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心男聲」光澤《中毒》:酒香不怕巷子深

2021-01-21 樂評人皮皮呀

當下的樂壇,似乎也邁步到以流量為主食的快消階段。偶像的更迭,多是唯人氣論;歌曲的更迭,則又與歌手熱度相掛鈎。這種情形是利弊共存的,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時代對音樂與音樂人的選擇,不少人氣新星和素人通過綜藝乃至其他新興渠道獲得了機會,但更多的是因速食造就的於樂壇的毀滅性災難,畢竟真正能流傳下去的作品一定是經得起細嚼慢咽過的。

因此,不乏很多優秀的作品藏於民間、未見天日。但我們又必須承認,酒香不怕巷子深,好作品永遠值得我們去找到它。

比如華語優秀唱作人光澤在今年四月推出的第二張國語專輯《中毒》,就是其中之一,它在流行與好聽上達到了高度的統一。

集中了大製作、好作品、高質感等的原創作品,即便如今聽來仍能從中獲得滿滿感動。

在網際網路上的諸多評價中,不乏有許多對光澤的讚譽。其中一條是李榮浩、薛之謙與光澤,在網上被稱為「唱作三劍客」,他們都擁有非凡的唱作才華。尤其是單就唱功來看,光澤在高音區的真假音無痕轉換,聲音的穿透力和經驗程度,在world pop上研習出自己的風格,開創了華語樂壇真假音轉換標誌下新的「治癒性歌手」代表。

學院派出身的他,唱功優異,嗓音具備很強的記憶點,曾在青歌賽等比賽上脫穎而出,吸粉無數;又是詞曲編混錄都能獨立完成的創作型歌手,像《空心》《上癮》和《沒有遇見你》等等,在上張專輯裡的每一首都非常有特點,成了他「治癒型歌手」的標籤。

第一張專輯《光澤》就是一次集大成之作。

在音樂上追求走心和高質量,打造出一張爐火純青的創作專輯;邀請了華語樂壇的諸多領軍人物,諸如姚若龍、娃娃、許昌的、周耀輝、梁芒等人,更有著名後期製作人曹飛、Leonard Fong和國際頂級音樂團隊Mike、Alex、Tim等人的加持,專輯也取得了很優異的成績。

很多人知道光澤,是通過《空心》這首火遍全國的歌曲了解到的他。

這首收錄在首張同名專輯《光澤》的單曲,是一首沉浸在悲傷與哀憐氛圍的情歌,曾一度被光澤演繹到極致。獨特的唱法和穿透力極強的嗓音,配上生動的歌詞無不打造出流行因子,促成了歌曲成為爆款。

在去年的熱歌裡,《空心》一定是其中之一。最新的「中國好聲音」選手廖天野在參賽時因翻唱這首難度係數很高的作品,順利得到轉身;在直播平臺包括抖音在內,更是得到了馮提莫、王北車、曾一鳴、阿冷等歌手的青睞,能看到他們的翻唱版本!

就歌曲本身所表達的來看,我們可以總結出以下兩點:光澤的音樂,好聽流行;光澤的創作,別具一格。

也正是因為這些好感,我對光澤的音樂有了信心,也毫不吝惜對他第二份答卷的稱讚。

與第一張同名專輯不同,光澤的第二張專輯無論是製作上、概念上、架構上、設定上還是歌曲的選擇上都更加趨於成熟,「光式」嗓音的特質經由作品慢慢呈現出來。

「慢工出細活」,一張優秀的專輯必然是方方面面綜合的結果。

在《中毒》這張專輯裡,光澤全程把控制作關卡和創作輸出,一共10首歌,光澤既作曲又編曲,融入多種元素來保證歌曲的適配與調性,也讓所有歌聽起來都是抓耳的。

他唱的,一定是試圖傳達的;他表達的,也正是希望用音樂訴說的。這些,對於一個唱作型歌手尤為重要,是實現了「1+1>2」的奇效。

而除了依舊聯手姚若龍、娃娃兩位歌壇著名填詞人外,還有國際頂配班底助陣,製作水準上,第二張是完全不輸第一張的。

小號手來自澳大利亞、多次與葛萊美獎得主Dee DeeBridgewater合作的TOBY MAK;鋼琴手Sean Higgins是來自美國著名青年爵士鋼琴家,貝司手John Ayodapo Jegede是英國人;吉他手是來自美國的Mike Mclaughlin,曾屢次和國內外知名歌手合作,名聞國際的快手指電吉他樂手,亦曾擔任陶喆、蔡依林等人演唱會音樂總監,在樂壇有著豐富的履歷;而美國鼓手Alex Morris更是搖滾教父崔徤、搖滾詩人許巍的御用鼓手……他們組成了專輯的最強制作陣容,在「唱作三劍客」的班底裡算得上翹楚,也形成了光澤音樂自己的體系!

同時,光澤又充分利用了自己特有的表達方式和獨特的治癒系唱腔,用一種直入式的音樂表達講了十個環環相扣的動情故事。

沒有太多技巧,而是著眼於生活,藉助聲音引發出內心共鳴。

《假面》是緊扣生活壓力下的生存迷惑,《俘虜》是對人生的追問,《習慣》《痛》《不舍》又是基於愛情的選擇與承受……每首歌都是基於主題下的延伸,形成了一個能引發共鳴的連貫體。

而主打「自我內心之行」的選擇,更是光澤在音樂旅程中盡情表達的真實故事發生。

成長與愛情是專輯的兩大主題,故事感與畫面感的結合,再通過編曲將作品進一步打磨。藉由歌聲輕輕託出,光澤成功地將聽眾拉近他的音樂陷阱中。

那些早前因為《上癮》而「上癮」的朋友,這次又因《中毒》而「中毒」,音樂的關聯性似乎從歌曲延續上也可見一斑。

值得一提的,專輯MV也請來了周董的御用MV——臺灣MV教父鄺盛操刀,親力打造出《中毒》《習慣》的故事劇情MV。

好的作品既需要發酵,也需要傳播;好的歌手既需要作品沉澱,也需要東風。

我想好的音樂也好,好的歌手和作品也罷,都是要經得起時間的歷練和考驗。華語樂壇無論好歌手、好作品,永遠是酒香不怕巷子深。

相關焦點

  • 茶香不怕巷子深,深圳品茶到哪裡好?
    想起一句形容酒的句子,叫「酒香不怕巷子深」,茶香不亦是如此麼。像小巷子中的茶館,因為長年累月的存在,在品不到茶時仿佛也能聞到了茶的香氣。幽靜的環境,讓人舒緩的古典音樂,能切身感受得到身心合一的舒暢,實在是美的享受。反言之,在繁華中的茶館或者茶餐廳,館內與館外,可以說是兩個世界。外界的喧譁絲毫不會影響館內品茶人的心緒。
  • 貓醜不怕巷子深,2020年第一批最醜貓出世了哈哈哈哈哈哈哈!
    最近,一個叫#貓醜不怕巷子深#在微博上火了,原因是因為博主@森野矢裕發了一組貓的圖,直接獲得了幾百萬人的圍觀。大家紛紛表示:太醜了!果然貓醜不怕巷子深,只要長得夠醜,住在再深的巷子裡也會被人發現!上圖by/wb@麓慄子谷圍觀網友們甚至還給最醜的那隻p成了各種表情包,哈哈哈哈哈哈!
  • 光澤姚若龍聯手 演繹苦情獨白《中毒》
    網易音樂1月8日報導樂壇新貴再啟音樂旅程,用音樂讓你「中毒」!今日,「全能型唱作人」光澤正式發布了第二張專輯的同名主打歌《中毒》,講述了愛到不能自已的苦情獨白。《中毒》的製作、編曲和作曲全部由光澤親自完成,作詞則邀來「華語詞壇巨匠」姚若龍老師,而這也是繼首張專輯《空心》後,光澤第二次和有著「臺灣情歌聖手「之稱的姚若龍老師合作,強強聯手再次發聲,引領「苦情」風潮,為樂迷們勾勒出最「治癒」的音樂療傷之旅。他的歌聲讓你中毒,俘虜你所有的心傷;他的聲線讓你沉淪,在寧靜的午後讓苦情中徘徊的你得到治癒。
  • 在如皋,最羨慕那些巷子裡長大的人……
    以前每天上學放學,都要穿過那一眼望不到頭而又窄窄的巷子。 因為,我們都是在如皋巷子裡長大的孩子。 如皋的小巷很窄,窄到有些巷子只能容得下一個人通過,我們卻曾在這窄窄的巷子裡,追逐打鬧,度過了一整個童年。
  • 貓「香」不怕巷子深:「貓咖」火爆只因能治癒社交孤獨症?
    但是,深居民居當中,缺乏商圈人流的「貓咖」,真的能有好生意嗎? 「巷子深」也有貓奴上門 「運營貓咖啡廳,不是照貓畫虎那麼簡單,我們的貓咖是要講究網際網路理念的。」 提起自家的「貓咖」,95後女生楊敏莉自豪地表示,雖然她的貓咖算不上人滿為患,但前來消費的「吸貓者」也常常絡繹不絕。深處高層住宅小區內,這間120 ㎡ 的四居室,最多試過擠滿36位顧客。
  • 《野子》英文版:怎麼大風越狠,我心越蕩
    歌手蘇運瑩在北京上學的時候,有天早上風颳得很大,她站在窗邊看風景,看大風颳著樹葉,突然想到為什麼風可以刮掉樹葉,卻刮不斷樹幹呢,大概是因為樹根扎得很深吧。
  • 上海巷子裡的流浪貓
    這些天為了找房子奔走,到了不少上海的老小區,小巷子,發現了一種全新的上海文化——巷子裡的貓。這些貓大多都是流浪貓,然而卻悠然自得。帶我看房子的人告訴我,附近的老阿姨們總是會餵這些流浪貓。晚上八九點鐘,約定了看房,因為早到,又急著尋找wc,竄進了一個漆黑的小巷子。巷子不深,很快走到了盡頭。在盡頭的葡萄架旁,匍匐著一兩隻小貓。本能地喚了一聲,沒想到炸出六七隻。其中一個個把月大的身影搖搖晃晃向我走來。是一隻小奶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