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科幻片《流浪地球》,有哪些不足的地方

2021-01-12 娜姐說說說

對於電影《流浪地球》,那些說好看的都是現在中國國內市場角度來看,說不好的是站在國際市場角度來看。我本人覺得作為科幻電影,在國內市場和行業內,屬於開啟國產科幻片的鑰匙。這就好比大家都站在泥潭裡看外面,都知道外面的環境優美,生態和諧。但你的腳下無意間張了一株月季花,在這泥潭中顯得無比美麗,可一對比泥潭外那一片樹林草原,這株花就顯得那麼的普通。對於任何東西,我們都有褒貶不一的評價,但是請尊重你的客觀環境現實以及尊重他人在相關領域的努力。畢竟,你行,你上啊。不說拍攝了,能寫出媲美流浪地球劇本的人,就很有資格說電影不好了。

一些大場面就不贅述了,大家都看得到,其實我更喜愛《流浪地球》裡那些首尾呼應的小橋段。瞬間膨脹的救生球,三二一抬頭看,俄羅斯老外送的一瓶酒,千遍一律的行車安全提示,以及沒露過正面的女班長和女主韓朵朵各在首尾兩處點出來的主題,還有那一幕幕末世中依然繁盛的人間煙火氣,看得我是怦然心動,看的也是熱淚盈眶,我還看到了一座叫中國科幻電影的冰山,而託起它冒出一點冰尖的是其在水下隱藏的那巨大的努力以及與此相配的誠心和野心。就這麼一小步一小步的逐漸勾勒出了中國式科幻片的整個輪廓,就這麼一幀又一幀的。

播放時間不到零點幾秒的無數鏡頭,組成了冰下龐大的身軀,瑕不遮瑜,棒棒的,跑路帶什麼,打包地球。有一些無傷大雅的細節,你願意忽略,可能就會收穫更多的快樂和感動,一味地挑邏輯錯誤、挑劇情漏洞、挑物理知識不對,實在是沒有必要也沒有意義。能夠帶來多元化的東西,並且引發了公眾對於國產科幻片的思考,我覺得作為一部電影來說已經非常有價值了。更何況我認為這部電影傳達出的價值觀是非常非常正的,在飽和式救援,目標優先級高於一切的前提下,團結、合作、不拋棄不放棄貫穿始終,整個人性的把控多麼高格局啊。

線索方面,由於之前剛好看了《2012》,裡面也是雙線並行,《流浪地球》的雙線的感覺相互之間太過獨立,只有最後劉培強犧牲的時候才覺得交匯到了一處,在這之前,劉培強那條線太弱了,沒有很好的牽動劇情。人物形象的塑造,這個大家都在說人物不夠豐滿,是有點,我個人覺得,前期,配角都是用來襯託主角的,精彩點後,配角就可以多一些個人舞臺,不然,之前就花筆墨去描寫配角,就有點宣兵奪主了,而且,這樣很容易把觀眾帶出劇情主線。裡面,劉朵朵的請求支援講話,前面還好,後面就說得很莊嚴了。

這個我回憶了之下《2012》,裡面方舟開門那一段,那個科學家的演講也是站在個人角度,但是那個有力很多,語氣的停頓,個人情感的融入,環境氛圍的襯託,很傳神。主題方面,是要表現希望嗎,這個主題不夠強硬,我覺得裡面少了一些驚險,少了個人的掙扎生存,少了世界人齊心協力的氣場,杭州35萬人的死亡,不是幾個孩子的哭聲就可以掩蓋的,我覺得應該多一些主角方的感受。

還有,裡面每個人都是國家大義,不能再死人了,這樣反而不能很好的展現這個主題,從個人的掙扎求存,個人的兒女情長出發,表現血淋淋的愛,透過這些方面表現整個國家的愛,整個世界的愛,整個人類的愛,這樣主題更深刻,單方面的主角一幫人互相鼓勵,感覺裡面的聯合國很冰冷,聯合國還沒正式出場吧,全球廣播發得也很漠然,幾個場面一閃而過,就沒了。

情節方面,沒有處理好輕重緩急,該快的火石裝載,裡面還有好幾個看風景的場景,讓觀眾干著急,觀眾如果著急的不是演員而是劇情的話,那就是演員的失敗了,該慢的災難中的情感又是一筆帶過。當然,也有很多優點的,特效越做越好,畫面的質感越來越強,我也能感受到主角之間的愛與美好,我是看哭了的。沒有刻意的拿這個和《2012》比較,只是,希望國片能通過對比找到自身不足的地方,讓國片獲得更大的進步,更優秀,謝謝。

本文為娜姐說說說與百家號首發,如需轉載請註明。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中國科幻片的種子終於發芽
    人類為了自救開啟「流浪地球」計劃,在太空尋找新家園。  《流浪地球》算是華語片第一部硬核科幻作品,郭帆導演透露,拍攝科幻片的種子早在五年前就已經埋下了。2014年電影局派郭帆等幾位青年導演去美國學習,了解了中美之間電影工業的差距。
  • 《流浪地球》票房達44億 中國科幻片迎來最好時期
    《流浪地球》劇照。   許多科幻電影從業者都聽過這樣的論調:中國人不喜歡硬核科幻片;除了一線城市的觀眾,不會有人願意為科幻片買單;只有男性觀眾喜歡看科幻電影……在姬少亭看來,《流浪地球》大獲成功,打破了這些刻板印象,讓人們對中國電影市場有了更多的想像空間。   「郭帆是這個行業的先行者,他通過艱難的探索,把這樣一部優秀的作品帶給大家,對中國科幻電影的推進功不可沒。」姬少亭說。
  • 《流浪地球》明明是科幻片,字體竟然用書法字?真牛!
    這次我去看電影之前,特地參考了幾個大片的豆瓣評分,電影評分均在 6 分-7 分左右,而《流浪地球》達到了 8.0 分!這麼一看,《流浪地球》的口碑是妥妥的甩其它賀歲片一條街啊!看完之後也確實感到震撼!炸裂!燃爆!
  • 《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即將上映!內含豆瓣高分科幻片單!
    文 | 張楓敏中國科幻電影未來的發展樣態將集中體現於「軟科幻」改編自劉慈欣同名小說的《流浪地球》講述了在2075年,地球不再適合人類居住,人類不得不開啟「流浪地球」計劃。它的票房也高達46.86億,打破了同類型票房紀錄。
  • 歐智亞:外國人是怎麼看流浪地球的!
    最近這部電影刷爆了微博朋友圈公眾號等等一切有人的地方。而且還走出了國門。為什麼熱度會這麼高呢!讓我來帶你了解了解!進入正題讓我們看一下外網都是怎麼說這部中國大熱科幻片的。流浪地球是第一部擁有全球視角的中國科幻片。
  • 流浪地球:47億科幻片最大的漏洞,網友百思不得其解,反常理!
    今年春節檔一部不被看好的電影成功逆襲成為了票房冠軍,它就是《流浪地球》。這部電影所呈現的特效可以說十分精良,觀眾們看了之後直呼過癮。然而它畢竟是科幻片,有專家指出了電影暴露出來的最大「漏洞」,推動地球就等於自取滅亡。
  • 《流浪地球》火了!中國軍事科幻片還會遠嗎?
    反觀國內,即便有《大氣層消失》《長江七號》這樣包含科幻要素的電影,但科幻類作品在較長時間內更多停留在文字小說階段。今年春節,《流浪地球》橫空出世,好評如潮。有觀眾表示,這部電影開啟了中國科幻電影新的一頁。
  • 流浪地球是一部不及格的電影?流浪地球最火的一段差評,你怎麼看
    流浪地球是一部不及格的電影。對這部不及格電影的普遍吹捧,那些看了提前點映紛紛較好的寫手和大V,只能讓我懷疑他們的人品與審美。一、科學設定不及格作為一部科幻片,一部被吹得很厲害的科幻片,流浪地球在科學設定上完全沒有能過及格線。全片最大的危機,來自於利用木星彈弓效應時,發動機受木星引力影響停止工作。這是對整個地球科學界和工程技術界的無情藐視。
  • 看完《流浪地球》我不淡定了,有優點有缺點《流浪地球》深度解析
    作為一個電影愛好者,筆者一直被科幻題材吸引;這其中有尋找科學破綻的職業病,也有對好故事的盼望。最近中國的賀歲科幻片《流浪地球》在各地上映,筆者也到了電影院親身觀摩。《流浪地球》作為新興中國科幻電影的起點,無論好壞值得一看。
  • 客觀評價,《流浪地球》真的是一部好電影嗎?
    經過90天的電影院上映,《流浪地球》終於下線了。這部是繼吳京《戰狼2》之後最為賺錢的電影,也是被稱為中國科幻片裡程碑的電影,在科幻片領域,可以說確實是做得不錯了。至少在中國是如此。它真的有那麼好嗎?首先說一下這部電影好的地方。第一,文本成熟。這是所有電影的通病,不管是中國還是外國的科幻片,很多電影都將所有的重心放在視覺上,的確在視覺做的很完美,可是沒有人注意文本。包括今年3月上映的《阿麗塔》,被稱為史上特效最強的科幻片,其實最讓人感覺差勁的就是故事文本。
  • 有人認為《星際穿越》是硬科幻《流浪地球》漏洞百出,你怎麼看?
    適當的指出一些科幻片中的低級錯誤,比如《流浪地球》在空間站裡劉培強中校背後的道具位置不一,或者《星際迷航》中某個配角的衣服換來換去等,這幾乎是每一部電影中都會出現的小瑕疵,但如果將一部科幻片中的情節當成教科書一樣翻來覆去的分析,這就過分了!
  • 如何看待《流浪地球》這部電影?
    精彩的人生,精彩的電影,我是天浩,一位專注宅家二十年的電影狂魔,今天和大家聊一聊《流浪地球》這部電影。一提起科幻電影,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美國大片,如復聯,變形金剛之類,很少可以和國內電影掛上鉤,但隨著時間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有這麼一部電影橫空出世,告訴世人,中國的科幻電影並不落後於人。這部電影不僅讓世人看到了國產科幻片的強大,更是擺脫了「五毛」特效這一標籤,電影中,不僅有各種未來科技,更有親情流露,是一部實打實的良心國產片,更是拿下了46.55億元的票房。
  • 科幻片《宇宙探索編輯部》明年上映,《流浪地球》團隊保駕護航
    活動現場,華人影業發布重磅片單,其中包括科幻片《宇宙探索編輯部》。《宇宙探索編輯部》由孔大山執導,王紅衛、郭帆監製,故事講述中年內向的唐志軍是一家科幻雜誌社的主編,一個困惑他一生的難題,令他誤入一段啼笑皆非的旅途。然而在旅途的終點,等待唐志軍的答案遠遠超過了他的預期。
  • 科幻片《#流浪地球2#》正式發布概念海報,網友熱議:看2023年這個...
    虎撲11月27日訊 近日,流浪地球2概念海報曝光。新聞發布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具體內容如下:科幻片《#流浪地球2#》正式發布概念海報,用全世界各種語言表達的「再見太陽系」。續集繼續由郭帆執導、劉慈欣監製,定檔2023年大年初一上映。
  • 這部10年前的末世科幻片,簡直就是驚悚版《流浪地球》
    豆瓣8.0分的《流浪地球》,放到佳作如雲的歐美科幻中恐怕要降分不少,因為《流浪地球》能做到的別人在10年前就已經做到了,比如這部2009年的科幻片《深空失憶》。《深空失憶》是一部科幻驚悚片,豆瓣7.4,在科幻電影榜是屬於冷門佳作,這個評分顯然跟《流浪地球》不在一個標準線上,而是在跟《異形》系列的對比上歸屬於小眾的Cult片。
  • 下一部《流浪地球》在哪?他看了那麼多科幻片項目後...
    2019年被稱為「國產科幻片元年」。但自《流浪地球》後,科幻電影並無新的佳作。 今年8月,國家電影局、中國科協印發《關於促進科幻電影發展的若干意見》,被稱為「科幻十條」,大力助推科幻電影發展。面對科幻片,華語電影人應該如何努力呢?
  • 流浪地球:你的IMDB評分怎麼回事?
    對於《流浪地球》市面上吹爆的幾點,我想做出一點質疑。必須聲明,我也不是什麼科幻電影迷,不是科幻小說迷,不是劉慈欣迷。所以對於劉慈欣的原著設定什麼,他的人倫觀念,一概不管,這些都不在攻擊範圍內。也不必說什麼沒看過原著,就無法理解《流浪地球》,如果一個電影需要靠原著找補腦洞,本身就是失敗的。
  • 《流浪地球》最強揭秘,多少人白看了?(附刪減片段)
    幾十天之前,大概沒有人會想到,這個春節大家關於電影的討論會集中在一部科幻片上面。畢竟,對比同期「寧浩黃渤」、「韓寒沈騰」、「星爺寶強」的強強聯合,最大咖「黃金綠葉吳孟達」+吳京客串的國產科幻片《流浪地球》前期實在是有些底氣不足!
  • 《流浪地球》遭貶,吳京被罵:要求人類保持理智,確實是一種奢求
    這是我看完《流浪地球》後,感觸最深的一句話。無論是在影片內,還是在現實生活中,要人保持理智去看待一件客觀事物,確實很難。01在《流浪地球》中,太陽被發現未來會發生災變,太陽系不再適合人類居住。出乎意料的是,《流浪地球》成功了,口碑爆棚,以劉慈欣硬核為基礎的改編,迎來大部分觀眾的認可。紐約時報稱《流浪地球》標誌中國電影新時代到來。獨立影評人雷蒙德周評價說:「這如同科幻片元年的開啟」,中國首部以太空為背景的大片,宣示正式加入全球太空片的浪潮。
  • 《流浪地球》裡不值得推敲的邏輯:劉啟偶然的流浪拯救了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雲集了科幻片與災難片的元素,在春節檔電影裡一枝獨秀, 所以,《流浪地球》的故事邏輯存在著一種非常明顯的尷尬,劉啟從一開始的時候,根本沒有一種拯救地球的動機與責任擔當,但是一步步地,有一種神啟般的力量,推進著他,走到了拯救地球的前沿,而這種力量,根本不是由故事自然而然地發展而來的,恰恰是編導強行塞給人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