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卡梅拉--《我要找到郎朗》
16:15來自青春上岸
有一句話叫:「每一個會講繪本的父母都是好演員。」可總有那麼一些被無數人追捧的繪本,寶爸寶媽拿到手卻不知道怎麼講給孩子聽。
今天章魚哥哥就來和大家說說如何「像個戲精一樣」給孩子讀繪本。
1:照搬式朗讀
很多家長朗讀繪本的時候,直接把繪本上的文字,一字一句的朗讀給孩子聽,雖然這是最省事最輕鬆的方式,但效果卻不盡人意。我們把這種方法稱為「照本宣科式」。章魚哥哥建議在拿到繪本後,自己先朗讀幾遍,看看有沒有生僻字,或者了解下繪本的創作背景,專用名詞和人物介紹等相關知識。提前準備工作越充分,越能幫助孩子理解作品。
2、「添油加醋法」
有些「特殊」的繪本文字很少,甚至都沒有文字,而是用圖畫的形式呈現,如果照本宣科的朗讀,會極大影響孩子對作品的理解。這就需要用另外一種方法來讀——「添油加醋法」,這就需要家長適當發揮,根據繪本的特徵把隱藏在圖畫裡的信息補充出來,引導孩子更好地理解。
3、角色扮演,神奇的親子閱讀魔法。
一位文化名人曾說:孩子的童年需要文學的浸潤,用表演的方式來演繹文學,將會是孩子一生中最珍貴的記憶。
角色扮演的遊戲,主要功能在於:把故事裡的角色,跟孩子真正聯結起來。這種聯結,能夠促使孩子把自己代入故事情節中,去體驗故事角色的情緒、情感,將自己與故事角色對照,從而產生好感,乃至共鳴。潛移默化的教養就會在這樣的過程中悄悄地發生了。對於一歲以上可以和父母對話的較大些的寶寶,可以試試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讀繪本。只要用了這個方法,即使只是一本普普通通的繪本,也會讓寶寶立馬對它愛不釋手。
閱讀就像育兒一樣,沒有放之四海皆準的統一標準。我們可以做的,就是為孩子提供儘可能多的選擇,按照孩子喜歡、家長高興的方式來進行。
如何選擇繪本?
選擇貼近寶寶生活的繪本。
嬰幼兒的認知、理解能力有限,只有最貼近他們日常生活的內容,才最能引起他們的共鳴,產生閱讀興趣。當寶寶看到身邊最熟悉的事物出現在繪本上時,不僅能給寶寶帶來安全感和親和力,還能更易於理解。所以要給寶寶選擇最貼近他們日常生活的繪本。
1、故事性繪本最常見的繪本類型,整個繪本是一個完整的故事,它一定包含了故事的三要素:時間、地點、人物。故事性的繪本,是最好講的,最開始的幾遍,在書本原有文字的基礎上,講清楚故事的脈絡,用語言指引孩子去觀察圖畫,發現畫面細膩的筆觸、溫柔的顏色、優美的構圖,甚至是作者在主線之外埋的副線故事。2、哲理性繪本哲理性繪本文字簡潔,故事性稍弱,用文字講道理為主。3、科普性繪本科普類的繪本總有奇妙的趣味性,用不同的視角和脈絡串起某些有趣的小知識。
圖畫書不僅能滋養孩子們的生活,也能使陪伴他們的成年人受益。日本紀實作家波諾曾說過:「一個人一生應該讀三遍圖畫書。」第一次是在你還是個孩子的時候,第二次是在你養育你的孩子的時候,第三次是在你進入後半生的時候。」許多圖畫書都有不同的主題。孩子們讀的是繪本中有趣的故事,而生活閱歷豐富的成年人讀的是深刻的智慧和對生活的理解。
難怪有人說繪本適合0到99歲的人閱讀。繪本的好處真的多得超乎你想像,快帶著孩子一起踏上奇妙的繪本之旅吧!
有趣的故事配上有趣的聲音和表情才能吸引到你的孩子,大膽去嘗試吧,給你的孩子建造一個故事王國,每天一個小故事,讓你的孩子愛上閱讀!
本文為章魚哥哥原創。關注章魚哥哥讀繪本,在這裡與百萬媽媽交流育兒經驗,還有大量原創精品親子漫畫,教你快樂育兒!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