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考古隊在山東焦家村發掘了一批5000年前「巨人墓」,最高身高近2米,平均身高遠遠超過了現代人,這次重大發現完全顛覆了我們對古人身高的常規認識。
焦家遺址位於濟南市章丘區焦家村一帶,早些年濟南搞建設的時候,就發現了這片遺址。當時考古隊推測的面積是56萬平方米,然後就做了安全保護。
不料2016年,焦家遺址附近修田間小道時,又發現了古墓,由於遭到了損壞,山東文物局就組織考古隊進行搶救性發掘。
經過一年的時間,考古隊發掘了2170平方米,發現了大量大汶口文化的遺存。其中包括116座房址、215座墓葬和一段土城牆。
這些房子很有特色,一半在地下,一半露在地面,每一戶排列很有規律,類似於今天的聯排別墅,不過肯定沒有現代的豪華。
那200多座墓葬大部分都有陪葬品,基本都是陶瓷品和玉器。考古隊在附近發掘到了1座陶器製作間,而做工精美的玉器從哪來目前還沒找到相關依據,所以還不清楚出處。
另外,陪葬品中還發現了動物殉葬品,有豬、狗、老鷹等。
這次發掘最讓人震驚的就是古墓主人的身高,按古墓規模來判別身份的話,部落首領的身高近2米。比部落首領身份稍低的幾十個古墓主人,身高普遍在1.8米以上。
而剩下的一百多普通族民,身高絕大部分都在1.7以上。這太恐怖了,平均身高一算比5000年後的現代人都還高不少。
專家的解釋說:「這一時期已進入農耕時代,而且已開始飼養家禽,所以身體素質也有所提高。」有沒有一種要暈倒的感覺?
這種說法不僅現代人不服,古代的農民從墳裡都要跳起來罵娘:「難道我們種的不是糧食?我們養的家禽是外星球的?」
那到底是怎麼回事,200多個「人證」又不是個案,為什麼他們的後代越長越縮呢?看看從中世紀歐洲人的身高變化能不能找到答案。
據美國俄亥俄州州立大學的一項調查,9世紀~12世紀,歐洲人平均身高是1.73米。不過從那之後歐洲人身高,開始越長越矮。
到17世紀平均身高降到了1.67米,法國人更離譜,直接掉到了1.62米。後來隨著工業革命爆發,生活水平的提高,歐洲人又長回來了。
歐洲人為什麼會出現倒縮的情況呢?目前一種主流的說法是和氣候變化有關。雖然這不一定是準確答案,但至少比上面的專家回答靠譜。
至於焦家遺址的「巨人」到底是怎麼回事,也許隨著未來大面積的發掘,能從中找到答案。
有不同觀點,歡迎留言區分享。了解更多歷史,請關注花木童說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