。即便是能夠重現一切,也會因為中規中矩的客觀描述而變得索然無味。作者馬西婭·威廉士的厲害之處在於用幽默詼諧的語言給故事加入了豐富的想像和演繹,不僅讓科學家的形象變得更為立體,也讓故事變得格外生動起來。
二是主體畫框之外的周邊設計格外吸睛。
如果說偉大的發明家是這本書的主演,周邊嘰嘰喳喳的動物們就是群演。可不要小看群演,一個個都是「戲精」。想像一下開著彈幕看直播的感受吧,這些可愛的動物們就是一邊圍觀偉大發明家的故事,一邊七嘴八舌發彈幕閒聊的觀眾。
這些群演還有不同的角色分工,比如,貓頭鷹代表的是學識淵博派,負責補充介紹主體部分的內容,是權威的象徵;嘰嘰喳喳的小鳥們則負責插科打諢,歡呼吶喊,是典型的「彈幕型」選手。小傢伙們緊隨故事進展,發表評論意見,還經常鬥嘴「互撕」。偶爾語出驚人,但大部分時候都是「鳥類」認知水平的搞笑話語;畫面底部的烏龜一家則是「打醬油」選手,經常夢遊一般說些不著四六的話語,令人啼笑皆非。偶爾互相拆臺,也是不留情面。
還是來隨意感受幾段有趣的對話吧,讀完你就知道語言風格+「群眾演員」的設計是多麼好玩了:
貓頭鷹甲(科普):中國的萬戶在公元1500年就發明了飛行器——可惜爆炸了!
貓頭鷹乙(科普):熱氣球飛行員是第一個空中飛人。
小鳥甲(評論):熱氣球動不動就爆炸!
小鳥乙(神回復):我只會在沒蟲子吃的時候爆炸。
烏龜兒子:我覺得等我長大了,我的人生會像句號一樣圓滿!
烏龜爸爸:反正你活不成一個驚嘆號!
小鳥(評論):這麼說可不大合適喲!
二、內容上有價值
僅從形式上來看,《偉大的發明家》一書已經極具吸引力了,如果仔細閱讀內容,你會發現更多的價值。
一是書中的信息量特別大。
一百多位發明家的發明故事,有的是一篇完整的故事,有的是群演的一句話介紹,詳略得當。從達文西的撲翼機到約翰內斯·古登堡的活字印刷術,從瓦特的蒸汽機到愛迪生的燈泡,從梅烏奇和貝爾的電話到萊特兄弟的飛機......基本上涵蓋了所有改變人類歷史文化發展進程的所有重大發明。讀完這本書,也就了解了人類的發明創造史。
二是教育意義深刻。
如果沒有發明家推動科技進步,就沒有我們現在高科技帶來的便捷生活。讀《偉大的發明家》一書,你會看到那些影響人類生活、改變世界的發明是如何一步一步日臻完善的。如果沒有發明家敢於冒險的精神、廢寢忘食的激情、堅持不懈的努力,就沒有發明創造的誕生。
在書中,你會看到偉大的發明家們都是一群因為熱愛而執著的「瘋子」。
託馬斯·愛迪生在家裡建實驗室,遭到了母親的反對。後來他把實驗室搬到了自己工作的火車上,結果燒毀了火車車廂,自己也被炒了魷魚。
在歐洲發明活字印刷術的約翰內斯·古登堡,為了研發活字印刷,掏空了所有積蓄,還幾度被出爾反爾的贊助商敲詐。
比喬治·史蒂芬森更早研究蒸汽機車的理察·特裡維西克,第一次造了一輛小型高壓蒸汽汽車,卻開進了別人家裡;第二次造了一輛在鑄鐵鋼軌上行駛的蒸汽機車,卻壓壞了軌道;四年後才造出了一輛更加輕便的蒸汽機車,可以拉著乘客在環形軌道上轉圈。
《偉大的發明家》一書是一本真正寓教於樂的優質繪本,既有趣味性,又能增長知識,培養孩子從小熱愛科學、學習科學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創造精神,也能教育孩子養成不怕困難、敢於挑戰、堅持不懈的精神品質。不論大人還是小孩,讀完都會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