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航天大會:2033年 我國3顆衛星探測引力波
原標題:中國航天大會:2033年 我國3顆衛星探測引力波在近日舉辦的2020中國航天大會上,中科院院士吳嶽良公布了我國空間引力波探測的最新進展:我國計劃在2033年完成3顆衛星的發射,形成等邊三角形的布局來進行引力波探測。
-
太極計劃,中國發射衛星探測宇宙引力波
在最近的中國航天大會上,我國公布了「太極計劃」的最新進展,「太極計劃」就是發射三顆圍繞太陽運轉的衛星,用來探測宇宙空間中的引力波信息。第一顆衛星在2019年8月份已經發射升空,第二顆衛星預計在2024年發射升空,直到2033年將完成三顆衛星的部署。人類最是在2015年9月14日發現引力波這種時空漣漪的信息,通過地面上的大型引力波探測器LIGO探測到了引力波,這是一個值得被載入史冊的日子,並且這一年正好是愛因斯坦發表廣義相對論的一百周年整。
-
我國將在距離地球五千萬公裡外精確放置三顆衛星,專門探測引力波
我國在引力波探測方面的建設也在穩步推進,著名的天琴計劃就是要在地球周圍的外太空中發射三顆引力波探測衛星,相互之間的距離為17萬公裡,組成一個等邊三角形,等待引力波撥動它的「琴弦」,2019年12月20日,天琴一號衛星已經升空。
-
我國引力波探測計劃首顆技術驗證衛星「天琴一號」成功發射
12月20日11時22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A星,此次任務同時搭載了主載荷由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引力中心與中山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天琴中心共同研製的「天琴一號」技術試驗衛星。這也是我國首顆由高校牽頭,國家立項的技術試驗衛星。
-
我國將在距離地球5000萬公裡外精確放置三顆衛星,專門探測引力波
我國在引力波探測方面的建設也在穩步推進,著名的天琴計劃就是要在地球周圍的外太空中發射三顆引力波探測衛星,相互之間的距離為17萬公裡,組成一個等邊三角形,等待引力波撥動它的「琴弦」,2019年12月20日,天琴一號衛星已經升空
-
我國發射「天琴一號」衛星 從太空探測引力波
人民網北京12月20日電(趙竹青)今天中午,伴隨著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的升空,我國「天琴」引力波探測計劃的首顆技術驗證衛星——「天琴一號」技術試驗衛星成功啟航,開啟了它的空間引力波探測技術的探索之旅。 「天琴計劃」是由中山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羅俊於2014年提出的、以中國為主導的國際空間引力波探測計劃。
-
引力波探測再進一步,「太極二號」雙星計劃正式啟動
泰勒和赫爾斯也因這項工作榮獲199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2015年的時候,LIGO(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9月14日探測到首個引力波信號,確證了引力波的存在。引力波的發現支持了相對論,支持了暴漲理論等,證明了黑洞的存在及其性質。引力波也給我們提供了了解宇宙的另外一個全新維度。使我們了解宇宙開端的真相成為可能。
-
引力波探測再進一步,「太極二號」雙星計劃正式啟動
2015年的時候,LIGO(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9月14日探測到首個引力波信號,確證了引力波的存在。引力波的發現支持了相對論,支持了暴漲理論等,證明了黑洞的存在及其性質。引力波也給我們提供了了解宇宙的另外一個全新維度。使我們了解宇宙開端的真相成為可能。
-
我國引力波探測的「太極計劃」進展順利
當天,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在福建福州舉行開幕式。吳嶽良在會上做題為《空間引力波探測太極計劃與「太極一號」衛星技術驗證結果——「太極一號」邁出奠基性的第一步》的主旨報告。中科院從2008年就開始前瞻論證中國空間引力波探測的可行性,經過多年科學前沿研究,提出了中國空間引力波探測「太極計劃」,確定「單星、雙星、三星」的「三步走」發展戰略和路線圖,並於2018年8月在空間科學(二期)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中立項實施「太極計劃」單星工程任務
-
運載火箭會學習 航天運輸航班化 中國航天大會展示未來願景
此後,神舟飛天,嫦娥探月,天宮對接,北鬥組網……中國航天不斷取得新突破,實現跨越式發展。中國航天大會期間,「航天放飛中國夢」航天科普展暨中國航天成就展,介紹了我國航天發展的歷史和現狀,展示了一系列航天實物和模型。
-
天琴+太極+極目,我國將有三顆引力波探測衛星,可全時全天域探測
在引力波的空間探測上,我國又有好消息傳來,12月10日4時14分,四川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一箭雙星」發射了兩顆衛星並成功入軌,名稱為「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
引力波探測新徵程!我國成功發射「天琴一號」引力波探測項目首顆...
今天上午11時22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執行「一箭九星」發射任務,其中包括我國首顆由國家立項、面向未來引力波空間探測技術的試驗衛星「天琴一號」,標誌著我國空間引力波探測計劃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
中科院引力波探測路線圖 太極計劃」將探測黑洞奧秘
中科院引力波探測路線圖 太極計劃」將探測黑洞奧秘時間:2016-06-06 07:56 來源:觀察者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科院引力波探測路線圖 太極計劃將探測黑洞奧秘 今年2月,美國科學家首次證實引力波存在,在中國網際網路上颳起了一股旋風,民科郭英森走上了風口浪尖。
-
一箭九星 「天琴一號」出徵探測引力波
本次任務還同時搭載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項目——贈衣索比亞微小衛星以及「天琴一號」技術試驗衛星等8顆衛星。「天琴一號」是我國「天琴」引力波探測計劃首顆技術驗證衛星,開啟了空間引力波探測技術探索計劃。 新京報訊 昨日11時22分,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A星送入預定軌道,任務圓滿成功。據了解,此次任務還搭載發射了贈衣索比亞微小衛星等8顆衛星。
-
「天琴一號」技術試驗衛星升空 中國空間引力波探測加速推進
中新社太原12月20日電 (郭超凱)中國「天琴」引力波探測計劃的首顆技術驗證衛星——「天琴一號」技術試驗衛星20日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開啟其探索之旅。「天琴計劃」是由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校長羅俊於2014年提出、以中國為主導的國際空間引力波探測計劃。該計劃擬在地球軌道上部署3顆衛星,組成臂長十幾萬公裡的等邊三角形編隊,構成空間引力波探測天文臺,通過雷射幹涉測距系統來精確測量處於衛星內部的檢驗質量之間距離的微小變化,實現探測引力波的目的。
-
逐鹿空間引力波 中國「太極」穩紮穩打
幾年前,美國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一舉摘下人類首次直接探測到引力波的桂冠。不過,該盛事發生在地球表面,在太空直接聆聽宇宙琴弦迄今還未實現。如今,後者正成為引力波科學界群雄競逐之鹿。4月17日至18日,香山科學會議聚焦中國空間引力波探測及國際協作聯盟。
-
「太極二號」雙星計劃啟動探測空間引力波
據新華社福州9月19日電 中國科學院院士、空間引力波探測「太極計劃」首席科學家吳嶽良說,中科院正在啟動空間引力波探測計劃第二步「太極二號」雙星計劃。我國首顆空間引力波探測技術實驗衛星「太極一號」於2019年8月成功發射。
-
我國首顆空間引力波探測技術實驗衛星「太極一號」完成測試
我國首顆空間引力波探測技術實驗衛星「太極一號」完成測試 2019-12-26 07:20:00來源:央視網
-
我國首顆空間引力波探測星「太極一號」上...
在太空諦聽「時空漣漪」——我國首顆空間引力波探測星「太極一號」上的蘭州印記一個世紀前,愛因斯坦基於廣義相對論預言了引力波的存在;而雙黑洞併合產生的引力波2015年才首次在地面被直接觀測到。倘以水面比喻時空,引力波就是引力在時空間留下的漣漪,它為人類探索宇宙奧秘打開了有別於電磁波的全新窗口。
-
中國引力波探測計劃「天琴」「太極」各進一步 與國外競爭白熱化
2019年12月20日,「天琴一號」衛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而「太極一號」衛星則更早一步,於2019年8月31日成功發射。 這兩顆衛星的順利運行標誌著中國引力波探測計劃「天琴」計劃和「太極」計劃各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