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蒸汽時代結束50周年,老照回顧百年前鐵路生活

2020-11-23 澎湃新聞

英國蒸汽時代結束50周年,老照回顧百年前鐵路生活

2018-08-28 17: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50年前,隨著英國最後一列蒸汽火車運行任務的完成,蒸汽時代宣告結束。

在瓦特發明蒸汽機之後,1814年7月25日,由英國人史蒂芬森製造的世界上第一臺蒸汽機車「布魯克」號開始運行。1825年9月27日,史蒂芬森駕駛「旅行者號」蒸汽機車(與他人合作設計、製造)在新鋪設的鐵路上試運行成功。

隨著蒸汽機在交通運輸業中的應用,人類邁入了「火車時代」。

這組珍貴的老照片記錄了蒸汽時代英國人的鐵路生活,記錄了當時人們搭乘火車通勤、旅行以及在火車裡用餐、聊天的場景。

即將到站的蒸汽火車。火車到站,人們等待上車。乘蒸汽火車通勤的人們。孩子們激動地衝向火車。乘火車上班的途中,一名商人在看報紙。孩子們乘火車去旅行。人們在餐車上喝酒聊天。運行中的蒸汽火車。五名火車工人在火車前合影。乘務員在站臺吹哨。一個小男孩在用相機為火車拍照。在火車邊嬉戲的孩子們。火車停靠在站臺。

整編:馬文君

關鍵詞 >> 英國,蒸汽時代,鐵路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蒸汽時代之老火車頭(一)
    今天給大家推送的海東工作室的這組作品為蒸汽時代之「老火車頭」。今天小編首先帶大家重溫一下「火車頭」的前世今生。       首先,聽到這個主題小夥伴們一定會說,火車站經常去,火車也經常坐啊……朋友,幫幫忙!我說的此「火車」而非彼「火車」。你一定坐過磁浮列車、高鐵、動車等電力機車,但你真不一定真坐過「火車」。你不信?小編就給你慢慢道來,什麼才是真正的火車。
  • 不同歷史時期鐵路信號燈、1千市斤大糧票……這些老物件你見過多少?
    為獻禮新中國70周年華誕,致敬中國第一臺蒸汽機車、第一條自建標準軌距鐵路建成138周年,弘揚中國鐵路源頭唐山百年開拓創新精神,推進鐵路行業民間文化收藏事業發展,11月16日,由中國收藏家協會、唐山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主辦,中國收藏家協會鐵路文化收藏委員會、開灤博物館、中國鐵路源頭博物館、首都鐵路公共關係協會承辦的「首屆中國鐵路文化收藏博覽會」,在開灤博物館盛大開啟。
  • 老漁夫蒸汽海鮮 返璞歸真的蒸汽時代
    老漁夫蒸汽海鮮是一家以海鮮產品為主打的特色餐廳,濃鬱的海洋氣息是它帶給每一位食客最大的驚喜。老漁夫蒸汽海鮮,最大的特色在於一個「蒸」字。蒸,是中國烹飪最經典的形式。中國飲饌,技藝精湛,源遠流長。在漫長的歷史中,花樣繁多的烹飪方法相繼湧現在人們的生活中,但是,看似最簡單的蒸,卻始終讓中國人念念不忘。在中國人看來,蒸對食材要求極為苛刻,任何不鮮不潔的菜,蒸製出來都將暴露無遺,而老漁夫蒸汽海鮮,正是用這最簡單的烹飪方法,將海鮮最純正的「鮮」展現在每一位食客面前。
  • 穿越時空回到蒸汽時代
    當地時間2015年7月18日,英國馬沙姆舉辦第50屆馬沙姆蒸汽機集會。
  • 歪果仁協會的高佑思,長城下面修鐵路!
    攝影機的鏡頭隨著高佑思記錄下了一個個發生在京張鐵路上的故事。這三天的主角,是連接了歷史與文明,通向未來,通向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新老京張鐵路;是出現在小學課本裡經歷了百載風霜的青龍橋火車站;更是鏡頭下雲淡風輕說著自己境況與生活的鐵路人。在他們身上,我們能看到最質樸的生活與傳承的力量。
  • 你相信京張鐵路,可以帶你「穿梭」百年時光嗎?
    你相信京張鐵路  可以帶你「穿梭」百年時光嗎?  連接過去與現在的「任意門」又在哪裡?  答案……  去京張線青龍橋站瞧瞧  始建於1908年  還有著名的「之字線」  ……  站臺裡每一個老物件  都是京張線的歷史見證者  但,有件事你可能還不知道  這些老物件其實個個是「話癆」  ……  想像一下  如果這些文物開了口
  • 百年正太鐵路和石家莊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此外,其精妙的線路設計,也為後來的石太鐵路複線及高鐵修建奠定了基礎。轟隆隆的列車開始在正太鐵路開行,將被太行山脈天然隔開的晉冀兩省緊密相連。隨著汽笛聲響徹山谷,列車載著煤炭源源不斷地駛出三晉大地,掀開了晉冀城市工業文明發展的新篇章,也深刻地改變了沿線群眾的出行方式乃至生活方式。新中國成立後,為進一步提高運力,石太鐵路進行了多次技術改造。
  • 時代階梯的進步:世界鐵路的「進化史」
    大約公元前300年,最原始的的「軌道」出現,但還不能稱為鐵路。其實軌道不是伴隨著火車的發明才有的,在火車出現之前的很大一段時間,軌道就存在了。最早的時候大概是在古羅馬時代,人們在路上挖掘類似於凹槽一樣的軌道,最後讓車在這些凹槽上進行運輸工作,這樣的凹槽可以讓車減少發生側翻的風險,運輸也相對較方便。
  • 《星際迷航3》曝50年紀念特輯:回顧誕生與重啟
    新老版柯克船長與史波克  搜狐娛樂訊 9月,正是《星際迷航》系列誕生50周年的正日子,而正在上映的這一集《星際迷航3:超越星辰》,除了《速度與激情》導演林詣彬帶來那首「搖滾救世界」的瘋狂刺激之外,另一大特點,是它著重重現了老版風骨。
  • 這個英國人,目睹了中國蒸汽火車的最後之美
    1992年,英國人David Kitching 第一次來到中國,見到了中國的蒸汽火車。用現在流行的話來說,「一扇新世界的大門」向他打開了。在英國,David Kitching是個鄉村管理員,然而卻對工業史保持了終生的興趣,他研究過北斯塔福德郡的制磚史並出版過一本專著,而他的另一個觀察對象,卻在遙遠的東方,在中國。2017年底,他關於中國蒸汽火車的攝影集《中國蒸汽火車——最後時代》(Chinese Steams: Last years)在英國出版了。
  • 最後的蒸汽機車 內蒙古蒸汽火車攝影攻略
    今天當我們站到這條橫貫內蒙古東西腹地的集通鐵路之上,集通公司人員告訴我們,十幾年前,經營這條路線的內蒙古集通鐵路有限責任公司用相當於破銅爛鐵的價格收購了全國各地150多臺還能開動的蒸汔機車作為動力。2005年5月,集通公司正式宣布了將蒸汽機車全部更換為內燃機車的消息。那一年,所有運行的蒸汽機車全部熄火停運。
  • 「地評線」雪域時評:川藏鐵路建設讓百年夢想照進現實
    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全線建成通車,對推動青藏兩省區加快經濟社會發展、改善各族群眾生活、增進民族團結髮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世紀工程」之稱的川藏鐵路,是一條連接四川省與西藏自治區的快速鐵路,是青藏鐵路後的第二條進藏「天路」,也是中國西南地區的幹線鐵路之一。
  • 馮侖:英國百年企業的生存之道
    去年,馮叔在他看世界欄目《幾百年前的英國企業,現在活得怎麼樣?》(點擊閱讀)裡,曾經前往怡和集團董事局主席亨利·凱瑟克爵士(Sir Henry Keswick)的莊園,與他共同談論怡和是如何做到頑強生存 200 年、傳承四代人的。▲今年2月就以應邀此次英倫之旅早在今年 2 月,亞布力論壇的朋友們就應亨利主席的邀請決定訪問英國。
  • 全能火車司機的31個春運:從鐵路的「慢時光」到「快時代」
    資料圖:火車駕駛室(圖文無關) 王以照 攝今年,是唐華興在鐵路線上的第31個春運。近日,記者在桂林動車所見到52歲的唐華興。夜班8小時,他需要泊7組動車。南寧鐵路局柳州機務段288名動車司機裡,有著31年火車駕齡的唐華興是唯一一名擁有蒸汽機車、內燃機車、電力機車、動車組4本駕照的全能火車司機,歷經著中國鐵路從「慢時光」到「快時代」。遙想31年前,像現在這樣穿著筆挺的制服,在安靜整潔的駕駛室作業,是唐華興沒有想到的。
  • 十八歲前還一字不識的科學家:規定鐵路軌距,發明了第一輛火車
    而應用蒸汽機的蒸汽機車,駛在鋪設的軌道上時,也代表著人類交通運輸的一次革命,人們陸地交通終於從畜拉人推,進入了鐵路時代;也將人類社會發展拉入了快車道。1826年,史提芬遜創建了自己的機車製造廠,繼一號機車後製造了蒸汽機車&34;&34;&34;新型機車。如日中天的日不落帝國覺察到了新技術的巨大力量,英國政府開始全力支持鐵路建設,1830年9月15日,從利物浦到曼徹斯特的英國首條大動脈鐵路建成。英國當時七列火車發車運行在這條鐵路線上,轟動整個歐洲,登上各大報紙的頭版頭條。
  • 路甬祥出席中科院學部成立50周年巡講活動
    為慶祝學部成立50周年,5月31日上午,「科學與中國」院士專家巡講團在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禮堂舉辦主題報告會,邀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院士作題為「百年物理學的啟示」報告。中國科學院京區各研究所的科研骨幹、研究生院的師生700餘人參加了會議。
  • 英國第三城市?除了足球外你還需要了解的曼徹斯特
    曼徹斯特作為一個城市可以追溯到羅馬時代,這座城市仍然保留著一些喬治亞甚至中世紀建築的遺蹟,但曼徹斯特真正騰飛的卻是維多利亞時代。從18世紀50年代中期開始,經過大約一個半世紀的時間,曼徹斯特(或稱「棉都」)迅速發展成為棉花生產中心,隨後這種產品被運往世界各地。150年來,曼徹斯特及其周邊城鎮一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製造業中心,先是用水,後來是蒸汽發電。
  • 百年前日本絕版舊照,第一張昭和天皇裕仁,第五張香淳皇后的萌照
    百年前日本絕版舊照,第一張昭和天皇裕仁,第五張香淳皇后的萌照昭和天皇裕仁是日本第一百二十四代天皇,1921年裕仁因父親大正天皇患病而出任攝政,直至1926年正式繼位。百年前的日本女武士顏值高,武力值更是不俗,不比男武士差多少。騎術和箭術都是武士畢本的技藝,因此每個武士的身上至少有一把刀或弓箭,都有著獨特的風尚的精神面貌。圖為百年前的日本女武士的老照片,容貌清麗,難得一見。戸田極子是百年前的日本名媛,從圖可知,戸田極子的服飾偏向歐美化,周身貴氣十足。
  • 時代進步,從新石器時代到網絡資訊時代!
    雲南河姆渡遺址原始人有50萬年,北京龍骨山山頂洞原始人頭骨化石,是15萬年前的。山頂洞原始人群居生活在山洞穴裡。早在50萬年前,舊石器時代,原始人開始用石頭,木頭作為生活工具。10000年前,開始進入新石器時代,出土的石器打磨更加精緻,有石斧,巖壁上出現壁畫,文字符號。
  • 青藏鐵路一周年重訪:藏羚羊與列車已成老朋友
    第2頁:五個人的青藏線--我的「青藏情結」 第3頁:青藏鐵路沒讓我們女人走開  在路上:青藏鐵路一周年重訪  7月1日,是青藏鐵路通車一周年紀念日。  七年前,有中國鐵路建設「鐵軍」之稱的中鐵十八局集團,派出精兵強將,從天津出發,來到世界屋脊,擔負起世界鐵路海拔最高點的青藏鐵路建設。這段鐵路位於高寒缺氧、氣候「一天四季,十裡不同」的藏北無人區,要穿過雪山、峽谷、河流、沼澤等幾乎所有複雜地形。他們「出生入死」,歷經艱辛,在這片「生命禁區」裡,創造了鐵路建設史上的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