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研究報告:複合調味品的演化邏輯與發展路徑

2020-12-03 城市觀察員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餐飲O2O,ID:coffeeO2O】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味道賦予了食物新的意義,它承載了人們對生活的感知與表達,這種表達豐富而深遠,五味的最佳方式在美食調味中找到了新答案——融合。

複合調味是餐飲的進化需求,也是對食物的完整升華,也是對五味生活的哲學解讀。

本次研究試圖從味道的本源、複合味道的需求、複合味道的進化、行業現狀與布局等角度探尋複合調味品行業發展的基本邏輯和整體趨勢。

01

好吃:味覺的真相

1、味道是如何被感知的

好的味道給人們帶來幸福和滿足感。那麼,什麼是「好的味道」?它背後的科學原理是什麼?

感知味道的器官是舌頭,顯微鏡下,舌頭上凸起的小顆粒叫做味蕾。

如果我們把味蕾再放大看,可以看到上面有味孔和微小的絨毛,好吃和不好吃,就靠我們的味蕾來進行判斷。

2、不同味覺喜好的形成

是什麼決定了人們對味道喜好的差異?生物學家認為差異來自DNA。

一個人是否喜歡一種味道,第一階段是天生的,第二階段是來自舌頭的感知,味蕾保護得好與不好,直接影響到對味道的判斷。

所以在調味品行業有一些要求嚴格的廠家,在正式推出一樣新的調味品之前,會進行廣泛的口味測試,為了使這種測試的準確性提高,對於測試的人群嚴格挑選。

小朋友和女生比較受歡迎,而男士則被儘量排除在外,尤其是愛吃麻辣、嚼食檳榔,抽菸喝酒的男士,主要原因是這類人群的味蕾通常遭到了破壞。

對於同樣一種味道,他們感知較弱,需要一些強的刺激才能夠感知到某種味道細微的差異,事實上,他們更傾向於重口味。

3、酸甜苦辣VS酸甜苦鹹鮮,全世界最受歡迎的味道

關於味道,我們通常講「酸甜苦辣鹹」,實際上並不正確,正確的講法是「酸甜苦鹹鮮」,這是五味。

辣,只是一種觸覺痛感,並非味覺,由於這種灼燒般的痛感能夠使人分泌多巴胺,就是那種使人感到愉悅的物質,因而受到許多人群的喜愛。

湖南、四川等區域出產的一種獨特調味品,叫做「木姜子油」,有的地方叫作「山胡椒油」,經測試,有大約50%的人不喜歡,而另外一部分人群則愛得發狂。

木姜子油的獨特味型是由一種檸檬香形成的。為什麼有些人不喜歡,有些人喜歡?

首先就是我們前面講到的,DNA給了我們對於味道先天的選擇傾向性,隨著閱歷的增長,消費場景改變了我們對於新味道的好惡。

02

複合調味品的需求因素

複合調味品裡面,不同的味道,相互烘託,使交融在一起的味道,變得更有層次,更為立體。

實際上就是一個綜合的美味解決方案,這就是為什麼複合調味品會變成一種流行,在發達經濟體調味品市場裡變成佔比最大的部分。

像美國、日本以及歐洲這麼一些經濟發達地區,複合調味品的銷量遠超單一味型調味品。

在經濟發達國家和發達地區,複合調味品和單一類型調味品的比例是8:2的關係。國內是2:8這樣的一個關係,差異的背後是需求因素。

從消費端來看,全世界的調味品品類,有三個最重要的消費端,餐飲、家庭、食品工業及其他。

食品工業這個消費端,在全世界調味品所有消費端中佔比相似,基本上都是10%左右,這個比重相對穩定。

中餐菜品裡面使用的調味品總價值,佔該菜品出品價格的比重是5%-8%,西式菜品中,調味品的綜合比重從價格上佔比則大約是10%左右。

在中國市場,調味品的三個消費端的比重關係是,餐飲佔60%,家庭佔30%,工業佔10%。

1、餐飲端需求

同樣都是這麼多人口,為什麼餐飲裡面佔比是60%,而家庭則是30%呢?

研究資料表明,炒同樣一盤菜,從金額上,餐廳裡面用的調料是家庭裡面用的調料的約1.7倍。

餐飲渠道對於複合調味品的需求,中國市場會像發達國家一樣,由單一味型走向複合味型,這是由三方面的需求決定的。

1)餐飲發展的需求,有經驗的廚師成本更高。

2)餐飲連鎖化加快,餐廳去廚師化趨勢明顯。

餐廳連鎖化是必然趨勢,發達國家在餐飲業發展的歷程很能說明問題。不僅發達國家,當下中國餐飲需求也是如此。

網聚資本的夥伴企業蒸瀏記連鎖餐廳的幾位創始人回憶說,他們當初想增開20家店,但是要一下子找20個廚師,並管理好他們,這個很困難,開連鎖餐廳,門店找到,相對容易,花錢就好了,但是很難短時間內找到合適的廚師。

3連鎖品牌對口味穩定一致的需求

餐廳要把顧客留住,口味要一致。

紀錄片《味覺的真相》裡揭示的味覺原理,顧客不斷地回頭來吃,實際上是去吃客人記住的味道,如果感知到不一致,客人會認為餐廳換了廚師,就不滿意。

當然,也許是新顧客覺得很好吃,但是,更好吃對於老顧客而言形成不了記憶,對於餐廳,菜品不被反覆消費也就無意義。

新的消費人群又不容易培養起來,所以變成老用戶和新用戶都無法留存,銷量自然上不去。因此,對於什麼是好的調味品,我的判斷是質量穩定調味品就是好的調味品,並非配方升級就更好。

2、家庭端需求

在現代社會,並非人越來越懶,而是大家的追求多了,不願意在烹飪上花時間

三口之家的家庭烹飪一餐,基本上需要一個小時到兩個小時,現在家庭烹飪的主力是80後90後,要花時間照顧家人,還要工作學習,時間不夠用。

第二個問題就是80後90後的烹飪技能變弱了。

他們做了爸爸媽媽以後要通過一些煙火氣來營造一點家庭溫暖的氣氛,這是我們中國人的文化傳統。

在家做飯,實際上是一個剛需,但是他們烹飪技能弱,害怕做得不好吃,用複合調味品就簡單了。

食材加上複合調味品,用簡單的烹飪方式,就能把菜做好,好不好吃先不論,起碼能做到的是不難吃,這就是複合調味品在家庭端的需求。

3、食品工業端需求

食品工業端的需求就更加清晰了。

一線連鎖餐飲品牌企業,形成了清晰的餐飲供應鏈,我們也可以把它定義為食品工業,由於採用中央工廠方式製作調味品,原理上和傳統的食品工廠性質類似。

我們在某大型連鎖餐廳最近的供應商大會上了解到,該企業明確提出,你不要再給我供應任何原料了,思路轉變成給我供應一個菜品

原理很清楚,這就是餐飲渠道對於調味品的需求變化了,你給我研發一個爆品菜,我才可能向你採購這個菜品的核心調料。

食品工業也一樣,你給我研發一個爆款產品,我才採購製造這個爆款產品的核心調味品,在肉製品和休閒食品企業表現尤其明顯。

03

中國複合調味品市場現狀

調味品的三大消費端需求拉動了複合調味品的發展,要探究整個品類的發展,我們試圖從複合調味品邊界的界定開始,逐步深挖整個品類市場的現狀。

1、複合調味品的分類

下面這張圖是我們整個調味品賽道裡面呈現的調味品產品生命周期圖,我們在不斷完善調味品的國家分類和世界分類。

中國調味品的國家分類裡面是有標準的,是「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調味品分類》國家標準(GB/T20903-2007)」。這個標準由於受時代局限性影響,並不十分精準。

在我們歸類整理的27大類調味品裡面,116個子類,116條賽道,就涵蓋了狹義調味品和廣義調味品。

廣義的調味品有27大類,就包括幹調在內,狹義調味品有21大品類,我們現在把21大品類按品類成熟度分為三類。

第一個是品類萌芽期,或叫導入期;第二個是品類成長期;第三個是成熟和衰退期,其市場競爭激烈程度我們用顏色來進行區分,就是藍海、綠海和紅海。

藍海這個區間,就是目前品類定義不清晰,大家可以隨便做,都有比較好的銷量;綠海就是消費者有比較旺盛的需求,處於這個區間的品類成長在加速。

衰退期基本上是激烈的紅海競爭,在這些品類裡,大玩家競爭的結果是品類集中度不斷提升,競爭者各展神通,通過技術、營銷手段的殘酷廝殺,實現品類的新生或衰退。

2、複合調味品的定義

關於複合調味品的定義,國標定義,是強調將兩種調味品複合到一起,就叫複合調味品。

後來,我們把它重新進行了定義,叫做將三種或三種以上的味道,複合到同一個調味品裡面,滿足功能化、營養化、方便化為特徵的調品叫做複合調味品。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樣的定義也不太準確,消費者理解起來,還是不夠形象。 所以我們就用中日美三個國家對紅燒肉的做法來說明什麼是複合調味品。

【中式紅燒肉】

這個傳統的中式紅燒肉的做法,對於年輕人來講,稍顯複雜,沒有幾年的持續烹飪經驗是很難把紅燒肉這道菜燒好的,比較考驗技術。

我們來分析一下烹飪過程,它的調料集中在哪?都在第1個階段,調料品種比較多。

一般家庭不一定能夠買得齊,就算買得齊,各種調料的配比也不容易掌握,每次做的口味差異就不易穩定了。

這也就是目前在家庭做飯的主要群體80後、90後懼怕做飯的原因,但是這種懼怕被解讀為「懶」。

【日式紅燒肉】做法省略,詳見報告全文。。。

【美式紅燒肉】做法省略,詳見報告全文。。。

通過上面中日美三國做紅燒肉的不同方法,我們無需理解複合調味品的各種定義,依然可以很清晰地知道什麼是複合調味品。

所謂複合調味品,就是食材加調料,經過簡單的烹飪方式,就能把一道菜做出來。這個集成式的調料,就叫複合調味品。

3、複合調味品市場

複合調味品,在整個調味品大盤中的佔比,市場調研公司Frost&Sullivan的數據顯示,複合調味品在調味品市場中的佔比,中國是18%,日本是49%,美國是51%

我們研究調味品市場的貨架,經過反覆實地考察,發現日本貨架上50%以上是複合型調味料;而在美國調味品市場,線上和線下,調味品區超過50%都是複合調味品。

關於中國複合調味品的人均消費,我們把Frost&Sullivan的數據進行了再研究,就是分析和驗證它的調研數據背後對應的事實和趨勢。

研究結果顯示,從2010年到2015年這個階段,在複合調味品消費上,中國的人均年增長15.6%。

那麼2015年到2020年這個期間,年增長14.1%,這樣的一個成長基本上可以稱之為五年增一倍。

中國目前的狀況,複合調味品絕大多數是在餐廳裡面使用的,家庭裡面也有使用,但是相對比較少。餐廳連鎖化、使用便捷化推動了複合調味料的快速成長。

04

複合調味品的進化路徑

那麼複合性調味品是如何實現進化的?

海外市場,歐美、日本這些經濟發達地區,他們是如何從和我們相同的單一味型為主的調味品市場變成以複合調味品為主的市場的?

波士頓諮詢的研究結果,印證了網聚資本調味品品類研究的結論。

相關焦點

  • 制度系統性建構的演化邏輯與動力機制
    原標題:制度系統性建構的演化邏輯與動力機制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聚焦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問題,全面系統闡述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意義、總體要求、總體目標,對堅持和完善13個方面的制度體系作出部署。這是黨的歷史上首次在中央全會上專門研究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問題,為中國未來發展提供了穩定預期和重要保證。
  • 秋黃瓜清脆爽口 涼拌加入這兩種調味品 味道升華中瞬間凝華
    加了常規的調味品涼拌後的黃瓜,總感覺少了點什麼,略有美中不足,總感覺鮮香中缺少了靈魂的味道。自從有一次,試著加入了這兩種神秘調味品:蔥油、花椒油後,瞬間有了一次味道的升化,感覺所有味道更加揉合,升華的過程中,瞬間把所有精華味感凝華在一起,然後爆裂在你的口腔,震撼著你的味蕾。也許,這就是所謂的靈魂的歌者吧!
  • 日本近代最大的發明,發明一種調味品,提升了全球人類的味覺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思考,一個彈丸之地的日本就可以給中國帶來如此大的打擊,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足以說明日本的確重視發展。並且即使是在今天,日本在國際經濟中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的。其實這一切都和日本重視研發和創新有關。而在日本近代的發明中,有一個東西是非常有意義的。其可以說是日本近代最大的貢獻。
  • 這3種調味品,味道特鮮美,醫生提醒:尿酸高的,儘量一口別碰
    導語:高尿酸這種情況會導致痛風出現,很多高尿酸患者都知道遠離搞嘌呤食物,但是卻忽視了調味品。痛風發作的時候讓人苦不堪言,所以在生活當中,預防是關鍵,那麼你知道平時吃的一些調味品當中,嘌呤含量也很高嗎?這3種調味品,味道特鮮美,醫生提醒:尿酸高的,儘量一口別碰(1)蠔油蠔油是用蠔(牡蠣)熬製而成的調味料。取新鮮蠔肉煮汁,取汁不斷攪拌熬製,加輔料精製而成。它味道極其鮮美,已逐漸成為老百姓家中常見的調味品。
  • 中國食品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前景研究報告(2020年版)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食品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前景研究報告(2020年版)顯示,食品工業十三五規劃提出,到**年,食品工業總產值達到12.7萬億元,增長101.1%,年均增長15%左右;利稅達到1.6萬億元,增長76.2%,年均增長12%。
  • 金龍魚說調味品板塊無超越海天計劃?但動作卻很「誠實」
    根據國金證券研究報告數據:2019年金龍魚在小包裝食品油、大米和麵粉的市場佔有率分別為38.4%、18.4%、26.7%,排名市場第一。但金龍魚為什麼還會強勢切入調味品板塊呢?一方面,目前國內食用油行業中,金龍魚、福臨門、魯花三大品牌約佔據小包裝食用油銷量的70%市場份額。
  • 山西啟動人工智慧產業發展戰略及實現路徑項目研究
    2021年1月9日,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山西研究院重大諮詢研究項目《山西省人工智慧產業發展戰略及實現路徑研究》項目啟動會在山西太原召開。該項目的啟動,體現著山西省點燃人工智慧產業創新發展新引擎的決心。會上,黃慶學首先代表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山西研究院對各位領導、專家、學者的到來表示感謝並就項目研究的重要性進行了闡述。
  • 日辰股份:複合調味料定製龍頭進入新周期
    根據Frost&Sullivan統計,預計到2020年複合調味料市場規模可上升至1488億元,2016-2020年複合增長率約為14.70%。根據中國產業信息網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複合調味品佔整個調味品市場的比重約為26%,遠低於其他國家,發達國家如日本、韓國、美國複合調味品種類多、用量大、附加值高,消費佔比在59%以上。
  • 中科院戰略研究院聯合大富科技發布中國企業創新發展路徑課題報告
    11月12日,大富科技與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簡稱「中科院戰略院」)在京共同發布基於大富科技自主創新案例分析的課題報告《疫情、4thIR與中美技術脫鉤三大挑戰下的中國創新戰略路徑》。來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科技部政策司、工信部電子元器件發現研究中心、新華社國家財經智庫等專家在課題評審後對報告研究方向及產生的重大意義給予充分肯定。
  • 樹椒土豆絲,家家都會做,加這調味品,味道更好呦
    土豆絲是家庭中最普遍的一道炒菜,幾乎家家都會做,加一種調味品,別看不起眼,但是味道會不同凡響,對啦,就是小樹椒,我們做的就是樹椒土豆絲。記得小時候也就是12-13歲吧!
  • 受眾研究的發展路徑的轉移以及這種研究轉向的成因
    由於受眾在傳統的線性傳播觀中位於傳播過程的終點,受眾研究一直受到重點關注。 一、受眾研究的發展路徑:權力中心向受眾偏移 受眾研究的發展路徑與傳播效果研究的發展具有密不可分的聯繫,大體上受眾研究發展路徑分為四個階段:被動的受眾、頑固的受眾、主動的受眾及狂歡的受眾。 (一)被動的受眾 受眾研究的源流發軔於 19 世紀末 20 世紀初大眾社會理論。
  • 2020-2026年中國不鏽鋼複合鋼板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不鏽鋼複合鋼板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認為,鋼材應用廣泛、品種繁多,根據斷面形狀的不同,鋼材一般分為型材、板材、管材和金屬製品四大類。鋼材是鋼錠、鋼坯或鋼材通過壓力加工製成的一定形狀、尺寸和性能的材料。
  • 全球與中國隱身材料技術行業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
    《全球與中國隱身材料技術行業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對隱身材料技術行業相關因素進行具體調查、研究、分析,洞察隱身材料技術行業今後的發展方向、隱身材料技術行業競爭格局的演變趨勢以及隱身材料技術技術標準、隱身材料技術市場規模、隱身材料技術行業潛在問題與隱身材料技術行業發展的癥結所在
  • 醫藥企業的數位化轉型路徑和發展趨勢在哪?
    我們將從產業現狀、數位化驅動因素、數位技術在醫藥產業中的創新應用場景、企業數位化轉型路徑以及醫藥數位化未來發展趨勢等多個維度對醫藥數位化進行了全面、詳細的梳理及分析。蛋殼研究院將通過本報告找出醫藥企業如何進行數位化轉型的可行路徑,以期為醫藥數位化創新的參與者提供參考和借鑑。接下來我們將選取報告部分精華內容進行一個簡要解讀。
  • 光伏逆變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利好政策推動光伏逆變器產業發展
    光伏逆變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利好政策推動光伏逆變器產業發展一、概述逆變器,也稱逆變電源,是將直流電能轉變成交流電能的變流裝置。光伏逆變器就是應用在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中的逆變器,是光伏系統中的一個重要部件。
  • IDG報告預測:未來5年智能汽車複合增長率36%
    在12月3日於廣州舉辦的2020世界智能汽車大會上,IDG亞洲(國際數據(亞洲)集團)總裁朱東方發布《2020智能汽車產業研究報告》並預測,2020年到2025年,智能汽車的複合增長率將達到36%。IDG旗下的市場研究機構報告預測,2020年到2025年,智能汽車的複合增長率將達到36%。「這個速度是非常迅猛的,可以看到整個生態動力電池的技術發展非常快和非常成熟,技術迅速的發展,對整個智能汽車的生態是非常有幫助的。」
  • 2020年複合超硬材料未來發展趨勢預測 - 2020年中國複合超硬材料...
    複合超硬材料與硬質合金性能比較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中國複合超硬材料行業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認為,複合超硬材料主要包括聚晶金剛石(PCD)、聚晶立方氮化硼(PCBN)及複合片。  2020年中國複合超硬材料行業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對我國複合超硬材料行業現狀、發展變化、競爭格局等情況進行深入的調研分析,並對未來複合超硬材料市場發展動向作了詳盡闡述,還根據複合超硬材料行 業的發展軌跡對複合超硬材料行業未來發展前景作了審慎的判斷,為複合超硬材料產業投資者尋找新的投資亮點。
  • 調味品緋聞最多莫過於味精,為什麼很多廚師不用味素了
    味精(味素)起源於日本味之素公司,日本人為什麼要發明味素呢,就是圖一個字~~"鮮",他們在海帶裡面發現上面一層粉末挺鮮美啊,專家發現穀氨酸是昆布的味道源泉,也就是說現在很多料理店為什麼要加上昆布來做湯的緣故,本身自然的食材添加更美味。
  • 食品飲料行業研究與投資策略:機遇與改變
    調味品板塊賽道護城河深厚,經營節奏有序。疫情期間,調味品家庭端消費 增長,商超渠道動銷加快,小包裝產品增速領先。Q2 需求受益品類高增長 貢獻業績彈性,基礎調味品需求修復。Q3 消費市場逐漸回歸常態,疫情受 益品類增速出現放緩,但並未呈現斷崖式下跌,疫情教育成果仍然得到一定 程度的保留,複合調味品的發展趨勢確立。
  • 調味品與羅丹明B
    全國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領導小組陸續發布的《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和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名單》,其中玫瑰紅B禁用於調味品赫然在目。媒體2011年2月披露,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在市售火鍋底料中檢出羅丹明B。2011年4月,重慶市公安局公布了近期查獲的食品和藥品安全犯罪六大案例,其中包括豆瓣醬和紅油中含有羅丹明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