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社會統計學真題
課程代碼:00278
一、填空題(本大題共8小題,每空1分,共10分)
請在每小題的空格中填上正確答案。錯填、不填均無分。
1.統計資料整理階段的基本方法是________。
2.調查人員從記錄社會現象的各種載體中獲取所需信息的調查方法,稱為________。
3.若採用異距分組,________用來反映單位組距內分布的頻數。
4.將所有變量值按大小順序排列,中位數就是________的變量值。
5.已知各期的環比發展速度,應採用________法計算平均發展速度。
6.時間數列的兩個基本構成要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
7.推論統計的兩個基本內容是________和________。
8.在數據的各種測量尺度中,既可進行加減運算,也可進行乘除運算的測量尺度是________。
二、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一個總體單位( )
A.只能有一個標誌
B.只能有一個指標
C.可以有多個標誌
D.可以有多個指標
2.政治算術學派的代表人物是( )
A.康令
B.格朗特
C.凱特勒
D.恩格爾
3.要了解某企業員工的收入,則總體單位是( )
A.該企業的全部員工
B.該企業每個員工的收入水平
C.該企業的每一個員工
D.該企業全部員工的平均收入水平
4.下列屬於品質標誌的是( )
A.工人年齡
B.工人性別
C.工人體重
D.工人工資等級
5.實際工作中,最常用的分類抽樣是( )
A.定額分配
B.等額分配
C.定比分配
D.異比分配
6.抽樣調查應遵循的原則是( )
A.靈活性
B.準確性
C.可靠性
D.隨機性
7.統計調查按調查的目的不同,可分為( )
A.全面調查和非全面調查
B.經常性調查和一次性調查
C.一般調查和專項調查
D.問卷調查和訪談調查
8.變量數列的兩個構成要素是( )
A.組數和組限
B.次數和組中值
C.變量值和頻數
D.變量值和組數
9.在次數分布中,頻率是指( )
A.各組頻率相互之比
B.各組分布次數與總次數之比
C.各組分布次數與頻率之比
D.各組分布次數相互之比
10.平均指標反映數據的( )
A.一般水平
B.差異程度
C.離散程度
D.可比程度
l1.各變量值與算術平均數的離差平方和( )
A.為最小值
B.等於各變量值平均數之和
C.為零
D.等於各變量值之和的平均數
12.若比較計量單位相同,而均值不相同的資料的參差程度時,需採用( )
A.全距
B.平均差
C.標準差
D.標準差係數
13.變異指標數值越小,則反映變量值( )
A.越分散,平均數代表性越低
B.越集中,平均數代表性越高
C.越分散,平均數代表性越高
D.越集中,平均數代表性越低
14.評比城市間的社會發展狀況,將各城市每人分攤的綠化面積按年排列的時間數列是屬於( )
A.總量指標的時期數列
B.總量指標的時點數列
C.相對指標時間數列
D.平均指標時間數列
16.某企業1992年產值為1000萬元,2000年產值為1992年的150%,則( )
A.年平均增長速度為6.25%
B.年平均增長速度為5.2%
C.年平均增長速度為4.6%
D.年平均增長量為111.11萬元
17.定基發展速度與環比發展速度之間的關係表現為:定基發展速度等於相應時期內環比發展速度( )
A.的連乘積
B.的連乘積再減去100%
C.之和
D.之和再減去100%
18.某企業1月份平均員工人數為84人,2月份平均員工人數為72人,3月份平均員工人數為84人,4月份平均員工人數為96人,則第一季度該企業的月平均員工人數為( )
A.84人
B.80人
C.82人
D.83人
19.商品銷售額實際增加400元,由於銷售量增長使銷售額增加420元,由於價格( )
A.增長使銷售額增加20元
B.增長使銷售額增長210元
C.降低使銷售額減少20元
D.降低使銷售額減少210元
20.以下為質量指標指數的是( )
A.銷售額指數
B.職工人數指數
C.成本指數
D.銷售量指數
20.∑p1•q1-∑p0•q1表明( )
A.由於價格變化對銷售額的影響
B.由於銷售額變化對價格的影響
C.由於銷售量變化對銷售額的影響
D.由於價格變化對銷售量的影響
21.回歸直線方程X=c+dY,其中,Y為自變量,則( )
A.可以根據Y值推斷X
B.可以根據X值推斷Y
C.可以互相推斷
D.不能進行推斷
22.如果變量X和變量Y之間的相關係數為+1,這說明兩個變量之間是( )
A.完全正相關
B.不完全相關
C.不存在線性相關
D.完全不相關
23.相關關係的種類按相關形態的不同,可分為( )
A.正相關和負相關
B.單相關和復相關
C.線性相關和非線性相關
D.完全不相關、不完全相關、不相關
24.用簡單隨機回置抽樣方法抽取樣本單位,如果要使抽樣平均誤差降低50%,則樣本容量需要增加( )
A.2倍
B.3倍
C.4倍
D.5倍
25.被研究總體標誌的變異程度對樣本容量的影響是( )
A.前者越大,要求樣本容量則越大
B.前者越小,要求樣本容量則越大
C.前者越大,要求樣本容量則越小
D.以上都不對
26.抽樣平均誤差是( )
A.全部樣本指標的平均數
B.全部樣本指標的平均差
C.全部樣本指標的標準差
D.全部樣本指標的標誌變動度
27.成數與成數方差的關係是( )
A.成數的數值越接近0,成數的方差越大
B.成數的數值越接近0.3,成數的方差越大
C.成數的數值越接近0.5,成數的方差越大
D.成數的數值越接近l,成數的方差越大
28.某工廠連續性生產,為檢查產品質量,在4小時中每隔30分鐘取2分鐘的產品進行全部檢查,這是( )
A.兩階段抽樣
B.分層抽樣
C.整群抽樣
D.純隨機抽樣
29.能夠事先加以計算和控制的誤差是( )
A.抽樣誤差
B.登記誤差
C.系統性偏差
D.非抽樣誤差
三、雙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1.下列變量中,屬於連續變量的有( )
A.設備臺數
B.某市企業個數
C.職工人數
D.某市工業總產值
E.產品合格率
2.某連續變量分為五組:第一組為500~1000,第二組為1000~1500,第三組為1500~2000,第四組為2000~2500,第五組為2500~3000。依習慣規定( )
A.1000在第一組
B.1500在第二組
C.1500在第三組
D.2000在第四組
E.2500在第四組
3.若某一變量數列中,有變量值為零,則不適宜計算的平均指標有( )
A.算術平均數
B.調和平均數
C.中位數
D.眾數
E.幾何平均數
4.某農戶的小麥播種面積報告期為基期的120%,這個指數是( )
A.個體指數
B.總指數
C.數量指標指數
D.質量指標指數
E.靜態指數
5.時點數列的特點有( )
A.各指標值可以相加
B.各指標值不具有可加性
C.指標數值是通過一次性登記取得
D.指標數值通過連續不斷登記取得
E.時點間隔越長,指標數值越大
四、判斷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判斷下列各題,正確的在題後括號內打「√」,錯的打「╳」。
1.描述統計和推論統計是統計學的兩大基本內容。( )
2.平均發展水平在統計上也稱為動態平均數。( )
3.採用重點調查,其結果可以用來推斷總體的指標數值。( )
4.普查是專門組織的經常性的全面調查。( )
5.當總體中出現極端值,不宜用算術平均數代表集中趨勢。( )
6.所謂相對離勢,就是用相對指標來表達數據的離中趨勢。( )
7.結構相對數必定是無名數。( )
8.兩個性質不同的指標相對比而形成的相對指標是比較相對指標。( )
9.在計算平均發展水平時,簡單算術平均法適合於間隔相等的不連續時點數列。( )
10利用移動平均法測定長期趨勢,一般採用奇數項移動平均。( )
五、計算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40分)
1.從某大學中隨機抽取100名學生,調查得知他們平均每天參加體育鍛鍊的時間為26分鐘。已知總體方差為36。要求:以95%的置信水平(Z=1.96)估計該大學全體學生平均每天參加體育鍛鍊的時間。(10分)
2.某市房地產投資公司出售的五個樓盤面積與總售價資料如下表:
樓盤面積(萬平方米) 9 15 10 11 10
總售價(千萬元) 36 80 44 55 35
要求:
(1)計算樓盤總面積與總售價之間的相關係數。
(2)建立總售價對樓盤面積的一元線性回歸方程。(15分)
3.某集團下屬三個工廠,有關資料如下表
工廠勞動 生產率(萬元/人) 工人數(人)
基期 報告期 基期 報告期
一廠 300 310 60 70
二廠 200 220 70 80
三廠 250 350 65 100
要求:
(1)計算該集團勞動生產率綜合指數及由於勞動生產率變動使產值變動的金額。
(2)計算該集團工人數量綜合指數及由於工人數量變動使產值變動的金額。
(3)計算該集團產值總指數及產值變動的總金額。(15分)