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電機控制的優化∑-∆調製電流測量

2021-01-10 電子產品世界

在高性能電機和伺服驅動器中,基於隔離式sigma-delta(Σ-Δ)的模數轉換器(ADC)已成為首選的相電流測量方法。這些轉換器以其強大的電流隔離和卓越的測量性能而聞名。隨著新一代ADC的推出,其性能也在不斷提高,但是,要充分利用最新的ADC的功能,就需要對其他的電機驅動器進行相應的設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001/409446.htm

簡介

電機驅動器製造商不斷提高其產品的性能和魯棒性。一些改進是通過採用更先進的控制算法和更高的計算能力實現的。其他改進則通過最小化反饋電路中的非理想效應來實現,比如延遲、傾斜和溫度漂移。1

就電機控制算法的反饋而言,最關鍵的部分是相電流的測量。隨著控制性能提高,系統對時序精度、偏移/增益誤差、多反饋通道的同步等非理想效應越來越敏感。多年來,半導體公司一直致力於減少反饋信號鏈中的這些非理想效應,而且這種趨勢很可能會持續下去。ADuM7701就是為測量相電流而優化的最新一代隔離式Σ-Δ ADC示例。雖然ADC的性能很重要,但也很可能在反饋路徑的其餘部分造成非理想效應。本文不考慮ADC,主要討論反饋路徑的其餘部分。雖然本文著重介紹電機控制應用,但它也適用於任何需要Σ-Δ ADC緊密同步的其他系統。

使用Σ-Δ ADC時的典型信號鏈如圖1所示。模擬輸入電壓通過讓相電流通過一個電阻分流器來產生。Σ-Δ ADC將模擬信號轉換成1位數據流,並提供電氣隔離,因此ADC之後的一切都與電機相電位隔離。轉換器之後是通過濾波方式執行的解調。該濾波器將1位信號轉換為多位(M位)信號,並通過抽取過程降低數據更新速率。雖然濾波器抽取降低了數據速率,但速率通常仍然過高,無法匹配控制算法的更新速率。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增加了最後的降採樣階段。

本文假設濾波器和抽取級在FPGA中實現,並且濾波器是一個三階sinc濾波器(sinc3)。


圖1.一種用於測量相電流的∑-∆信號鏈。


圖2.(a)濾波器抽取率為5的sinc濾波器脈衝響應。(b)Sinc濾波器的階躍響應以及與脈衝響應的關係。

Sinc濾波器同步

Σ-Δ ADC和sinc濾波器的缺陷在於很難在同一個時域中進行控制,並且缺少指定的採樣時刻。2與具備專用的採樣保持電路的傳統ADC相比,這兩種濾波器都有一些令人擔憂的地方。不過也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如本節所示,將sinc濾波器與系統的其餘部分同步,並在適當的時刻採樣相電流至關重要。如果未能正確做到這一點,測量結果將會大幅失真。

sinc濾波器的輸出並不代表該時刻Σ-Δ ADC的輸入。相反,輸出是過去窗口期間輸入的加權平均值。這是由濾波器的脈衝響應造成的。圖2a顯示了抽取率為5時sinc3的脈衝響應。從圖中可以看出,濾波器輸出如何成為輸入序列的加權和,中間的採樣獲得較大權重,而序列開始/結束時的採樣權重較低。

在繼續討論之前,需要給出幾個基本定義。Σ-Δ ADC時鐘,又稱為調製器時鐘,表示為fmod。抽取率(DR)決定抽取頻率(fdec),並與fmod關聯,如公式1所示:


圖2右側顯示了脈衝響應對濾波器階躍響應的影響。應用該步驟時,濾波器輸出不受影響,濾波器在3個完整的抽取周期之後達到穩定狀態。因此,sinc3濾波器的一些重要特性可以表述為:

        群延遲為1.5個抽取周期

        建立時間為3個抽取周期

在將濾波器與控制系統同步時,這些屬性非常重要,本文將始終會用到。

在討論sinc濾波器同步之前,必須先定義輸入信號的特性。這反過來又會定義濾波器的同步特性。

圖3顯示了由電壓源逆變器驅動的3相永磁電機的模擬相電流。調製方式為空間矢量PWM3,開關頻率為10 kHz。將電機加載到5 A峰值相電流和3000 rpm轉速。這種設置加上3個極對數,可以得到6.67 ms電氣基本周期。


圖3.採用空間矢量脈寬調製時的電機相電流。

相電流可以看作由兩個分量組成:平均分量和開關分量。出於控制目的,僅關注電流的平均分量,因此必須完全去除開關分量。要提取平均分量,最常見的方法是對與PWM同步的信號(用於電機終端)進行採樣。如圖4所示。最上面的信號顯示相電流的開關波形,中間的信號顯示對應的逆變器相位臂的高端PWM,最下面的信號顯示來自PWM定時器的同步信號。PWM同步信號在PWM周期的開始和中間進行置位。為簡明起見,假設所有三相的佔空比都是50%,意味著電流只有一個上升斜坡和一個下降斜坡。在PWM同步信號的上升沿,電流取其平均值,因此如果恰好在那一刻採樣電流,開關分量將被完全抑制。實際上,採樣保持電路相當於一個在開關頻率上具有無限衰減的濾波器。


圖4.在PWM周期的起始點和中心點處測量相電流會減弱電流紋波。

圖5顯示了將這種採樣應用於圖3中所示波形時的結果。右側所示是實際相電流和採樣電流的波形放大圖。注意採樣保持過程如何完全消除紋波。

採樣電流以每單位表示,其中0 A映射到0.5,全比例值為8 A。選擇這個比例是為了更容易與後面的∑-∆測量值進行比較。圖5所示的結果為理想場景,採樣後只剩下基波分量。因此,可以將這些數據當做比較∑-∆測量值的基準值。

∑-∆測量和混疊

在理想的採樣保持ADC中,由於嚴格控制採樣時刻,所以能夠提取基波分量。然而,Σ-∆轉換是一個連續的採樣過程,紋波分量將不可避免地成為測量的一部分。

在Σ-∆轉換中,抽取率與信噪比(SNR)之間存在密切聯繫。抽取率越高,輸出的有效位數(ENOB)越多。缺點是,隨著抽取率增加,群延遲也會增加,因此設計者必須在信號解析度和反饋鏈的延遲之間折中考量。一般來說,與控制周期相比,應將延遲保持在較小範圍。對於電機控制,典型的抽取率在128到256之間,這可以很好地平衡信噪比和群延遲。

在數據手冊規範中,通常使用256作為抽取率。例如,ADuM7701的ENOB為14位,抽取率為256。ENOB值如此高時,預計可以得到非常準確的測量結果。為了驗證這一點,假設圖3所示的相電流是採用Σ-Δ ADC在20 MHz時測量所得,數據流則由使用256抽取率的sinc3進行解調。結果如圖6a所示。


圖5.理想的相電流採樣:(a)理想的採樣相電流的基波周期,(b)相電流和採樣相電流的波形放大圖。


圖6.(a)sinc濾波器的輸出。(B)實際的相電流和sinc濾波器抽取輸出的波形放大圖。


圖7.(a)sinc濾波器的採樣輸出。(b)測量誤差。

相電流的基波分量非常明顯,但與圖5a所示的理想採樣相比,測量信號存在很大的噪聲。因此,雖然ADC和sinc濾波器本身提供了不錯的ENOB數量,但反饋信號的質量卻很差。從圖6b可以看出其原因,該圖是sinc濾波器輸出和實際的相電流的波形放大圖。注意相電流的10 kHz開關分量是如何發生相移,以及幾乎未被sinc濾波器衰減。現在,假設在每個PWM周期執行一次電機控制算法,並在周期開始時讀取最新的sinc濾波器輸出。實際上,sinc濾波器的輸出會向下採樣,以匹配控制算法的更新速率。向下採樣和得到的信號在圖6b中顯示為採樣sinc輸出。圖7a顯示了按照PWM速率濾波和採樣的整個基波周期的結果。

很明顯,相電流測量失真嚴重,因此控制性能會非常差。如此,應該增加扭矩波紋,並且需要降低電流控制環路的帶寬。從理想測量值(圖5a)中減去圖7a中的測量值,就可以得到誤差(圖7b)。誤差約為原比例信號的7%,與預期的14 ENOB相差甚遠。

這個Σ-Δ測量和混疊場景演示了基於Σ-Δ的非常常見的電流測量模式,以及它是如何引導設計人員得出「Σ-Δ ADC不適合電機驅動器」這個結論的。但是,這個示例並沒有顯示出ADC本身的糟糕性能。相反,因為未能正確設置相電流測量值,所以餘下信號鏈的性能欠佳。

ADC在幾兆赫(一般為10 MHz至20 MHz)下對輸入信號採樣,在抽取率為256時,sinc濾波器有效去除調製噪聲。在如此高的採樣率下,濾波器輸出中存在相電流紋波分量,在信號鏈的向下採樣級,這可能成為一個問題(見圖1)。如果紋波分量沒有充分衰減,且電機控制算法以PWM速度消耗電流反饋,則結果會因為降採樣而產生混疊。

根據標準採樣理論,為了避免混疊,信號在一半採樣頻率以上時必須無能量。如果對Σ-Δ ADC輸出向下採樣至10 kHz,那麼5 kHz或更高頻率下的噪聲將會混疊到測量值中。如圖所示,在sinc濾波器之後,信號中還存在大量10 kHz開關噪聲。降低10 kHz噪聲的一種方法是增加抽取率,但是這樣做會導致不可接受的長時間群延遲。我們需要採用一種不同的方法。

通過同步改善測量

上一節討論的抗混疊方法的主要問題如圖8所示。sinc濾波器的輸出在與相電流開關分量無關的某個時刻被讀取。輸出信號被讀取時,濾波器根據脈衝響應對輸入信號進行加權平均。這個加權平均值有時跨越開關波形的低點,有時跨越高點。因此,用作反饋的信號含有明顯噪聲,頻率從0 Hz到PWM頻率的一半。


圖8.脈衝響應與開關波形無關。

Σ-Δ ADC連續採樣,sinc濾波器輸出乘以每個PWM周期的測量值(通常10到20)。由於每次測量跨越3個抽取周期,所以脈衝響應會重疊。為了簡化起見,圖8中僅顯示三個測量/脈衝響應。

圖9.(a)脈衝響應鎖定採用PWM時,sinc濾波器的採樣輸出。(b)測量誤差。

問題的根源在於:脈衝響應沒有鎖定為電流的開關分量,而開關分量又被鎖定為PWM。解決方案是選擇抽取率,使每個PWM周期都有固定的整數抽取周期。例如,如果PWM頻率為10 kHz,調製器時鐘為20 MHz,抽取率為200,那麼每個PWM周期正好有10個抽取周期。每個PWM周期有固定的採樣周期,脈衝響應始終鎖定為PWM,用於反饋的測量值在PWM周期內的同一點被捕獲。採用這種同步方案的相電流測量如圖9a所示。

顯然,將響應同步與PWM同步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噪聲會被消除,且乍一看,測量結果似乎與圖5a中的理想測量值相似。但是,用理想測量值減去∑-∆測量值時,就會得出圖9b所示的誤差信號。誤差大小與圖7b中所示的值相似,但頻譜發生了變化。現在,誤差是一階諧波,相當於增益誤差。導致這種錯誤模式的原因如圖10所示。



圖10.脈衝響應被鎖定為開關周期內的某個固定點。

雖然消除了白噪聲誤差分量,但由於測量值受到開關分量的影響,信號仍然是失真的。在圖10中,注意sinc濾波器的脈衝響應如何圍繞開關波形的峰值給出加權平均值。根據脈衝響應相對於PWM的相位,偏差的大小僅受紋波電流的大小限制。如圖3所示,紋波分量的幅值在基波周期內發生變化,基波電流峰值時紋波最高,過零點時紋波最低。因此,測量誤差為一階諧波分量。

為了消除一階諧波測量誤差,脈衝響應必須始終以PWM周期的起始點或中心為中心,此時相電流正好等於其平均值。圖11顯示了以開關周期的起始點為中心的脈衝響應。在這一點周圍,開關波形是對稱的,因此,通過在每一邊都有相同數量的測量點,紋波分量在這一點周圍均為零。


圖11.脈衝響應鎖定為開關周期,並對準理想的測量點。

脈衝響應鎖定,以平均電流的時刻為中心時,測量結果如圖12a所示,測量誤差如圖12b所示。作為理想的採樣測量,該信號不存在白噪聲和增益誤差。

結果表明,∑-∆測量值的質量不僅僅取決於抽取率。只有在無混疊時,普遍認為「增加抽取率會提高ENOB」的這種觀點才是正確的。控制濾波器相對於輸入信號的更新率和相位比抽取率更重要。例如,比較圖7(基於256的抽取率)和圖12(基於200的抽取率)。降低抽取率可顯著改善測量結果。

圖12.(a)脈衝響應鎖定採用PWM,且以平均電流時刻為中心時,sinc濾波器的採樣輸出。(b)測量誤差。

結論

綜上所述,實現基於∑-∆的優化相電流測量值的條件如下:

        三階sinc濾波器的脈衝響應時間為3個抽取周期,這意味著數據需要3個抽取周期才能通過濾波器。

        濾波器的脈衝響應必須以平均電流時刻為中心。

        脈衝響應的1.5個採樣周期必須在平均電流時刻之前,另外1.5個採樣周期必須在平均電流時刻之後。

        sinc濾波器在PWM周期內產生多個輸出,但只使用其中一個輸出。其餘的輸出都被忽略。

參考

1      Jens Sorensen、Dara O』Sullivan:「理解電機驅動器電流環路中非理想效應影響的系統方法。」Proceedings of PCIM,歐洲,2016年。

2      Jens Sorensen:「用於電機控制的Σ-Δ轉換。」Proceedings of PCIM,歐洲,2015年。

3      Ahmet M. Hava、Russel J. Kerkman、Thomas A. Lipo:「適用於基於載波的PWM-VSI驅動器的簡單分析和圖形方法。」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彙刊電力電子學卷,1999年1月。

作者簡介

Jens Sorensen是ADI公司系統應用工程師,負責工業應用的電機控制解決方案。他擁有丹麥奧爾堡大學電氣工程學士學位。他的主要研究方向為控制算法、電力電子和控制處理器。聯繫方式:jens.sorensen@analog.com。

Dara O』Sullivan是ADI公司自動化與能源業務部互連運動和機器人團隊的系統應用經理。他的專長領域是工業運動控制應用的功率轉換、控制和監測。Dara擁有愛爾蘭科克大學工程學士、工程碩士和博士學位。自2001年起,Dara便從事研究、諮詢和工業領域的工業與可再生能源應用方面的工作。

Shane O』Meara是ADI公司互連運動和機器人團隊的系統應用工程師。他的專長領域是工業運動控制應用的高精度轉換,以及控制和監測信號鏈。他擁有利默裡克大學工程學士學位,於2011年加入ADI公司。

相關焦點

  • 單片機控制的光學電流互感器偏振調製效應
    實驗得出:無鍍膜的石榴石對入射雷射的偏振性沒有影響,但帶有薄膜的石榴石不僅可調製入射光的偏振特性,且調製的DOP值域範圍相對於光通過無序介質等方法更大,研究結果為石榴石型光電式電流互感器的測量精度及結構改進提供了理論基礎。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0/307176.htm電流互感器是電力系統實現自動檢測和控制的重要環節。
  • MCP8063三相正弦無傳感器無刷電機工業控制驅動方案
    > MCP8063器件是用於無刷電機的高度集成的三相全波無傳感器驅動器。其集成特性和寬電源範圍(2V~14V)使MCP8063成為各種電機特性的理想選擇,無需外部調諧。速度控制可以通過電源調製(PSM)或脈衝寬度調製(PWM)來實現。 由於緊湊的封裝和最少的材料清單(集成了功率電晶體,無霍爾傳感器,無需外部調諧),MCP8063為那些需要高效率和低噪聲,且具有競爭力成本的風扇應用進行了優化。頻率發生器輸出可在閉環應用中實現精確的速度控制。
  • 隔離型Σ-Δ調製器技術在電機控制電流採樣中的應用
    摘要:Σ-Δ型模數轉換器廣泛用於需要高信號完整度,電氣隔離的電機控制電流採樣應用中,隔離型的Σ-Δ調製器通過過採樣,數字濾波等將模擬量轉換成單比特的數據流,同時可以滿足5kVrms的隔離度,在高精度伺服電機電流採樣驅動中發揮最佳性能。
  • 技術分析:用於電機控制的Σ-Δ轉換方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2/328966.htm簡介在三相電機驅動中測量隔離相電流時,有多種技術可供選擇。三相電機驅動的常見電流測量技術本文重點討論性能最高的方法——Σ-Δ轉換。 通常,Σ-Δ ADC針對的是需要高信號質量和電流隔離度的變頻電機驅動和伺服應用。 隨ADC而來的還有解調和濾波,這些一般是由FIR濾波器(如三階sinc濾波器sinc3)處理。
  • 把Σ-ΔADC用於電機控制,這麼做會事半功倍
    三相電機驅動的常見電流測量技術 本文重點討論性能最高的方法——Σ-Δ轉換。通常,Σ-Δ ADC針對的是需要高信號質量和電流隔離度的變頻電機驅動和伺服應用。隨ADC而來的還有解調和濾波,這些一般是由FIR濾波器(如三階sinc濾波器sinc3)處理。
  • 三相永磁同步電機無傳感器矢量控制方案
    在PMSM高性能控制中,一般需要在轉子軸上安裝機械傳感器,以測量電動機的轉子速度和位置。而對於那些對成本控制較嚴,不適合使用機械傳感器的應用領域中,無傳感器控制策略成為研究的熱點。Fortior針對PMSM的無傳感器矢量控制推出了高性能的控制器FT3066,以滿足不同應用領域的需求。
  • 無傳感器無刷直流電機控制原理
    無傳感器無刷直流電機控制原理目前常用的無刷直流電機控制方法可分為開環控制、轉速負反饋控制和電壓負反饋加電流正反饋控制等3 類。其中開環控制方式適合於轉速精度要求不高的場合,轉速負反饋方式適合於機械特性要求比較硬、轉速精度比較高的場合,而電壓負反饋電流正反饋方式則應用於動態性能要求比較高的場合。對於航模用的無刷直流電機,轉速精度要求並不很高,使用開環控制方式就可滿足要求。
  • 永磁同步電機交直軸電感工程測量方法的探索
    編者按:摘要:永磁同步電機的矢量控制主要依賴電機的電壓模型及其參數的準確性,而電機的交直軸電感由於磁飽和會隨電流而變化,為了精準地完成矢量控制,必須對電機的參數進行測量和標定。本文詳細介紹了兩種適合工程應用的電感測量方法原理、步驟及優缺點。
  • 意法半導體:通用電機與步進電機控制方案
    它們被用於眾多消費類產品(例如電功工具和小家電),功率通常低於1馬力。 很多應用直接由帶或不帶速度控制功能的AC電源供電。 利用DC電源為電機供電具有一定的優勢,特別是在電機具有速度控制功能的時候。 利用DC斬波器或者PWM驅動器,電機的峰值電流比由具有可控矽整流控制功能的AC電源驅動的配置要低得多,所以電機產生的熱量就低得多。
  • 有刷直流電機的工作原理及控制電路
    並激有刷直流電機微型電機的勵磁線圈與電樞並聯,勵磁線圈中的電流與電樞中的電流相互獨立(如圖)。因此,這類電機具有卓越的速度控制能力,並激有刷直流電機不會出現磁性丟失的現象,因此比永磁體電機更加可靠。R1用於保護單片機免遭電流突增的破壞,R2用於確保在輸入引腳處於三態時,Q1關斷。直流電機的雙向控制需要一個稱為H橋的電路。H橋的得名緣於其原理圖的外觀,它能夠使電機繞組中的電流沿兩個方向運動。要理解這一點,H橋必須被分為兩個部分,或兩個半橋。 Q1和Q2構成一個半橋,而Q3和Q4構成另一個半橋。
  • 無刷電機的變頻器控制原理
    無刷直流電機則是利用變頻器控制電流,改變流向線圈電流的方向,從而改變定子的磁力方向,產生推動力,驅動轉子旋轉。電機是典型的電感性負載,而脈寬調製的控制方式能夠滿足電機驅動的控制需求。對應電機運行的不同速度需求,脈寬調製的頻率,一般選擇20KHz及以上,能夠迴避人能夠聽到的極限頻率。對應不同電機的最高轉速從低到高,脈寬調製的頻率同樣需要從低到高的調整。
  • 簡化電流感應:如何使用電流檢測放大器進行設計(三)
    幾乎所有類型的電機均面臨著這種需求壓力,包括白色家電、工業驅動器和汽車應用中使用的電機。為了確保電機以其峰值效率運行,其反饋到控制算法中的運行特性至關重要。相電流是系統控制器使用的這些重要診斷反饋要素(用於實現最佳的電機性能)之一。由於測量信號具有連續性並與相電流直接相關,因此,測量電機電流的理想位置應直接與每個相位保持一致,如圖 1 所示。
  • 一種提高步進電機運行質量的電流控制方法
    電流控制精度的重要性雙極性步進電機轉子的位置取決於流經兩個線圈繞組的電流的大小。通常,選擇步進電機的主要指標為,準確的機械定位或精準的機械系統速度控制。所以繞組電流的精度控制對步進電機的平穩運行非常重要。在機械系統中,有兩個問題會導致不準確的電流控制:?
  • 直流伺服電機速度控制單元解析,直流伺服電機的調速控制
    直流伺服電機特指直流有刷伺服電機——電機成本高結構複雜,啟動轉矩大,調速範圍寬,控制容易,需要維護,但維護不方便(換碳刷),會產生電磁幹擾,對環境有要求。因此它不可以用於對成本敏感的普通工業和民用場合。
  • 汽車控制系統中螺線管的電流檢測
    另一方面,線性或成比例的螺線管可以用很精確的方式控制其狀態。它們在諸如變速器和燃油噴射等應用中用於操縱活塞或者閥門以便準確地控制液體壓力或流量。 變速器需要準確平穩地控制離合器上的壓力以改變傳動裝置,並用於控制閉鎖液力變矩器。電子控制的變速器可能包括8個以上的線性螺線管,它們都需要平穩準確地控制。
  • 交流接觸器控制電機正反轉,電流表怎麼接線?
    電機正反轉,把電機當做一個三相電源的負載來看,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交流電流並沒有方向之分,所以電機正反轉並不會影響電流表的接線,請關注:容濟點火器可以參考這張實物和原理圖,下邊是電機正反轉啟動控制電路
  • 淺談生物製品吉布斯自由能(∆G)檢測
    11 迎面逼來的∆G● 最大限度地提高蛋白天然構象穩定性並防止聚集,對於蛋白質療法、蛋白質藥物製劑、工藝開發條件、質量控制以及基礎蛋白質科學研究至關重要。用於製劑篩選和開發的蛋白將主要以天然構象(∆G>0)存在,變性蛋白含量通常非常少。通過測量∆G反映變性蛋白含量。ΔG越高,變性蛋白含量越少。例如,∆G為8 kcal/mol的生物製品含有1ppm變性蛋白質[4]。
  • 基於MSK4226的直流有刷電機四象限控制
    四象限運行;驅動晶片上的電流測量環節保證電機運動中不發生堵轉;最後比較了電機直接啟動與四象限控制中的響應速度與達到穩態的時間。控制器以單片機MSP430F169作為控制核心,利用單片機的PWM功能,可發生多通道佔空比可調的PWM信號;PWM信號通過電機驅動晶片MSK4226將電機兩端的電壓調製成頻率一定、寬度可變的脈衝電壓序列,控制電機轉速與轉向;單片機實時監測驅動晶片上的電機電流,發生過流時採取保護;在文章的最後比較了電機四象限控制與單像控制,總結出了四象限控制的優缺點
  • 易用的PFC助益電機控制應用
    用可編程數字濾波器代替硬體元件,便可針對高速工作優化環路穩定性,使電路足夠穩定。雖然這些器件採用均流模式控制環路,但實際上有多個不同的環路可以獨立編程。其中存在低線和高線電流濾波器,以及快速電壓補償濾波器。  可以設置PFC的輸出電壓,使其根據負載電流而變化。這樣可以提高整個系統的電源轉換效率。此外,還可以非常細緻地調整軟啟動特性。
  • 瑞薩電子核心電機控制解決方案RAMDA
    從剃鬚刀,吹風機這樣的小家電,到工業自動化生產線,種類繁多的電機在各種消費類產品和工業產品中扮演著核心角色,為了達到節能環保的目標,電機控制技術變得尤為重要。針對中國市場,瑞薩在積極推廣高性能、低功耗RX單片機的同時,還開發了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先進電機控制解決方案RAMDA算法,用以構建高性能、高可靠性的永磁同步電動機的驅動解決方案,幫助客戶開發新一代綠色環保的新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