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箭九星 「天琴一號」出徵探測引力波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一箭九星 「天琴一號」出徵探測引力波

  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9顆衛星,其中「天琴一號」系「天琴」引力波探測計劃首顆技術驗證衛星

  12月20日11時22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A星。本次任務還同時搭載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項目——贈衣索比亞微小衛星以及「天琴一號」技術試驗衛星等8顆衛星。「天琴一號」是我國「天琴」引力波探測計劃首顆技術驗證衛星,開啟了空間引力波探測技術探索計劃。

  新京報訊 昨日11時22分,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A星送入預定軌道,任務圓滿成功。據了解,此次任務還搭載發射了贈衣索比亞微小衛星等8顆衛星。

  中國贈送衣索比亞遙感衛星

  贈衣索比亞微小衛星由我國無償捐助,是衣索比亞首顆人造地球衛星,主要裝載多光譜寬幅相機,能夠獲取農林水利、防災減災等領域多光譜遙感數據,支撐衣索比亞開展應對氣候變化研究。

  「天琴一號」是我國「天琴」引力波探測計劃首顆技術驗證衛星。根據規劃,「天琴計劃」將在地球軌道上部署3顆衛星,組成臂長十幾萬公裡的等邊三角形編隊,構成空間引力波探測「天文臺」。

  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A星可監測亞馬孫雨林

  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A星是中國和巴西兩國合作研製的第6顆衛星,將接替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星獲取全球高、中、低解析度光學遙感數據,為中巴兩國資源系列衛星數據應用拓展至全球高解析度業務領域奠定基礎,為巴西政府實現對亞馬孫熱帶雨林及全國環境變化監測等提供高技術手段。

  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A星共搭載了3臺光學載荷,包括中方負責研製的寬幅全色多光譜相機,巴方負責研製的多光譜相機、寬視場成像儀。

  今年是中巴建交45周年,1988年中巴啟動地球資源衛星合作項目,開創了發展中國家航天領域合作成功先例,被雙方國家領導人譽為高技術領域南南合作典範。

  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A星工程由國家航天局組織實施,衛星系統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和巴西空間院共同研製;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研製;發射、測控由中國衛星發射測控系統部負責組織實施,業務測控由中巴雙方輪流負責;中方地面應用系統由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和中科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負責,巴方地面應用系統由巴西空間院負責。

  亮點1

  「天琴計劃」在太空搭建引力波探測「天文臺」

  「天琴計劃」2014年由中山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羅俊提出,以中國為主導的國際空間引力波探測計劃。「天琴一號」技術試驗衛星由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抓總研製,是空間引力波探測的探路者。

  根據規劃,「天琴計劃」將在地球軌道上部署3顆衛星,組成臂長十幾萬公裡的等邊三角形編隊,構成空間引力波探測「天文臺」。獲取的觀測數據將用於開展引力波、宇宙學、天文學等方面的基礎科學研究。

  1916年,愛因斯坦基於廣義相對論預言了引力波的存在。通俗來講,因為質量的存在,物體邊界處會發生時空彎曲,引力波就是時空彎曲中的漣漪,對於研究宇宙的起源、發展、演變意義重大。

  2016年初,美國LIGO地面引力波探測裝置首次直接探測到了引力波,找到了驗證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最後一塊拼圖,掀起引力波探測研究的熱潮。三名參與LIGO項目的科學家因為對引力波觀測的貢獻,榮獲了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在地面裝置探測引力波的同時,天琴計劃將在太空中伸出觸角,探尋引力波的信號。

  據「天琴一號」技術試驗衛星總設計師張立華介紹,地面由於雷射幹涉測量臂長的限制,只能探測到高頻引力波。要探測到更寬域的低頻引力波,只能上太空,形成長達數萬公裡到數百萬公裡的幹涉臂長。

  根據規劃,「天琴計劃」將在地球軌道上部署3顆衛星,組成臂長十幾萬公裡的等邊三角形編隊,構成空間引力波探測「天文臺」。

  這個「天文臺」將通過雷射幹涉測距系統,精確測量衛星內部檢驗質量之間距離的微小變化,實現探測引力波的目的。獲取的觀測數據將用於開展引力波、宇宙學、天文學等方面的基礎科學研究。

  亮點2

  「天琴計劃」數據有望提供給全世界科學家

  在「天琴一號」技術試驗衛星項目中,我國首次採用國家、地方、高校、企業共同聯合研發的模式。

  國家航天局為工程大總體管理單位,中山大學為用戶單位,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為衛星總體負責單位,試驗載荷分別由中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五院等國內有關單位研製。

  張立華說,空間引力波探測是世界性的難題,對太空飛行器性能提出了極高要求。高校提出科學目標、任務需求,承擔部分科學載荷的研製,航天工業部門完成衛星研製,兩者結合。

  作為「天琴一號」用戶單位,中山大學還負責了科學應用系統的建設和運行,在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和各承制單位的支持下,完成衛星的在軌試驗任務協調與管控、數據接收、處理、存檔、分發和數據質量評定。

  據「天琴一號」技術試驗衛星總體主任設計師黎明介紹,未來天琴計劃的數據,有望提供給全世界科學家共同研究。

  ■ 釋疑

  「天琴一號」如何人工營造「純引力」環境?

  空間引力波探測帶來了極大的技術挑戰,很多技術指標高於現有水平數個量級。技術試驗衛星將先行驗證相關技術,關鍵技術取得實質性突破以後,再研製能探測到引力波的衛星系統。

  無拖曳控制,是「天琴一號」要重點攻克的難題。

  所謂無拖曳控制,就是依靠微推進系統在太空飛行器上施加持續的推力,以此「抵消」太空飛行器在軌道上受到的大氣、太陽光壓等力,從而為衛星內部「自由懸浮」的檢驗質量,提供一個近乎「純引力」的飛行環境。

  在此基礎上,一旦實現了通過雷射幹涉測距技術,精確檢測兩顆衛星檢驗質量之間微弱的距離變化,衛星就具備探測到引力波的能力。

  張立華解釋,如果沒有其他力的作用,兩個在「純引力」作用下的檢驗質量之間距離是不變的。而在引力波的作用下,距離就會發生變化。但這是極其微小的變化,所以對探測精度要求非常高,雷射幹涉測距的精度要達到皮米級。這對太空飛行器的很多性能都帶來了挑戰,例如極高的熱穩定性、結構穩定性以及星間指向的穩定性等。

  為實現無拖曳控制技術在軌驗證,「天琴一號」配置了高精度慣性傳感器,和微牛級連續可調的冷氣微推進系統,作為無拖曳控制系統的敏感器和執行機構。同時,通過高穩定溫度控制、精準的質心控制,為無拖曳控制提供良好的環境保障。

  新京報記者 倪偉

相關焦點

  • 引力波探測新徵程!我國成功發射「天琴一號」引力波探測項目首顆...
    今天上午11時22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執行「一箭九星」發射任務,其中包括我國首顆由國家立項、面向未來引力波空間探測技術的試驗衛星「天琴一號」,標誌著我國空間引力波探測計劃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 我國發射「天琴一號」衛星 從太空探測引力波
    人民網北京12月20日電(趙竹青)今天中午,伴隨著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的升空,我國「天琴」引力波探測計劃的首顆技術驗證衛星——「天琴一號」技術試驗衛星成功啟航,開啟了它的空間引力波探測技術的探索之旅。 「天琴計劃」是由中山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羅俊於2014年提出的、以中國為主導的國際空間引力波探測計劃。
  • 剛剛上天的還有「天琴一號」:引力波太空探測再邁一步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20日電(賀喜梅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邱晨輝)今天,我國成功發射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A星,隨之一起飛天的還有「天琴一號」技術試驗衛星等8顆衛星,此次發射也標誌著我國「天琴」引力波探測計劃的首顆技術驗證衛星成功啟航,開啟了它的空間引力波探測技術的探索之旅。
  • 一箭九星 中國成功發射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A星等9顆衛星—新聞...
    一箭九星 中國成功發射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A星等9顆衛星其中,寬幅全色多光譜相機解析度可達2米,幅寬優於90公裡;多光譜相機解析度為17米,幅寬優於90公裡;寬視場相機解析度為60米,幅寬優於685公裡。該星在繼承04星觀測要素、數據連續等基礎上,成像能力更強,定位精度更高,具備側擺能力,可更好滿足兩國在國土資源勘查、土地分類、環保監測、氣候變化研究、防災減災、農作物分類與估產等領域對遙感數據的迫切需求,並可為亞非拉國家提供服務。
  • 一箭九星!「吉林一號」高分03系列衛星出徵
    2020年8月20日上午7時許,長光衛星公司在航天信息產業園吉星樓南廣場舉行了「吉林一號」高分03系列九顆衛星發車出徵儀式。此次出徵的「吉林一號」高分03系列衛星共有9顆,由包括「該系列衛星是由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自主研發,充分繼承了「吉林一號」高分03A星成熟單機及技術基礎,通過採用輕量化結構設計、高度集成電子學系統、高解析度超輕量化低成本相機等創新技術,具有低成本、低功耗、低重量、高分辨的特點。
  • 「天琴一號」技術試驗衛星升空 中國空間引力波探測加速推進
    中新社太原12月20日電 (郭超凱)中國「天琴」引力波探測計劃的首顆技術驗證衛星——「天琴一號」技術試驗衛星20日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開啟其探索之旅。「天琴計劃」是由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校長羅俊於2014年提出、以中國為主導的國際空間引力波探測計劃。該計劃擬在地球軌道上部署3顆衛星,組成臂長十幾萬公裡的等邊三角形編隊,構成空間引力波探測天文臺,通過雷射幹涉測距系統來精確測量處於衛星內部的檢驗質量之間距離的微小變化,實現探測引力波的目的。
  • 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 「天琴一號」等衛星
    IT之家12月20日消息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消息,12月20日11時22分,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執行「一箭九星」任務,將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A星、衣索比亞寬幅多光譜遙感微小衛星、「天琴一號」技術試驗衛星、巴西小衛星等9顆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 空間引力波探測試驗衛星「天琴一號」完成在軌技術驗證
    中山大學校長、我國空間引力波探測「天琴計劃」首席科學家羅俊21日接受記者採訪時披露,經過多方評估,去年年底發射升空的技術試驗衛星「天琴一號」六大技術在軌驗證全部通過,每項技術指標均優於任務目標。「天琴一號」是由國家航天局正式立項的空間引力波探測關鍵技術試驗衛星,於去年12月20日在山西太原發射成功,承擔著「天琴計劃」六大技術的在軌驗證任務,任務為期6個月。
  • 我國引力波探測計劃首顆技術驗證衛星「天琴一號」成功發射
    發射後891秒,「天琴一號」正常入軌,電源開機正常。「天琴一號」技術試驗衛星由中山大學聯合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華中科技大學論證並抓總研製,主要用於「天琴計劃」空間引力波探測的關鍵技術在軌驗證,並能夠進行地球長波重力場模型的反演。
  • 一箭九星 中國成功發射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A星等9顆衛星
    中新網客戶端太原12月20日電(郭超凱)北京時間12月20日11時22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以「一箭九星」的方式成功發射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A星、贈衣索比亞微小衛星以及「天琴一號」技術試驗衛星等9顆衛星。
  • 「天琴一號」發射升空,我國正式開啟空間引力波探測技術探索計劃
    「天琴計劃」將在地球軌道上部署3顆衛星,以組成一個長臂長的等邊三角形編隊,成為一個空間引力波探測「天文臺」。 我國首顆引力波探測技術驗證衛星終於發射升空了。
  • 「天琴」將奏何妙音?——「天琴一號」發射成功背後的我國引力波...
    ——「天琴一號」發射成功背後的我國引力波探測之問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鄭天虹、肖思思、馬曉澄、胡喆  12月20日,隨著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騰空而起,「天琴一號」技術試驗衛星成功飛向太空。  這是我國首顆由國家立項面向未來引力波空間探測的技術試驗衛星,其成功發射意味著中國醞釀近20年的空間引力波探測計劃方案距離實現邁出了重要一步。在這個歷史性的時刻,不妨讓我們走近「天琴一號」,揭開「天琴工程」的神秘面紗。  「天琴一號」要做什麼?
  • 「天琴一號」衛星年內升空 我國空間引力波探測將正式邁出第一步
    原標題:「天琴一號」衛星年內升空 全國人大代表、中山大學校長羅俊院士6日表示,「天琴一號」技術驗證試驗衛星預計今年年底前發射,該衛星將對高精度空間慣性傳感器、無拖曳控制技術、微牛頓量級的推進技術、雷射幹涉儀等核心技術開展在軌驗證。
  • 一箭九星!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A星等星成功發射
    2019年12月20日11時22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A星,一同發射的還有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項目——贈衣索比亞微小衛星以及「天琴一號」技術試驗衛星等8顆搭載衛星。
  • 「天琴一號」發射 到天上探測引力波長徵才邁第一步?
    「天琴一號」成功發射到天上探測引力波,萬裡長徵才邁出第一步?繼「太極一號」之後,我國又一顆用於引力波探測研究的衛星「天琴一號」迎來「首秀」。近日,「天琴一號」技術試驗衛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標誌著我國「天琴」引力波探測計劃的首顆技術驗證衛星成功啟航,開啟了它的空間引力波探測技術的探索之旅。「天琴計劃」是由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校長羅俊於2014年提出的、以中國為主導的國際空間引力波探測計劃。
  • 美國引力波項目中途而廢,中國卻激流勇進,「天琴一號」均超預期
    文章稱,實驗結果顯示「天琴一號」在軌驗證的所有技術指標不僅超過任務預期目標,也超過中國國內同類技術的最高水平,部分技術指標比國內現有指標提高兩個量級及以上。2019年12月天琴一號發射我國空間引力波探測「天琴計劃」首席科學家羅俊稱,「天琴一號」的核心任務是驗證空間慣性基準技術
  • 中國引力波探測計劃「天琴」「太極」各進一步 與國外競爭白熱化
    2019年12月20日,「天琴一號」衛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而「太極一號」衛星則更早一步,於2019年8月31日成功發射。 這兩顆衛星的順利運行標誌著中國引力波探測計劃「天琴」計劃和「太極」計劃各進一步。
  • 引力波「探頭」成功!「天琴一號」完成六大技術在軌驗證
    5月21日,由中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共同研製的天琴計劃首顆試驗星「天琴一號」任務周期正式結束。據實驗人員介紹,經過多方評估,天琴一號六大技術在軌驗證全部通過,每項技術指標都優於任務目標,達到國內同類技術的最高水平。
  • 吉林一號將以一箭九星方式發射,SpaceX估值達460億美元
    」高分03系列衛星將以「一箭九星」方式擇期發射2020年8月20日上午7時許,長光衛星公司在航天信息產業園吉星樓南廣場舉行了「吉林一號」高分03系列九顆衛星發車出徵儀式。此次出徵的「吉林一號」高分03系列衛星共有9顆,由包括「嗶哩嗶哩視頻衛星」在內的3顆視頻衛星和6顆推掃衛星組成。據了解,本次「吉林一號」高分03系列衛星將在我國黃海海域以「一箭九星」的方式擇期發射。
  • 天琴+太極+極目,我國將有三顆引力波探測衛星,可全時全天域探測
    在引力波的空間探測上,我國又有好消息傳來,12月10日4時14分,四川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一箭雙星」發射了兩顆衛星並成功入軌,名稱為「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