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科研機構開發用雷射清除太空垃圾的人造衛星

2020-12-06 環京津網

人民網東京6月23日電 據《朝日新聞》網站報導,在地球的周圍,使用壽命已經結束的人造衛星和火箭的零件等太空垃圾不斷增多。為清除這些垃圾,日本SKY Perfect JSAT和物理化學研究所等機構日前發布消息稱,將研發一種能用雷射照射垃圾讓其掉落到大氣層的小型衛星。他們計劃在2024年開始試驗,2026年實現實用化。

據介紹,相關機構將研發的是重量為數百公斤的小型衛星。通過發出的雷射照射太空垃圾,使其表面溶解,再利用噴出的氣體的力量讓其墜落到大氣層。據稱,雷射的輸出功率非常微弱,都無法使1日元硬幣浮起,就像用於去除雀斑的美容雷射一樣通過噼裡啪啦的脈衝輻射,讓垃圾一點點地向下落。

據說現在有1億多個大於1毫米的太空垃圾,基本上都漂浮在有很多衛星交錯飛行的600千米~1000千米的高空。即使是很小的太空垃圾,也以7.5km/s的超高速運行著,如果衛星與其相撞,將很容易遭到破壞或產生故障。

正在研發中的太空垃圾清除衛星是用金屬線牽引,還是用網掛住正在研究之中。雷射清除垃圾的方法因為觸碰不到垃圾,安全性較高,而且將垃圾擊落也不需要燃料,所以成本很低。SKY Perfect JSAT項目負責人福島忠德說:「太空垃圾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希望這個對社會很有意義的項目早日實現。」(編譯:薛溢香 校對:陳建軍)

相關焦點

  • 雷射技術成清除太空垃圾有效手段
    他表示,目前地球同步軌道的太空垃圾汙染非常嚴重,即使不再發射任何太空飛行器,現有太空飛行器老化、報廢和毀壞也會導致太空垃圾「自我繁殖」。如果不解決太空垃圾問題,人類可能在未來20年內失去地球同步衛星軌道。  無論是採取躲避、防禦、減緩還是回收利用手段,都無法從根本上清除太空垃圾。滿天的太空垃圾終歸要得到徹底清理,開發太空垃圾清理技術勢在必行。
  • 科學網—雷射大戰太空垃圾
    如何清理太空垃圾,成為人類接下來的研究重點。 雷射加入回收太空垃圾的行列 3月11日,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澳大利亞一組科學家正在研究從地球發射雷射,來分解繞著地球旋轉的太空垃圾,以減少這些碎片可能會引發的一系列衛星撞擊事件。
  • 雷射大戰太空垃圾:讓其減速 最終跌入大氣層
    如何清理太空垃圾,成為人類接下來的研究重點。    雷射加入回收太空垃圾的行列    3月11日,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澳大利亞一組科學家正在研究從地球發射雷射,來分解繞著地球旋轉的太空垃圾,以減少這些碎片可能會引發的一系列衛星撞擊事件。
  • 我在太空撿垃圾
    美國空間監視網絡(US Space Surveillance Network, SSN)、俄羅斯空間監視系統(Space Surveillance System, SSS)等機構對約10釐米以上的較大太空垃圾進行編錄並實時監視,而日本也在美星空間警戒中心、上齋原空間警戒中心進行太空垃圾的觀測工作。
  • 雷射或成為太空垃圾「清道夫」
    雷射可能成為未來的太空垃圾清理工。日本理化研究所的科研人員近日提出解決太空垃圾問題的新辦法——用雷射把太空垃圾射下來,讓其在地球大氣層中燃燒掉。  據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4月19日報導,日本科學家的新方法首先要使用國際空間站宇宙空間天文臺(EUSO)的特大視場望遠鏡來識別太空垃圾,然後用空間站中的光纖雷射器發射出強大的雷射脈衝把它們射下來。
  • 中國欲建天基雷射站清除太空垃圾?美媒趁機炒作
    美國《新聞周刊》網站近日報導了中國學者用巨型天基雷射器清除太空垃圾的設想,但卻別有用心地稱外界擔心中國在太空部署武器。中國專家表示,利用天基雷射器清除太空垃圾是目前國際上一個研究熱點,中國也有不少機構進行理論探索,但與天基武器毫不相干。中國擬建天基雷射站?
  • 清理太空垃圾的「七大神器」
    隨著航天事業的發展,太空上開始出現越來越多的垃圾,如何清理他們已經成為新難題。下面就來介紹一下可以清理太空垃圾的「七大神器」。「太空彈弓」。為了節省燃料,美國德州農工大學提出「彈弓-衛星太空清掃器」能夠捕獲太空垃圾,再將太空垃圾投向地球大氣層燃燒,之後使用動量航行至下一個太空殘骸目標進行清除。2013年初,研究人員仍在審查這一設計方案。「立方太陽帆」。英國提議建造「立方太陽帆」,使用小型人造衛星帶動太陽帆捕獲太空殘骸至低軌道。
  • 太空垃圾,終於有人要行動了!
    主編:啟航君 | ID:QDXQTW 編輯:青島小連哥 | 圖:baidu 轉載請在後臺輸入授權 據外媒CNET報導,歐空局(ESA)近日宣布了該機構有史以來清理太空垃圾的首個任務
  • 太空垃圾汙染嚴重 同步衛星軌道受到威脅
    3   嚴密跟蹤 躲避垃圾   按照現有的技術,要完全清除太空碎片還是比較困難,且成本昂貴。因此,目前擁有衛星的國家應對太空垃圾還是以「躲」為主,或者等待它們自己進入大氣層燒毀。   美國和俄羅斯各自都有先進的太空監視系統,能對相關太空垃圾進行嚴密跟蹤,並及時發布預警,使太空飛行器採取有效的技術手段「躲」過太空垃圾。
  • 清理太空垃圾那些招 伸手抓撒網撈魚叉捕雷射打
    2013年5月23日,發射還不到一個月的厄瓜多首顆人造衛星「飛馬座」因受到俄羅斯火箭碎片的撞擊而失效。如果太空垃圾無節制地繼續增長,將會引發「凱斯勒效應」——空間碎片在太空中進入連環撞擊的狀態,軌道資源因為太空垃圾的汙染而枯竭,人類再也無法將太空飛行器發射到特定軌道上去。
  • 太空垃圾雲正不斷擴大 或致同步衛星軌道報廢
    嚴密跟蹤 躲避垃圾  按照現有的技術,要完全清除太空碎片還是比較困難,且成本昂貴。因此,目前擁有衛星的國家應對太空垃圾還是以「躲」為主,或者等待它們自己進入大氣層燒毀。美國宇航局科學家埃裡克·克裡斯帝安森曾成立一個超高速撞擊技術實驗室,用於研究和測試軌道物體遭到高速撞擊的結果,以此協助開發更牢固的材料或改進太空飛行器的設計,開發能讓太空飛行器免遭「流彈」襲擊的保護裝置。  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們還曾提出了減緩太空垃圾堆積的指導意見。
  • 太空垃圾或致同步衛星軌道報廢【2】
    嚴密跟蹤 躲避垃圾 按照現有的技術,要完全清除太空碎片還是比較困難,且成本昂貴。因此,目前擁有衛星的國家應對太空垃圾還是以「躲」為主,或者等待它們自己進入大氣層燒毀。 美國和俄羅斯各自都有先進的太空監視系統,能對相關太空垃圾進行嚴密跟蹤,並及時發布預警,使太空飛行器採取有效的技術手段「躲」過太空垃圾。
  • 太空垃圾的產生、危害與對策
    美國已啟動「鳳凰」計劃,旨在開發、演示聯合回收技術,重新利用已經退役或死亡的地球靜止軌道衛星上的有價值部件(如大孔徑天線)來組建新太空飛行器。 對付方法有多種 軌道上的太空飛行器數量越多,生成的太空垃圾也越多,這是必然的。要使太空垃圾的積餘總數下降,最終清除已積存的太空垃圾,無論是近期內還是較長時間內都難以實現。
  • 近地軌道擠滿了垃圾,衛星垃圾網能把它們清理乾淨嗎?
    英國薩裡大學打算用巨網來捕獲太空垃圾。去年四月,一顆旨在清理太空碎片的衛星由 SpaceX 的獵鷹 9 號火箭運載發射,與國際空間站進行了對接,兩個月後,又被裝入 Nanoracks Kaber 部署系統發射到軌道上。
  • 太空垃圾如何"俄式"處理:用高能雷射炮讓它蒸發
    ,藉助一架3米長的雷射「加農炮」摧毀低地球軌道中的太空垃圾。這種雷射器將通過雷射束蒸發地球軌道中的太空垃圾。科學家稱:「太空垃圾能夠會帶來災難性的碰撞後果,摧毀軌道中的衛星系統。」強大的雷射加農炮將以一架三米長的光學望遠鏡為基礎,而這架光學望遠鏡正處於建造當中。這架望遠鏡的設計目的是為了監測太空中的衛星和具有潛在威脅的太空垃圾,如果雷射加農炮項目獲得通過,望遠鏡將轉變成為同等大小的雷射器。
  • 日媒體:航天開發國家應合作解決太空垃圾問題
    新華網東京2月14日電(記者錢錚)關於美俄衛星相撞事故,日本媒體認為,遊蕩在地球外層空間的太空垃圾數量不斷增加,長此以往,太空飛行器和這些垃圾相撞的概率也會不斷升高。致力於航天開發的國家應積極合作,找到解決太空垃圾問題的對策。
  • 在太空中也需要垃圾分類?太空垃圾怎樣分類怎麼處理?
    在太空中也需要垃圾分類?太空垃圾怎樣分類怎麼處理?但這仍給我們日益活躍的空間探測敲響了警鐘——來自地球的垃圾可能要先人一步在月球「建立基地」了。事實上,不僅是月球,凡是衛星、探測器能夠到達的地方,也將面臨同樣的風險。人們越來越重視地面垃圾的分類處理,那麼太空垃圾怎樣分類?又該怎麼處理?
  • 清理太空垃圾又有新招數
    2013年5月23日,發射還不到一個月的厄瓜多首顆人造衛星「飛馬座」因受到俄羅斯火箭碎片的撞擊而失效。如果太空垃圾無節制地繼續增長,將會引發「凱斯勒效應」——空間碎片在太空中進入連環撞擊的狀態,軌道資源因為太空垃圾的汙染而枯竭,人類再也無法將太空飛行器發射到特定軌道上去。
  • 航天|清理太空垃圾,各國都有啥高招?
    人類自1957年10月4日第一次發射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進入太空以來,第一個太空垃圾便已誕生。因此,太空垃圾若與運作中的人造衛星、載人飛船或國際空間站相撞,會危及到設備甚至太空人的生命。據計算,一塊直徑為10釐米的太空垃圾就可以將太空飛行器完全摧毀,數毫米大小的太空垃圾就有可能使它們無法繼續工作,而太空垃圾也因此成為了國際問題。
  • 你知道太空垃圾嗎?
    這是一起典型的太空垃圾「宇宙交通肇事案」。 最早提出「太空垃圾」概念的是防空部隊的值班人員,因為監控宇宙空間的部門每天要監視5萬多個物體,太空垃圾常令他們迷惑。16年前,加拿大某氣象臺宣布,發現了英仙星座附近有體爆炸。後來才弄清楚,這不過是一顆廢棄人造衛星在太陽光反射下造成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