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評價,《流浪地球》真的是一部好電影嗎?

2021-01-12 走路人電影

經過90天的電影院上映,《流浪地球》終於下線了。

這部是繼吳京《戰狼2》之後最為賺錢的電影,也是被稱為中國科幻片裡程碑的電影,在科幻片領域,可以說確實是做得不錯了。至少在中國是如此。

而巧合的是,《戰狼2》和《流浪地球》都是由吳京主演,也就是說中國電影票房排行榜第一和第二都是吳京在主導,那以後誰能打破這個記錄。如果說後面吳京拍攝《戰狼3》上映,票房再衝到第三以上,那真的就是一大奇觀了。

之前《流浪地球》還在電影院上映,所以很多時候大家不方便討論,因為中國電影的工業基礎一直很薄弱,特別是對於科幻片來說更是如此,所以當出現一部大家都還覺得不錯的電影,肯定就是滿心歡喜,既然所有人都喜歡,大家也都不方便潑冷水,覺得要自己去貶低我們自己的電影。

所以,那個時候網上幾乎都是一片盛讚的聲音,覺得這是一部很不錯的電影。幾乎沒有什麼反對的聲音。

那麼,現在電影院下線了,是否可以考慮認真思考下這部電影的價值呢?它真的有那麼好嗎?

首先說一下這部電影好的地方。

第一,文本成熟。這是所有電影的通病,不管是中國還是外國的科幻片,很多電影都將所有的重心放在視覺上,的確在視覺做的很完美,可是沒有人注意文本。包括今年3月上映的《阿麗塔》,被稱為史上特效最強的科幻片,其實最讓人感覺差勁的就是故事文本。但是《流浪地球》好就在於,這是根據劉慈欣的小說改編而來,劉慈欣這些年收穫了太多的讚譽,所以,他的故事肯定都是屬於硬科幻,這確實是有值得稱讚的地方。

第二,製作上,終於認真了一會兒。裡面的很多分鏡頭其實就可以看出來,這部電影在投資和細節上有多麼用心,看著很多細節覺得我們終於有自己的科幻片。大家覺得這是裡程碑,也就可以理解了。特別是推動機那些特效,做得效果其實算是很不錯了,雖然說有很多特效其實也是請美國人做的。但是,好歹我們是進步了。

不過,不管這些細節做得多麼好,其實依然有很多是過譽了。那麼《流浪地球》到底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夠好呢?

第一,最明顯也是最大的問題就在於,這部電影裡的價值觀扭曲。這是誰也沒有想到的。其實劉慈欣本人是比較悲觀主義的,他在小說裡很多時候都體現的很明顯。在《流浪地球》的原作裡,其實有很多細節是很暗黑的,最直接的表現就比如只有一半的人才能進入地下城。那麼到底誰去誰不去。這應該在進去之前就會發生一系列爭鬥吧。

我們目前的人類價值觀,或者說人性來說,真的是不可能用抽籤就能解決的。

而這一點,編劇不僅把原作裡那種較為合理的情節改掉了,而且還把裡面的很多細節做得那麼大義凜然。儼然是已經成為一部宣傳電影,這的確是很奇怪。這也是被很多人詬病的地方。

第二,然後,就是演員的演技。其實裡面演技最好的就是吳孟達,因為他演戲一輩子,有很豐富的經驗,但是他的戲份很少。而真正的主角是幾個年輕人,他們的演技吧,真的是乏善可陳。很多人一看就會出戲,也別是屈楚蕭,之前看他的《媚者無疆》還挺喜歡的,可是這種喜歡,在《流浪地球》裡就已經全部消失了。

總體來說,《流浪地球》是一部不錯的電影,至少對中國來說,但是也完全沒有大家說的那麼誇張,那麼神奇。

相關焦點

  • 海外對《流浪地球》啥評價?美國認可、希臘客觀,看到韓國:酸了
    最近春節檔雖然已經過去了,但是春節檔的電影卻始終熱度未減,對於春節檔播出的《瘋狂的外星人》、《流浪地球》、《飛馳人生》等電影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流浪地球》更是衝出國門,給全世界帶來了一個新的驚喜。
  • 「時評」《流浪地球》豆瓣打分爭議,別讓評價被情緒綁架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特約評論員 西蒙我們更希望看到的,是輿論能把聚焦點放在對作品真正的有價值的討論上,過度情緒化的「評價」真的沒太大意思。《流浪地球》作為一部現象級的國產科幻電影,正在引起輿論場上的熱議。
  • 《流浪地球》並不完美,但豆瓣一星真的中肯嗎?
    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專注於不專業的電影解說小麥~不知不覺春節檔已經經過五天的激烈角逐了,其中《流浪地球》和《新喜劇之王》都遊走在風口浪尖,兩極分化十分嚴重,但一時的評價和所謂的票房並不能淹沒一部好的作品
  • 如何評價電影《流浪地球》,看完有什麼感想
    如何評價電影《流浪地球》,看完有什麼感想剛剛才和家人一起看了《流浪地球》,確實挺晚的,但是還好趕上了。發現自己用語言寫不出感受,詞窮了,只知道小說裡描述宇宙的文字讓我真實地感覺到了作為人類還是地球之於宇宙的渺小。
  • 關於《流浪地球》的喧譁聲:讓人類保持理智真的很難
    百家爭鳴本是好的,對一部電影有不同的評價也是常態,但圍繞著《流浪地球》的爭議似乎漸漸偏離理性討論的軌道,無論是爆款文還是豆瓣的熱評區,不少評論夾雜著標籤化、扣帽子、站立場、問動機,情緒化與偏激化成為一種主流。這是一個重要的反思契機:在眾聲喧譁的網絡時代,當批評的門檻降低後,我們是否需要某些評論共識?
  • 流浪地球是一部不及格的電影?流浪地球最火的一段差評,你怎麼看
    流浪地球是一部不及格的電影。對這部不及格電影的普遍吹捧,那些看了提前點映紛紛較好的寫手和大V,只能讓我懷疑他們的人品與審美。一、科學設定不及格作為一部科幻片,一部被吹得很厲害的科幻片,流浪地球在科學設定上完全沒有能過及格線。全片最大的危機,來自於利用木星彈弓效應時,發動機受木星引力影響停止工作。這是對整個地球科學界和工程技術界的無情藐視。
  • 《流浪地球》:這是一部雄心勃勃的東方電影!
    如果讓我來評價《流浪地球》,就是兩個字:雄心。電影結束後我沒走,也沒摘3D眼鏡,像傻子一樣一直聽完了劉歡唱的主題曲: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我感覺,這裡的「其」,指的就是《流浪地球》。對於國人而言,《流浪地球》是一部胸懷廣大而野心——啊不——雄心勃勃之作!它沒幹其它事,它是在搞文化輸出。
  • 《流浪地球》不及格?看看外國影迷怎麼評價!
    「把主要角色都換成外國人,還能有這麼高的分數嗎」還有人指出:這部電影在國外口碑真的不好,在豆瓣上分數高完全是因為中國觀眾偏心國產才打高分那麼在國外網友眼裡,《流浪地球》到底怎麼樣呢?總體來說好評為主從目前來看,國外評分網站和主流媒體都給《流浪地球》給出了好評。IMDB網站的用戶給出了8.0分的好成績,比豆瓣都高。
  • 馬上評|《流浪地球》「一星大戰」,保持理智真的是奢求?
    這個春節檔,《流浪地球》火了,是非也隨之而來。圍繞這部電影的豆瓣評分,出現了一場不無荒誕色彩的「一星大戰」。起因是,《流浪地球》的粉絲發現,豆瓣上出現大量一星打分,把綜合評分從開始的8.5拉到了目前的7.9。
  • 黑《流浪地球》的人,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反而拽著硬核科幻的《流浪地球》不放手。退一萬步來說,即便是《流浪地球》之中確實違背了如今的科學認知,可這麼一部電影下來,讓多少孩子看到了科技,知道了這個世界上原來除了修仙玄幻那些不靠譜的東西外,還有一個叫做科幻的世界,進而去了解科學,投身科學呢?
  • 有一個畫面比《流浪地球》還好看的春節檔電影,你知道嗎?
    2019年的春節檔電影,眾所周知,票房高的有《新喜劇之王》《飛馳人生》《瘋狂的外星人》《流浪地球》,但其實春節前夕還有一部國產動漫,質量並不比遜於後者。流浪地球《流浪地球》的畫面感確實很棒,但劇情真的不敢恭維,如果不是掛著愛國的名頭,不知多少人會選擇豆瓣一星評價,相比春節檔的其他電影,它確實不配。今天我對比的是一部收視率相對小眾的電影——《白蛇緣起》。
  • 《流浪地球》:不需要管黑噴,只說客觀上的中國電影工業進步!
    導讀:嗨嘍大家好,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的電影是《流浪地球》小編今天看完後,來與大家分享一下觀後感。木星,太陽系最大的行星,體積是地球的1321倍,質量是太陽系中其它七大行星總和的2.5倍。它強大的引力,是地球流浪過程中最大的威脅。地球的流浪需要藉助木星的引力,將其彈出去。但是在前往木星的路上五千多臺發動機熄火,因為達到了剛體洛希極限,地球可能面臨解體的危險,然後就提出了點燃木星這個偉大的想法,然後他們成功了。中間有許多人們犧牲了,但是他們的理想實現了,地球,活了。
  • 《流浪地球》海外評價刺耳?導演郭帆早說過:我管他們接不接受呢
    截至目前,《流浪地球》內地票房已經達到43.6億,雖然影片將延長上映兩個月,但按照目前的票房趨勢,超越56.8億《戰狼2》的目標,現在實在很難說。在好萊塢大片逐漸加入內地電影市場後,《流浪地球》的票房逐漸減弱,就算周末單日票房也很難過億。
  • 《流浪地球》不是民族主義的勝利,而是好電影的勝利!
    在看這部電影之前,我一直認為,中國之所以拍不出科幻大片,多半是因為特效技術還不夠好,可是看了《流浪地球》後,我突然覺得,我或許低估了中國電影的技術,或者說低估了中國電影人運用電影技術的能力。事實證明,只要肯用心,肯砸錢,中國一樣可以拍出震撼人心的視覺大片。
  • 熱搜書單點評:真正客觀的評價《流浪地球》,是希望,更是失望
    最近,有這麼一部電影。不僅引爆了整個春節檔的票房,還引爆了全網的討論!它就是——《流浪地球》,改編自大劉,劉慈欣,的同名科幻小說《流浪地球》。這部小說的篇幅非常短,僅有22938個字,但正是這短短的兩萬多字,為我們描述了一個恢弘壯闊又極具浪漫主義色彩的地球流浪之旅。
  • 《流浪地球》打分事件,豆瓣電影開始老齡化了嗎
    此次事件的導火索之一就是《流浪地球》不正常的一星比例,目前《流浪地球》的一星率為2.3%,稍加對比就可以發現遠超同為8分左右的電影:《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8.3分,一星率0.8%;科幻片《降臨》7.7分,一星率0.8%;《大黃蜂》7.1分,一星率1%;即使是同檔期評分僅為7.0的《飛馳人生》,一星率也比《流浪地球》略低。
  • 《流浪地球》穩了,應該看看外國觀眾的真實評價了
    大年初一上映的中國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目前已經在中國國內成為了「現象級」的影片,不僅全網好評如潮,更是票房大賣,以至於在電影上映一周後,耿直哥今天去電影院觀看這部熱門影片仍然是全場幾乎座無虛席。而自大年初四《流浪地球》在北美等海外市場上映以來,一些外國人給出的答案,確實還挺發人深思的……需要說明的是,耿直哥知道目前《流浪地球》在國外知名電影信息網站IMDB上獲得了高達8分的評分。但許多高分評論其實還是華人甚至來自中國的影迷給出的。
  • 《流浪地球》打分事件,豆瓣電影開始老齡化了嗎?
    此次事件的導火索之一就是《流浪地球》不正常的一星比例,目前《流浪地球》的一星率為2.3%,稍加對比就可以發現遠超同為8分左右的電影:《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8.3分,一星率0.8%;科幻片《降臨》7.7分,一星率0.8%;《大黃蜂》7.1分,一星率1%;即使是同檔期評分僅為7.0的《飛馳人生》,一星率也比《流浪地球》略低。
  • 人民日報對《流浪地球》的正式評價來了
    《流浪地球》以超過22億的票房,成為春節電影票房冠軍。電影一開場,就開啟了一個宏大的敘事:人類在地球表面上裝滿發動機,推動這個星球在太陽氦閃引發爆炸之前,去往比鄰的星系。而離家出走的叛逆少年,最終在父輩的感召之下成長,成為讓地球從木星引力中掙脫出來的英雄。以宇宙為背景的宏大設定,配上太空場景、災難景觀、工業風格、熱血少年,讓電影頗具觀賞性。
  • 《流浪地球》沒法複製,但科幻電影的未來是星辰大海
    但沙龍的嘉賓們幾乎一致認為,《流浪地球》幾乎無法複製。知名影評人張小北表示,做這樣的一部電影是對中國電影工業的全面考驗和一次很難複製的冒險。「客觀來說,很難複製《流浪地球》。但如果能從情感,到奇觀再到社會心理價值這幾個層面上創作電影,還是會有更好的作品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