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運載中國前行120年,記憶中的蒸汽機車都去哪了?

2020-11-23 澎湃新聞

從中國擁有第一條鐵路起,大約120年間,蒸汽火車曾運載著中國前行。

廣袤的國土面積與龐大的人口數量創造了世界上極為壯觀的鐵路場景。

中國普速鐵路通道網,製圖@王朝陽&陳睿婷/星球研究所

春運,民工潮,濃煙呼嘯,鐵軌閃亮。

記憶中總有一趟火車,沿著地平線,從不知名的遠方延伸而來,搖搖晃晃的車廂裡載著形形色色的人生,馬不停蹄地將中國送往下一個時代。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元寶山區邵家灣子大橋,建設型蒸汽機車牽引客貨混編列車

小平房變成了大高樓,小土路變成了大馬路,它們也慢慢銷聲匿跡,被動車高鐵、被磁懸浮列車漸漸取代。

現在,蒸汽機車似乎「活在」情懷裡,就好像爺爺絮絮叨叨講的「糧票的故事」。

2013年1月,遼寧省錦州市八角臺電廠,建設6211停靠在機車庫內。正午的陽光透過斑駁的倉庫大門射入飄著煤煙的庫內,顯得十分魔幻

攝影師王天成用鏡頭記錄下蒸汽機車們的現狀。

它們從那忙碌的鋼軌上退了下來,在陳舊的廠房中沉默地面對被遺忘的命運。如果這些鋼鐵巨獸也會做夢,它們會夢到什麼?

也許,它們會夢到從前。

那時它們嶄新發亮,那時它們正年輕。

01

收拾舊山河

1765年,英國人瓦特在蒸汽機的基礎上進行改良,發明出了工業用蒸汽機,世界開始提速,絕塵而去,獨獨拋下了閉關鎖國的我們。

翻礦車在矸石山上傾瀉煤灰,煙塵沖天而起

英、法、美、俄、日、比、德、捷,紛紛來華搶佔地盤,修建侵略的鐵路。

1881年中國第一條鐵路通車後的 30 多年時間裡,可統計的機車分別出自9個國家的30多家工廠,機車型號多達198種,中國被迫成為「萬國蒸汽機車博物館」。

到了1949年,我國鐵路共接收各國遺留的蒸汽機車4069臺。它們整裝待發,它們意氣風發。新中國為它們起了新名字,「解放」(JF)和「勝利」(SL)。

現在它們靜靜在陳列在蘇家屯博物館裡,右2和右3是「勝利-7」型火車,是全世界唯二的兩臺這個型號的蒸汽機車,堪稱「鎮館之寶」。

它們收到的第一個任務,便是去往抗美援朝的第一線,接手後勤工作。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三道嶺煤礦,夜色下在東剝離站整備的「建設」。

在近三年的戰爭期間,敵方對戰地鐵路瘋狂投彈約19萬枚。可是「槍林彈雨」,也阻斷不了蒸汽機車們運送物資的腳步。

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牙克石市五九煤礦,上遊型機車的動輪。

終於打完仗回家,沒過兩天「安生」日子,蒸汽機車們又迎頭趕上了國家社會主義建設的一五計劃時期。

憑藉著豐厚的自然礦產資源,中國開始大煉鋼鐵,建設工業。

中國有171種礦藏遍布各地,許多儲量都居於世界前列,是全球自然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中國主要礦產分布圖,製圖@王朝陽&張靖/星球研究所

原鐵道部直屬的唐山、太原、大同、大連等地的工廠,先後設計製造了主要用於工礦企業的蒸汽機車。「解放」和「勝利」又添了新幫手。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富拉爾基區,第二電廠的建設牽引用於裝載煤炭的敞車。

這些機車取名為「工建」和「躍進」,它們的名字裡飽含著人民的厚望:啥也別說,甩開膀子就是幹。

請橫屏觀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三道嶺煤礦,露天礦坑下煤炭空車和重車的交匯。

比方說東三省,當時產煤約佔全國的49%,生鐵佔全國78%,鋼材佔全國93%······而這些用來建設祖國的資源全是蒸汽機車一車一車送出去的。

黑龍江省雞西市梨樹區梨樹煤礦,上遊型機車

蒸汽機車們在神州大地上奔騰不息,與此同時,武漢長江大橋建成,"一五"計劃超額完成,中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後的舊面貌。

中國工業的逆襲之路,按工業生產總值計算,製圖@王朝陽&張靖/星球研究所

而全國性的運輸事業,人力調配,也造就了一個相當龐大的群體——鐵路運輸工作者。

02

開火車的人

一個完整的蒸汽機車操作班組需要三名工人:司機、司爐和副司機。這三人共同完成了運行蒸汽機車最基本的操作。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三道嶺煤礦,一個完整的蒸汽機車班組由三人組成:司機、副司機和司爐。

司爐把煤炭一鏟一鏟送入爐膛,爐膛燃燒將水加熱,高壓過熱的蒸汽進入汽缸,帶動連杆,驅動車輪。

而煤炭燃燒後會留下大量的灰燼煤渣,需要司爐用爐鉤定時清理。

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牙克石市五九煤礦,清灰作業。

副司機則負責瞭望和控制車內的各種閥門,有的時候還管管行進部件的潤滑,車一停就提溜著一個長嘴油壺各處澆油。

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牙克石市五九煤礦,蒸汽機車日常維護。

還有既能開火車,又能修火車的司機。

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牙克石市五九煤礦,車庫內的司機緊固動輪上的螺栓。

正是他們駕駛機車,日夜兼程,翻越高山大川,馬不停蹄地將中國送上工業建設的快車道。

請橫屏觀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三道嶺煤礦,建設型牽引煤炭敞車行駛在戈壁灘上。

然而日益增長的運輸需求,也讓蒸汽機車們吃不消了。

當初收編的「萬國造」蒸汽機車,車身老化,零件卻無法得到供應。發展屬於我們中國自己的機車工業刻不容緩。

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牙克石市五九煤礦,蒸汽機車蒸騰水汽濃煙。

於是1952年,鐵道部成立了機車製造局,開始自主製造蒸汽機車。它們的名字又變成了「建設」(JS)和「前進」(QJ)。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克什克騰旗,前進型蒸汽機車。

機車大生產的勢頭一直持續到改革開放。1978年,蒸汽機車的保有量增至7824臺,達到了我國運輸使用蒸汽機數量的巔峰。

新中國建立以來,建造的主要蒸汽機車型號時間分布,製圖@陳睿婷/星球研究所

到1980年底,鐵路營業裡程達49940公裡,全國鐵路網骨架基本形成。而這些成績的背後,是至少3萬多名鐵路工作人員的努力。

這其中有製作零件不辭辛勞的工人。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三道嶺煤礦,女工使用牛頭刨床加工煤水車上的零件。

有天寒地凍仍堅守崗位的師傅們。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林西縣,前進型蒸汽機車在林西站停車會讓師傅們趁機對車況進行檢查。

有一鏟一鏟為機車輸送動力的司爐。

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牙克石市五九煤礦,司爐把煤炭從煤水車內一鏟一鏟送入爐膛。

正是這些平凡而重複的勞作,撐起了新中國前50年的運輸事業。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三道嶺煤礦,交接班前,司機小心翼翼擦拭動輪連杆。

而這些平凡而重複的勞作,也是他們的一生。

03

謝幕

蒸汽火車後來的命運,我們都知道結果。

1988年12月,蒸汽機車停止製造,內燃機車、電力機車登上了歷史舞臺。

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牙克石市五九煤礦,剛剛結束一天工作的機車在入庫前進行搖爐清灰作業。

此後,每況愈下。蒸汽機車平均每年有500臺被淘汰處理,衰老和死亡只是一瞬間的事情。

遼寧省阜新市,海州礦運輸部的交接班時間。

緊接著,蒸汽機車的零部件停產了,它們一旦出現故障,車頭會被整體拆卸,無損的零件會補充到其他機車上。

每一輛「活」下去的機車都承載著同伴的希望。

甘肅省白銀市,機務段大修車間。

蒸汽機車改變人類命運和生活的無窮力量漸漸耗盡,它們一輛接一輛地消失,再也沒有辦法滿足中國人的需要了。

遼寧省撫順市撫順特鋼,上遊型機車和用於稱量火車重量的地磅。

它們有的被請進了博物館,供後人觀瞻。

瀋陽機車陳列館裡的靜態保存項目。

有的閒不下來,發揮餘熱,在幾個偏遠地區的工廠和礦區專用線上跑著,或者作為旅遊項目保存。

遼寧省阜新市,矸石山上的上遊型機車和夕陽。

目前,全國只有新疆哈密三道嶺和內蒙古牙克石五九煤礦,還有原生態的蒸汽機車運營。黑龍江樺南、四川犍為、遼寧調兵山有蒸汽機車的動態保存項目。

而更多的機車面臨的命運是閒置、拆解、廢棄。

四川省廣元市榮山煤礦,C2型森林鐵路蒸汽機車在機務段內整備。

攝影師王天成說:「我的照片記錄的是蒸汽機車消失的過程,其實就是一系列的『遺照』」。

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牙克石市五九煤礦,上水完成的上遊開汽的瞬間。

終於,2005年12月8日,中國運輸幹線上最後一列蒸汽機車結束了它的使命。而不到兩年後,家喻戶曉的「和諧號」動車組橫空出世。

遼寧省錦州市八角臺電廠停放的蒸汽機車。

蒸汽機車的身軀已經老邁,鏽跡斑斑,像一個咳嗽著、喘著粗氣的老人家,徘徊在21世紀的門口,說「要不,我就不進去了吧」。

請橫屏觀看,2015年2月,新疆哈密市三道嶺鎮,建設型蒸汽機車從露天礦坑下自遠處開來,蜿蜒的鐵路就像是時間的河流淌。

如果這些鋼鐵巨獸會做夢,夢到這裡也臨近尾聲。

它陪著中國走過了120年,一切就如同夢一場,回頭望,原來路已經走了那麼長。

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牙克石市五九煤礦,上遊型機車,駕駛員從車窗中探出頭來回望。

就好像那歌裡唱的那樣:「一生太短,一瞬好長,我們哭著醒來,又哭著遺忘,幸好啊,你的手曾落在我肩膀。」

在夕陽中行進的蒸汽機車

來源:星球研究所

一群國家地理控,專注於探索極致世界

撰稿:李張子薇、謝禹涵

攝影:王天成

圖編:謝禹涵

地圖:王朝陽

設計:張靖、陳睿婷

審校:張楠

原標題:《中國的蒸汽機車都去哪了?》

相關焦點

  • 最後的蒸汽機車 內蒙古蒸汽火車攝影攻略
    它的上一次出勤,還是在2010年的年底,實際上從2006年開始,它已經屬於「返聘」表演的工作狀態了,為了滿足很多蒸汽機車迷和攝影愛好者的懷舊心情,每年年底它都連續在集通線的某個段落上跑上幾天。很多人至今還記得六年前的那個凌晨,整個大板車務段人聲鼎沸,最後三臺退役的蒸汽機車一字排開,煙囪在凜冽的寒風中吐著白煙。
  • 日本國鐵9600型蒸汽機車與KD55蒸汽機車
    9600型蒸汽機車是日本國有鐵道(國鐵)的前身鐵道省在1913年製造的煤水車式蒸汽機車,該型機車是日本國鐵最後運用的蒸汽機車。該型機車是參考購買自德國博斯希(Borsig Lokomotiv-Werke GmbH)的8850型蒸汽機車和9580型蒸汽機車之後,加以改良設計而成。
  • 爸爸學生的發明 蒸汽機車
    但是羞澀的他不好意思跑去問機械師,他們可能多少有點看不起他,沒什麼耐心解釋原理。他也想成為像機械師那般熟悉蒸汽機的人,怎麼才能成功呢?史蒂芬孫發現,機械師們都常常看書,他心裡嘀咕:知識、學問都應該是從書本中來的吧?有一次,趁著機械師不在,他偷偷地把書拿了出來,翻了翻,卻因為目不識丁如同讀天書。沒有文化對史蒂芬孫來說,不是可怕,是痛苦。
  • 蒸汽機車、「老東風」「子彈頭」……太原有個火車頭「博物館」
    2007年11月由侯馬北機務段改配原太原北機務段,擔當調車作業任務。 在機車展示場,展示的各型機車與山西鐵路發展史有著方方面面的關係。從建設型蒸汽機車到韶山1型電力機車再到晉龍號「子彈頭」,通過10臺機車的運行軌跡,看到了鐵路的發展變遷,這幾臺機車是山西鐵路發展史中最現實、最直接的物證。 說起「晉龍號」動車,大西高鐵二隊車隊長李偉記憶猶新。
  • 調兵山市藏有「活的」二戰時期蒸汽機車
    我省北部的調兵山市,依託遼寧鐵法能源公司,在本世紀初建起了一座蒸汽機車博物館。與分布在世界各地名稱相近的同類博物館有所不同,這裡展示的絕大多數蒸汽機車保存狀態良好,隨時可以啟動運行。其鎮館之寶是一輛牌號為KD6487的蒸汽機車,製造於1943年,車身上仍然留有機槍彈痕。它在館中得到精心養護,是目前已知世界上唯一一輛可以在軌道上以幾十公裡時速運行的同類型機車。
  • 蒸汽機車主要結構簡介
    ,1814年7月,英國由英國人史蒂芬孫造出他的第一輛蒸汽機車「布拉策號」試運行成功,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蒸汽機車是蒸汽機在交通工具上運用的最好範例,它主要由鍋爐、蒸汽機、車架走行部和煤水車四大部分組成。
  • 這個英國人,目睹了中國蒸汽火車的最後之美
    因此也難怪,當Kitching在1992年聽說中國大地上仍奔馳著蒸汽火車時,便忍不住一定要來看一看了。直到2017年,他一共來了中國十次,每一次都會去找蒸汽火車的蹤跡。在動車和高鐵中成長起來的中國年輕一代也許從來沒見過中國的蒸汽火車,但通過Kitching的鏡頭,我們還能看見這些古老得有些浪漫的火車,是怎樣繼續運行,怎樣支持著中國的工業建設。
  • 長徵五號:中國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
    它是中國目前推力最大的運載火箭。其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達13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達25噸,這比中國現役火箭的運載能力提升了2.5倍以上,火箭整體性能和總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長徵5號在國內運載火箭中首次採用了5米直徑箭體結構,首次使用了無毒無汙染的液氫/液氧與液氧/煤油發動機組合起飛方案,因而力大無比。此前,中國火箭芯級直徑都是3.35米。
  • 蒸汽時代之老火車頭(一)
    今天給大家推送的海東工作室的這組作品為蒸汽時代之「老火車頭」。今天小編首先帶大家重溫一下「火車頭」的前世今生。       首先,聽到這個主題小夥伴們一定會說,火車站經常去,火車也經常坐啊……朋友,幫幫忙!我說的此「火車」而非彼「火車」。你一定坐過磁浮列車、高鐵、動車等電力機車,但你真不一定真坐過「火車」。你不信?小編就給你慢慢道來,什麼才是真正的火車。
  • 大腦的秘密 記憶去哪了?
    大腦的秘密 記憶去哪了?時間:2015-10-02 08:59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腦的秘密 記憶去哪了? 導讀: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人們都有自己偏好的歸檔系統,能將一桌子亂七八糟的物品分門別類,有序放入編有索引的檔案櫥櫃。那麼,我們的大腦是如何建立信息歸檔系統的呢?
  • 蒸汽發生器是什麼_蒸汽發生器工作原理
    工業鍋爐是在各種工業企業中提供生產和供暖所需的蒸汽的必不可少的設備。工業鍋爐數量甚多,需要消耗大量燃料。利用生產過程中高溫廢氣作為熱源的餘熱鍋爐對節能有重要作用。船用鍋爐裝在各種船舶上,所產生的蒸汽用於驅動蒸汽動力機械。機車鍋爐作為蒸汽機車的主要設備尚有一定的應用。鍋爐承受高溫高壓,安全問題十分重要。即使是小型鍋爐,一旦發生爆炸,後果也十分嚴重。
  • 嘉興市鋼套鋼蒸汽直埋管道外固定墩圖集
    嘉興市鋼套鋼蒸汽直埋管道外固定墩圖集 ,「ls8rrqa8w」   嘉興市鋼套鋼蒸汽直埋管道外固定墩圖集    直埋式聚氨酯保溫管鋼套管的防腐蝕等級應根據當地土壤腐蝕性等級確定。聚合物發泡型保溫材料具有吸收率小、保溫效果穩定、導熱係數低、在施沒有粉塵飛揚、易於施工等優點,正處於推廣應用時期。
  • 中國火車頭系列大全
    人民型蒸汽機車人民型蒸汽機車,現用代號RM。機車全長23252毫米,構造速度每小時110公裡。模數牽引力177千牛,軸式2-3-1。1958年起由四方工廠試製生產,1966年停止生產,共製造258臺。上遊型蒸汽機車上遊型蒸汽機車又稱為上遊型工礦用小型蒸汽機車。
  • 坐了這麼久的火車,你了解最原始的蒸汽火車工作原理嗎?
    1804年,英國工程師特裡維西克發明了世界首臺蒸汽機車,蒸汽火車是利用煤為動力,蒸汽機為核心的最初級最古老的火車。蒸汽火車作為世界上第一代的火車,是通過用煤燒水,使水變成蒸汽,從而推動活塞,使火車運行,它曾以無比的巨力開啟過人類歷史上一個嶄新的時代,作為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產物,蒸汽機車曾經推動了整個世界的發展。
  • 世界氣象組織發布新版《國際雲圖集》
    中國氣象報記者劉淑喬報導 3月23日是第57個世界氣象日,世界氣象組織(WMO)當日以在線數字形式發布了新版《國際雲圖集》,收錄從全球氣象學家、攝影家和雲愛好者中徵集的數百幅精美雲圖,為觀測和識別雲及其他天氣現象提供了權威詳實的參考資料
  • 穿越時空回到蒸汽時代
    當地時間2015年7月18日,英國馬沙姆舉辦第50屆馬沙姆蒸汽機集會。
  • 《中國木本植物分布圖集》出版發行
    近二十年來,「中國植物志」、「中國樹木志」、「Flora of China」以及各省區植物志和樹木志、地方植物資源考察報告等紛紛出版,使得中國植物分布圖的編研成為可能。在這一背景下,方精雲院士組織了北京大學20餘位師生以及包括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在內的20餘所科研單位的植物學和生態學專家,經過7年的努力,建立了中國木本植物分布資料庫,並完成了《中國木本植物分布圖集》。
  • 「雅昌專稿」唐宏峰:圖集熱與元媒介——關於《蜻蜓之眼》的媒介分析
    (註:4)我們當下所擁有的影像形態,一直都是一段段的監控視頻,一個個的影像集錦,它們靜靜地存儲在電腦中,當輸入任一檢索欄位,比如某一時間或地點,就會平鋪顯示在屏幕之上。我們理解《記憶女神圖集》中的影像運動性,而現在不妨反過來,再將一部監控影像集合的影片還原為圖集。在今日美術館的展覽和紀錄片當中,都有畫面展現了徐冰及其團隊在電腦前工作的場景。
  • 假面騎士faiz戰鬥機車設定,強大的火力武裝堪比騎士
    大家好,這裡是假面騎士醬,這次我想講解一下假面騎士faiz裡出現過的幾輛戰鬥機車,在faiz裡,機車的存在感可是槓槓的,讓人無法忽視,甚至可以變形成機器人,戰鬥力不輸騎士,很是值得一講。解析圖巨型機器人模式:1.走速120km
  • 蒸汽時代的變形金剛!
    在現代的話當然是變汽車飛機,不過如若變形金剛們在蒸汽革命時代提前甦醒的話,它們會變成啥樣呢?汽車人在這裡都變形為蒸汽火車頭,而霸天虎則是各種內燃蒸汽船和萊特兄弟時代的飛機……雖然文明程度落後,但變形設定卻異常帶感,充滿著蒸汽時代特有的男人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